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云南镇雄明代石室墓与“改土归流”的关系

  【中文摘要】镇雄以“古芒部”为中心遍及近10个乡镇分布的石室墓,年代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其分布广泛、形制多样,对研究明朝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改土归流”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云南镇雄石室墓明代改土归流

  Abstract: The time of the stone tombs distributing in Zhengxiong with Gu mang bu(古芒部) as a center all over 10 villages and town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Ming Dynasty Its wide spread distribution and diverse shape and structure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stud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Ming Dynasty putting 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 into force in the border land of minority area.

  Key words:YunnanZhenxiongStone tombMing Dynasty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

  镇雄县地处云南东北部,云贵高原乌蒙山北缘。东南分别与贵州省毕节县、赫章县相连,西接彝良县,北至威信县,东北毗邻四川省叙永县。据《镇雄县志》载:“镇雄之名始于明嘉靖五年(1526)。因地处势厄极边重镇,境内多雄关要塞,援引古名“屈流大雄甸”之“大雄”,遵地形特征,循历史渊源,朝议所命。明嘉靖四年(1525)陇氏弟兄争袭知府职,陇政诱杀土知府陇寿,发动叛乱,“衅起萧墙,騒动两省”,官兵讨平,“以镇抚之”。故次年兵部奏请朝议改名“镇雄”。或析嘉靖之乱,释为“镇守大雄”。或“因土司陇氏正支絶嗣,芒部土号应废,引“大雄”而“改定新名”。

  镇雄地形从西南向东北倾斜。山峦起伏、坡陡谷深、沟壑纵横,石灰岩分布较广,岩溶地貌突出,多洼地、溶洞、伏流。

  地面一部份乾燥缺水。海拔最高处是以古镇境内的嘎么山2416米,最低处是罗坎镇桐枰村的大滩630米。相差1786米,平均约1600米。中部和东南约1000平方公里略为开阔,多山间平地(坝子);是粮食主要产区。西北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沟深谷峡、水土流失、地多贫瘠。东北部为一般山区。山布全县,岭阜蜿蜒,河溪交岔、流水湍急,主要有赤水河,发源于赤水源镇,县内流域面积143274平方公里,河长895公里,入川于合江县汇入长江。白水江,发源于赫章县的毛姑,县内流域面积1573平方公里,过彝良汇关河后称横江入金沙江。翟底河发源于镇雄、赫章边境,县内流域面积6924平方公里。过境85公里,入黔境称六冲河,注入乌江。

  全县大部分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少数河谷地区属亚热带气候。由于山高、谷峡、昆明静止山常年在此摆动,形成日照少,气温低,无霜期短,春旱秋涝,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13℃,最高气温334℃,最低气温119℃最冷一月12℃,最热七月平均205℃;年积温42935℃。五月至七月上旬为雨季,年降雨量9232毫米;十月中旬至翌年四月,属冰冻霜降期。年平均日照13433小时,占可照时数31%。阴雨日数2322天,是全国多阴雨的典型地区之一。

  一、 石室墓分布情况及其分布规律

  明代石室墓在滇东北地区或与云南接壤的四川、贵州县市都有分布,相比较镇雄县是明代石室墓相对集中的县(区)之一。在镇雄县大湾镇、罗坎镇、中屯乡、塘房镇、等均有石室墓或石室墓的遗迹存在(图一~六)。从石室墓的分布规律反映,与古代交通线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镇雄石室墓的分布有一个可以寻找的规律,就是沿古代的由宜宾、盐津延伸进云南的“五尺道”〔1〕和汉代的“南夷道”〔2〕的交通要道沿线分布,就像镇雄的汉代墓葬一样也是沿“南夷道”一线分布。镇雄芒部镇又称“古芒部”,蜀汉建兴中,诸葛亮南征时,济火迎武侯兵于今彝良县大草坝,献粮通道有功,因此,赐封为“罗甸王”〔3〕。由此说明,以今镇雄为中心的彝良,威信几县,在汉及蜀汉时期,已有彝族先民居住。按《陇氏土司家谱》载:始祖为穆(慕)济济。其后裔阿统的儿子芒部为镇雄祖。到了元明时期,古芒部不但已由人名演化为地名,称作芒部军民府、芒部府,在明代实施“改土归流”时,称芒部府〔4〕。

  镇雄石室墓的分布,以芒部镇为例,在芒部镇芒部海子东西两地的余家湾、张家湾、庙河、宋家寨一带分布较为密集,达到57座之多,这些石室墓处于老百姓的包产地内,百分之八十以上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镇雄县明代石室墓的分布,以镇雄县城的东面、西片地区集中分布,与芒部镇相邻、与彝良县接壤的镇雄县北部的罗坎凤翥村,是镇雄县海拔最低的村寨,现存石室墓数10座。据当地老年人回忆,在他们年幼时,凤翥村地处白水江上游沿岸,石室墓呈阶梯状一层一层沿江岸向凤翥山坡上分布,数量有数百座。

  中屯乡、塘房镇、大湾镇则位于镇雄县城的东部,是镇雄县东片的几个主要乡镇,这几个乡镇石室墓的分布村寨,在镇雄历史上曾是交通相对方便,幷且曾经是明朝屯兵田的地方。

  〗图一芒部镇余家湾石室墓

  图二芒部镇龙洞坡石室墓

  〗图三芒部镇庙河石室墓

  图四大湾镇仕里村石室墓

  图五罗坎镇凤翥村石室墓

  图六塘房镇小擢魁村石室墓

  二、墓葬形制

  石室墓墓门用规则或不规则的石块砌成,墓室则由石板或石块砌垒延伸至土埂,形成完整的石室。一般单墓室较少,多系双墓室,墓室构造。据所掌握的材料,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进入墓内,上下左右用四整块石板构成长方形墓室,墓室深250厘米,宽80~90厘米,高112厘米不等。靠死者棺材头部以一整块石板构成椁头,并在上面凿有35至45厘米见方的石龛,用于供奉祭器。

  第二类。四周均以10~15厘米厚的石板,一块叠一块地砌成长250厘米,宽80厘米,高90至120厘米的长方形墓室,死者头部方向的石块上凿有灵台,墓顶用九块大石板平盖。

  第三类。墓的外部用两根方形石柱镶上一块石板做墓门,此为第一道墓门,进入第一道墓门,可见与外部相似的石柱和石板墓门,形成甬道,甬道虽显窄小,但布局严谨,通过甬道进入第二道墓门,才见墓室,墓室的深度有280厘米至300厘米,死者头部方向用四小块石板砌成灵台,用来供奉祭器,墓顶和两侧用石板构成长方形两层台状,整座石室墓所用的石板数量在三十块以上。

  第四类。墓门的横梁上雕刻有精致的二龙抢室图案,墓门、甬道和灵台的构造与前三种相似。不同之处是棺材下在死者头部,凿有30厘米的钱眼。而且甬道为横圆形拱顶,墓室呈直圆形拱顶,靠死者头部又变成横圆形拱顶,三个拱顶循序渐进,层次分明,构成“工”字形。这一类石室墓中的双室墓,甬道男女墓相通,拱顶均为圆形,构成“Ⅱ”形。

  以上四种墓葬葬具均为石材。石材又以经过粗加工的石板为构筑墓室的主要材料,最大最长的石板长达300厘米,宽120~150厘米,重达3至4千公斤的整块石板,小的也有100至200公斤不等。石质有黄、灰沙石,白色、青色、红色三种石灰石。镇雄地处“喀斯特”地貌地区,盛产石头,石室墓所用石料均属就地取材。

  除以上四种形制的石室墓外,值得一提的在石室墓分布区,还有少量的砖石墓,用长33厘米,宽18厘米,厚85厘米的青砖或灰红色的砖建成,墓顶部为圆拱顶,葬具和棺材的停放均与石室墓内的布局一致,可能属于与石室墓相同的民族所建,只是用材为火砖。

  以上以石室墓为主的墓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不同形状的灵台,有长方形、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形状,而且灵台上都供有一对上釉带盖的灰黄泥陶罐,部分陶罐则不带盖。带盖陶罐形如“将军罐”,罐的高度为18厘米、腹宽11厘米,口径8厘米,底部直径8厘米;死者头部10~20厘米处则放有白瓷碗或粗瓷碗一只,当地群众称之为死人的“衣食碗”。碗的质地为青花土瓷,口径115厘米、底径5厘米、高52厘米,碗内底面为一釉下凤鸟图案。

  三、 石室墓的成因及其历史背景分析

  石室墓在镇雄的一般老百姓嘴里,叫做“蛮子坟”、“生基坟”、或“古老坟”。无论管它叫什么坟,有一点可以认定,就是在清明节期间,石室墓无人祭扫。而将它称作“蛮子坟”这显然不确切,笔者在墓葬形制的第四类里,阐述到:墓门的横梁上雕刻有精致的二龙抢室图案。今天的彝族在农村仍被没有文化的汉族百姓称作蛮子,这不足为怪。当地彝族先民在明朝中期以前并未实行火葬,人死后通常施行土葬,但墓葬里絶不会出现龙的图案,龙是汉人的图腾,而不是彝族的图腾。

  以“古芒部”为中心的镇雄石室墓,为何在镇雄境内数量多、分布广,且以“古芒部”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分布?这一定有它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历史背景。

  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世袭制度,改行由中央皇朝派遣流官的一种政治措施。改土归流以后,在原土司的管辖区域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如清丈田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加快边远地区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对统一、巩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镇雄的改土归流历经两次。第一次是明朝嘉靖五年,即公元1525年,这次改土归流终告失败。第二次是清朝雍正五年,即公元1727年,其间相隔第一次改土归流202年,这次改土归流终于成功。

  在赤水源镇的将军坡下(上世纪八十年代赤水源镇属今芒部镇管辖),有明朝督统明德郎郭朝阳墓,其墓 碑质地为红砂石,碑高145厘米、宽60厘米、厚7厘米。碑的右上角已破损,碑文字体为楷书,共8行162字,顶部右上角书有“御葬”二字。碑文内容为:维(一行)自始初太原郡,由江南发脉。奉(二行)大明万历旨、戌午、已未出征川填(应为滇)。(三行)率刘庭十字军,臣忠报国也。(四行)首享真穴,身穴郭家坟。钦次(应为赐)世世公候,后嗣万孙百世其昌。(五行)皇明欶封督明德郎,郭公字朝阳号昆山老大人德政碑之墓前。碑文从郭朝阳的儿子郭子仪、郭复义、郭义仪及其妻室刻名八代。并叙述重修建为九世孙郭文明至十一代妻室等。重建时间为大清光绪二十三年孟夏望日立。碑文内容说明,此处是郭朝阳的“首穴”墓,而“身穴”墓在威信的郭家坟。镇雄城西地势险要的将军坡因此而得名,威信的郭家坟也因此而得名。郭朝阳墓为何分“首穴”和“身穴”?为何死后身首异处?郭朝阳墓为光绪二十三年重修并立碑,重修之前的郭朝阳墓是什么样的形制,这已无从考证。据相关史料记载:镇雄土司于万历年间安尧臣任土知府时,同永宁土司奢崇明曾产生过矛盾。当永宁土知府奢效忠去世,部分族人支持奢崇明承袭土知府时,安尧臣则支持其兄安疆臣的妻弟阿利承袭,加之奢世续亦支持此事,于是发生了镇雄与永宁两土司间治兵相攻。也正是在这时,四川巡抚乔星壁等人,才觉察到镇雄土知府陇澄是水西土舍安尧臣,深恐安以阿利作为代理人霸占永宁后,使水西、镇雄和永宁三个土司在滇川黔边区形成一个政治实体,成为独立王国,为明政权之患,便派都司张神武率兵支持奢崇明,勒令安尧臣交出永宁土知府印的同时,对镇雄作出“驱安立陇”的决定。最后,川抚在镇雄土司边疆陈兵十万,及贵州巡抚郭子章的督促下才被迫离开镇雄。

  我们知道,在元、明、清以来的几百年中,芒部、乌蒙、乌撒、永宁诸土司,是在以水西土司军事力量为核心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和相互依靠的。明政府为什么在某种政治形势下,对这些土司采取“退让”的策略,是深恐牵一发而动全局。然而,这些土司政权的存在,毕竟是中央政权的一种惰力,因此,为了消弱和取消这些土司政权,自明代中叶以来就不断地在这一地区采取了很多措施,从而使整个政治局势逐步朝有利于中央政权的变化。首先,明政府于弘治八年(1495)对地跨滇川两省、长期统治今绥江、永善、雷波、马边、沐川和屏山等县的马湖土司进行“改土归流”。但由于马湖土司自隋唐以来的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与今大渡河一带的虚恨等彝族部落是同一族系,与芒部等土司的族系有显着的区别。这样,对马湖土司的“改土归流”并未引起芒部、乌蒙等土司的多大震动,但此事件表明瞭明政府的一种态势,就是对滇川黔边区一带土司的“改土归流”势在必行。到了嘉靖中,明政府借芒部土司陇寿与陇政争袭之机,对芒部进行“改土归流”。后来,虽在镇雄与水西、乌蒙等土司联合反抗的形势下,又将流官改为土官,但这并不意味着明政府改变了对这一带土司“改土归流”的方针,而仅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在天启至崇贞年间,明政府又拟将奢崇明、安帮彦联合反明的军事行动平息后,对包括芒部、乌蒙、东川等十四个土司在内,全部进行“改土归流”。后来,由于这一方针遭到西南诸土司更加强烈的反抗而采取联合军事行动。因此,崇贞帝在有事于东北的严峻形势下,采纳了朱燮元的建议而改变了策略,维持土司政权。但芒部、乌蒙、东川、水西、永宁等土司的军事实力,已遭到很大的削弱。

  综上所述,石室墓所分布的地区,正是明朝实施“改土归流”的土司属地,在这一漫长的明政府实施战略方针中,中央政府和土司各部均付出了血的代价。石室墓的主人正是那些为国戍边“屯垦”的将士及其家眷。

  成忠义(云南省镇雄县文化馆,文博馆员。)

  注释:

  〔1〕《史记·西南夷列传》记: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

  〔2〕《华阳国志·蜀志》记:武帝欲开南中……。后蒙为都尉治南夷道。

  〔3〕《镇雄大事记·六·蜀汉》记:建兴四年(226),后主封济火为罗甸王,世长其土,以次子莫哺管大雄(今镇雄)。

  〔4〕《镇雄大事记·十四·元朝》记:至元十年(1273),置芒部军民总管府,隶云南诸路行中书省。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