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论邓小平的社会保障观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新的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的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体系完整;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缜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拟就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谈谈粗浅的体会。

  一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履行管理的一种职责,是社会成员生活下去的一种权利。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社会发展是指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的同步的全面发展。作为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生产力要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主导因素,在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劳动者因失业、疾病、伤残、年老等等而在生活上受到障碍时,国家和社会有责任给予他们以必要的物质帮助,以此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国家和社会只有认真保护、爱戴劳动者,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因此说,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果说,经济发展是动力机制,那么,社会保障则是稳定机制,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制约。邓小平正是坚持了“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而阐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观的。他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社会保障,是解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就业问题”〔1〕。

  那么,如何解决中国13亿人民的吃饭、就业问题呢?回答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巨大勇气,毅然抛弃和纠正我们党长期以来把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意识形态的更迭置于发展生产力之上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误,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的科学论断。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在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问题上,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过去所走过的曲折道路。解放50多年来,我国一直面临着劳动力供给超过劳动力需求的矛盾,而经历着波涛起伏的就业高峰和经济发展的曲折过程。据预测,“八五”期间,城镇劳动力为3600万,而新增劳动力需求仅3000万,失业率达到35%〔3〕。除了这一显性失业数外,隐性失业的现象同时存在。据劳动人事部门估计,中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至少有2000万。问题更严重的还在于农村中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从而形成了近年来千百万计的农民进城求职打工的“民工潮”。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两亿左右,而向城市和跨地区流动的民工达到8000万以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村,向城市挺进。如何保证当前城乡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当前社会保障最现实最迫切的任务。如果城镇劳动者失去工作,必然焦虑不安,甚至有极端行为;如果农民进城找不到工做,又不肯回到穷乡僻壤,社会将出现“絶望阶层”,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那么如何解决当前城乡失业问题呢?采取动员城镇劳动力到农村去务农的办法,历史已证明不足取;不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打工,也办不到。根本的出路,是“反弹琵琶”,从农村和农业之外去寻找路子。这就是要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稳步加快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以拓宽就业领域,解决我国城乡数以亿计的劳动力就业问题。邓小平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4〕的思路出发,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加速城市工业化进程,从而解决目前剩余劳动力的失业问题,指出:“经济发展要快一点,……希望九十年代进步得更快”,“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比如广东,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二十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比如江苏等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就应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又比如上海,目前完全有条件搞得更快一点。上海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5〕。那么,如何使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一点呢?邓小平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高屋建瓴之势,冲破了几十年来传统计划经济的思想障碍和经济模式,坚定地把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取向,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模式,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的发展”〔6〕。为瞭解放人们的思想,邓小平更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7〕的论断,让全党全国人民摆脱传统观念,放开手脚去搞市场经济,加速经济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的社会保障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他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都是围遶着“人的需求”这个基本目标而提出和组织运行的,都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手段。因此,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按市场经济的需求来建立和完善劳动者的失业保障。首先是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为失业保障提供空间。调节社会劳动力的供需状况,赋予企业和劳动者以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对于企业以至事业单位因强化市场机制而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并、转、停、闭或破产后而引起的劳动失业者,必须依企业保险法规得到失业救助,以保障其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来源。其次是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劳动信息的传递,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人才培养。全国以至各级劳动部门应该建立失业保险机构,从事失业登记、发放失业金,以及组织培训失业者的再就业技能,以便更好地解决失业者的再就业问题。对于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限于国家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暂不列入失业保障的范围,但在城市发展过程巾,列于大量流向城市求职打工的民工,国家有关部门应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疏导,尽力避免劳动力的盲流而造成劳动力资源损失和由此而产生的社会震动。

  二

  邓小平从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是“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以及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社会的再分配的观点出发,概括出包含深层次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观,就是要使那些丧失劳动力和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遭到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困难的老、弱、病、残、伤、孤、寡等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得到社会的保障。一句话,邓小平的社会保障观,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保障所有一切社会劳动成员都能过着温饱、富裕和幸福的生活。他指出:“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8〕。他还实事求是地多次提出全国人民温饱、小康、中等发达“三部曲”的战略构思,指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9〕。这也是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而形成的一个实事求是社会保障观。他指出,解放40多年以来,头八年经济发展是健康的,形势很好。但从1957年下半年起,实际背离了“八大”的政治路线,搞阶级斗争为纲,放弃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且把有限的新增加国民收入的大部分用到重工业建设上去,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果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千百万人的温饱问题得不到保障。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的理论左到顶峰,要人民安于贫困,说什么“宁要贫困的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10〕。这种理论导致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极其低下,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话贫困。如何摆脱贫困,保障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和提高呢?邓小平又从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提出一个逐步实现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的保障构想,说:“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一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11〕。这就是说,在扶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和缩小不同地区富裕程度上的差距问题上,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和步骤。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也不应完全雷同。在实现小康水平之前,应该强调效率优先,以加速经济发展,增强整个社会扶贫的实力。在这个阶段,扶贫是国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也不能为了扶贫而鼓励贫富地区间大拉平,不能通过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来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在实现小康水平之后,共同富裕将作为中心课题而被突出地提出来。在这个阶段,效率优先仍然要强调,但是,在保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社会公平问题将更突出地被提出来。发达地区对后进地区的帮助支持的力度将会增大,从而加速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发达地区和后进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在富裕程度上的差距也随之缩小,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对先富和后富的人也采取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办法加以调节,以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12〕。邓小平这种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观,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始终必须坚持的宗旨,舍此谈不上社会保障。完全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全党全国人民贯彻邓小平这种最高含义的社会保障观,积极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到本世纪末,不仅具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可以过着小康的生活,就连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1.2亿老年人,以及5164万残疾人的小康生活也是会得到充分保障的,从而实现早在两千四百年前孔子及其弟子曾经提出过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

  三

  邓小平又从社会控制的理论出发,阐述自己的社会保障观。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以社会保障使整个社会呈现稳定的局面,并告诫全党全国人民,“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3〕。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以社会化为标志的生活安全网。我们知道,当前我国正在全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既给社会带来生产效率和动力,也会给经济增长的社会环境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种不稳定因索主要是来自市场收入分配机制本身的缺陷,即其在刺激经济效率的同时,往往会造成人们在伦理上难于接受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由于强化市场机制,这种收入的不公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呈扩大的趋势。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加以调节,而作为二次分配为特征的社会保障则可以起到这种调节的作用。如果说工资收入带来的是经济效率的话,那么社会保障带来的主要是公平。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可以在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进行收入的再分配,使整个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逐步趋于公平。这不仅是保障老、弱、病、残、伤等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也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稳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较强的储蓄功能。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利用社会保障基金增加储蓄功能。例如日本利用巨额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兴建公路、铁路、码头、机场等社会基础设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不断增长。同时,巨额的社会保障基金还能起到“经济稳定调节器”的作用。因为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是用来支付给广大低收入者,其中大部分马上被用于购买基本生活资料,因而刺激消费需求的效果十分显着。另外,它在需求调节方面能起到灵敏的杠杆作用:当经济衰退、生产滑坡、失业及贫困人口增加时,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相对增加,刺激经济需求增长上升;而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失业及贫困人口相对减少,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也相对减少,这样可以抑制消费,缓解经济过热趋势。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经济自然难以始终保持供求之问总量动态的长期平衡,于是社会保障基金的吞吐,就可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改革,保持社会的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意义。可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体系,搞好社会保险(养老、疾病、工伤、失业、伤残、死亡等)、社会救助(孤、老、残疾人、贫困、意外事故等)、社会福利(主副食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优抚安置(烈军属抚恤补贴)等在内的社会保障,把握好社会成员总体受益和总体承受的原则,以消除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及其所引起的社会震荡,必将使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发展,良性循环,实现社会保障作为“经济稳定器”和“社会安全网”的既定目标。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邓小平是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人文生态层次和心态层次构思其社会保障观的,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和我国国情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应该以它为指导,积极建立和健全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和高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建立全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级机构。要筹办中国社会保障银行,统一管理全国社会保障事业和资金,使社会保障真正落到实处,以保障人民安其所道其生,进而发挥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社会进步,为早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

  注释:

  〔1〕〔2〕〔4〕〔5〕〔6〕〔7〕〔8〕〔9〕〔10〕〔11〕〔12〕〔1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373、376、375、148、373、109、256、254、10、111、284页。

  〔3〕《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1年)第34页。

  (原裁《民政论坛》1994年第5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