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是台湾省高雄县的农家子弟,早年经营家族企业,其后弃商从政。从1975年踏入政途迄今,创下了“立委”“十一连霸”和“立院院长”5连任的记录。30余年的政坛生涯,王金平靠着圆融精明的政治风格与手腕,不仅成为国民党内本土派的领军人物、朝野对峙气氛中不可或缺的平衡角色,也累积了相当深广的人脉关系。由于其在岛内政坛上的分量不可小觑,特别是“蓝绿通吃”的特性,其政坛发展始终引人瞩目。
一、主要经历
(一)农家子弟,弃商从政
王金平祖籍福建同安。1941年3月王金平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路竹乡一个农民家庭,兄妹8人,王金平排行老三。王家靠着王金平昆仲的奋斗,1962年3月创立了东昌食品工厂股份有限公司,产制芦笋、洋菇、凤梨等罐头食品。十多年经营下来,王家逐渐发展出食品、饲料、榨油、冷冻、木材加工、畜殖、进出口贸易、航运等多种经营的家族关系企业。1963年王金平台湾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不久,就参与家族企业的经营,从东昌业务经理起步,随着家族企业的扩展,逐渐而为东昌及其关系企业的常务董事兼总经理。由于热心社会活动,1975年王金平当选高雄县工业会首届理事,进而当选台湾省工业会常务理事。多年繁杂事务的筹化、处理,将时年34岁的王金平历练为一位老成稳健的企业领导人,也使他成为高雄县著名的新兴大地主。
1975年,由于高雄县国民党籍“增额立委”出现空缺,在高县地方红白两派龙头的强力推荐下,国民党提名王金平角逐。王金平接受安排,在党部及地方派系的合力辅选下,以19.5万票高票当选,走上从政之路。1980年、1983年,王金平都竞选连任“增额立委”。
(二)卷入弊案,政途低谷
在“增额立委”任内,王金平人在台北但仍兼顾家族企业。1975至1980年间,王家企业受岛内经济不景气影响陷入窘境。为了扩展家族企业,王金平开始经营地产业,但因合作对象犯经济罪并潜逃而被卷入案件,以触及“票据法”被法院追诉,东昌企业集团资金被套牢,出现大笔负债。1980年代王金平又与“国信”蔡辰男合作开发高尔夫球场,终因1985年“十信弊案”爆发,“国信”垮掉,王金平与“国信”之间的不当借款以及多位在“国信”有不良贷款的“立委”(隶属外称“立院13兄弟”的团体)集体向“财政部”为“国信”关说之事先后曝出,更使王金平1979年迄未结案的票据案再被舆论与检方关注。1986年2月,台“高等法院”依违反票据法判处王金平有期徒刑6个月,并罚款320万元新台币。
经济低迷中的“十信弊案”,使王金平以“立委”身份成弊案焦点人物,社会形象骤损,其政途跌入空前谷底。
(三)“立院龙头”,朝野“杠杆”
即使如此,在地方白派势力齐心协力的拉票和经费赞助等支持下,1986年王金平在未获国民党提名后,“报备”参选第一届“立委”并当选,由此化解了政经两面危机,从此步上坦荡政途。至2008年,王金平实现了“立委”“十连霸”的记录。1992年1月由于鼎力辅助党籍“立院副院长”刘松藩登上“立院院长”职位,当年2月便出任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立法院党政协调工作会主任”兼“立院党团书记长”。1993年2月,王金平首次作为副手,与刘松藩搭裆参选“立院正副院长”双双获胜,并于1996年2月双双再竞选连任。1999年2月,靠着李登辉和“本土派”的支持,王金平逼迫刘松藩让位,首次当选“立法院长”。至2007年已连任3届“立法院长”。
2000年政党轮替之初,在“立院”朝小野大、蓝绿阵营严重对峙的局面下,王金平成为陈水扁克服民进党“立院少数”困境所必须依赖的对象。对此,王金平善加利用,努力成为李登辉、陈水扁、连战之间不可或缺的调解人和沟通桥梁,维持、累积自己在蓝绿两阵营中的政治实力,特别以站稳“立院院长”位子为首要目标。2000年以来,王金平在蓝绿紧绷气氛下成了有着特殊作用的杠杆,其本身的政治能力也得到党内外多数“立委”和政坛人士的高度肯定。国、民两党主流势力之外的政客们更是以王金平为优先结盟的对象,这些都让王金平的实力不断扩大。
(四)角逐党魁,觊觎高位
王金平在“立院”政途顺遂的同时,也进入了国民党的决策核心。1990年3月,王金平在国民党中央政策会改革之际,进入党务系统,担任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副主任委员兼该会财政委员会委员长。1993年8月至1997年8月,当选连任国民党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2000年政党轮替后,“立院”成为国民党重要的政治中心,故此,当年6月经连战提名,王金平成为国民党第二副主席,旋于2001年7月国民党十六次全会上当选国民党副主席。
200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王金平与马英九激烈角逐,最终落败。随后他选择“走自己的路”,坚拒马英九邀其续任国民党第一副主席的请求,以超然身份继续雄踞“立院院长”的实权地位。2008年“总统”选举,王金平与马英九二度竞争党内“总统”提名,由于不甘为副手,在“马王配”破局后退守“立院”,以支持马英九的“王马合”换来国民党支持其连任“立院院长”的承诺。
2008年2月1日,“立法院长”选举,王金平以国民党“立委”80席、亲民党1席、无盟3席、无党1席总共85票的支持当选,创下“立院龙头”四连任的记录。2012年2月,“立法院”举行第8届“正副院长”选举,国民党推出的王(金平)、洪(秀柱)配顺利当选。当时岛内媒体指称,如果不出意外,五连任的王金平顺利于2016年1月底卸任,“其掌握议事槌的任期将长达17年,成为行宪以来任期最长的立法院长”。
5.涉关说弊案,马王三战
就在其5连霸“院长”任期只一年半的2013年9月,岛内曝出王为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弊案关说检查长的司法关说弊案。马英九以“这是侵犯司法独立最严重的一件事,也是台湾民主法治发展最耻辱的一天”强硬宣誓王金平已经“侮辱台湾司法”,不再适任“立法院长”,第一时间祭出开除其党籍、撤换“院长”的重铡。王金平则发表声明,针锋相对,国民党内部气氛紧绷,岛内政坛政云诡异。继党主席、“总统”竞逐之后,第三次马、王之战,不仅直接关涉王金平日后的政坛走向,影响着马英九的改革成效与岛内声望,更对明年的“七合一”选举,以及未来“立院”政治生态、议事得失,乃至两岸协议的通过、落实有着较大影响。此战将如何发展,如何落幕,正成为岛内外紧绷人们心弦的最大焦点。
二、主要性格特征
王金平之所以被视为“泛蓝本土派领袖”,与其传统南台湾人“典型”的人情味浓厚的人格特质、温和圆融的政治风格息息相关。
(一)人格特质
1.温和、质朴、重感情。
王金平出身农家,幼时家境并不富裕,中学放学回家后,放下书包立即就要下田帮着劳作,深知农民疾苦,有着纯粹的农家子弟的温和、质朴性格。此外,南台湾地域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人情味浓厚,王金平又出生在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自己有8个兄弟姊妹,王家叔伯辈与堂兄弟姊妹多数也都住在一起,更培养出他重感情的人格特质。当年“十信案”发,“国信”大老板蔡辰男郁郁而终。公祭时,王金平是“十三兄弟”中唯一到场的人。他认为,朋友就是朋友,不能因为朋友出事,友情也告终止。王金平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是与人为善,而笃信佛教,又强化了他平和的性格特点。他对许多问题只有一句话,就是“人要存善念、做善事”。王金平说,他把替选民服务,当做做善事,他家的电话,从来没有挂过,手机也从未关机。因此,每届选举,他都能超高票当选,是结善缘,得善果。对国民党变成在野党后还动辙得咎的处境,他都能从佛家的角度来看,说“没有关系啦,党长期以来也占了那么久的优势,现在给人家骂一骂,消消业障也好嘛!慢慢再和民众结善缘嘛!”
2.重人缘,能把关系做足。
农业大家庭给了王金平最初的与人和睦相处的处事经验,多年的经商更让王金平体会到“人和”的重要。王金平笑说自己很喜欢《别急着吃棉花糖》这本书,且非常认同书中所提出的“棉花糖理论”,他认为,一个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差别,在于是否拥有“延迟享乐”的概念。他说:“太早把棉花糖吃光的人,形同在累积自己的债务,接下来会面临许多的挫折与沮丧,反而更得不偿失” 。因此,王金平平时注重人缘,为人和善、慷慨、豪爽,能照顾到各方立场利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能把关系做足。在不分区“立委”党内提名时,王金平帮现任21位“立委”写推荐函,向连战游说保留提名,还细心地将推荐函影印本一一送到这些“立委”手中。登门造访每位新当选“立委”时,不管“立委”是否在家,不论面对的人是谁,总是能放下身段,和每个人话家常;一有活动就尽量找新人出席,让他们多些媒体曝光的机会,甚至私下教他们议事诀窍;只要有人找他,或是在手机里留言,他一定会亲自回电,绝不假手他人。王金平向来辅选党内“立委”不遗余力,除了找人脉、亲自站台,王还会帮财务状况不佳的候选人募款。2008年1月“立委”选举期间,一位泛蓝“立委”表示,和党中央所拨的三百万元竞选补助相比,王金平或许帮忙募款的数额有限,但绝对是“让人窝心(台语的意思是心里舒服。笔者注)到骨子里的雪中送炭”,让人感念“这人情是跑不掉的!”王金平也不太记仇,他几次“立委”选举,唯有一次未被国民党提名,时任县党部的主委后来也参选“国大代表”,王金平仍然替他张罗了7位数的费用相挺。日子久了,两人互为莫逆。诸如此类的做法,让他累积下丰沛人脉,也因此能获得高雄县红白两派的支持,较多朝野“立委”的认同,并充当蓝绿阵营的沟通桥梁,也使他自己能度过种种危机,一路攀升,蓄积政治实力。
3.讲礼仪,重尊严,好面子。
传统农业文化讲礼仪、忠孝,这对王金平影响很大。王金平对长辈礼貌有加,逢年过节,从不忘送个应节礼物。对从政恩师高雄县前县长林渊源,即使身居“立法院长”,人前人后还是对林执礼甚恭,视林如父、如师、如友。对已经失掉权力的退职“老国代”,政坛早已无人关心,王金平却一年三节照样送礼给他们;在首次竞选“立委”的政见发表会上,乡长给他倒茶后,他将茶先端给邻座的竞选对手;竞选时不希望因选举坏了彼此的交情,所以在扫街拜票时,遇到其他的竞争对手,不管是不是同党,王金平总是伸出双手,祝对方高票当选。王金平锋芒毕露的时候就是他觉得尊严、面子受伤的时候。二度与马英九竞争,两度出手招招见血,一反一贯温和作风,马英九阵营有伤其尊严的恶言与中伤,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而对党内同志对他“蓝皮绿骨”、“从国民党出走”的质疑,王也觉得有损其对党的忠诚,故不断为自己澄清强调,自己是“最忠贞的国民党员”,“如果我出走,就是叛党,以后谁会尊重我?在立法院谁会听我的?我怎么主持议事?”
王金平上述人格特质,对其政治性格的形成有相当大的影响。
(二)政治性格
1.温和圆融、顾全大局,抗压性不足。
王金平处理政务,不会率性而为、硬拼到底,而是体现出温和圆融、顾全大局的特点。政党轮替后,王金平深知,在“立法院”没有任一政党过半的情势下,“立院院长”若不谨守议事中立,向某一政党倾斜,必遭其他政党抵制,要推动法案几乎不可能。因此在许多议案处理上,王金平小心翼翼力求平衡,但也因此产生蓝绿都不满的情况。加之王金平亲近本土派路线,和李登辉关系密切,与陈水扁也维持友善关系,都让国民党内部分人士相当质疑。2003年7月“公投法”引发的朝野激烈攻防和肢体冲突,冲上台捍卫王金平的竟是民进党“立委”,对他鼓噪辱骂的反而是国民党形象派“立委”。这种奇特的场面,正是王金平温和圆融的政治性格使然。由于王金平在地方长期深耕经营,他在地方上的选票不用多拜就会如江归海。但在历次“立委”选举中,为了保证国民党席次的增加,遇到党籍同志的人马,他一定“跳过让过”,不会对桩脚有所要求,而是让桩脚自由发挥,各扶其主。1999年的“立委”选举关系到王能否挑战“立院院长”,但选前,时任国民党主席的李登辉及辅选单位一再要他顾全大局,不要把票冲得太高,害了其他党内候选人。这次,国民党6位候选人全部上垒,而他仍以8万多票摘金封王。王金平说,“高雄县有15位候选人,个个强棒,大家都是好朋友,不能太为己甚”。而对马英九,由竞争激烈到平和对待再到支持辅选,也体现出王顾全泛蓝大局,不会为一己之私率性而为、硬拼到底的政治性格。而2013年王金平因“关说”弊案被国民党考纪会开除党籍后明确表示,将循党内途径进行申诉,不会另组政治势力,呼吁其支持者不要脱离党,要维护党的团结等,再次展现其将对国民党的伤害降到最低的顾全大局的政治性格。但是,温和的另一面彰显的是抗压性不足,因为圆融到没有立场、是非的地步,损害了其政党政治的责任担当,长期“蓝皮緑骨”的状态,让蓝緑两边都对他不放心,导致其政途发展受限。
2.考虑细腻、老谋深算。
王金平的政治操作可谓考虑细腻、老谋深算。2003年“连宋配”竞选正副“总统”时,寄望王金平出任竞选总部主委,但王金平迟迟不接任。其考虑,一是竞选总部主委职位有未来接任“行政院长”之势,提早曝光徒惹蓝营内部精英角力,故必须获得连宋强力背书才行;二是顾及国民党本土派的心态,本土派原本拱“连王配”,对宋的进入颇不舒服。因此,冒然接任,必会引起包括王宋(宋楚瑜)情结、王刘(刘松藩)情结、国民党防宋(宋楚瑜)心理等国亲矛盾发酵;故他要求连宋自己先针对国亲的结合、政策理念对外说清楚,讲明白合作参选是为公利着想还是为私利权位,等于是在暗示连宋先主动对民进党的谣言、地方小道消息消毒,不仅提高连宋合的参选正当性,也提高自身辅选的正当性。三是避免与民进党提前摊牌,推迟站在第一线与民进党打选战的时间,以利其在“立院”的议事运作。如此,王金平避开了仓促接任的后遗症,也借拖的过程拉高了自己的声望,站稳了选战中的主导地位。2000年政党轮替后,面对朝野严重对立,他以软硬两手策略和精明的政治算计,将预算案、“工时案”、“核四案”以及迫其加入“国安联盟”、分化泛蓝等等政治冲突与纷扰一一化解,虽饱受陈水扁、民进党对他时而有意拉拢、时而无情攻击的政治恶斗之苦,但也可借民进党、“行政院”法案的过关向陈水扁表白邀功;虽有蓝营“偏袒行政院”、“脚踏两只船”、“要从国民党出走”的质疑,甚至要他下台的强烈抗议,但党内反王派对他也只能是“不放心,却又不能不尊重”。2007年国民党“总统”参选人提名过程中,王金平原本寄望马英九在特别费案缠身、党产议题难解、“省籍软肋”非难等三大困境中退缩,从而自己有机会补位,故置马英九的催促和国民党中央的压力于不顾,迟迟不对国民党中央规划的“马王配”表态。不料,马英九始终表现出当仁不让的强硬姿态,且特别费案二审无罪,王金平抛出的省籍话题也被泛蓝支持者激烈抨击,眼看马英九是泛蓝“总统人选的唯一支持者”的大势难违,再争下去将成泛蓝分裂罪人,“立院龙头”职位也将成他人俎肉,不甘心屈居有名无实的“副总统”地位的王金平最终选择放弃党内初选,在“马王配”破局后退守“立院”,以支持马英九的“王马合”换来国民党支持其连任“立院院长”的承诺。
3.熟稔协调折冲之术。
王金平的谈判技巧是避开谈判的本质,将协商转化为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的过程,并从展现的绝对诚意中让对手深刻体认,与其谈不可能有共识的题材来作秀或增加彼此的不信任,不如从容易建立共识的议题下手。面对政党轮替之初朝野对峙严重的局面,为了“立院”议事能顺利进行,“李王会”中,王金平向李登辉承诺要尽其所能帮助政局安定,不让情势继续恶化。“陈王会”中,王让陈水扁了解“立法院没有恶意”,国民党不是故意刁难,否则不可能通过那么多法案,而这些法案对国民党并非都有利,而是“行政院”与“立法院”沟通不够;面对当时的“行政院长”游锡堃对“立院”的抱怨,王劝解说,“法案没通过你们就不来互动,还背后讲一些话,结果变成恶意了,如果心存善念,大家就好互动”。对国民党,王金平则认为,国民党最重要的是要在光明磊落的情况下去表现、去推动政策,而不是去扯执政者的后腿,才能重新赢得民众的认同。此外,王金平不是一个通吃的人,他会在论斤计两中给对方甜头,不仅不会欺人太甚,甚至会主动提供资源协助对方。2002年新一届“立院”委员会成立之际,以台联党在“立院”的实力,应最多拿下2个委员会的召集委员席次,不过,王金平在“立院院长”改选时欠台联党一个人情,这回投桃报李,在政党协商时大力暗助,让台联党一举拿下3个召委。
4.绵里藏针,偶见锋芒。
王金平以圆融见称,但也有难得一见的锋芒。1999年初“八连霸”的“立委”刘松藩在“立院院长”改选一役中违诺恋战,被虎视眈眈多年的王金平逼下台,失去蝉联宝座的机会,两人因而结下极深的宿怨。200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和2007年国民党“总统”参选人党内提名,王金平在与马英九的竞争中,反制马英九的力道强劲,不仅压迫国民党中央修改游戏规则,还抛出“马英九的特别费案可能被判十年以上重罪,司法单位可提当选无效之诉”、党产议题、甚至“中南部不选外省人”这类的族群议题“打马”,锋芒毕露的连串动作丝毫不留余地,不仅使王马关系紧张,党内权力斗争及派系倾轧表面化,也让王金平的形象出现争议。
王金平在面对政治危机时,应对得软中带硬,绵里藏针。2013年9月,王金平的“关说”弊案曝出。面对马英九的开除党籍、撤换“院长”的强硬态度,王金平毫不示弱,回击的态度坚定而话中暗藏机锋,以他是“说明通案”来回击“关说个案”,以斗争矛头避开马英九而对准特侦组来为自己和马留下转圆余地,以不请辞、不退党告诉马英九他决不退缩,以国民党可能分裂的后果警示马英九要适可而止,招招软中带硬,绵里藏针,目的是将他自认为的这桩“小事”化解于无形。
5.权钱结合的典型代表。
国民党主席选举中,马英九阵营一句“黑金”让王金平耿耿于怀。但是观察王金平的从政之路及其政治文化的价值取向,权钱结合、利益交换的确是他擅长并认同的一条路。早在1985年“国泰信托特权借贷案”中,曝出王金平因在“国信”有1.5亿元的不良贷款而受“国信”牵制,在“立院”为“国信”大老板蔡辰男撑腰,在银行法审查中充当蔡的马前卒,为信托公司护航。当时还传出多位与“国信”有不良贷款的“立院13兄弟”“立委”集体向“财政部”为“国信”游说之事。而王金平在“立委”任内多任财政委员会委员,是“国信”在“立院”的“四大金刚”之一,为“国信”在行政部门奔走护法。在政治文化的价值取向上,王金平不认同查贿举动,认为,“所谓买票实际上是中国人礼尚往来的习俗而已,而台湾这种长期形成的选举文化,也不能用金权政治一言以蔽之。花钱买票只是候选人竞选手段之一,有一定的合理性”。王认为“花钱的候选人更诚实些”;“贿选抓得太紧往往有副作用。花钱买票是台湾的社会现实,候选人必须向现实低头”。正因如此,王金平在政坛上一切靠动员、讲人情、拉关系、资源挹注的利益交换做法,也让他与多起重大弊案沾边。除了早年的“国信不良贷款”案之外,还有近年的“台肥台凤案”、“固网股票案”、“新瑞都案”、“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TC弊案”,乃至2013年的“关说”弊案等等,因此曾被民进党“立委”扣上“立院黑金头头”、“黑金保护伞”、“查黑中心清查对象”等头衔。2007年“总统”选举期间,有美国驻台北办事处官员透露,如果王金平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正中民进党下怀,民进党要打王的弊案,几个月都打不完。同时,只会拉关系而没有让新世代选民认同的政治理念,也是其在国民党主席选举和党内“总统”提名过程中落败与不得人心的重要原因。
2008年“立委”选举国民党取得绝对优势席次,“国会”绝对多数的局面必将消弱王金平原本建立在国民党“国会”脆弱多数局面下的在党内、“立院”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国民党再夺得执政权,行政与党务系统的影响力必然会深入“立院”。尽管王金平目前仍拥有对党团的优势影响力,包括党主席吴伯雄赋予的党籍“立委”提案事先同意权,以及与“立院”副院长曾永权、新任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林益世情谊深厚等院务、人脉加持,但面对实力、作用弱化的态势,2月,王金平一边在连任“立法院长”后公开表示,“党意绝不会干扰院长职权,反而会给院长更大的挥洒空间”,一边又当着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总统”参选人马英九的面,批评国民党“立院党团”“以多数决议让行政部门感觉被侵犯,强制人家违背事实需求”,以及回应国民党的“应赋予院会或委员会主席行使警察权的权力”的呼吁,显示着王金平未来将采不愿被国民党党意绑架、力保自己实力不坠的强势路线。
2008年已经67岁的王金平,在国民党执政后已然没有了在政途上更上一层楼的可能,这也是王金平两度力拼马英九的原因之一。王金平虽然政治生涯止于“立法院长”,但一直享有尊荣,孰料2013年9月11日,就王金平的“关说”弊案及其强硬态度,国民党考纪会以多数决通过撤销王金平的党籍,意味着王金平的党籍“不分区立委”身份和“立院院长”职位都将失去,而致晚节、面子尽失,令人感叹万端。究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王金平迄今没有反省或说忽视了他两次与马交战败绩的根本原因何在。王金平已经太习惯他自己的一套做事办法和风格,根本不知道他心中的这桩“小事”在马英九的心中是如何的十恶不赦。二是王金平无原则的与人为善的性格,在“立院”激烈的议事攻防中难以及时负起执政党的政治责任,对马政策的推动显得很没担当,很不得力。王金平太自负了,一直没有察觉或说忽略了马英九其实忍很久了。远的不说,只是2013年以来,马英九推动的“核四案”、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审议,在“立法院”迟迟过不了关,民进党屡屡霸占主席台瘫痪议事运作,而王金平与马英九总是意见不一,且始终不同意动用“警察权”来维持议事正常进行,不仅严重阻碍马英九的政策与政务施行,且多年来国民党这个“立院”多数党无法主导“立法院”议事运行的怪现象也做实了民进党对马英九的“无能”讥讽。可以说,两人政治道德、理念的相悖与政治风格的大相径庭,加之现实政治情境里的不顺遂合作,马英九对王金平的不满已蓄积满满。即使如此,如果不是马掌握了确实证据,王金平以“院长”之身碰触了马英九扫除黑金的党务改革、司法改革底线,处事谨慎的马英九还是不会对王金平下重手。也正因此,此番马王战才揭示了更为多元的政治、文化内涵。
王金平后续将如何为保住自己的“立院院长”职位而战,他未来的路将如何走,又会给岛内政治生态带来哪些影响、变化,值得关注。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