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浓硫酸

  教学设计:何淑妍

  【版本信息】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1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思维训练,多数同学已掌握AGO、CAF、PMI、FIP等思维工具,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工具分析化学问题,构建思维导图。

   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稀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做过浓硫酸脱水实验,在初步瞭解硫酸的酸的通性基础之上再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浓硫酸的特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而“黑面包”实验现象明显、有趣,学生能够从实验现象中瞭解浓硫酸的脱水性。

  二、教学内容分析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用品,掌握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作用。浓硫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化学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其中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材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反应发生的实质,进入掌握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实质。在学生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后,教材以图表的形式展现了浓硫酸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能力目标:通过对浓硫酸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利用PMI、CAF工具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浓硫酸特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利用FIP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浓硫酸的特性,体会事物规律中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认识唯物辩证法中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四、教学资料准备

  实验仪器与药品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浓硫酸的氧化性

  六、教学过程

  总体设计思路: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利用感知思维工具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工具完成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并从思维能力上进行提升;使学生不但掌握学科知识,更要有思维分析、评价能力的突破。

  具体教学过程:分4个层次、6个步骤:

  图1教学构思

  ★第一层次:基础落实(思维工具:AGO、CAF)

  1.老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对之进行适当解读,学生利用感知思维工具(AGO、CAF)和创造性思维聚焦(范围、目标)工具对课本内容进行适当归纳。(小组合作完成)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为:瞭解酸的通性,初步认识浓硫酸与稀硫酸、盐酸的异同点。

  教师解读:瞭解,就是要知道,能够复述酸的通性的表现(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与碱反应、与碱性氧化物、与某些盐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能够分析酸的通性的本质原因(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2.互助小组合作学习。B层利用CAF工具对酸的通性进行分析归纳。C层学生代表上台展示,A层学生上台点评、讲解。

  参考提示(图2):

  图2酸的通性

  ★第二层次:思维提高(思维工具:CAF、FIP)

  3.浓硫酸与稀硫酸、盐酸等的显着特性就是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互助小组合作学习,采用CAF、FIP工具,分析浓硫酸吸水性的特点,然后讨论能够用浓硫酸进行乾燥的气体有哪些。B层学生上台展示与讲解,A层学生进行点评。

  参考提示(图3):

  图3浓硫酸的吸水性

  ★第三层次:思维深入(思维工具:CAF)

  4.小组合作讨论,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分别由代表用CAF工具概括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实验现象,在黑板上进行实验现象描述的导图的绘制和对全班同学讲解分析)

  参考提示(图4)

  图4浓硫酸的脱水性

  ★第四层次:思维提升(思维工具:PMI、CAF、FIP)

  5.小组合作讨论,稀硫酸能否与铜反应,探究浓硫酸与铜加热下反应的实验,用PMI、CAF、FIP等思维工具分析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本质原因,并得到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结论。小组合作讨论,整理实验现象的描述、双线桥分析化学中电子转移情况。C层学生进行展示,A层学生进行点评。再运用APC工具探究浓硫酸与炭的反应。

  参考提示(图5):

  图5浓硫酸的氧化性

  6.补充: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浓硫酸,瞭解浓硫酸作为酸所具有酸的通性,也从其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瞭解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稀硫酸与浓硫酸因为浓度的不同而引起性质上的巨大差异。

  【教学后记】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思维训练的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思维工具的运用应该结合学科特点。例如观察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现象,看到、闻到和触摸到的都是现象,而通过实验现象要考虑尽可能多的因素来分析原因。同时,对于浓硫酸作为乾燥剂能应用于哪些气体时,需要运用PMI工具理解浓硫酸作为乾燥剂的优缺点,还要运用CAF工具考虑到其强氧化性而不能乾燥还原性的气体。

  思维工具的运用不能流于形式。教学中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工具进行知识的探究、掌握需要过程,教师没有过多的强调运用了哪些思维工具的必要。毕竟思维工具的运用都是服务于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

  最后,课堂教学需要适当知识拓展。可以在课堂上再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浓硫酸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若果时间允许,应该增设一些课堂反馈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