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民进党与两岸关系大格局》专书出版,《中国评论》月刊与中评社(以下简称《中评》)社长伟峰兄邀我作序,大概是考虑到我经常受托主持专书系列座谈,亲与其事,熟悉情况。因此,引言推介,说几句话,我欣然应约,义不容辞。

  《中评》“思想者论坛”一栏,每月一般刊登两篇台湾议题座谈纪録,主题涵盖蓝营与緑营、兼跨台北与地方,都是当时十分引人关注的结构性、趋势性政治焦点,与谈人都是学有专精、关心时事的各党菁英和学界俊彦,内容宏观丰富、切中要旨,因而阅读者众,影响力大,是该刊颇具份量、特色的专栏。

  其中,以民进党相关事态为主题的座谈,场次最频繁,系统最完整。而应邀出席的緑营或民进党与谈人,都有充分的专业性、代表性,不但理论素养深厚,而且党务经验丰富,观察透彻,论述严谨。每个议题的背景成因、现实状态、发展研判,方方面面,综合起来,证之实际,絶少偏失。像这类性质的时事论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今日台湾絶无仅有。

  尤其,与谈人的态度与风格,特色鲜明,表现不凡。主要有三:

  一是充分自主与自信。他们对民进党自身问题、两岸问题,都有长期关注与思考,早已形成自己的定见,总能言之有物,自有一套思想论述体系。

  二是没有教条与框框。他们基本的立场与观点,固然大体不脱緑营思维,但絶非口径一律,絶未划地自限,甚至常有反省、批判、检讨之见。

  三是深具包容与理性。他们不会隐藏自己的观点,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但对不同意见、对中国大陆,絶无情绪对立,总能冷静务实,就事论理。

  无庸讳言,长期以来,民进党两岸思维与大陆对台政策存在深度矛盾,甚至在若干基本问题上存在本质对立,无法相容。这一基本事实,在座谈会上清楚呈现,毫无避讳。但“思想者论坛”不但原话原意,一句不删,还征求与谈人亲自校订,之后全文照登,广泛发布于包括全中国大陆在内的两岸四地、全球各地。

  《中评》“思想者论坛”一栏之所以精彩可读、引人入胜,之所以现实性强、启发性高、影响力大,一方面是由于与谈人的思想深度和自由言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完整反映了台湾緑营或民进党的真实面貌;一方面也由于《中评》完全尊重言论自由,完全忠于事实报导,充分体现专栏的真实性、多元性、包容性、综合性。
    
  “两岸共同媒体”是《中评》理想的定位与使命。在沟通两岸,特别是沟通民共两党观念认知方面,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平台,是自1998年创刊以来,积15年之经验逐步积累的成果,可以说是开民共交流风气之先。近期以来,民共交流成为热点议题,两岸重视,国际关注,后势发展可期,无疑进一步证明了当年《中评》创刊的实事求是和敏鋭预见。

  稍早,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表示,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长远视野,希望牵线搭桥,与台湾所有主要政治力量接触交流,这是好事。因为,更准确更完整地理解台湾,就有可能形成具有建设性的政策。近年,大陆对台湾民情理解比较深刻、全面,对台政策稳健理性、求真务实,与《中评》“思想者论坛”充分、及时、准确反映台湾緑营或民进党的感情与思想,不能说没有关联。

  现在,民共交流之门已开,但道路不会笔直平坦。《中评》持续为两岸关系、民共关系议题,沟通各方,激荡智慧,道引真知灼见,形成正确道路,必然功能更强,作用更大。尤其,当人们看到有台湾蓝緑重要人士对大陆领道阶层十分陌生的事例,这就证明瞭两岸政治隔阂仍深,两岸政治菁英交流机制更显迫切需要。《中评》作为长期沟通两岸的重要平台,空间广阔,任重道远。

  不能不承认,台湾对待中国大陆,和大陆思考台湾问题,在历史的立足点上落差很大,不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特别是台湾基于近代以来特殊的历史遭遇和艰难处境,习于从台湾看台湾,从台湾看大陆;而不善于从大陆看台湾,从大陆看大陆,从世界看中国,从历史看中国,从大历史、大格局、大趋势,反覆观照自己、定位自己。尤其近年,受制于内部党派政争,对待两岸关系常带工具性、缺乏严肃性;而冷战阴影挥之未去,思考两岸关系也常羁绊陈规、落后实际。

  四百年来台湾历史命运,从来不曾一刻孤立于中国大历史大方位之外。大陆的历史变局,每一次都决定着台湾的历史命脉。远的不说,即以近代来看,1894甲午战争,1945二战终了,1949国共成败定局,1950中美朝鲜战争,1979中美正式建交,一次次改变了台湾的历史命运,一次次决定了台湾的时代转折。台湾蓝緑阵营,探索台湾前途,不能不联系到整个中国大历史大方位,联系到当代世界大格局大趋势,宏观长远,统筹观照,理顺大脉络大系统,才有可能找出规律,看清大局。

  因为工作关系,过去数十年当中,我有机会置身历史现场。例如,1986年起,我在中国时报担任政治新闻主管,积极呼应并支持蒋经国开动政治改革;同年9月,戒严体制下独家撰写发布民进党组党新闻;1990年9月,第一次访问大陆,与同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118室专访当时国家主席兼对台工作领道小组组长杨尚昆先生。其后十数年,更亲身参加中央党政高层工作。因缘际会,亲历其境,对蓝緑红三方,或深或浅,有所接触、参与和瞭解。台湾民主变革之曲折起伏,两岸关系变迁之艰巨浩大,感受良深。瞻视未来,尤有一份沉重的思考与真诚的关切。

  主持《中评》座谈,在智慧的激荡中,在论点的交锋里,每次都使我的思想认识引向深入,启发颇多,体会也深。必须感谢《中评》和伟峰兄,让我有机会经验这样一种宝贵课程。早在1991年,伟峰兄受《中国时报》之邀,作为两岸相隔42年后首次访台的大陆记者,我在台北有缘结识;其后伟峰兄到香港创办《中评》,经常往来港台两地,对台湾瞭解深刻、怀抱深情,朋友遍及蓝緑,交往兼跨南北,开明有为,务实创新,是致力两岸交流的杰出先行者。细数两岸25年交流史,伟峰兄堪称风云人物。 
  
  展望两岸交流大势,新局涌现,方兴未艾,《中评》一定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 

  2012年9月于台北
   
  (黄辉珍,现任台湾综合研究院董事长、台湾现代财经基金会董事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