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精神文明学的研究意义述要

  对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和规律作比较科学的全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重义,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吸取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

  人类社会经历了蒙昧和野蛮的时代而进入文明时代,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所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极其辉煌灿烂。对于这些精神财富如何认识,如何吸取,历来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

  (一)必须继续深入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龢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龢民族虚无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吸取人类优秀的精神财富。在它们眼中,什么人类历史的精神财富,只不过是一堆废纸、几件破衣服,根本没有吸取龢利用的价值,需要的是彻底砸烂。这种错误思潮,在苏联十月革命前后曾经兴盛一时,列宁对此提出过尖鋭的批评。在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虚无主义龢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潮严重泛滥,直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打倒了“四人帮”,进行“拨乱反正”,这种错误思潮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批判。但是最近几年来,历史虚无主义龢民族虚无主义在中国又沉渣泛起,所不同的是打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旗号登台表演。《河殇》的作者们,把中华民族的文化说成是“已经殀亡了”,“孕育不了新的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只有“愚昧和落后”,“这片黄色的土地不能教给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等等。这种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四千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她不仅孕育了千千万万个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这是谁都无法否定的铁的事实。就是人们今天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其体内流动的血液中,无不渗透着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成份。没有这个优秀的成份,决难形成新鲜的血液、丰富的血液,所谓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究会凋谢败落。一些人身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哺育,不以为荣,反以为耻,破口大骂祖宗,把中国上下几千年优秀的精神财富加以否定,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背叛。同时,在中国今天特定的社会条件下,那些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或民族虚无主义的代表人物,其政治目的是非常明显的:在前院丑化、诅咒和否定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后院却运进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什么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尊严、人民利益,都是可以拍卖的。如果说“这片黄色的土地”,不能教给他们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那么,他们要拍卖“这片黄色土地”,拍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尊严和人民利益,换取所谓“真正的科学精神”——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并按照这一套来取代中国的社会主义,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从这些活生生的事实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我们要研究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正如中央一位负责同志所指出的,今后必须“深入批判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不但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而且关系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我们民族的尊严,关系到引导人们坚持什么方向乃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二)必须随时警惕那种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食古不化的复古主义现象

  对待民族文化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食古不化,这是复古主义。在中国,自觉的复古主义,死抱旧的传统不放,凡事以古人之是非为是非,公然声称今不如昔,这种现象今天已不多见。但是,不自觉的复古主义现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里,还象瘟神一样地缠绕于人们的头脑中,幷且经常地干扰着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在政治生活中,人民的“公仆”有的往往不自觉地变成人民的“主人”,甚至演变为“肃贪倡谦”的打击对象;或把“忠君”思想变为忠于某个领导,或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搞成人身依附的怪圈,或以“官”为本位,权势欲地位欲恶性膨胀;一些领导机关脱离群众,决策缺乏应有的透明度,类似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等。在经济生活中,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搞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行贿受贿,“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这一古老的民谚,成了某些经济暴发户的信条;为了在经济上能够捞一把,什么国格人格都可以抛弃;地下工厂、黑市交易,伪劣商品屡禁不絶,等等。在文化生活中,有人竟然对“孔夫子的思想胜于马克思”的观点表示欣赏,在尊孔祭孔的热浪中昏昏焉而不知其所为;饮食业、酿酒业之类,忙不迭地推出所谓皇宴、皇酒,五花八门的皇字号应有尽有;露骨地宣扬封建头子的文艺作品和影视节目林林总总,充塞耳目,等等。在思想意识形态中,例如买卖婚烟、封建迷信、重男轻女甚至于过去已近絶迹的丑恶现象也死灰复燃,等等。上述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弊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定其中所包涵的不自觉的复古主义倾向。人们必须在社会生活中随时警惕这种倾向,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助长这种倾向。中国政府一贯为消除社会上的各种弊端而努力,也要求人们自觉地起来扺制各种错误现象,包括不自觉的复古主义现象,不然的话,由不自觉的复古主义到陷入自觉的复古主义,那只是时间问题。因此,我们进行社会精神文明学的研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同时还要反对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食古不化的复古主义倾向及现象。

  (三)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切实贯彻“双百”方针

  要正确认识和吸取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重要的问题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曾经讲到马克思对待人类社会文明的科学态度:“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于是就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因此,马克思所创立的伟大学说“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当然,这种批判决不同于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决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否定其应该否定的东西,同时也肯定其应该肯定的东西,并加以继承;这种继承也决不是继承一切,食古不化,如同复古主义那样。所以,马克思为人们树立了正确地认识和吸取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的榜样。革命阶级只有这样对待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所建树的一切”,才能避免狭隘性和偏见,还其历史的真实面目,在前人的基础上大步前进。今天,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定要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深入地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要积极地瞭解、介绍、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东西,这都离不开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

  与此同时,还要切实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环境”。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以及复古主义等等错误倾向的斗争,而是在这个斗争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和“双百”方针。过去有的时候,由于对“双百”方针的理解带有一些片面性,容忍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的东西一度自由泛滥,以为这是“双百方针”范围内的事情。这说明我们对“双百”方针的认识还必须提高一步。就是说,各种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观点的争鸣,是在“批判继承”前提下的争鸣,而不是背离它而去搞虚无主义或复古主义的“争鸣”。事实上,若对人类社会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的极端态度,还有什么值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呢?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前进不加研究探索,一味用复古主义的极端态度来对待今天的现实,还有什么新的流派、新的风格、新的观点能够生长出来,存在下去呢?

  二、有利于世界各民族的精神交往和精神创造

  “精神交往”这个概念,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过,后来也多次谈到这个概念。归结起来,精神交往就是人们在进行文化、思想和审美等方面的交际。精神创造则是人们对于文化、思想和审美等方面的创新。恩格斯指出:“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幷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所以语言及其后文字的产生,都是为了满足人们自身之间精神交往的需要。也因为有了语言和文字,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才得以产生、发展并积累起来,人们的精神交往才得以不断地增强,不断地扩大,同时促进人们的精神创造,使世界充满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人类精神交往的类型

  人类的精神交往有两大类型。一是今人同前人的间接的精神交往。这是指今人在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前人精神遗产的单向性精神活动,也是人类精神交往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前人留下的历史文献,是前人进行精神交往所凝结而成的文化遗产,可谓浩如烟海,良莠混杂。今人研究它,与它发生间接性的精神交往,旨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这种精神交往当然是单向性的,而不可能与前人发生双向的沟通。今人各依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和赋有的具体爱好、具体特长与具体需要,完全可以自由地同前人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发生精神交流,但交流中发生的共鸣或抗争,只有今人才有感知。同时,前人也絶不会活过来利用今人的知识,以充实自己的头脑,塑造一个早已消失的现实环境。然而,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世代相传的。这主要靠今人对前人的单向性交往来体现其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二是同时代人直接的精神交往。在阶级社会中,相对于今人与前人间接的精神交往来说,同时代人直接的精神交往有如下几种情况:第一,首先是统治阶级或被统治阶级内部的精神交往,其次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精神交往;第二,是世界性的、国际性的精神交往。

  第一种情况的精神交往,不管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内部,都是用来维系各自阶级的利益,使之具有内部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与目的。同时,统治阶级还必须借此来同被统治阶级进行精神交往,把它的统治思想灌输到每一个被统治者的头脑中。而那些失去了物质生产资料,因而也失去了精神生产资料的阶级,一般地受统治阶级的思想所支配。所以,被统治阶级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却很难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即使奴隶起义、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新朝代向劳动人民灌输的思想,都难免笼罩着帝王的魂影。这并不是说,劳动人民本身的精神交往,完全被前述情形所代替。同时代劳动人民之间的精神交往是极为频繁的。其总的目的,就是要求摆脱反动阶级的统治,争取精神上的平等与自主的权利。反动统治阶级往往要禁锢这种平等与自由的权利,因而在精神交往上的尖鋭斗争是长期存在的。这便是阶级社会中,精神交往所具有的突出的阶级特性。但是,有些方面的精神交往,其阶级特性并不都很明显。共同扺御外辱的民族气节,是该民族大多数人所共有的光荣传统。为保持本民族的独立自由而进行的精神交往,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界线。至于科学技术、生产工艺上所进行的精神交往,在阶级之间、民族内部,都有许多共同的东西。此外,共同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等方面的精神交往,更是内一而外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标志。

  第二种情况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对外的精神交往,可以有正常的和不正常的区分。正常的精神交往,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平等互利的精神交往。不正常的精神交往则以损害他方或已方为目的为结果。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世界各国的正常传播,对全人类的文明曾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并作了非常中肯的评价。同样,中国也不断地得到与世界各民族正常精神交流所引起的影响。中国著名的敦煌、云岗石窟艺术,无不打下古代印度岩窟、雕像壁画的印记。因此,维护和发展各民族之间、各国之间平等互利的精神交往,不断地摒弃以损人害已为目的的不正常的精神交往,是每一个民族和国家振兴的必要条件。    

  前述今人和前人间接的精神交往与同时代人直接的精神交往,1.都同精神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精神生产始于精神交往,又落脚到精神交往。要从事精神生产,必须靠精神交往取得大量信息,构成创作素材。因此,精神交往是精神生产的前提条件。同时,精神产品制作完毕,或同别人共同欣赏,或专供别人消费。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产生信息反馈,使读者、听众、观众、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一系列环节的人们,都与精神生产者之间发生精神交往,或是赞赏,或是批评,为进一步改进精神产品的模式、质量或创造出全新的精神产品提供了社会效应。2.精神交往又是实现精神产品价值的重要途径。精神生产者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必须在精神交往中才能得到社会承认,并实现其价值。其中,不少无价之宝的精神产品,因前人精神交往的狭隘而不识其庐山真面目,是屡见不鲜的。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精神交往的扩大,终究是会被认识的;而一些带着虚伪光环的精神产品,尽管炙手可热,一时让人趋之若鹜,但决难逃脱后人的社会实践及精神交往的审判,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例。3.精神交往与精神产品的分配也息息相关。在当今世界,用于精神交往的一些重要物质设施条件,如学校、图书馆、影剧院的多少,广播、电视覆盖率的高低,等等,都关系到精神产品的分配问题。每个人能够得到精神产品的权利与机会越多,其精神交往的范围则愈广阔,层次则愈复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精神产品分配的逐步合理化以及必要的引导,将有利于人们正常的精神交往。随着世界上信息学、传播学、情报学、教育学、社会心理学、思想政治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精神交往一系列的内涵及其规律性的东西,将会越来越被人们所把握。

  (二)人类的精神创造

  人类的精神创造包括人们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创造精神是根植于创造能力而生长出来的花朵,离开创造能力,创造精神就会枯萎。恩格斯早就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们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它们一方面只知道自然界,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维。但是人的思维之最本质的和最密切的基础,却恰恰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非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里讲得很清楚,人们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都是改造自然界的结果,都是实践的产物,没有哪一个人天生就具有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那些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固然表现出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而各行各业中实践着的人们,也都潜存着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只不过表现的形式、程度、影响不同罢了。正如歌德所说:一个人不一定要写诗歌、戏剧才显出富于创造力。此外还有一种事业方面的创造力,在许多事例中,意义还更为重要。医生想医好病人,也得有创造力,如果没有,他只能碰运气,偶尔医好病人,一般地说,他只是一个江湖医生。当然,由于各人的天赋有别,各人的实践环境条件和知识水平有别,人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也因此有异。

  一般情况下,表现了自己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各个个人,一旦加入人才群体,便会有不同的层次。哪些人处于哪个层次,一般是由他们各自的成绩或成果的多少,对社会对人类贡献的大小来决定的。以血液循环理论的发现为例:公元2世纪,古罗马著名医生盖伦认为,血液是由肝脏制造出来并流向全身的。这种理论被宗教奉为絶对真理。16世纪西斑牙医生塞尔维特对此提出了挑战,认为血液是通过心脏而循环流动的,显然,他的学说是对盖伦说的一个突破。到了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经过千百次实验、观察、研究、终于彻底推翻了盖伦说,科学地奠定了血液循环的理论,写成《心血运动论》。此后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凭藉显微镜观察青蛙血液的流动情况,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哈维理论的科学性。前述的塞尔维特、哈维和马尔比基,同在血液循环理论上作出了贡献,表现了他们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但三者的贡献程度是有区别的,其中哈维则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哈维由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物学(人体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确立为科学”——这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哈维的高度评价。

  总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对人类社会作出各种贡献的人们,首先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其次才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差别。但“‘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从这里可以看到,人们只要通过直接或间接实践,其潜在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便会迸发出来。因此,每个实践着的人,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可以为人类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的。

  三、有利于人自身精神素质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丰富

  人自身的精神素质既包括文化素质,也包括思想和审美的素质。文化素质主要是指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水准;思想素质主要是指理想、道德、情操、纪律等方面的水准,审美素质则主要在于审美的意识观念和审美的欣赏能力等方面的水准。人自身精神素质的提高,就是人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水准的提高,也即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理想、道德、情操、纪律和审美意识观念与审美欣赏能力的水准的提高。这种提高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因此才有人自身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多样。人自身的精神生活,是以人自身的精神素质为标尺的。精神素质水准较高,精神生活就较为丰富,它们之间这种正比关系,用不着更多的证明。问题在于:人自身的精神素质要怎样才能提高?人自身的精神生活要怎样才能丰富?这是必须加以探讨的。

  (一)人自身精神素质的历史考察

  第一,人自身精神素质的存在,必先有人自身肉体组织的存在作基础。因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这是遗传给人自身精神素质所提供的发展前提。但仅有这个前提,还不能决定人自身精神素质的状况。

  第二,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是决定人自身精神素质状况的根本秘密。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曾经讲过,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而单方面地发展一种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种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幷且这个受到特别培植的特性发展的方式如何,又是一方面决定于为他的发展所提供的材料,另一方面取决于其他特性被压抑的程度和性质。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生活条件”,是指广义的社会生活条件,而不是芝麻緑荳式的个人的生活条件。

  第三,广义的社会生活条件对人自身精神素质决定作用的状况。在阶级社会中,特别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产生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可见,广大工人群众在资本统治下的社会生活条件中,肉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都遭到侵害,其自身精神素质的提高是极其艰难的。

  第四,人自身精神素质提高的根本出路,在于彻底改变以往的社会生活条件。“当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按照社会计划来利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时候,社会就消灭了人直到现在受他们自己的生产材料奴役的状况”。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社会,便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人自身的精神素质只有在这样的社会里,才有可能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因为这种社会“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

  第五,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中国,由于底子薄,人口多,要全面提高人自身的精神素质,是个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但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引,有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的领导核心,有社会主义这一前进方向,有素称文明古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改善和提高全民族精神素质这一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战略任务,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人自身精神生活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人自身的精神生活,总是受制于人自身的精神素质的。精神素质发展较全面,文化、思想和审美的综合水准较高,精神生活则愈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固然,物质生活的改善为精神生活的改善提供前提,但它不能自然而然地、直截了当地使人自身的精神生活因此变得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只有当物质生活的改善并从根本上提高人自身的精神素质入手,精神生活的逐步变革与新型风貌才有可能展现出来。因此,从物质生活的提高到精神生活的改善,人自身的精神素质是决定性的制约因素。剥削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当然很好,而精神生活往往很空虚;被剥削阶级的物质生活穷困潦倒,其精神生活一般也残缺不全。这里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自的精神素质都不是全面发展的。恩格斯曾经指出,资本家为自己的资本龢利润所奴役,律师为自己化石般的法律观念所奴役,一般有教养的阶级为各种地方限制性、片面性、近视性所奴役,为自己残缺的专门教育以及终身束缚于坐吃现成、无所事事的专门技能所奴役,等等。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剥削阶级和社会中等阶层的精神生活因受思想方面的重负所造成的痼疾。至于广大劳动群众精神生活的残缺,则主要是剥削制度不能为其提供精神素质改善条件的结果。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大多数人的精神生活较之旧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受物质生活制约的精神素质的综合水准还较低,最突出的是文化这一基础性的素质跟不上,因而制约着人们精神生活的迅速改观。应当看到,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两个主体性的制度,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有了根本保征,这将为人们精神素质的综合提高创造物质条件,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便是题中之义。在中国10年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正当劳动先富起来的人中间,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现象:大部分人勤奋地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提高思想觉悟水平,自身的精神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其精神生活的内容、范围随之也日益拓展;而另一部分人则不思精神素质的提高,只顾钱袋,不顾脑袋,其精神生活充满无聊、庸俗、腐化、堕落,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这说明,物质生活大体相同的情况下,精神生活的差别主要受制于精神素质的高低。

  第二,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有些人喜欢看书学习,有些人喜欢听听音乐,有些人喜欢体育运动……或几样兼而喜欢的,不一而足。就是看书的爱好也有许多类别。所以,人们精神生活侧重点不同的本身,是精神生活在有限的条件下具有丰富多彩的重要表现。“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这是伟大的屈原写的《离骚》中的佳句之一,意思是:人们在生活中各有各的爱好,我唯独爱好品德的修养并习以为常。此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东林党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及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等等,直到张思德、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白求恩国际主义的精神,都同品德情操的修养一脉相通。再从孔夫子到马雅连科等中外著名的教育家身上,人们不难发现,他们的精神生活多侧重于教育思想的研究。荷马的史诗、司马迁的《史记》、及至《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和《安娜·卡列尼娜》、《母亲》等等文学类巨著,无不鲜明地表现出作者们精神生活的寄托与爱好。在历史上以及现实生活中,对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其精神生活总是在科学道路上,在汗水与辛劳的饱浸中度过。这些事实说明,不同侧重点的精神生活,都是以社会生活条件为前提,以个人的精神素质为依据,所展现出来的结果。但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人们的精神素质的全面提高,精神生活上的不同侧重点也就会慢慢消失。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过: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人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个事,明天干那个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说这个人已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这当然是人类精神生活彻底解放的时代,也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美好时代。

  总前所述,精神文明学的研究意义,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在研究意义的总体上,如果不开始于认识和吸取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不着眼于人类的精神交往与精神创造,不立足于人自身精神素质和精神生活等角度,这门新兴的学科也就没有必要创立。因此,对上述重要的意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述,是确立精神文明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要旨之一,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部分。从1979年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的讲话中正式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论断,及至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的施行,到1989年党的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一再得到强调,也已被人们逐步地广泛地理解。这是因为: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深刻吸取近几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片面性,在努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因此,用科学的方法来学习和研究精神文明学,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全局上来考察它,以便更好地拓展人们的眼界,更好地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这是作者为构思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于1989年8月所写的论文,文中对研究精神文明学的重要意义作了三大方面的论述。)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