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两岸对两岸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有着共同的认知,为此,大陆官方在不同场合一再呼吁两岸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增强两岸政治互信,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定,进而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2008年10月马英九接受日本媒体专访时也明确指出,他推动的两岸政策,“最后目标是要与大陆‘缔结和平协定’,‘终结两岸敌对状态’,使台湾海峡走向真正和平与繁荣的道路”。
要结束敌对状态,首先要结束敌对心态。所谓“心态”,简言之,即人们对外界事物做出反映的趋向,它对人的思维、语言、决策、行为具有支配性作用。敌对心态的存在必然导致敌对双方在思维、语言、决策、行为上的敌对状态。在当前两岸关系大幅缓和并走上和平双赢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敌对心态对两岸深层互信的建立相当不利,并已经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的干扰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提出讨论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笔者之所以称敌对心态为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软干扰”,是基于这种干扰因素与其他干扰因素(如“台独”因素)相比,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潜移默化)、根源性的(历史文化心理)、隐性的(外化后可构成两岸政策利益取向之因素),尽管它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干扰力毫不逊于“台独”、外力介入等因素的“硬干扰”。
要说明的是,总体来看,两岸间存在敌对心态的表现有两大特点,其一,从矛盾的主要方面上看,台湾对大陆的敌对心态是主要方面;其二,从矛盾普遍性上看,台湾对大陆的敌对心态较为普遍,而大陆对台湾民众的心态则除了对“台独”分子的敌视外,仅是对台一些对大陆的不友好个案的不满,这种不满既不具普遍性,更未上升为对整体台湾人民的敌对情绪。
还要说明的是,有台湾学者认为,目前台对大陆敌对心态的历史要从1895年开始。但笔者认为,两岸目前的敌对心态主要是1949年后国共政治斗争的延续、冷战格局的强化、“台独”理论宣导与政治操作等诸多因素影响的产物,跟清廷割台后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失望与愤懑没有那么直接、深刻的关联。因为1945年抗日胜利,台湾同胞庆祝回归祖国怀抱,箪食壶浆欢迎国民党政权接收台湾的喜悦心情,正充分表明台湾同胞的民族情怀与国家认同并未因清廷的腐败割台给台湾同胞带来的巨大历史心灵创伤而失去大是大非之大体。
一、两岸敌对心态的主要表现
两岸敌对心态本身有着诸多层面的表现,产生敌对心态的因素也多元复杂,本文仅选取两岸社会中几个主要的、普遍存在的心态及其产生原因分别加以浅析。
(一)台湾民众对大陆敌对心态的主要表现
1.台湾民众的“反共”、“恐共”、“蔑(视)共”心态。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也带去了对共产党的满腹怨恨与失去大陆的不甘,于是,不仅频繁对共产党及其统治下的大陆寻机进行军事骚扰和特务破坏行动,更对中共及大陆进行各种诋毁与反面宣传。同时,为了使台湾成为“没有共产党污染”的最后一块“净土”、“反攻大陆”的最后基地,国民党在岛内实行了长期的“白色恐怖”统治,严防共产党的“渗透”。国民党当局“反共”、“恐共”的心态全部反映到对大陆的政策及其对台统治之中。这一时期,台湾民众始终被教育着“共产党要血洗台湾”;在白色恐怖中,金庸的小说、马克·吐温的小说、左拉的小说都以莫须有的可笑罪名遭到严禁,作家陈映真只因家里有马克·吐温的小说就被抄家,而简体字、西元年号,甚至葵花图案都能成为“为匪宣传”的罪证。大兴文字狱的结果是台湾民众极力避免与“共匪”扯上任何关系,“每人心里有个小‘警总’”,因此,台湾民众对政治极度敏感,且高度压抑。
1980年代前后,随着中美建交、国际形势的变化、国民党“反攻大陆”之梦碎,国民党不得不开始做长期经营台湾的打算,在民意的压力下也不得不开始调整对大陆的政策。但由于国民党始终未能摆脱国共历史恩怨,始终不放弃与大陆在国际上争夺合法地位,因此,其“反共”政策与宣传延续至今,特别在军事上明确把大陆当假想敌,在宣传上则将“反共”内容逐渐转移到经济发展、“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的优劣对比上来,并将大陆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扩大渲染,以彰显“台湾完成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及其“不凡意义”,从而在台湾社会较强的“反共”、“恐共”心态中,又加入了对大陆较强的优越感。
在长期的“反共”教育、白色恐怖余悸,以及对大陆较强的优越感之下,台湾民众有了鲜明、固化的“反共”、“恐共”、“蔑(视)共”心态与刻板的习惯认知。尽管随着岛内民主化的进程、两岸交流的逐步扩大,特别是大陆综合实力的提高及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台湾民众逐渐淡化了“恐共”、“蔑共”心态,但这种心态并未完全消失,所以在台历次选举中,被淡化了的敌对心态总禁不起政客的挑拨离间,总能集中的再次表现出来。
目前,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敌对心态主要表现为,其一,提防大陆对台“善意”之动机。台湾民众对大陆对台善意一直以“统战伎俩”视之,质疑大陆对台诚意。最典型的近例就是当下ECFA大陆对台湾的让利,在台湾不少民众甚至不少民意代表的言谈中,都显露出还在惯性地提防着大陆背后的“政治动机”,而未能对大陆一再表明的“一家人”立场(详见下文)进行深入反思。其二,恐惧大陆“武力犯台”,因此,在对美军购上,有半数民众持肯定态度。2008年5月《中国时报》民调显示,认为应维持目前军购,甚至更增加的民众比例超过50%。其三,不自觉地与“台独”分子站在同一立场上说话。如台湾民众无视大陆一再说明大陆的武力是针对“台独”分裂势力的,将大多数不搞分裂的台湾同胞与“台独”分子划出界线的良苦用心,不自觉地与“台独”分子站到一起,不是反对大陆的“反分裂法”,就是要求大陆“撤除瞄准台湾的导弹”,甚至认同将撤导弹作为两岸和谈的前提条件。2009年8月《远见》民调显示,71.8%的民众认为,两岸要建立政治互信,大陆就应该先撤除瞄准台湾的导弹;48.3%的民众认为撤除导弹之前两岸领导人不该见面。
上述这些民众看法,如果不是以“恐共”、“反共”的心态为认知基础,还能是什么原因呢?
2.台湾民众的“亲美、疏中”心态。
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争夺中国命运的主导权、争夺中国国家主权代表权的历史脉络中,无论是解放战争还是金门炮战,台当局以美国为靠山,拉美国下水,为自己壮胆撑腰的心态使其始终贯彻一条明确的“拉美反共”政策主轴,而美国在“台湾绝不能落入中共之手”,在远东要建立一个“遏制共产”的基地等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下,也基本延续一条“辅蒋反共”的政策,尽管其间也不乏一幕幕丢弃台湾的戏码。中美建交后,美国两岸交往的重心转向大陆,使得台当局更需奉行亲美政策,更以亲美言行拉拢美国,防范美国与大陆联手“损害台湾利益”。美国则利用台当局此种心态,“以台制华”,欲使两岸维持长期的“和而不统”局面,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军事支持不断。因此,台当局将美国视为“真诚的老友与挚友”。在长期亲美政策的熏陶下,台湾民众有着较强的亲美心态。这种亲美心态又因长期的国际冷战格局而强化。2009年10月底,台湾《旺报》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对台湾朝野的“中国观和美国观”做出分析。文章指出,“在国民党统治下,台湾只能选择向美国‘一边倒’,这个‘一边倒’深刻影响了台湾人的世界观,……时至今日,台湾民众的世界观——主要是中国观和美国观,却基本上还是冷战时代的遗产,……台湾民众在冷战体制下确立的世界观,是善恶好坏对比及其鲜明的,……‘大陆=恶,美国=好’的二元观点,一直是台湾政治领导层的主流思维,也是……施政基础”,台湾“对美国看法负面的民众比例甚至低于美国自己,台湾无愧是全球最亲美的堡垒之一”。与美国亲近的同时,自然是与中国的疏远,即使在冷战早已结束的今天,马英九当局的对外政策仍然坚持“亲美”主轴,对大陆则提出的是“和中”而非“亲中”的立场。
3.台湾部分民众的“反中”、“仇中”心态。
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政客看到了台湾民众普遍的“反共”、“恐共”心态,认知到台湾民众渴望政治权利和人格尊严的合理愿望,便利用两岸统“独”斗争,一方面惟恐两岸情感拉近,便在两岸之间“砌墙”,将所有推动两岸交流的人物全部扣上“中共同路人”、“中国特首”等“红帽子”,说马英九“对于中国极尽卑躬谄媚之能事”,把其大陆政策、对外政策扭曲为“矮化主权”、“出卖台湾利益”、“外交休克”;同时,对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则定性为“倾中”、“卖台”。去年台湾“八八水灾”中,民进党不是造谣大陆捐台灾区之活动板房“甲醛超标”,就是批台湾的民意代表高金素梅接受大陆捐款是“沦为”“统战样板”,将大陆善意诬蔑为“吞并台湾的陷阱”。对ECFA,民进党恐吓民众“ECFA是典型的包着糖衣的毒药”。长久以来,“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政客就是以如此混淆是非、挑拨、煽动等手段强化台湾民众的“反共”心理,制造民众的“反中”、“仇中”情绪。另一方面,“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政客以“台独”理论宣导,诸如将“台湾意识”引向“台独意识”以抗衡中华民族意识,以“去中国化”将台湾文化从中华文化中分割出去,以“两国论”、“一边一国”论否定“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事实等,以及政治议题操作,诸如在对内外政策上不断冲撞“一个中国”框架等,激化两岸统“独”矛盾,将台湾民众的“反共”心态异化为“分离”意识,不惜把台湾民众绑上“台独”战车,让台湾民众充当“台独”炮灰。
连战“登陆”前所遭遇的机场围堵、张铭清在台被推到在地、陈云林在台所遭遇的抗议示威,归根结底,不正是部分民众在“反中”、“仇中”心态下才做出的举动吗?为了在国际上达成“两岸两国”的“事实”和国际承认,“台独”势力及其政客将大陆为了防止国际上形成“两个中国”、“一边一国”、“一中一台”的情况,在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上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的政策冠以“三光政策”,以其历次早就预见到的必然的失败结果调高台湾民众在台“国际空间”问题上的期待度,并将民众的挫折感转嫁到大陆身上,引向“大陆欺负台湾”等对大陆的负面观感和抗拒心理,引向与大陆的疏离感乃至仇视心理,进而导向台湾民众的民族、国家认同。这种心理投射在民调中的结果是,自从1997年9月“陆委会”民调显示台湾民众自我认同为“台湾人”的比例(36%)首次超越自我认同为“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比例(34.8%),绝大多数民众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期望倾向维持现状之后,至今台湾民众排拒大陆、排拒统一的民意没有根本转变。
综上所述,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敌对心态表现得更为多元复杂,其产生有着更为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
4.近年来岛内对大陆的敌对心态有所变化。
随着两岸交流的发展,大陆经济实力的提升,大陆的真实面貌越来越客观地呈现在台湾民众的眼前,台湾媒体开始报导大陆的经济发展成就,奥运筹备、城市发展、青藏铁路等等都是其热评的议题,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敌对心态也有所改变:其一,大陆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增加。2003年4月国民党“青辅会”委托“就业情报”与新浪网共同进行的“台湾人赴大陆工作意向调查”结果显示,84.83%的台湾民众对大陆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表示“乐观”,73.70%的民众愿意赴大陆工作,其中不排除在大陆“落地生根”者达61.26%,18.29%的人愿意到大陆国企或民营企业任职,19.14%的人表示为了争取工作机会愿与大陆人同工同酬。该份民调分析指出,台湾的“外派工作潮”正在扩大为“举家移民潮”,赴大陆形态从早期的“单身赴任”转为“连根拔起”,以解决“不放心家里”的后顾之忧。其二,大陆在台湾民众心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2006年6月《远见》民调结果显示,台湾人最心仪的地方,大陆跃居美、日之后的第三位;最佩服的地方,大陆位居第三名;最想旅游的地方,大陆位居第三名;最想移居的地方,大陆位居第六名;最想游学的地方,大陆位居第八名。
2008年马英九执政后,采行“九二共识”、“搁置争议”、“维持现状”、“和平双赢”的大陆政策,对外交往以“活路外交”取代“冲撞外交”,降低了“台独”风险,也使大陆有了妥善处理两岸经济、对外交往等议题的契机和条件,大陆对台政策随之向更为弹性与宽松方向调整,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与制度化协商的轨道。两年来,大陆在台湾经济、对外交往上不断释放善意,使台湾民众认为大陆对台当局与民众的友善程度微幅上升。2009年5月《中国时报》民调显示,认为两岸关系友好的民众比4月份上升18个百分点,达57%,首次多于认为不友好的民众(16%认为两岸仍处于敌对状态)。政治大学政策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33%民众认为大陆对台当局的态度非常友善或还算友善,与认为不太友善或非常不友善者(占34.9%)比例相当,认为大陆对台湾人民的态度友善的多于不友善的,其中认为非常友善或还算友善的占41.8%,认为不太友善或非常不友善者占32.4%。“陆委会”对2009年岛内民调的综合分析也指出,民众认为大陆对台当局与民众的友善程度有微幅上升的趋势。
但是,2010年5月《远见》民调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台湾民众赞成维持现状,在“购买美国较佳防御性武器之必要性”上,台湾人民有53%赞成购买,与2009年相较,还增加了5个百分点。2009年6月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委托台湾民意学会进行的民调显示,48.3%的民众担心“在两岸交流会影响台湾对大陆的警觉心而落入大陆统战的陷阱”,比例略高于不担心者(45.9%);73.3%的民众希望两岸关系的发展要维持现状。
可见,大陆对台释放的善意尚不足以根本扭转岛内民众基本的政治心态,更尚未深层影响台湾民众对大陆观感、国家认同、两岸统一等问题的基本态度。虽然在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与反思的过程中,在两岸关系缓和的当下,两岸各自心态都在向客观性调整,但这个过程才刚刚起步,远未圆满。
(二)大陆民众对台心态的主要表现
1.大陆民众拒绝“台独”分裂,仇视“台独”分子及其政客。
大陆民众对台湾从未有所谓“敌对心态”,反而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好感,始终把台湾同胞当成一家人。也因此,大陆民众对台湾来客从不架设心防,从来敞开心扉、赤诚相待。也正因此,大陆民众对台湾社会每到选举期间就有人大肆攻击大陆,甚至暴力对待大陆赴台官员,一些民众还随之起舞相当不理解,更相当不认同。每到此时,大陆民众对台湾人民的满腔热情、柔情就会顿时化为满腹委屈,甚至愤怒!尽管如此,大陆人民并未将这种不满甚至愤怒转嫁到全体台湾同胞身上。
如果说大陆民众对台有敌对心态的话,那也只是针对“台独”分裂势力的,体现在对“台独”分裂的高度戒备,对“台独”分子及其政客绝不姑息,对李登辉、陈水扁当局的“台独”施政相当反感。在这方面,大陆民众与官方的立场、心态是一致的,也是一以贯之的。大陆朝野视“台独”分裂势力为敌我矛盾,因此,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打击从未手软,两岸关系发展至今,可以看到鲜明的统“独”斗争这条主线。正因大陆朝野有着上述高度共识,大陆官方的反“独”政策才拥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笔者认为,大陆警惕分裂、仇视分裂分子及其政客的民意基础,并非官方教育的结果,而是出于民意的本心。这就是:追求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既是中华文化中以“孝悌”、“忠义”为核心发展出来的爱国信仰使然,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摆脱民族压迫、共谋民族富强的共同追求,其中浸透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悲情,也彰显着民族振兴的强烈愿望。
明清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一再入侵,不论大陆和台湾,两岸的中国人为保护国家的领土、主权不被分割而写下了一页页浴血奋战的光辉篇章。大陆的民众不仅知道“三元里抗英”、“义和团起义”,更将把台湾从西方列强手中收复回来的郑成功视为民族英雄,不仅为他著书立传,更矗其塑像于美丽的鼓浪屿海滨,供更多的后人缅怀瞻仰;大陆人民不仅牢记“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更没忘记“甲午条约”,这些是两岸中国人心中共同的历史耻辱与伤痛。正因为西方列强体认到中国人民宁死不屈于外人统治的坚强意志,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收拾起直接统治中国之野心,中国大陆才免于沦入殖民地的境地(半殖民地)。但面对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大陆人民没有漠然视之,更没有幸灾乐祸,先有革命志士奋起推翻腐败帝制之辛亥革命,后有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而大陆的抗战与台湾同胞各个层面、各种方式的抗日斗争相互辉映,最终共同完成了推翻殖民压迫的艰巨的民族使命。
所以,大陆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神圣不可分割是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的,它早已深入到中国人的骨血之中。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民族情感和文化传统,对“台独”及其它分裂势力的敌视心态才自然而然的生成了。大陆官方批李(李登辉)、打扁(陈水扁)、对台军事演习、封锁台湾对外交往空间等等,都是在高度的“台独”疑虑下,对“台独”政客祭出的强硬政策和手段。
2.大陆民众对国民党大陆政策的疑虑与不满。
大陆民众对国民党的心态有着多种层面,主流还是基于历史的渊源和两蒋时期国民党对国家统一立场的坚持,而对国民党产生的历史情感与敬佩之心。2005年4月,当国民党主席连战以“和平之旅”终结国共两党60年的隔绝历史而首次握手时,这种历史情感与敬佩之心喷涌而发,大陆人民对连战一行的热烈欢迎和高度敬意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陆人民知道,连战一行是在岛内汹涌的“台独”逆流与两岸关系的严峻形势下,凭着对两岸关系的长远思考和作为政治家无比坚定的意志、胆识、魄力而“登陆”的。大陆人民深知其重大的历史意义。而大陆游客在台湾偶遇马英九时,“热情地包围”并以能与马英九合影为此行最大的满足,更是对马英九当局大陆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反对“法理台独”等民族大义的敬佩之情以及天然亲情的自然表露。
与此相对的,大陆民众对国民党的不认同面,则主要是对目前国民党当局仍将大陆作为“假想敌”的不满,对台向美军购的不认同,以及对其“拒统”政策的疑虑。国民党迁台至今,台当局一直将大陆视为“假想敌”,这对大陆民众的情感伤害非同一般。大陆民众对台当局不放弃对美军购的“挟洋自重”,既遗憾也不齿;对台湾方面将对美军购视为“涉及台湾的生存利益”,既无从理解更不能认同。而除了李登辉执政时国民党的“台独”“两国论”路线之外,国民党一路走来,迄今其大陆政策主轴是“终级统一”目标下的“拒统”路线,这更让大陆民众怀疑国民党人少了民族情怀而多了分裂意识,因此,才有人定位国民党的大陆政策是“B型台独”,甚至有人认为马英九当局的大陆政策是搞“和平分裂”。
此外,大陆民众对台湾曲解大陆善意相当不满。ECFA大陆对台湾的让利,大陆朝野是真正把台湾民众的感受放在心里的,是百分百诚恳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凡是对广大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办,并且说到做到。”温家宝总理也以兄弟之间“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来解说;“中台办”主任王毅指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我们愿意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台湾经济发展以及增进台湾民众的福祉办点实事、做点贡献”;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则一再强调,我们对台湾人民的让利“不委屈”,“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拿出来还要还回去”。这一切都说明,大陆对台让利,是基于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振兴中华民族经济的共同责任,基于两岸一家人的亲情,所以才不以回报看付出,不以感恩论斤两。这样的让利不是对台的“施舍”,不是出于纯粹的“手段”和“动机”。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一方有理,另方也要有节,才能形成双方诚意的交结。所以,台湾朝野如果因“大陆欠我们的,对我们让利是应该的”,甚至欲以“台独”阻力为藉口,滋生对大陆“予取予求”的心理,则将贬损大陆对台的善意、诚意,也让大陆民众看不到台湾社会的厚道、骨气与大义,会激化大陆部分民众的“委屈”情绪,而形成两岸负面心态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陆人民对台湾心态之敌我亲疏主要是以民族大义而非以两岸党派利益政争为标准的,大陆人民希望台湾的执政当局,特别是国民党的执政当局,能够在民族大义的基础上发展两岸关系,促进两岸统一,而非以权力利益之算计、社会制度之争议、岛内民意之分歧为藉口,将国家统一目标口号化、边缘化。
二、调整心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原则
调整心态是为了两岸更好的走向融合,目标是为了建立两岸深层互信,从而为两岸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笔者认为,在调整心态的过程中,两岸朝野都要贡献力量,特别是台湾官方肩负着更大更深刻的责任。如何调整心态?笔者认为,其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一些原则和方向是可以明确的,即尊重历史、直面现实、“一中”框架、两岸交流协商。这里的“历史”与“现实”,笔者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界点,之前视为历史部分,之后迄今都视为现实部分。我们既不能以现实情况掩盖历史史实,也不能只讲历史,不看现实。而在两岸调整心态的过程中,必须维护“一中”原则(暂时可不必强求“一中”内涵的共识),并伴随着两岸交流特别是文化交流以及经常性的沟通、协商,培养、巩固双方心态的正常化。
(一)尊重历史
笔者认为,尊重历史是台湾当局带领台湾人民消除“反共”心态并重塑“中国”观念的根本途径。两岸的政治现状根源于两岸的历史,特别是国共斗争史,因此两岸关系及其核心的政治定位问题只有回到历史的脉络中去找寻答案。尊重历史不是重翻国共恩怨的老帐,而是要使心态平和、客观,从而对现状有更清醒的认识。以尊重的心态反思历史,是当前国民党当局应负的重大责任。
台湾当局要尊重的历史史实是:经过国共三次内战,以及抗日战争,国民党及其政权的确失败了,中华民国的确已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国民党有勇气承认这一点,才是尊重历史。但是国民党当局在不服输、不甘心的较劲心态下对此始终不愿承认,只讲两岸现状。马英九历次给大陆领导人的“16字箴言”都将“正视现实”列在首位。
不谈历史,只讲现状的结果就是,国民党坚持“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将“中华民国”看作是与大陆抗衡、竞争的凭藉,因此难以摆脱两岸处于类似“阶段性两国”的“一中各表”的政治定位(当然这种“两国论”与“台独两国论”是有区别的,参见文章《马英九大陆政策的本质特点》);追求两岸“对等的政治地位”,也导致两岸和国际上的“两个中国”的实际效果。这样的大陆政策与两岸政治定位,使国民党的大陆政策不可避免地陷入“台独”论述的窠臼,不可避免地随“台独”势力的议题操作而起舞,增加了大陆对国民党大陆政策的疑虑。加之马英九的“拒统”路线,以及其本身就带有较强的“反共”、冷战思维(参见文章《马英九大陆政策的思想根源》),就更不利于国民党自身心态的调整,也就无从引导深受反共教育毒害的台湾人民化解“反共”心态、放弃冷战思维,不利于台湾人民重新认识大陆,重新认识两岸关系,也难以重塑“中国”观念。实际上,国民党尊重历史,透视现实两岸政治和国际情势,并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提出两岸新论述,远比民进党始终难以自圆其说的“台独”论述更容易获得人民的理解与信任。
(二)直面现实
笔者认为,正视“中华民国”架构以及国民党政权的事实存在,是大陆要直面的现实。大陆要承认国民党政权虽然失败但并未被彻底消灭,甚至还在中国的国土(或说“中华民国”的国土)——台湾发展壮大了;同时,国民党将“中华民国”这个已经被终结的“国家”招牌扛到台湾并延续了下来,因此才有了两岸政治关系的现状。
实际上,在直面现实上,大陆的客观性已经远远走在了国民党的前面。因为,大陆“一国两制”、新“一中”内涵(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的提出,都是在尊重国共两党历史恩怨、正视两岸政治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可惜前者被污名为“矮化台湾”,后者则没有得到台湾的正视及任何明确的回应。
笔者认为,“一国两制”是大陆以两岸各自的现实政治经济情况为基础,以和平为途径,以统一为框架所拟定的两岸统一的路线图。邓小平先生早就表示,“一国两制”是维持两岸各自现存制度不变,而这个不变将是长期的,他以“50年不变”为比喻,更明言“百年不变也没有关系”,因此,“一国两制”实质上已经包含了对两岸两个政权的承认,也是维持现状的一个构想,只不过这个现状要在统一的架构内来维持,有了统一的架构,两岸可以长期维持现状,因为没有了“台独”的威胁,外国也没有了插手两岸事务的空间,对两岸各自寻求发展,进行双方的互助合作、共谋双赢营造了一个根本的安全环境。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思维方式有极大的不同,就是善用减法而非加法,大而化之,追求大格局与总体把握,讲求名正言顺。面对纷繁复杂的两岸问题,更需抓住原则,总体把握,先把整体框架搭起来,其他细节问题、难点问题则留待以后在框架内慢慢解决。“一国两制”正体现出这样一个大而化之的大格局,先求“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之名,之后其他所谓两岸制度、权力等等现实政治利益、结构的安排分配都可在沟通、协商中慢慢的逐一商量解决。对台湾方面来说,都是中国人,“一国两制”的思路和逻辑就这样难懂吗?非得以阴谋论视之吗?如此明晰的一个构想,一个仍可以继续充实深化的两岸关系发展模式,却被台当局的不正常心态所扼杀,不太可惜了吗?台湾方面污名“一国两制”,对大陆新的“一中”内涵不理不睬,根在错误心态。
现在,在新的“一中”内涵下,如果大陆明确表示,“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既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是中华民国,而是“两岸同属的未来那个中国”,台湾会接受吗?还会认为是“对台湾的矮化”吗?如果国民党仍然坚持要大陆“正视‘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的现实”,那就不是真正“正视现实”的态度,而是仍沉溺于国共两党的恩怨情仇之中,不愿走出来,当然也有昧于历史。
(三)“一中”框架与两岸交流协商
“一中”在国共两党间是有共识的,因此彼此有政治互信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才开启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7月13日会面时所讲的那样,ECFA之后,两岸双方下一阶段需要“增进政治互信”,应该“加强民族认同的力度”。笔者认为,“增进政治互信”的过程就是深化政治互信的过程,而达成“一中”内涵上的共识应该是两岸建立起深层互信的标志,它意味着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从两岸的“互不否认”上升到了对“未来一个中国”的“共同承认”,从“一中”内涵的“各自表述”上升到“共同表述”。有了这样的深层互信,两岸才能扫除最大的政治阻碍,排除形形色色的“台独”疑虑,两岸政治协商的条件才臻于成熟,两岸政治协商的机制、军事互信的机制、未来走向统一的模式才可以通过两岸协商来构建,否则,任何两岸的积极探讨都难以发挥实际效力。
那么,两岸深层互信的建立是否有突破口呢?这可以从两个现象上看。其一,值得提出的是,大多数台湾民众在中华民族的认同上是有较高共识的。2009年8月《远见》民调显示,台湾民众有80.2%的人自认为是中华民族一分子,其中泛蓝民众比例达到94.5%,中立民众比例为77.7%,泛绿民众比例也从2008年的51.5%上升到66.3%,认为不是的比例则从30.3%下降到20.9%。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至44岁的年轻民众中,自认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比例在86%至92%之间。此外,有57.6%民众认为两岸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笔者也注意到马英九执政以来的讲话越来越多地提到“中华民族”。就此,笔者认为,在“台独”分裂的威胁下,两岸挟中华民族认同的强大民意共识来促进“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一中”内涵共识,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此其时也!其二,岛内媒体已经指出,岛内目前新出现了一股力量,即“对台湾基层民意、对大陆的发展都有客观认识,了解两岸历史进程(包括国共恩怨),看到台湾的筹码已经流失而需要及早整合台湾内部共识并提出积极方案与大陆展开政治对话,处理两岸政治定位与政治走向的问题”。笔者认为,马英九要善于引导这股力量,因为这也许是未来真正不具敌对心态、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股“中间力量”。
两岸敌对心态的消除还离不开两岸交流、协商。其之所以必须,是因为不交流、协商就难以深切体会对方的利益、彼此的感受,难以深入理解对方立场,就难以增进互信,巩固互信;是因为两岸心态的调整过程中仍会有复杂而多元因素的干扰,除了“台独”因素的干扰之外,随着两岸交流领域的扩大、交流内容的深入,两岸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民众素质、社会面貌等的差异更会彰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交流首先会更加强化各自的特性而非共性,从而产生新的负面心理,这些负面心理也会与固有的敌对心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会被“台独”等分裂势力利用,因此,两岸社会心态会更复杂多元,两岸关系的融合还会面临更多更深刻的挑战,这就更离不开两岸各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沟通、探讨,以使负面心态的干扰降到最低。此外,两岸交流有助于促进两岸文化认同,进而深化中华民族认同与“两岸同属一中”的国家认同,有助于两岸将敌对心理转化为认同心理,建构共同的归属感。因此两岸交流、协商是必须的,不可或缺。2009年6月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委托台湾民意学会进行的民调显示,66.1%的民众欢迎温家宝先生赴台走访,充分显示台湾民众对两岸交流的欢迎与支持态度。
笔者曾在《马英九大陆政策的思想根源》一文中剖析过马英九冷战思维的危害,指出这种心态“局限了马英九的气度、格局与政治智慧,弱化了他的政治担当与政治魄力,模糊了他本该有的民族自尊与使命感”;“导致其不能对大陆的善意有深刻理解而倍加珍惜,就不能不看美国的眼色行事,就不可能真正与大陆建立起深层互信,两岸政治定位问题、军事互信问题当然无法获得突破与解决,其结果将是两岸交流有可能陷于短多长空的结果,而真正受惠的则必然是各种反华势力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干扰与阻碍”。可见,敌对心态对两岸深层互信的建立,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着严重的干扰与危害。两岸敌对心态的存在,与当前两岸关系的新局面极不协调,更难以为后续的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提供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强大民意动力。由于消除两岸敌对心态、建构两岸认同心态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值得两岸高度重视。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