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一带一路”战略下两岸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合作

  一、人民币国际化在台湾的进展

  1、两岸关于人民币使用的制度性安排

  2009年4月2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南京签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以促进海峡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便利两岸经贸往来。协议规定,双方同意先由商业银行等适当机构,通过适当方式办理现钞兑换、供应及回流业务,并在现钞防伪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逐步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加强两岸货币管理合作。根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人民银行与台湾方面协商确定利用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平台向台湾方面提供人民币现钞清算服务的安排,并得到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支持。

  2012年8月31日,两岸货币管理机构签署了《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録》(MOU),双方同意各自选择一家货币清算机构,为对方开展本方货币业务提供结算及清算服务,并可依照两岸相关监管法规办理两岸货币的现钞调运。两岸签署货币清算协议,提供了人民币在台流通的新渠道。在此安排下,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银香港")为台湾人民币现钞业务清算行,负责向台湾方面许可的台湾商业银行的香港分行(即现钞业务行)提供人民币现钞兑换等相关服务。台湾地区经许可的金融机构则可以与这些现钞业务行的台湾总行进行人民币现钞买卖。借此为台湾当地个人客户提供人民币现钞兑换服务。这些机制性安排为人民币在台湾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2012年12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根据《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録》相关内容,经过评审,决定授权中国银行台北分行担任台湾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是两岸建立货币清算机制的新突破,也是中行加快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的重要进展。中行新闻发言人表示,获准担任台湾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后,中行台北分行将在两岸货币管理机构的指导下,严格遵守两岸监管规定,切实履行台湾人民币清算行的职责与义务,积极推进人民币清算行的各项工作,努力向台湾地区参加行提供安全、优质、快捷的人民币清算服务,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提供支持。

  2013年2月6日,台湾首批46家金融机构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包括人民币存款、贷款、汇款、贸易结算和理财产品,两岸货币清算业务正式展开。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对台湾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全面启动。中国银行台北分行作为台湾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正式为参加行开立人民币账户、办理人民币清算及结算、提供人民币购售及人民币拆借等服务。同时,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广东省分行、苏州分行率先彚出至中国银行台北分行,或经由中国银行台北分行转汇至台湾地区本地银行或当地外资银行的多笔汇款;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浙江省分行、福建省分行等率先办理当地首笔业务;中国银行多家境内分行还开出了多笔以台湾地区企业为受益人的人民币信用证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台湾地区人民币业务发展分析及推进之策”,《福建金融》2014年第7期。

  2、台湾地区的人民币存款和汇款业务

  台湾的人民币存款银行包括外汇指定银行(DBU)及国际金融业务分行(OBU)两类。在2013年2月之前,只有国际金融业务分行(OBU)经营人民币存款业务,其总量从2012年1月的6598亿元稳步增长到2013年1月的46642亿元。台湾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自2013年2月全面启动后,人民币存额迅速增长。2013年2月起台湾地区的人民币存款余额加速增长,特别是在2013年10月超过1000亿元后,仅用1年的时间就连续跨过2000亿、3000亿两个台阶。此后,台湾地区的人民币存款余额呈现高位波动的态势,总额稳定在3000亿元以上,在2015年6月达到最高值338218亿元。

  台湾地区人民币存款业务的快速增长,还由于人民币存款可以提供较高的利息收入。台湾地区各家银行新台币一年期存款利率大多为1%,而人民币存款利率从2013年2月全面启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时就确定为11%,并在此后的1年内几次上调,至2014年1月起达到175%的水平。人民币在台存款总量的持续成长,就是岛内民众追捧人民币的一个缩影。

  根据WIND数据库的统计,2012年8月台湾金融机构办理人民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3828亿元,此后在短短的半年内,就增长到2013年3月的9251亿元,折合年增长率240%。从对台湾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项目构成看,经常项目下结算量显着高于资本项目下,2013年对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占比8604%,高出资本项目下占比7209个百分点。从进一步的项目结构细分来看,货物贸易结算量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服务贸易、跨境融资和直接投资的结算量占比呈逐年上升态势。从收支结构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体呈净流出态势。2013年大陆对台人民币结算业务净流出65429亿元,收付比1∶168。2014年一季度延续并强化净流出的态势,收付比1∶293。从项目收支结构细分看,经常项目下呈净流出, 资本项目下则呈净流入。2013年,大陆对台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实收72216亿元,实付150488亿元,净流出78272亿元,收付比1∶208。对台资本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实收24453亿元,实付11646亿元,净流入12807亿元,收付比1∶048,其中直接投资项下实收5142亿元,实付1546亿元,净流入3596亿元,收付比1∶03李公辅:《人民币清算行与人民币市场发展:基于台湾的分析》,《特区经济》2014年第5期。

  3、台湾地区的人民币债券业务

  目前,台湾人民币债券的发债规模还比较小。截至2014年底,成功发行的13档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为人民币106亿元。2013年12月10日,交通银行香港分行、农业银行香港分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建设银行香港分行4家陆资银行首次发行金额合计达到67亿元人民币,开启大陆机构在台成功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先例。台湾目前已发行的13档人民币债券当中,债券期限主要是中短期,其中有9档债券期限为3年,3档为5年。对于人民币债券的投资主体,台湾实行将专业投资机构与一般投资人区隔的双轨制。目前台湾人民币债券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法人机构,特别是大陆交通银行等4家陆资银行发行的7档人民币债券,按规定仅可以销售给专业机构投资者。台湾人民币债券品种单一,主要是以人民币发行并以人民币结算的企业债和金融债,特别是大陆地区注册的法人机构,仅可以在台湾募集与发行并销售给专业投资机构的人民币计价普通公司债。

  现有“宝岛债”市场规模小、品种少、结构单一、期限结构欠合理,不利于市场化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和定价机制的完善。目前仅有三类大陆机构被允许发行“宝岛债”:一是大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该类银行的海外分行或子行;二是台湾地区金融机构于大陆设立的子行;三是发行人注册于大陆且其股票已于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所或柜买中心挂牌交易者的从属公司,并已编列于上市(柜)公司最近一期合并财务报表中。目前大陆机构赴台发行的“宝岛债”仅向专业投资机构销售,不对普通民众开放。因此,台湾可根据岛内人民币资金池的增长渠道及其规划,进行“宝岛债”总量控制、逐期安排,对在岸及离岸发行主体的额度进行分配等,逐步扩大陆资机构在台发债总规模,最终形成稳定的两岸人民币资金循环流动路径林景沛:《台湾地区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契机与展望》,《福建金融》2014年第9期。

  总地来看,人民币业务在台湾地区发展较快,台湾民众对人民币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也不断提升。据台湾“中央社”报导,星展银行在2013年12月19日至26日,以网络调查30至35岁的网友,进行“外汇知识大调查”,结果发现台湾民众持有的外汇,以美元占比约857%排名最高,其次是人民币约占25%,之后依序为澳元19%、欧元162%和日圆156%戴双兴:《海峡两岸多层次资本市场比较及合作路径探析》,《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1期。

  二、两岸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与路径

  1、加快两岸金融合作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性安排

  从深化合作角度分析,两岸应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展协商,从战略高度对两岸金融合作进行“顶层设计”。当前应着重考虑以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録的签订为契机,实现新台币与人民币的直接结算,不断完善资金清算和货币互换机制。同时,借鉴大陆与香港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及续签的经验,加快协商进程及早签订两岸货币互换协议,为台湾的人民币业务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目前,可以考虑以“宝岛债”为突破口, 建设台湾人民币离岸中心。自2013年3月首笔“宝岛债”正式上柜挂牌以来,台湾已发行多笔人民币债券,并于近期开放大陆企业赴台发行“宝岛债”。由于大陆的优质企业和台资企业都存在旺盛的资金需求,但融资成本比台湾地区高出不少。因此,以金融市场合作为抓手,进一步拓宽金融合作领域,实现两岸资本市场相互开放推动大陆企业在台发行“宝岛债”,同时协助台湾地区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开始进行台湾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前期工作。

  2、发挥台湾产业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扩大人民币的使用

  随着全球产业分工向水平分工和混合分工发展,全球产业价值链加速重构,台湾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石化、钢铁、汽车和造船、电子电器产业和纺织服装业发展成为主导优势产业。到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全球产业新技术的出现,台湾产业结构加快向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制造业和第三产业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逐渐发展成为台湾地区的主导产业。2008年,台湾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达到历史最高点,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169∶2504∶7327。2014年,台湾服务业生产规模为10万亿新台币,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为517 万亿新台币,消费性服务业为486万亿新台币;2007-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09%,消费性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69%。

  台湾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可以与大陆的加工贸易优势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人民币的使用。生产性服务是制造业知识、技术密集化的构成要素,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制造业将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独立出去,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价值链的关键和核心,通过知识和技术的输出,可以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最终打造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贾莹:《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年第1期。

  2013年大陆服务领域( 包括房地产、零售、金融等) 在GDP中占比46%,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产品、服务手段、配套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较弱,整个产业能级较低。生产性服务业研发投入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幷且以政府投入为主,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邮电通信、金融服务等少数行业,造成顾客满意率低,全球化程度不高,国内市场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大陆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对滞后导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在选择国际贸易和计价结算货币时处于劣势,限制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由台湾生产性服务业机构为大陆企业的制造业产品提供服务,将共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达到1+1>2的效果。

  3、发挥台湾金融优势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人民币融资服务

  相比于大陆,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受到的保护较少,市场竞争压力更大,这导致了台湾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在银行业方面,大陆商业银行处于度保护下,严格的利率管制使得大陆商业银行缺乏动力去进行风险管理,同时其絶对的垄断地位也造成了大陆商业银行在应对市场风险方面能力不足。台湾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等指标要好于大陆商业银行,体现了台湾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服务创新以及产品多元化等方面的优势。

  台湾资本市场层次多样化,从台湾集中交易市场到上柜市场、兴柜市场和盘商市场,层层细分,环环相扣,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有不同的上市标准、不同的服务对象及不同的交易规则,几乎所有寻求融资的企业都可以在多层次市场体系中找到适合的平台,这样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相比之下,大陆资本市场虽已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多个层次,但从发行、上市、交易、监控到退市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性并不大,大陆创业板、中小板与主板市场上市门槛同质化程度高,准入条件严格,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市场规模很小,交易也不活跃;地方性产权市场结构割裂,各地的产权交易机构的组织体制差异较大,各地产权市场间信息传导渠道不畅,难以形成资源共享,缺乏统一的监管主体和法律规章章颖薇:《基于层次分析法下两岸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亚太经济》2014年第4期。

  “一带一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大陆的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效率不够高,推进“一带一路”仍然需要来自其他渠道的资金支持。台湾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地区内的投资机会减少,投资收益率下降。因此,两岸在为“一带一路”提供人民币融资服务方面具有合作的巨大潜力。随着人民币在台湾使用规模的不断增长,可以考虑由台湾商业银行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在台湾资本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融资。


  作者:姚大庆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室助理研究员;盛九元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