【内容提要】由范英教授等主编的《海洋社会学》,忠实于马克思的社会系统观,将海洋社会放在社会脉络大系统中,并将海洋社会与陆地社会视为唇齿相依的关系来进行社会学考察。本书值得关注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是从大社会的视角来构建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二是注重海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层次性;三是对海洋社会系统各构成要素的功能作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四是注重海洋社会主体的系统性;五是注重海洋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层次性。通过这一宏大的理论建构,以向学术界表明“南方学派”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独特视野和基本观点。
这部由范英教授等主编的、汇聚多学科领域专家联合攻关而写成的巨著——《海洋社会学》,洋洋洒洒60余万字,是我国目前这一研究领域中最为系统、最为丰富的成果,也是一部亮点颇多的创新力作。本书忠实于马克思的社会系统观,将海洋社会放在社会大系统中,并将海洋社会与陆地社会视为唇齿相依的关系来进行社会学考察。笔者认为,本书在从“大社会”的视野构建海洋社会学体系脉络方面值得关注的地方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从大社会的视角来构建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
本书将人类生存的“大社会”分为海洋社会和陆地社会两大类,并将海洋社会作为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以此确立海洋社会学学科存在的依据。也就是说,海洋社会学必须以海洋社会自身为研究的对象,否则就不是海洋社会学。本书力求突破已有研究仅限于“小社会”的局限,从“大社会”的视角切入,拓展海洋社会学的研究视野,涉及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军事、海洋外交、海洋法规等七个方面。当今社会管理特别注重“小社会观”(只局限于民生等方面的),如果将这种“小社会观”引入海洋社会学的研究视野中,将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排斥在外,仅仅研究与民生有关的海洋小社会,就不可能全面认识海洋社会的社会系统结构,极易走上片面性。本书注重对海洋社会的全局关系的把握,这是对传统经典社会学的复原,与当前流行于国内外的“小社会观”迥然不同。这对于海洋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本书并不是孤零零地研究海洋社会,而是从海洋社会与陆地社会的依存关联中把握海洋社会的特点。这种研究视野,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揭示了海洋社会与陆地社会之间兄弟缘分、唇齿相依和互荣互进的关系。这提示人们,海洋社会是大社会中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子系统,对海洋社会的研究与开发,必须将其置于与陆地社会相依互动的关系中来开展。
二是注重海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层次性
关于海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层次性,学者宁波主张将海洋社会学分为微观海洋社会学、中观海洋社会学、宏观海洋社会学等层次,并就不同层次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研究。但如何划分海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层次,使各种研究对象能够在分层中得到科学的定位,仍然语焉不详。本书明确地将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研究海洋社会的内在变迁、外在关联和人类属性等及其互动关系;第二个层次主要研究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军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规及其与海洋社会的互动关系;第三个层次主要研究海洋个体、海洋群体、海洋组织和海洋社区及其与海洋社会的互动关系;第四个层次主要研究海洋资源、海洋价值、海洋生态和海洋建设及其与海洋社会的互动关系。概而言之,本书将历史维度、重心维度、主体维度和实用维度四大层次、18种系统的客观的互动关系作为主题来探讨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此外还有由此形成的犬牙交错的各种细项、专项或延伸范畴的互动关系为次题。这是目前对海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层次设计最为复杂、最为全面、最为完整的图式,能够将海洋社会学的诸多研究内容得到比较合理的定位,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三是对海洋社会系统各构成要素的功能作了比较准确的定位
本书指出,海洋环境就是海洋社会的生力摇篮,海洋经济就是海洋社会的物力根基,海洋政治就是海洋社会的权力指向,海洋文化就是海洋社会的智力聚焦,海洋军事就是海洋社会的武力后盾,海洋外交就是海洋社会的和力桥梁,海洋法规就是海洋社会的制力天平。这七个力实际上反映了海洋社会系统各构成要素的功能力量。而这七个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给世界带来不同的影响。如果这七个力是相向而使,将会给海洋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带来和平与发展,如果这七个力是逆向而使,就会引发海洋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冲突和战争。所以,这七个力之间是否协调,关系到海洋社会系统的和谐与稳定。所以,从海洋社会系统的功能中提炼出这七个力,不仅是海洋社会学理论的一大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通过掌握这七大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我们正确地应对海洋社会中的种种挑战,制定科学的海洋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是注重海洋社会主体的系统性
本书将海洋社会主体视为由海洋个体、海洋群体、海洋组织和海洋社区所构成的系统,并提出了海洋个体就是海洋社会的有机细胞、海洋群体就是海洋社会的天然主宰、海洋组织就是海洋社会的公共用器、海洋社区就是海洋社会的栖息家园等等命题。这与一般社会学对社会主体系统构成要素的理解有所不同。一般社会学只研究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社区,很少将社会个体列入研究的范围。而本书不仅对海洋群体、海洋组织和海洋社区作了具体的探析,而且还将海洋个体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海洋个体的形成发展、个性类型以及海洋个体对海洋社会的功能作了有益的探索,指出海洋个体是海洋社会存在的前提,海洋个体创造了海洋社会的历史、影响着海洋社会的现实、造就着海洋社会的文化。对海洋个体的探讨,可谓是匠心独运。相对说来,本书对海洋主体系统作这样的分析,无疑更加全面、更加系统。
五是注重海洋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层次性
目前也有一些学者讲到研究方法的层次性问题,如宁波将海洋社会学分为经验海洋社会学、实证海洋社会学;张开城将海洋社会学研究方法分为思维方法、社会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等层次。而本书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将海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包括辩证法的指导、系统科学引领、文献资料辅助、逻辑推理并重;二是中观层面,包括科学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人文研究法、统计研究法;三是微观层面,包括观察法、访问法、调查法、实验法。同时在对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研究方法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综观层面的研究方法,包括逻辑推理与历史发展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现象描述与理论概括相结合、抽象思辨与经验验证相结合。可见,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同样具有系统性,而且是目前这一领域研究方法系统设计中最为全面、最为清晰的。
本书的创作,汇聚了广东省学术界的多路精英,他们都在大社会的系统观的指导下,开展各自的专项研究,从而构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通过这一宏大的体系脉络理论建构,以向学术界表明“南方学派”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独特视野和基本观点。
(程 潮: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