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下旬,笔者偕同部分参事、馆员和珠江文化学者,再次到台山市考察侨乡文化,在6年前(2006年11月)首次考察的基础上,有两项新的发现,即:“侨墟楼”遗存与“广侨文化”,认为很有保护、开发和开拓研究的价值和必要,特提交调研报告如下。
一、“侨墟楼”遗存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内藴
在首次考察时,我们已经发现台山有一种独特的“侨墟”文化遗存。这种遗存的特点是有些乡镇以农村的墟日作为地名,如:三八镇、四九镇、五十墟。墟日是南方农村传统的商贸集市,而台山的墟集市场及建筑格局,大都有西洋文化色彩,而且又大都以这些集市为交汇点与海外交往通商,所以,我们为之取名“侨墟”。
此后,台山市宣传文化部门继续深入调查,陆续有许多新的发现,迄今发现较完整的侨墟遗址达82处之多,而且遍布全市城乡,成为台山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这次考察时,台山市博物馆提供了详细的《台山侨墟》考察材料,并引领我们到多个侨墟遗址实地考察,由此而有更多更新的史迹和史料发现。
1.台山的侨墟大都是以侨民和侨资的背景资助兴建
如台城,自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新宁县(今台山市)设立以来,一直是台山政府所在地,五百多年历史,由老城中心区、西门墟、西宁市组成,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形成侨乡,以侨居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的台山华侨每年汇回家乡的资金达千万美元,丰厚的侨汇使台山的社会购买力明显增强,尤其是1920年我国第一条民建铁路——新宁铁路通车,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对外联系和商贸繁荣,带动了侨墟在全县兴起、兴旺。
2.侨墟的建筑和布局,大都是以骑楼及中西合璧的理念有计划建设改造而成
如台城是1924~1929年间,工务局长按自己写的《台山物质建设计划书》中规定的改造方案进行全面大规模改造,按中西合璧骑楼式样,在明清县城骨架的基础上建成23条骑楼街段,街道宽阔挺直,四通八达,建筑鳞次栉比,一派洋风气派。圆山墟的建设格局,则是引进西方“集市广场”布局,平面呈长方形,共4墩,设4条街道,每墩留有空地作出入口,中间为农贸广场;汀江墟也类似,呈大院式的回字形,水南墟、西廓墟、大同市也如此;其他有的呈正方形,如冈宁墟;有的呈井字形,如公益墟;有的呈门形,如成务市。
3.侨墟的骑楼建筑,吸取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元素
在建筑材料上多采用进口水泥、钢筋、彩色玻璃,混凝土结构,西方建筑的柱式、拱券、山花、阳台成为骑楼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图丰富多彩,且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风格,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等。唯一例外的是庙边墟有5幢传统骑楼商铺是源于中国檐廊式临街建筑。这一方风景,也可说侨墟楼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一景。
4.有的侨墟除骑楼外,尚有以碉楼或洋楼作为墟场的标志性主要建筑
这此标志性建筑大都是银庄或典当性金融中心,或者教堂、宗祠、学校类文化中心,都可说是商务文化性的楼宇,与开平碉楼自卫住家为主的性质有所不同,如冈宁墟的“冈宁楼”,公益墟的“公益埠务所”、“胥山纪念堂”,上泽墟的“合一堂”,成务市的“天生堂”、“学校碉楼”等。
5.侨墟大都设在河岸,大都有港口码头,交通运输方便且商贸发达
而且墟镇之名原来都称为“市”,有的甚至现在仍称为“市”,如冈宁市、西宁市、大同市、成务市等,说明自古都有商贸的集市性质,既有本地农村传统墟日集市功能,又有对外通商的港口功能。
6.侨墟的兴起和改建扩建历史,跨越古代、近代和现代
而且,多是始于中国传统、后以西方理念改建扩建,从而显出贯通中西文化与商贸的功能。如,冈宁墟始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建“独冈渡”,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冈宁市碉楼”而成墟;上泽墟也是始于明代嘉靖年间,迄今四百余年,民国初年扩建;圆山墟始建于清干隆年间(1736~1795年),1929年重新规划建设;五十墟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1909年新宁铁路通车扩建;冲萎墟兴起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1909年改建;西廓墟始建于清嘉庆末年,20世纪20年代扩建;公益埠系归侨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建,水南墟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920年扩建;斗山墟于清光绪年间兴起,1909年为新宁铁路终点站而扩建;成务市系旅美华侨于清光绪年间创建;庙边墟始建于清光绪元年;汀江墟由海外华侨于民国廿一年创建,包括梅、王、曹、江等10多姓侨眷捐资。
从以上这些史迹和史料可以判断:台山的侨墟是中国传统农村墟日集市,又是与海外通商的集市;侨墟都是以骑楼(部分有碉搂、洋楼)建筑为主体,故可称之“侨墟楼”;而侨墟及其楼宇,都建在河岸,设有码头或桥头;侨墟楼的历史、功能、建筑,都是中西合璧的,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载体和生动体现,是台山独特的文化风景。由此,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其特征,即:“贯通中西古商市,独占鳌头侨墟楼”。前句指侨墟,可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句指侨墟楼,可谓物质文化遗产(“独占鳌头”,既是指侨墟楼都有码头之独特风景,又寓台山的侨墟楼文化独领风骚之意);而侨墟与侨墟楼总是两位一体的,所以,侨墟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实际寓于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侨墟楼中,故可统称为“侨墟楼”,以表述其统含两种文化内藴之意。由此可见其具有双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内藴,故而很有保护、开发的必要。
二、开拓研究“广侨文化”的依据和意义
早在1993年,我们先后在封开发现广信文化、在南雄发现珠玑巷文化,进而研究珠江文化和广府文化,尤其是在2006年11月,我们在考察包括台山在内的五邑侨乡文化进程中,在江门蓬江区良溪村发现“后珠玑巷”的时候,我们已确定台山属于广府文化带,是广府文化发祥地之一。因为南宋时候,以罗贵为首的36姓氏珠玑巷移民南迁,至良溪开发,并分布广东各地,尤其是在包括台山在内的珠江三角洲一带繁衍,从而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了广府民系,并形成了以粤语(广州话、广府语)为主语区域的族群文化,即广府文化,从而成为广东三大民系(广府、客家、潮汕)及其文化之一。由此,台山的本土传统文化是广府文化。
我们在发现并为良溪定位为“后珠玑巷”的时候,除了发现罗贵南迁开发珠江三角州的史迹之外,还发现罗贵南迁族群后裔,自明代后持续向海外开拓,尤其是向南洋、美加移民的史实,从而使得珠玑巷体现的移民文化精神,从中原移民岭南、进而发展为移民海外,谱写了珠玑巷文化的新篇章。所以,“后珠玑巷”的定位,也意味着广府文化向海外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开始吸取海外文化因素,与西方文化结合,并造成广府文化增添华侨侨乡文化的因素和色彩。
2007年10月,我们举办了“良溪:后珠玑巷”文化论坛,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肯定了我们这个发现和定位,并以大量的资料更广更深地论证了广府人、尤其是以台山为主的五邑人移居海外、向海外传播广府文化的同时又将西方文化融入侨乡文化的史实和论析。据此次论坛论文集中《珠玑巷移民后裔的海外拓殖》(曾祥委、曾汉祥作)一文提供的资料,珠江三角洲及广州方言区近代海外移民逾500万,江门五邑占180万,台山市占80万(超过台山市现有人口),分布于世界五大洲78个国家和地区,75%在美洲地区,其中在美国的有40万人,在加拿大的有10万人。据光绪二年(1876)记载,台山在美华侨8万以上,占全美华侨人数一半,到光绪十六年(1900)达20万人。1953年出版的《台山县志》统计,在全世界华人华侨中台山籍人口仅占1.2%,但在美洲则占1/3,而在美国则占一半。此外,在世界其他各地,如新加坡、巴拿马、多米加、特立尼达、多巴哥、秘鲁、巴西、智利、巴哈马、澳大利亚、新西兰、西萨摩亚、英国、毛里求斯等都有台山籍华人华侨,而且有一半以上地域占当地华人华侨之多数。这些资料说明,台山是向外传播广府文化、并吸取西方和海洋文化形成侨乡文化,同时又使广府文化与侨乡文化融合,从而形成广侨文化的典型地域。
从历史资料、地方史志、家谱族谱、文艺作品(如:香港电视片《大地恩情》,秦牧的长篇小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愤怒的海》,杜埃的《风雨太平洋》,陈残云的《热带惊涛録》),都可找到广侨文化的实证和依据,遍布台山的侨墟楼更是广侨文化的生动载体。所以,提出“广侨文化”概念,并为台山作出“广侨文化之乡”的文化定位,其依据是很充分而实在的。
提出这个文化概念的意义在于: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具有细化并交叉研究的作用和意义。因为原其所属的广府文化和华侨侨乡文化,均是较大较泛的文化领域,以广侨文化的概念界定,则既可将两者细化,又可将两者在某些地域交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确切表述,并可对其内涵的两种文化元素进行交叉结合研究。这是对具体地域文化特质的精确表述,也是对文化领域的新发现、新开拓,幷且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对台山作出“广侨文化之乡”文化定位的文化学意义,正是在此,其典型带动意义,也在于此。因为类似台山的广侨文化之乡,将会随着考察研究的步步深化与扩展,会有更多的新发现,如与台山共属的江门“五邑”各地,以及其他珠三角和粤语区县市,如中山、珠海、佛山、南海、顺德等。当然,各地的广侨文化主要载体不会完全相同,但文化性质上必是大同小异,如台山的侨墟楼与开平的碉楼就是如此。同时,就广东全省的范围上说,广府民系之外,尚有客家、潮汕两大民系,广府文化之外尚有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也必会有“客侨文化”、“潮侨文化”之乡或地域。所以,“广侨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台山的“广侨文化之乡”定位,具有深广的典型带动意义。
三、具体建议
1.从文化遗存的保护上说
应当将台山的侨墟楼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双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将其逐步进行市级、省级、国家级、以至世界级文化遗产的申报,以使其得到应有的文物保护,并弘扬其文化价值与精神。
2.从文化研究与宣传上说
应当尽速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内外专家对“广侨文化”及“侨墟楼”遗存进行研讨,并于会后组织力量进行历史资料研究,编辑出版系列著作,并与大专院校合作,申报科研项目,成立学术基地。同时,应当更深入地考察采访,扩大宣传,运用各种媒体报导,组织创作各种文艺作品,尤其是要下大功夫制作影视专题片或故事片。
3.从文化开发上说
对文化遗址应当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方针,对侨墟楼遗址采取认领和承包保护开发的政策,即:由有产权的原屋主后裔认领,无主者由政府面向社会组织招标,由获标者承包保护与开发。开发要统筹规划,要每个侨墟楼都有自身特色,互不雷同,可以增添多种文化元素,但在主体上必须保持原有特质和风采。
4.从旅游开发上说
可将全市侨墟楼作为一个旅游项目或一条旅游线路,并将旅游开发与文化开发结合起来,将每个侨墟遗址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由承包者自主经营,在文化内涵与活动方式上,可以在原有特质基础上增添或强化新的内容。如,在冈宁墟及其作为电影《让子弹飞》外景拍摄地、圆山墟及其作为电影《风雨西关》、《羊城暗哨》、《数风流人物》外景拍摄地,可以增加放映这些影片;在汀江墟等较大墟场遗址,可增设在世界华侨中很有影响的传统文化及其活动项目,例如可以将《孙子兵法》、《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改编或衍化为可供游人历境感受的实体项目,诸如“方阵”、“迷宫”、“仙山”、“禅境”或具有童趣的动漫世界等,还可以运用立体电影的科技手段,或者仿效桂林“刘三姐印象”的做法,以著名作家巴金在1933年写台山的散文《机器的诗》为题材,重现当年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船载火车”的“机器的诗”景象,既有以艺术形象重现历史光辉的内涵,又有名人文化的元素,并有现代高科技的新奇,还有使人体验历史的感化作用,内涵与功能均丰富,韵味无穷。
5.从弘扬传统文化上说
可以遵循原有的墟日习俗传统,举办“侨墟节”或“广侨文化节”,每届有定期、不同活动中心,集商贸、文化、联谊、旅游于一体;每届商贸集市,可以推出一两种台山特产品牌,亦可分布每个侨墟以展销不同特产为特色,将商市传统发扬光大。同时,又以传统的返乡省亲习俗,组织海内外乡贤返乡省亲活动,尤其是查访并组织侨墟楼的屋主后裔重返故居活动,以及海外各地台山会馆或宗祠返乡认祖归宗活动,并将这些活动与“侨墟节”活动结合起来,以达到“一节多能”的综合效果。
6.从拓展文化成果上说
建议省有关部门组织全省性的“侨乡文化节”,由各地轮流举办。从江门开始,将广侨文化作为持续弘扬民系文化与华侨侨乡文化的抓手,由侨乡县市轮流举办,先是台山以“侨墟楼”为主题办广侨文化节,接下开平可以碉楼为主题办节、蓬江区则以“后珠玑巷”精神和宗祠文化为主题办节,恩平可以“科举文化”为主题办节;进而扩展,由梅州、河源、东莞(凤岗)各地办“客侨文化”节,再在潮汕各地办“潮侨文化”节等,使广东三大民系文化均有机会在华侨侨乡文化的弘扬中在各地生根开花,同时也使各地的独特文化在全省性的轮“节”中传播海内外。
(本文原载《广东参事馆员建议》2012年11月5日第61期)
(黄伟宗,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