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城
台城,自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新宁县(今台山市的前身)设立以来,一直是历代台山政府所在地,是台山的政治、文化、教育、商业、金融中心。五百年悠久历史使台城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藴,百年来的华侨历史又铸就了其近代的辉煌篇章。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它风貌依然,是难得的历史文化城区遗产。
台城由老城中心区、西门墟(1686年建)、西宁市(1882年建)组成,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台山侨乡形成,以侨居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的台山华侨每年汇回家乡的资金达千万美元,丰厚的侨汇使台山的社会购买力明显增强,尤其是1920年新宁铁路全线通车,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对外的联系更为频繁和方便,台城的城市建设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24年3月,孙中山批准台山实行地方自治,县长刘栽甫努力落实,1924-1929年间掀起了台城第一次大规模近代化建设的高潮。工务局局长谭铁肩直接主持对台城的城市改造,在其亲笔撰写的《台山物质建设计划书》中,规定了台城的改造方案,规定街道阔度二十六尺,两边骑楼各十尺,共四十六尺,厚度六寸。1927年,台城的改造全面铺开,按照中西合璧的骑楼式样,拆除旧城墙,截弯取直扩宽街道,泥土的路面换成了三合土。在明清县城“骨架”的基础上,建成了32条骑楼街段,街道宽阔挺直,四通八达,老城中心区、西宁市、西门墟连为一体,建筑鳞次栉比,形成了焕然一新的近代建筑风貌。
1929年4月,台城隆重举行了“新马路”开放典礼。此后又陆续修建了台山县政府大楼、李氏大宗祠、黄氏大宗祠、瀚翁谭公祠、雷邝方溯源堂等大型公共建筑,进一步奠定了台城在台山的政治、文化、教育、商业和金融中心地位。
32条街段保存的近代骑楼建筑,界面连续,统一为小面宽、大进深,形成一条贯通全街的长廊,既防晒又防雨,十分适合台山高温多雨的气候,便于行人购物行走。这些具有狭长而给人亲切感觉的楼房,楼高多为二至四层,首层为商铺,二层以上用作居住,大多为青砖墙木质楼层、瓦面硬山顶结构。
骑楼临街的立面吸收了大量西方建筑文化。本地工匠对华侨在国外引进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加以模仿、改良,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在建筑材料上,多采用进口的水泥、钢筋和彩色玻璃等。骑楼部分多为混凝土结构,西方建筑的柱式、拱券、山花、阳台成为骑楼立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图丰富多彩,建筑风格洋溢着西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的气息。在建筑装饰与细部的处理上,大量西方建筑装饰图案出现在骑楼长廊天花、立面墙体等处。以环城南路、通济路最具代表性,为城内最长、立面最为亮丽的的两条街道。
圆 山 墟
位于台山市台城圆山村委会,台城河雷公潭段南岸。由谭氏宗族始建于清干隆年间(1736-1795),初名白水市,逢农历四、九日为墟期。墟北面建有小码头,当年有小火轮经三埠可直达江门、广州、澳门等地。1926年台荻公路建成通车,交通十分方便,一些乡绅乃设立市政会,重新规划建筑商铺,1929年建成现今规模。1949年后因墟场建在小圆山上改称“圆山墟”。
圆山墟学习和引进了西方“集市广场”的布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00米,共4墩,设4条街道,分别为南北走向的圆山路、紫霞路,东西走向的玉书路、西华路,每墩之间留有空地作出入口,中间为农贸广场。墟内骑楼建筑整齐划一,高2—3层,门面装饰较为考究,高高的柱廊、内凹与挑出的阳台交相辉映,女儿墙点缀精美灰雕图案,中西合璧特色鲜明。
历经80多年风雨洗礼,圆山墟现已大多人去楼空,保存完好的骑楼有58栋,沙基路面亦原貌保留,成为台山唯一一处原汁原味保留民国风味的乡村侨墟。其独特的魄力曾吸引《风雨西关》、《羊城暗哨》、《数风流人物》等电影电视剧以此为外景拍摄基地。
水 南 墟
位于台山市台城水南村。由当地陈姓族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原名“南昌市”,逢4、9日为墟期,1949年后易名“水南墟”。据当地老人介绍,陈姓村民原往“平岗墟”等墟,由于该墟由朱、黄、邝等姓把持,不准陈姓前往买卖,于是陈姓华侨倡议另立新墟,选中水南河北岸地名“海边”的公产地为墟址,规划建设东来街、西华街、南盛街、东兴街四条街道,共分8墩,每墩第一面墙由“绥靖伯庙”出资,定为公墙,并规定任何人都不能拆建。1920年新宁铁路台城至白沙支线建成后,水南墟日益兴旺。
水南墟沿河而建,大致呈一面旗帜的形状,东来街、南盛街、西华街围成回字,内建墟廊,沿东南方向外延兴建东兴街,约200米长,直达当年新宁铁路沿线。水南墟的沿街骑楼建筑高挺且立面构图丰富,外观相当气派,现存完好的骑楼78幢,当中以楼高4层的“联发饷押”最具规模。附近还有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三开间三进的“文起陈公祠”;为纪念宋代剿匪将领陈仲真、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广三路三进的绥靖伯庙(又名陈老倌庙);建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红墙緑瓦的“南强学校”。
水南墟是当年新宁铁路沿线一个重要的墟镇,且周边人文资源丰富,对研究侨墟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地方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冈 宁 墟
位于台山市水步镇冈宁村委会,滨临潭江。20世纪20年代独冈乡黄姓乡民始建,每旬逢3、8日为墟期。原以竹棚为铺,民国十六年(1927)火灾烧毁所有店铺,同年兴土木建成混合结构的骑楼102幢及碉楼1座。建筑群总长190.99米,总宽53.89米,占地面积10292.45平方米,现存骑楼981幢。街道呈“T”形排列,每幢建筑高两层,首层均是两根方柱承托二楼前座,成为西洋式骑楼,连贯成长长的走廊。骑楼底灰塑各式彩色灯影花。立面山花各异,构图丰富。
冈宁市碉楼,位于潭江畔,守护着冈宁墟。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坐东北向西南。钢筋混凝土结构,高五层,宽4.56米,深4.64米,平面接近正方形。外墙每层设多个铁窗,窗楣有花纹和几何线型装饰。第四层挑出方柱回廊,每面女儿墙上设有长方形枪眼并灰塑“冈宁市碉楼”五个隶书大字,每个字外饰圆圈。顶层为八角攒尖顶瞭望亭,亭顶设有避雷针。
古“独冈渡”遗址,位于潭江畔,据明嘉靖廿四年(1545)纂修《新宁县志》载:独冈夜渡,在县北,自独冈至新会汾水冈。为市内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码头。
冈宁墟保存完整,文物类型丰富,对研究侨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公 益 埠
位于台山市大江镇北部,潭江南岸。为归侨伍于政倡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1908年正式建成。原名“宁海埠”,设“埠务公所”管理。该埠街道布局呈正方笔直的“井”字形,横向街道自北往南依次为长乐街、苏杭街、中兴街、维新街、南华街,纵向街道自西往东依次为上海街、上环街、中环街、下环街,全部共9条骑楼街,整个公益埠的纵横街道两侧为2—3层高、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形成一个齐整有序、四通八达的大型墟镇,占地面积0.33平方公里,是当时台山县第二大墟镇。
中华酒店、胥山纪念堂、礼拜堂、公益埠务所、仁泰酒店等大型建筑颇具代表性。其中坐落在长乐街北端的“中华酒店”为公益开埠第一楼。“胥山纪念堂”是典型的中西文化融合的地标式建筑。“公益埠务所”是当时立埠建墟的指挥部,规划建筑方案和管理制度,为以后的建墟立埠提供先进的经验。公益埠西南面有一座七星桥,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为花岗岩条石砌筑的两墩三孔桥。
公益埠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是台山地区唯一保存比较完好的大型清代墟镇,并反映了台山墟镇的发展史,对研究侨墟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商业、建筑学、地方史学、宗教、教育等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五 十 墟
位于台山市四九镇北部,距台山市区9公里,台蛮公路贯穿该墟。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初由李姓族人沿塘田河两岸兴建商铺以烧制牛骨粉为主业,称牛骨墟,逢农历五、十日为墟期,故改称五十墟,(后来当地人将塘田河称为五十河)。为清光绪十九年(1893)编纂《新宁县志》记载的74个墟市之一。
1909年新宁铁路首期通车,五十车站为沿线19个站点之一,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20世纪20、30年代沿河两岸建成4条骑楼街,形成一河两岸、功能齐全的大型乡村墟集,设有“警察局”,建有“中华基督教堂”、“德国医院”、“牙科诊所”、“理发店”和油糖布匹、茶楼酒馆等商铺。北岸有3条街,北盛路居中、呈南北走向,左侧为菜市路、呈方形布置,右侧延伸出河北路。南岸建成河南路。现存148幢骑楼建筑。当中以河南路最长、建筑保存最完整。两岸由“五十桥”连接,始建于清代的五十桥,1965年在原石桥上铺筑混凝土桥面,桥头立柱各书“自力更生创奇迹,……”、“当家永保江山红,翻身不忘阶级苦”两副颇具时代特色的对联。
五十墟是台山地区唯一一座一河两岸布局的墟集,至今商业运营仍活力依然,对研究侨墟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商业、建筑学、地方史学、宗教等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冲 蒌 墟
位于台山市冲蒌镇蒌阳河南岸。清嘉庆十六年(1811)。伍姓族人与四乡牛贩从冲和墟迁到蒌阳河畔,辟蒌蒿地为耕牛市场,随后渐成墟,故名。农历每旬逢“三、八”日为墟期。清宣统元年(1909)新宁铁路首期建成通车,设车站于冲蒌墟,促进当地商贸发展,20世纪20、30年代建成现规模。街道纵横交错,主要街道有东西走向的大同路、胜利路、光荣路,南北走向的统一路、共和路,现保存完好的骑楼275幢。其中尤以大同路、光荣路最具规模,沿街骑楼高2-4层、立面装饰丰富华丽,处处彰显冲蒌墟当年的繁荣昌盛景象。
位于大同路98-100号的“仁安药房”,布局前商铺(4层高)后碉楼(高5层),为一座典型的兼营银信业务的商号,据说日寇占领冲蒌期间曾驻扎于此,这也是台山市内仅存的几座带有碉楼的大型商号建筑之一。同为大同路的“广昌隆”(58-60号)、德安隆(93号)、福安公司(155号),光荣路的21、48、50号楼外观也相当富丽堂皇,为代表性建筑。
冲蒌墟是台山市内规模较大的侨墟之一,整体保存完整,难能可贵的是历经近2个世纪至今仍充满经济活力,是台山侨墟文化的活标本,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与旅游参观价值。
斗 山 墟
位于台山市斗山镇,滨临斗山河。清光绪年间由渔村发展成大兴墟,因“山形恰如斗,爰以斗呼名”,后改名为斗山墟。宣统三年(1909)新宁铁路建成通车,设终点站斗山站于此,墟镇建设迅速发展,形成现今之规模。斗山墟由纵向的红旗路、太平路、康乐路、人民路和横向的红岩路、蟹岗埠共6条骑楼街组成。
街道整齐划一,骑楼高2-4层,立面造型丰富多彩,当中以人民路最长最为亮丽。京昌楼、同福饷按和同福金铺为典型的当铺建筑,布局前铺面后碉楼式仓库,为市内现存为数不多且保存完好的当铺建筑;中国人民银行旧址、宏利号、公昌行等是代表性骑楼建筑。墟内还有“苏排长立辉殉国纪念碑”,以及建于1941年的任远中学。
斗山墟是新宁铁路的终点站,发达的交通使其成为台山地区中南部最大的墟镇。历经百余年,保存完整,街道脉络清晰,真实记録了台山墟镇的发展史。对研究侨墟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商业、金融、建筑学、地方史学、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庙 边 墟
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庙边村委会,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翁家楼西南面。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是当地翁姓群众兴建的集市,因墟市北边有北帝庙而故名,每月逢四、九为墟期。平面呈“冂”形,长80米,宽60米,现存骑楼建筑17幢。其中5幢为清代的柱廊式骑楼,楼高两层,砖木结构,廊柱用砖砌成、廊檐为木梁和瓦构就,商铺门面也是木结构的。庙边墟这5幢传统骑楼商铺是台山最早骑楼建筑源于中国檐廊式临街建筑的见证。
汀 江 墟
汀江墟,又称“梅家大院”。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六乡村委会、大同河北岸,毗邻大同市。200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汀江墟建于民国廿一年(1932),为当地梅、王、曹、江等10多姓华侨侨眷创建的乡村墟市,整体造型像“回”字形,占地面积22790平方米,中间广场5960平方米,初时由104幢二至三层的柱廊骑楼组成,现存87幢。单体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宽4.4米、深28.8米。首层前座为店铺,后座为厨房,二楼以上为住房,利用小天井采光。青砖墙,硬山顶,正立面形式多样,带有西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烙印,女儿墙构图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洋文化交融的显着特征。1935年,海内外乡亲再捐建汀江桥。从此汀江墟(桥)、大同市(桥)、西廓墟(桥)构成端芬镇一里三墟三桥的繁盛景象,谱写台山近代墟镇建设新篇章。
汀江墟尤以造型布局独特,在台山上百座侨墟中独树一帜,它学习和引进了近代西方先进的股份制管理模式和集市广场的建筑布局,是近代西方文明进入台山乡村的典型代表。其建筑群又是研究华侨历史、华侨文化和和近现代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大 同 市
位于台山市端芬镇西头村委会,南临大同河,东南接汀江墟。由阮、梅等姓于1925年10月立墟。乡人来此经营,寄意自由平等、兴旺发达,故依河名称“大同市”,定农历一、三、六、八日为墟期。街道东西延伸,呈块状,主街呈“回”字形,分别称大同一路、大同二路、大同三路、大同四路,共4条骑楼街。街道两侧骑楼高2-3层,首层骑楼底的规格形制互不一致,高、宽、深度不统一,有的宽敞挺拔、有的低窄墩厚,外观有的奢华大气、有的质檏素雅,相影成趣,成为台山墟镇骑楼一大特色。
鹤庐、尧庐、齐安药局、公民押等是代表性建筑。1940年1月8日,日机2架空袭大同市、汀江墟,投下炸弹4枚,炸死4人,伤11人,大同市7间商店的后座及汀江墟部分市场被炸。
大同市与汀江墟仅一涌之隔,整体保存较为完整,现存105幢骑楼,与汀江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集中反映了台山近代墟镇的发展史,对研究侨墟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西 廓 墟
位于台山市端芬镇西廓村委会,大同河北岸。始建于清嘉庆末年(1820),因墟址靠近西廓村,故名。每月逢一、六为墟期。20世纪20、30年代扩建成现规模,墟内有四墩,平面呈回字形,沿大同河北岸建有一排商铺,前面建有小码头,当年船只可由此经广海湾进入南海,是当地乡民往返香港、澳门的重要通道之一。民国廿五年(1936)建成西廓桥。西廓墟(桥)与大同市(桥)、汀江墟(桥)形成一里三墟(桥)的繁荣壮观景象。
西廓墟的商业功能现已衰落,保存完好的骑楼建筑48幢,其中尤以墟外临河骑楼街最为亮丽。骑楼、码头、小桥流水、古树、花卉构成一幅侨乡水乡美景,为研究侨墟文化提供重要实证。1996年,由港台影星周华健、张艾嘉主演的电影《我要活下去》在此取景拍摄。
上 泽 墟
位于台山市端芬镇上泽村委会,上泽河畔。由当地陈姓乡民始建于明代中期,为明嘉靖廿四年(1545)编纂的《新宁县志》记载的13墟之一,民国年间扩建成现今之规模。上泽墟主街道呈南北走向,长约300米,街道宽阔,两侧现存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83栋,骑楼高挺且宽敞,楼高2—4层,鳞次栉比。
位于拐弯处的桢栈(73号),是当年上泽墟唯一一间银号,由平洲村人建造,平面呈扇形,建筑面积368平方米,高4层,外观宏伟典雅。中利号(102号)、昌利号(69号)等亦是当年规模宏大的商号。另外,河南岸还有一座始建于1921年的中华基督教会合一堂,现仍使用。
上泽墟是我市最古老的墟镇之一,四百多年来。当地乡民一直延续着逢4、9日为墟的传统习俗,是台山侨墟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侨墟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商业、建筑学、地方史学、宗教等方面具有参考意义。上泽至庙边村道沿途人文景观丰富、乡村景色秀丽,上泽墟是该村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成 务 市
位于台山市端芬镇西泽村委会,西接成务学校。由上泽旅美国华侨伍沙传等人创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每月逢四、九为墟期。平面呈“冂”形,骑楼沿东、南、西三面布置,中间为宽敞的广场。现墟集商贸功能已衰落,保存较好的骑楼建筑有18幢。其中,13号楼为原台山县参议员伍卓生建造的混凝土三层骑楼建筑;“天生堂”楼高四层,墙身开有枪眼,匾额横书“天生堂药材”,为墟内最高建筑。
成务市周边历史资源丰厚,成务学校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上泽伍氏侨胞捐港币20多万元建成,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华侨捐建乡村小学。校内完整保存柱国伍公祠(1930年建,为青砖墙庑殿顶的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成务学校碉楼(建于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结构,高五层),是上泽近代历史、商业文化和教育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见证。同时也是上泽至庙边村道沿途的一个重要节点,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