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现代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建设的设想

  【中文摘要文博图书资料室在博物馆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笔者认为现代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建设要从建立专业特色藏书体系、加强数字化建设、开展多样化信息服务及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等方面着手,增强服务意识,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建设专业化数字化

  Abstract: The reference room of museu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useum moderniz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ized museum reference room should set up a professional collection system, strengthen digital construction, carry out diverse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foster high-quality administrative staffs, enhance service awareness and ser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al better.

  Key words:MuseumReference room constructionProfessionalizationDigitization

  图书资料工作是博物馆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基本职能而言,其收藏的资料具有专业性,是围遶着博物馆的藏品、陈列展览和考古科研工作而展开的图书、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流通的重要部门〔1〕,是直接为文博科研人员服务的前沿阵地。这些年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文物考古发掘成果的丰富及文物收藏队伍的扩大,社会对文博专业图书需求增加,促进了文博专业图书管理工作的进步,资料室也应从传统的服务方式中走出来,以其特殊的职能为科研人员提供多元化服务,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

  一、充分认识文博图书资料室在博物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对内发挥着馆内人员业务学习和学术研究提供资料性支持的功能,使博物馆科研人员对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陈展等工作具备更专业的水准和文化内涵,发挥更广泛的社会影响〔2〕。现今高水平的学术研究、精品陈列的打造一直是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在这个知识更新快,学术成果日新月异的时代,没有资料室这个信息库提供最新的信息谈何容易〔3〕;资料室对外发挥着学术交流功能,为从事文博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料,凭藉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料搭建起文化交流平台的功能。近年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博物馆,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有了显着的发展,而文博图书资料室要想适应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就要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图书资料开发利用的潜能,通过进一步的挖掘和开发,提升文博单位的整体科研水平。

  二、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建设的几点设想

  博物馆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在城市文化传承和涵养城市底藴方面的作用和地位日益为人们所认识〔4〕。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培育,资料室服务对象范围逐渐扩大,人们在阅读文博资料的同时,还需要比较新的科技信息与市场动态,可见,原有的管理方式已不符合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开发利用与建设博物馆资料室也应该和建设博物馆一样引起人们的重视。”〔5〕该如何加强建设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特色藏书体系

  随着国家对文博事业的重视,各博物馆也加大了对文博资料室的建设投入,文献资料是资料室存在的基础,所以文献资料的多与少、信息的新与旧足以制约资料室在博物馆的影响力。但由于受单位规模及经费的制约,采购文博资料规模有限,而文博资料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文博领域的科研人员,所需求的文献资料也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权威性、导向性,因此这就要求文博资料室所藏文献具备以下特点: ①凸现文献资料“实”的优势,本着一切为了“科研服务” 的理念,资料室管理人员在文献、杂志的征订上紧密结合专业人员需求,符合本单位的专业特色和科研的需要,凸现其实用性; ②突出专业特色,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应以专业建设和科研建设为中心,要把一般化信息服务提高到突出学术性、专业性、研究性的特色服务上来,不仅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而且要为科研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的服务,为制定学科发展战略、长远规划和科研课题提供综合性、预测性的信息。结合文博科研需要来加强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③具有权威性。长期以来,博物馆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存在着许多障碍,一方面,在当今信息时代,文献资料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内容复杂,各门学科之间内容交叉、渗透,同一专业文献资料既高度集中又广泛分散,这些给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造成较大的困难,研究人员要检索到所需资料文献需要耗费大量宝贵时间,而目,检索效率很低。资料室在购置图书资料时,应围遶本单位主要馆藏强项的类型发展、符合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需要合理采购。④根据馆藏主题,建立特色藏书体系。即依据博物馆的馆藏特色,确立文献资源建设的主题和方向,收集、整理与之相关的文献信息,为博物馆的中心工作发挥作用。博物馆的陈列内容有多种,如社会历史陈列、纪念性陈列、专题陈列等,“而每一个博物馆都有其重点和特色藏品,博物馆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围遶这些重点和特色藏品展开的,以此为中心,博物馆资料室的文献资源建设应根据重点和特色藏品确定专题和核心,突出特色,而对那些基础性或普及程度较高的文献不作重点收藏或不予收藏,此举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费不足的矛盾”〔6〕。这种专题性建设无论是对馆内研究工作,还是对外来读者查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⑤多渠道收集文献资料。在电子计算机广泛普及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电子出版物已成为文献载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考虑到文物文献资源的特殊性,仍应以纸制文献为主,切不可片面追求高新技术的使用而忽略其内容的需要,舍本逐末,则得不偿失。但对一些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凡是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现的文献,也应一并收集。此外,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在藏书建设中,不应同其它类型馆一样,只注重论著、论文等正式出版物的收集,还应充分考虑文物藏品的特殊性,对一些非正式出版的资料,如与馆藏文物有关的说明性文字、图片、原始发掘报告及展览的陈列大纲等均应作为收集对象〔7〕。对文博专业核心期刊、网上信息以及相关刊物、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整理、研究,形成二次文献,建设精深的文博信息库,充实图书资料库,这也是文物文献特色的一种体现。

  2. 加强数字化建设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博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大量的电子出版物及网上信息资源的出现,致使科研人员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8〕,购进电子图书、资料和进行图书自动化管理已成为这一学科发展的必然倾向。而资料室为适应网络信息时代文博发展的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和发掘文博资料室的多种服务功能,加强文博资料室网络信息化与管理科学化刻不容缓。①建设好馆藏图书资料及期刊书目数据库,改变传统图书馆工作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博图书资料室的文献收藏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重视纸质文献建设转向与电子型文献建设并重,从单一印刷型载体的室藏结构体系,向多层次、多类型、多载体幷存的结构体系方向发展,这是新时期文博图书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的特点,也是馆藏信息数字化建设的重点;②对信息资源深度加工,按知识单元对信息整序处理,电子资料信息量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存储也较方便。科研人员只要进入相应的数据库,检索需要的内容,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其内容,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信息资料,快捷地瞭解最新的学术动态。特别是在我们急需参考材料时,运用网络资源来查找信息资源,可以使其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③特色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全文数据库。对于一些古旧图书,珍贵的图片资料,再次翻阅即是一种破坏,对这样的文献资料,我们提倡利用现代技术,用机器对其扫描,形成电子文献,一来可实现科研人员便捷的查找阅读,二来也是对珍贵文献资料的一种保护行为〔9〕。④在网络环境下,资料室不能仅依靠传统的室藏文献资源来开展工作,还必须将电子资源及网上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利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室藏和虚拟室藏的有机结合。资料室采集文献信息必须紧密结合本馆的科研工作来收集整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突出专业特色,否则资料室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信息服务工作也就无从谈起。如果能够完成好这个转变,会使文献信息资源检索速度大幅提高,不但给广大科研人员带来更多的方便,也将使文博图书资料室的工作迈向新的台阶〔10〕。

  3. 开展多样化信息服务

  博物馆图书资料室不同于公共图书馆,它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肩负着支持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业务活动的重要功能,鉴于此,图书资料室所提供的服务,是整合博物馆内资源服务,是推广及充分利用图书文献资源的服务,是高品质的读者服务。所以资料室的文献收集不仅要“专”而且要“精”,要在亮点上下功夫〔11〕。把单纯的提供资料原文的服务方式拓展到多样化信息服务,做到及时、准确地为科研人员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资源,那么资料室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博物馆资料工作人员要大力开展检索服务,根据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实际需要,动手编制各种书目、索引、题録和文摘,把分散的各种期刊、报纸及内部资料中的学术动态及研究成果的文献篇名、着者、出处记録下来〔12〕,编制成“文献导读”、“收藏点滴”等,供博物馆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检索文献资料使用。这样,可以提高读者的检索效率、以便读者迅速、准确地查找所需的资料。②对新进资料进行宣传和推荐,帮助科研人员鉴别、选择文献中有价值的、新颖的知识信息。还要将新进的书刊及时通知科研人员,使他们能尽快地获得最新信息,及时瞭解出现的新观点、新成果,以及新的发展方向,以便取得新的成果。如开展“新书展览”、“新刊展览”等活动。③及时公布获得的最新考古、科研信息。博物馆科研人员从事研究的课题大都是文博科研的前沿问题,他们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获得国内外最新的科研信息。资料室对学术动态、科研成果,要及时报导,如编制“文博快讯”等,对新观念、新成果尽可能提供导航和谘询。④提供谘询服务。谘询服务是以文献资料为阵地、针对读者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和要求,运用各种工具书和检索工具及其它文献资料,有针对性地回答读者提出的有关问题。它包括藏书谘询、选题谘询、检索谘询和信息谘询等。藏书谘询是根据读者所承担课题和撰写论文的需要,为其提供切合选题、丰富翔实的资料服务。选题谘询是根据资料收藏情况,为读者谘询选什么课题,资料室能否为其提供充足的资料,使其心中有数。检索谘询即根据读者从事的某一专题研究,提供有关信息线索或原始文献。信息谘询即提供与选题有关的情报信息谘询。可以将信息刊物等新成果、新动态、新观点、新信息介绍出来,开辟提供信息的窗口〔13〕。⑤提供优化服务。优化服务是资料室生存发展的核心因素,这里的优化不仅包括工作人员要热情周到、认真细致的对待每一位读者,更主要的是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的询问查询要求,甚至要 “上门服务”,也就是:要及时瞭解馆内的展览计划、业务人员的研究方向、选题,及时、准确的把最新的信息及他们所需的资料传递过去,以充分发挥资料室的服务功能,为博物馆的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博物馆的资料工作是一项学术性、服务性、针对性强的基础工作,它在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学术研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 资料室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开展多样化信息服务,不断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4. 发挥对外交流功能

  博物馆资料室是为科研业务工作服务而设置的文献资料的信息库和情报中心,是为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教育、研究而服务的机构,它凭藉丰富的资源优势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文献资料和信息,从而满足专业人员的需求。然而,文博图书资料室的收藏有主有次,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积极和其他单位建立合作网络,促进馆际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是未来建设图书资料室的必然方向。①建立信息资料交换功能。我们可以主动和各大国家级,省级博物馆、科研机构、业界专家建立联系,瞭解最新的学术动态、研究成果及出版行情,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及交换,体现学术性质、凸现情报功能。②深化情报服务工作。衡量一个资料室学术性质和情报功能的一个突出标准就是看它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了多少有价值的文献信息情报资源,因此,资料室的工作人员要具有情报的获取能力、处理能力与传递能力。为此,资料室的工作人员既要收集相关的论文、会议记録、讲座资料、专题报导等内部文献资料更要积极参与学术报告会、情报谘询、精品陈列展览等活动,以此提升资料室的情报服务能力。针对文献资料的多次开发利用,应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资料室的情报服务能力,达到深化图书资料室的情报服务功能。博物馆的地位独特,内容丰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和话题与公众分享,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文博资料工作涉及的面很宽,有很大的潜在能量,要靠我们去发现和展示〔14〕。

  三、 提高图书资料人员综合素质,创新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文博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水平,一方面,管理者应加强与文博专业研究人员和其他读者进行沟通,瞭解读者的知识结构和服务需求,做到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也应加强资料室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应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管理方式下只擅长于对传统文献资料的处理和加工,以及主动服务意识差的现象,最终做好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1.建立高素质资料员队伍

  为适应现代博物馆发展的需求,文博图书资料管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学术动态为导向,用新思维、新方法为文博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因此,文博图书资料管理员必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否则无法适应现代图书资料管理员岗位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自身学习:①加强文博知识修养。文博专业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在书籍资料管理、设备配备、书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文博资料员不懂文博的问题仍显突出,作为文博资料员,对本单位的文物收藏和当地文化要有较深入的瞭解,对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美术史、民族民俗学等相关专业基本知识要有较深入的学习,并尽快熟悉文博专业的主要内容、发展历史及现状,瞭解该领域中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著名学者及各种学派、行业最新学术动向以及主要的文献资料和基本的工具书,通过不断获取文博专业领域的新信息来更快地适应文博专业工作的新需要。②掌握现代化的技术。随着博物馆现代化的进程,未来的文博图书管理员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知识及网络知识,具备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文博资料员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通讯技术和现代图书情报知识,尤其要熟练掌握文博专业领域中的文献检索专业技能和计算机网络检索技术,以便能够更好地帮助或指导科研人员获得全面的专业信息。③学习图书馆学专业知识,文博专业图书资料管理员应有较好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对目録学、文献学、情报学等基本知识有较全面的瞭解;能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指导日常业务实践,掌握文献采访、分类、编目、流通、阅览等各项业务工作,做到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15〕。总之,未来的文博图书管理员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工作上的创新能力,达到文博专业、图书资料管理和现代化应用技术上的统一。

  2.树立创新服务意识

  文博图书资料管理应紧紧围遶为科研服务这一目的,既要为文博内容的更新提供最新的情报信息,又要为科研成果的取得铺路导航。所以资料员要具有创新意识。资料员要根据本单位科研的需要,向各科研室传送新信息,通报新动态,对与各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加工,使内容有序化、系统化。为此图书资料管理员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服务: ①为科研人员提供专题文献信息服务。即从最新图书中选择有关专题文献,做成篇名目録或索引,及时将最新的情报信息提供给科研人员。②开展定题服务。资料室工作人员要多瞭解文博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注意浏览国内外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会议简报,经常与一些学科带头人进行交流,及时瞭解他们在考古、科研等活动中的信息需求,掌握他们需求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有关文献进行整理筛选,调整文献资源结构。③搞好成果查新工作。资料员要帮助科研人员按照已选准的方向查阅资料,提高效率,把研究精力调配到科研中后期,特别是创新思维的环节上。这样才能适应博物馆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

  3.强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健全文博图书资料室的规章制度是其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的有力保证。文博图书资料室要想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图书资料室工作岗位责任制度、考勤制度、工作守则、书刊借还制度、阅览室规则、安全防范制度等〔16〕,不仅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且对管理人员具有约束作用,能促使其加强学习,认真遵守,规范操作,从而培养端正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专业化的管理水平。

  文博事业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图书资料管理与之相适应。应根据文博专业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新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把文博专业图书资料管理、开发、利用纳入文博工作的整体战略之中,并付诸实施,使文博专业图书资料工作为文博事业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更好地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陶兰兰(桂林博物馆,助理馆员。)

  注释:

  〔1〕刘莉华:《安徽省博物馆图书资料管理的思考》,引自:http://wwwhebchinanewscom/xibaipo/29/2009/0524/161shtml,2009年5月24日。

  〔2〕钟亚丹:《对中国文字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建设的思考》,《大众文艺》2011年第6期。

  〔3〕仲秀林:《中小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建设的现状及解决办法》,《群文天地》2010年第11期。

  〔4〕孙春阳:《试论博物馆资料室的建设》,《青年文学家》2005年第2期。

  〔5〕同注〔4〕。

  〔6〕郭孟秀、胡秀杰、刘颖君:《关于博物馆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想法》,《北方文物》2000年第3期。

  〔7〕同注〔6〕。

  〔8〕郝秋香:《网络环境下高校系资料室信息服务工作探析》,《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第1期。

  〔9〕以上观点参考李鸿恩:《文博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几个问题》,《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8期。

  〔10〕郝秋香:《网络环境下高校系资料室信息服务工作探析》,《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第1期。

  〔11〕仲秀林:中小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建设的现状及解决办法》,《群文天地》2010年第11期。

  〔12〕孙春阳:《试论博物馆资料室的建设》,《青年文学家》2005年第2期。

  〔13〕以上观点参考郝秋香:《网络环境下高校系资料室信息服务工作探析》,《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第1期。

  〔14〕钟亚丹:《对中国文字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建设的思考》,《大众文艺》2011年第6期。

  〔15〕以上观点参考刘辉:《提高博物馆资料室服务质量的几点思考》,《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0年第1期。

  〔16〕杜峰:《浅谈高校大学系级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策》,《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第12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