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8. 往事如烟当记取

   中评社香港1月28日电(作者汪毅夫)1993年某月,某台湾緑营人士在北京参访时说:“与我同龄的当时‘党外新生代’的一批,早期读过中共与马列的不少书,对中共的理念感到钦佩,认为自己头脑里有不少社会主义的东西。但到七、八十年代,中共对台湾人民反抗独裁统治的斗争没有关心过,因此对中共怀疑起来了。”

  25年后的今天,我要告诉这位人士,也要告诉“当时‘党外新生代’的一批”、后来加入緑营的人士:往事如烟当记取。

  列位看客,且容小的一一道来。

  1979年12月10日台湾“高雄事件”(又称“美丽岛事件”)发生后,中共高层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以“台湾当局制造高雄事件迫害台湾同胞”为主轴跟踪报导。

  举例言之。1980年1月28日《人民日报》以“台湾当局利用高雄事件进行大逮捕大迫害”为标题、“妄图扼杀爱国民主运动以维持其独裁统治”为副题报导说:“据台湾及海外报刊报导,台湾当局利用高雄事件,正在变本加厉地对台湾非国民党人士和群众进行大逮捕。

  “据台湾当局最近公布,有一百多名非国民党人士和群众被捕。但据美国中文报纸《北美日报》援引来自台湾的消息,台湾当局逮捕的人数已超过五百人。台湾当局还对被捕的人士施以酷刑。有的人被架卧在冰块上,有的人已被迫害至奄奄一息。

  “现在越来越多的消息表明,去年十二月十日发生的高雄事件是台湾当局预谋的一个圈套。台湾当局为了镇压对当局不满的非国民党人士和群众,利用他们举行集会之机,有意制造事端,引非国民党人士和群众入彀。……

  “海外一些报刊指出,台湾当局在高雄事件后,对非国民党人士和群众大肆进行逮捕和迫害,是企图扼杀近年来,台湾岛内蓬勃兴起的爱国民主运动,把台湾人民日益高涨的要求祖国统一的正义呼声压下去,以维持它的独裁统治,……

  “台湾当局的倒行逆施,激起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

  1980年3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标题为“台湾当局军法审判高雄事件被捕人士”、副题为“黄信介吕秀莲在法庭上指控当局对他们折磨和逼供”的报导。

  1980年4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标题为“台湾当局藉口高雄事件迫害台胞”、副题为“被捕人士列举事实真相”的报导。

  1980年4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标题为“反对台湾当局制造高雄事件迫害台湾同胞”、副题为“台盟和在京台湾同胞集会”的报导。报导说,台盟总部主席蔡啸在发言中指出“高雄件是台湾当局有计划迫害台湾同胞的又一起严重事件。我们在大陆的台湾同胞同在台湾的乡亲骨肉相连,休戚与共,自高雄事件发生以来,人人都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关心被迫害的各界人士和群众的命运。现在,台湾当局不顾祖国大陆和国外广大台湾同胞的强烈反对,执意孤行,继续推行镇压政策,实在不能令人容忍。”报导还说,“蔡啸代表台盟和祖国大陆上的台湾同胞,向因高雄事件而受到迫害的台湾各界人士及其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对他们所处的困难环境表示同情和关切。他说,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们,我们在大陆的台湾同胞同你们心连着心。我们支持台湾的爱国民主运动。”报导还说,“在会上发言的还有台盟总部常务理事、理事,台盟北京市支部领导人和在京知名的台湾同胞陈逸松、蔡子民、田中山、陈文彬、吴克泰、陈炳基、林盛中、王万得、王华昱、叶纪东、魏正明。他们强烈谴责台湾当局倒行逆施,蓄意迫害台湾同胞,幷且对台湾人民的爱国民主斗争表示坚决的支持”。

  《人民日报》是大陆发行量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一份报纸,《人民日报》对高雄事件的报导,当时因高雄事件而被捕的人士身陷囹圄确实可能“闻所未闻”。现在,当有何感想?在我看来,当年反对台湾当局的独裁,却接受它的反共宣传;读了中共和马列的书,但选择同中共对立的立场,这是很不应该的。须知,对中共的偏见会是很重的思想包袱和历史包袱。

  附带言之,现任台盟中央主席苏辉是蔡啸的女儿,德才兼备、光明磊落,有乃父之风。

  (2018年1月26日记于北京)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