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再论南岛语族的起源

  【中文摘要从考古资料及语言来看,海岛语族系自北而东而南多元起源,最早的时间跨度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晚至唐宋元明都是南岛语族的形成发展、壮大的时期。

  【关键词南岛语族起源文化百越民族

  Abstract: Looking through the archeological material and the language, the origin of Austronesians was from north to east to south. The earliest time was from Neolithic age to Shang-Zhou period and late to the Tang, Song,Yuan, Ming period which were the forming and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period of Austronesians.

  Key words:AustronesiansOriginCultureBaiyue nation

  去年“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环南海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我曾经写了一篇《论南岛语族的起源》,但言犹未尽,今天又特意再写《再论南岛语族的起源》补充新资料,新论点,以进一步完善旧说。一般人认为,现代人类首次出现在20万年前的非洲,但人类各种族是何时、如何走出非洲,至今仍有争议。根据此前的考古和遗传数据,科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大约在6万年前快速迁出非洲并来到东南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人类学者劳拉·沙克佛德表示,研究人员在老挝北部一处名为“猴洞”的洞穴发现现代人类化石。沙克佛德表示,典型的观点认为现代人类是沿着海岸线进行迁移;从印度到达东南亚,往南到达印度尼西亚和澳大拉西(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南和邻近的太平洋岛屿,但如今研究人员认为,人类的迁徙路线更多样化,她说,“如今我们认为有人类确实沿上述路线迁徙,一些人到达澳大利亚,一人群可能到达了中国,一些人通过河流穿越山脉到达了东南亚大陆〔1〕。语言古生物学者认为:古南岛语族不仅住的地方靠海,而且是一个航海民族,他们大概居住Champa,中国与越南交界处,高棉以及沿滇的临近地区。

  焦天龙在《太平洋考古学与中国东南沿海》一文中指出,自1970年起,东南沿海的史前文化与太平洋地区史前文化的关系再度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这与历史语言学对南岛语系起源的研究和台湾大坌坑文化的考古发现是分不开的。南岛语族是指说南岛语系的民族。南岛语族系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一个大语系,其分布地区东到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西到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北到夏威夷,南到新西兰。其主要的居住地区包括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居西亚。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南岛语系包括1000—1200种语言,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语系,据说:属于南岛语族系的人口约27亿〔2〕。

  关于我国南方古越族及其先民与南太洋群岛居民之间的关系,历来都为学界所关注。林惠祥研究二者共存的“有段石锛”石器工具后指出:“有段石锛是在中国大陆东南区即闽、粤、浙、赣和苏皖一带地方发生……东南面传于台湾,菲律宾以至玻里尼西亚诸岛” 〔3〕。傅宪国在《论有段石锛》在长江下游地区发源后,主要循东路南下,进入南太洋诸岛。有肩石器在珠江三角洲发源后则主要循西路南下,进入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南亚诸岛〔4〕。这说明我国南方古越族及其先民与南太平洋群岛土著居民之间在文化传统上存有着渊源关系。在印尼加里曼丹岛,我们发现当地土著居民地流传着“儋耳”习俗。据东汉扬孚《异物志》记载:“儋耳,南方夷,生则镂其颊,皮连耳匡,分为数支,壮如鸡肠。累累下垂至肩。”从海南岛黎族和印居加里曼岛土著居民的“儋耳”照片来看,杨孚《异物志》的有关记载确实所言不虚。〔5〕目前我国南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曾引起国际性争端,研究南岛语族的起源对阐述三沙群岛自古以来是我的神圣领土,领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尤其是西沙群岛,故称千里长沙,七称七洲岛,位于南海中北部,由34个岛屿,沙洲,环礁和7个浅滩组成,岛屿面积10平方公里,海域东西长约193、南北宽约160公里,总面积为31000平方公里。例如:国际上关于岛屿的归属主要有那么几条原则:一是“最早发现”,二是“最先命名”,三是“有人居住”,四是“有效管理”。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准则。从这几点上讲,我们都有充分证据证明黄岩岛在历史上是中国人最早发现,最先命名纳入国家版图并实施有效管理的。先谈“最早发现”和“最先命名”。大家都知道,历史上中国最早发现的黄岩岛,1279年,元朝的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时,南海的观测点就是现在的黄岩岛〔6〕。当代史学研究工作者要为历史服务,要为现实服务,为维护我国的领海完整,这是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民族史研究工作者是一份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所以,我们写《再论南岛语族的起源》为进一步研究历史提供现实服务。

  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王明辉等将桂林甑皮岩遗址人骨测量数据与中国和东南亚半岛现代人群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甑皮岩人” 的基因在现代华南人和部分东南亚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甑皮岩人”现代华南人和部分东南亚人的古老祖先〔7〕。语言是社会的活化石,有许多历史迷团主要靠上古语言来逐步解决,例如:壮语分南北两大方言,十三个土语,大致以右江、邕江、郁江一线为界,江之南属南部方言,江之北属北部方言。北部方言有桂北土语,柳江土语、红水河土语,邕北土语、右江土语、桂边土语、连山土语和邱北土语。南部方言有邕南土语、左江土语、德靖土语、砚广土语、文麻土语。南部方言有送气声母,北部方言没有,送气声母,通常北部方言有独立的/r/音位,而南部方言则化为不同的声母,这十三个土语以红水河语区的使用人口为最多,有三百万人〔8〕。广西龙州县金龙乡,大新宝圩乡及云南富宁广南部分壮族也自称tai,云南傣族的自称就是tai2,越南岱族的自称也是tai2,泰国的主体民族也自称t’ai2〔9〕。

  壮侗语民族与百越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10〕。而古百越人更早时则属于东夷集团〔11〕。这些民族自称表明,当今的壮傣诸族跟古代的东夷渊源很深,东夷的少昊一支入主中原建立商王朝。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些族称乃壮侗诸语跟汉语具有发生学关系的重要证据,例如:圆、檐、瞻、么、淹等字,我们有理由相信,壮汉语当在远古时代曾经有共同的来源〔12〕。为举一例,在西南的白族当中,有单词“灰”〔huīx〕白语含意“火”。海门口历史文物证明,白族先民对“灰”(火)的认识和创造使用“灰”这一词彚的年代至少已有5000年,这是白族先民从旧石器走向新石器阶段就早已以识“灰”的作用,学会用“灰”之后,创造出来的一个原行的古白语词彚。但学者们却往往用“齐人谓‘火’为‘毁’”,这一词例对古白语的“灰”这一词彚进行对照和诠释〔13〕。齐人的“毁”字的出现,应晚于白族先民创造的“灰”字2000至3000年,“毁”字进入白族地区,不可能超过秦汉时期。

  吴春明先生指出,国际人类学界在南岛语族起源研究的方法思路上存在明显的误区。其一,语言学的对像局限于今南岛语群中,忽视了古、今南岛语族居住地的变迁。其二,受语言学上台湾南岛原乡论的影响,民族考古学上的南岛语族闽台起源说割裂了华南及至东南亚土著文化的统一性。其三,扩张征服论将南岛起源看成新石器时代由台湾出发的远征史,同样有悖于亚洲东南亚至大洋洲广阔海洋地带间史前文化延续发展的客观进程。其四,中外学术间百越民族和今南岛语族间的视角反向,制约了来亚澳海洋地带土著民族史探索的长度和深度〔14〕。

  研究古人类的迁徙,不仅研究考古遗物,如石器类,植物类也可以研究,例如:石蒜是一种多年生球概花卉,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等地,目前不仅在江南及西南各省均有野生,且已广泛分布到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石蒜作为一种相当奇特的植物,在民间被视为不祥之物,而在佛经中,它被视为是天上的花艹而且代表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境界——彼岸〔15〕。植物是随人走的,既然人类从长江流域,然后才扩散到东南亚,它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民族起源的原始地,然后才逐步到东南亚的。这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另外,从古地质学的研究,台湾在远古时代是和大陆联系在一起的,在四次冰期,中国的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庐山冰期、大理冰期中,由于冰期来临,气候变冷,海面下降,台湾就上升与福建连成一片,台湾海峡大部分露出水面〔16〕。1968年,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在台湾岛的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左镇人”古人类化石,把台湾历史推前到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后期,1970年,在台东县长滨乡的八仙洞发掘又发现了一万五千年前的“长滨文化”。在后来几十年来,陆续发现了台湾各地的新石器文化,例如大坌坑文化、园山文化、老崩山系统文化、牛骂头文化、牛稠子文化、东海岩绳纹陶文化、芝山岩文化、植物园文化、土地公山系统文化、营埔文化、大湖文化、凤鼻头文化、卑南文化、大坑文化、麒麟文化等〔17〕。

  中国古人航海力相当强的,举例,环太平洋三大玉文化板块,考察世界范围内的古人类文化,使用玉石器并创造了各自玉石器文化的地区和族群主要有:东亚的华人、中美洲地区的古印第安人以及新西兰一带的毛利人,形成了著名的环太平洋三大玉文化板块。在三大玉文化板块中,按玉器出现的时代顺序排列最早的是东亚玉文化圈(约公元前6200年至今),其次是中美洲玉文化圈(约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1521年)最后是毛利人居住的纽澳一带和南太洋岛屿的南太洋玉文化圈(约公元1200年至今)。

  又例,墨西哥玉文化形成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商代晚期,在墨西哥考古遗址中发现玉圭上所刻的甲骨文为证,中国商代遗民曾到过墨西哥,对当地的奥尔梅加文化产生过影响,中国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已形成对玉的崇拜,它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有一件红山时期的玉人兽神像,墨西哥也有一件人像——墨西哥文化的緑石二金人像。它左半边为裸脸,右半边则是雨神特拉洛克的形象〔18〕。这个例子说明,我们远古的先民实在具有非凡的航海能力了。

  当时海南岛与东南亚文化有了一定的联系〔19〕。1976年,宁波市鄞县云龙镇甲村石秃山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羽人竞渡纹铜钺。宁波古属百越中的“于越”(“越”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皆作“钺”、“戉”),这件羽人竞渡纹铜钺记载了诸多越文化的信息,可谓是越民族精神的反映,这件战国时期羽人竞渡纹铜钺代表了王者的威仪,反映了越人龙腾虎跃,劈波飞渡的奋发精神,既有鲜明的地域个性,又有跨越时空的文化特质。〔20〕其实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也深刻地反映航海技术,说明古代越人征服海洋的印记。

  近年来的考古学与人类的研究表明:福建是“南岛语族”的重要发源地。《福建与南岛语族》一书是中美合作的考古课题“福建史前文化与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的阶段性成果,他们通过考察闽族先民——南岛语族的迁徙行为和传播路径,从考古学角度构建福建史前史,追寻以闽族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远古的海洋基因,他们的考证表明,早在史前时代闽族先民(南岛语族)便已经能够藉助景象,洋流和季风进行远距离迁徙和交换物产,在南岛语族的航海迁徙和交换物产的行为中,奠定了闽文化闽商的海洋文化的原型〔21〕。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长滨文化,大坌坑文化和一系列新石器文化中,晚期文化在台湾的发现和确认,同时在大陆沿海随着昙石山文化,殻丘头文化,黄瓜山文化和一系列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两岸考古学家和国际学术界很多学者对海峡两岸史前文化的这些考古文化之间的关系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22〕。

  蒋远金在《白莲洞文化与东南亚史前文化的比较研究》一文也指出:白莲洞第四期,第五期文化大致可与北山文化相对应。北山文化是分布于越南北部洞穴而晚于和平文化的一种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实际上和平文化的后期阶段已“北山化”。因为局部磨刃技术和原始制陶术已萌发,只是苏门答腊石器,短身齐尚未从工具组合中消失……从对比分析中可知,更新进晚期至全新世,从华南山洞贝殻堆积层到北越山地,泰国西北部的石灰岩地区以及马来半岛的石灰岩中,史前文化继承了更新世中期以来的砾石石器传统,幷发展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这些文化要素中的一些代表性器物,如磨刃、穿孔技术在更新进晚期至全新世之交的以石片石器和细小石器为主的东南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23〕。

  另外,我们认为,广西马来西亚文化的关系比较明显有敢驮岩,牙璋与越南的多笔文化冯原文化有一些关系的。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邓晓华教授已曾从亚洲驯养‘狗’的起源及传播方向的语言人类学分析——兼论壮侗语族与南岛语族的史前的文化关系〔24〕。可惜作者无法看邓教授的文章具体内容,但是我们从去年12月台湾亮岛成功发掘一具级有7900年前的完整的人骨骨骸,命名为“亮岛人”,“亮岛人”不仅是台湾发现最早的骸骨,也是闽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骨,也是闽江流域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骨,更可能是南岛语族所发现最早的人骨。马祖考古队计划主持人陈仲玉说,“亮岛人”的骨骸完整、头骨、四肢、连胸骨、锁骨、肩骨均清楚可认,另根据清大邱鸿霖教授考古队所做研究,“亮岛人”为男性,有Y染色体,年纪约30至35岁,身高160到165厘米,手臂相当强壮。

  “亮岛人”发现位置在亮岛“亮尾一号”遗址,其墓葬方式为古代普遍常见的“屈肢葬”,即人刚死之时,将其下肢向上卷曲,如同婴儿在母亲子宫内形状,然后埋葬,台湾原住民直到百年前,仍有“屈肢葬”习俗。

  陈仲玉表示:“亮岛人”不仅是台湾所发现年代最早的“屈肢葬”骨骸,可能也是南岛语族最早的。台湾最著名的“屈肢葬”骨骸,是新北市的十三行遗址,但仅约1000余年,而“亮岛人”则有近8000年历史。

  “亮岛人”是去年12月19日于“亮尾一号”遗址的第一号洞发掘出土,随后运至马祖民俗文物馆进行研究。当局“文建会”近日赴马祖深入瞭解发掘成果,将指派专家进行骨骸清理,再做3D扫描,重建“亮岛人”形貌,并淬取DNA做人种学研究。

  陈仲玉说,亮岛形势险峻,“亮岛人”应是在7000多年前,季节性地前往亮岛,而不是终年住在岛上。此外,由亮岛贝殻显示,“亮岛人”在该岛活动时间约在7500到7800年间,且持续长达三、四百年之久〔25〕。亮岛人的屈肢蹲葬与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的屈肢蹲葬同出一辙,而甑皮岩遗址出土的屈肢蹲葬,说明亮岛人的屈肢蹲葬完全是受甑皮岩屈肢蹲葬的强烈的影响,其实,他们的真正的根也就是在桂林甑皮岩。另外,深圳咸头岭诸多遗址发掘的成果及研究新成果提出了广西、湖南、贵州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路线的问题,从湖南的沅水流域,主要是高庙文化,松溪口文化,洞庭湖地区的皂市下层文化,汤家岗文化到广西的资江流域,漓江流域,桂江流域,浔江流域,西江流域,直至广西的珠江口都存在文化的交流。〔26〕笔者今年有幸参观深圳博物馆,发现该馆也有一块大的白陶,令我大吃一惊,白陶原产于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尔后传到洞庭湖,沿湘江、资江、资江晓锦山坡遗址也有,说明这是一条南迁的路线,白陶的出现,显示研究原始居民的迁徙的烙印,确实说明有很大的文化交流。

  中国人对南海的首先发现,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扬孚的《异物志》对南海诸岛就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三国时期万震的《南州·异物志》记録了从马来半岛到中国的航程,其载:“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我国早期史料中,“涨海”一词并不多见,它成为我国古代对南海最早的称谓。其中所言“崎头”则是古人对礁屿和浅滩的称呼。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着《扶南海》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到:“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我国与东南亚,印度的海上交通也开始于公元前二世纪的汉武帝时期,我国南海疆域的西沙、南沙群岛处于这条航线的要冲,我国人民最先发现认识了这些岛礁。上世纪70年代,有人发现海南岛渔民《更路薄》又称《南海更路径》是海南民间以文字或口头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的一本书〔27〕。

  海南渔民的《更路薄》是明代三宝公郑和下西洋时(1406—1433)传下来的。有学者研究指出,郑和极有可能以长期在南海捕捞的老渔民为向导,由此推测《更路薄》至少在郑和时已形成。而从其产生到形成还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民间在宋元时代就有《更路薄》的可能性很大〔28〕。

  南海中的岛屿一般缺乏淡水,但是西沙群岛的甘泉岛,岛上井泉甘甜,适于人们居住。1975年考古人员在岛上发现了一处唐宋时期的居民遗址,位于岛边向内倾斜的坡地上,地高通风,遗址的地层堆积厚度35—90厘米,先后两次出土了107件唐代和宋代的青釉陶瓷器,5件铁刀、铁凿,1件铁锅残体和许多当时居民吃剩的鲣鸟鸟骨、各种螺蚌殻以及燃煮食物的炭粒灰烬〔29〕;唐代“广州通海夷道”成为东西方佛教交流的最重要孔道,不少高僧大德循海陆两路往来于中土、天竺之间,由海路者多取道交州、广州,循着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通往长安、洛阳和其它通都大邑〔30〕;唐代前期宰相贾耽考订的“广州通海夷道”,提及东亚和印度洋水域的29个海外国家和地区。成书于南宋后期的《诸藩志》,记载的南海国家有53个国家和地区〔31〕;根据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庄国土教授的研究,宋元时期中国海商数以万计,虽然中小商人最多,但资产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海商也层出不穷〔32〕;宋代周去非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里边提道:“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又大食国,更越西海至木兰皮国,则其舟又加大矣,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船舶装载力的巨大化,正意味着商品贸易量的巨大化〔33〕。

  从考古资料及语言来看,海岛语族系自北而东而南起源多元论,最早的时间跨度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晚至唐宋元明都是南岛语族的形成发展、壮大的时期。

  何英德(桂林博物馆,研究馆员。)

  注释:

  〔1〕 韩硕:《老挝发现东南亚最早现代人头骨化石》,《中国文物报》2012年8月24日2版。

  〔2〕 安徽大学历史系等编:《百越研究》第二辑,2011年,页33。

  〔3〕 林惠祥:《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

  〔4〕 傅宪国:《论有段石锛和有肩石器》、《考古学报》1988年第1期。

  〔5〕 容达贤:《古越族人体装饰习俗》,深圳博物馆编《深圳文博论丛2011》,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页73。

  〔6〕 李菁:《黄岩岛主权及中国的海洋利益》,《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20期。

  〔7〕 漆招进:《甑皮岩人”葬俗及其与岭南其他人类的关系》,载《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建武夷山市,2004。

  〔8〕 蒙元耀:《西江流域的语言分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9〕 蒙元耀:《西江流域的语言分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0〕 李锦芳:《侗台语言与文化》,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页55。

  〔11〕 罗美珍:《罗美珍自选文集》,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页119。

  〔12〕 蒙元耀:《〈西江〉系域的语言分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3〕 张笑:《白族语言研究与保护》,《大理文博》2011年第1期。

  〔14〕 吴春明:《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心四个误区》,《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5〕 真柏:《彼岸花:花开千年,花叶永不见》,《百科知识》2012年第8期。

  〔16〕 陈国强、叶文程、吴锦吉主编:《闽台考古》,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页1~4。

  〔17〕 刘益昌:《台湾的考古遗址》,台湾县立文化中心,1992年,页21~23;又见《炎黄文化研究》第二期增刊。

  〔18〕 李韵:《穿越时空 探寻中墨玉文化的古老秘密》,《光明日报》2012年8月20日5版。

  〔19〕 安徽大学历史系等单位编:《百越研究》第二期,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101~103。

  〔20〕 渐江文物网:《宁波先民精神象征: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收藏快报》2012年3月21日2版。

  〔21〕 焦天龙、范春雪:《福建与南岛语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22〕 同注〔21〕。

  〔23〕 安徽大学历史系等编:《百越研究》第二辑,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42~43。

  〔24〕 柯浦:《群英云集三明盛会》,《化石》2007年第1期。

  〔25〕 本报讯:《台湾重大发现》轰动国际考古界——台湾考古队发现闽江流域最古老新石器时代完整人骨骨骸——“亮岛人”7500年重现天日,此发现对两岸及国际考古界均有非凡意义。

  〔26〕《第4届西部考古协作会在南宁召开》,《中国文物报》2007年11月21日2版。

  〔27〕吴琪:《古代中国的南海行程》,《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20期。

  〔28〕吴琪:《古代中国的南海行程》,《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20期。

  〔29〕同注〔28〕。

  〔30〕同注〔28〕。

  〔31〕同注〔28〕。

  〔32〕同注〔28〕。

  〔33〕同注〔28〕。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