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33. “牛后传薪”及其他

  中评社香港2月4日电(作者汪毅夫)牛粪在澎湖旧有牛后、牛柴的雅称。清人陈廷宪《澎湖杂咏》有句并注曰:“更从牛后传薪火,曝向斜阳胜采樵(澎无薪木,民以牛粪晒干炊爨)”;徐必观《和前刺史陈廷宪〈澎湖杂咏〉》有句云:“近时牛后同薪桂,鼻观微闻百草謦”;周凯《澎湖杂诗》和刘家谋《海音诗》也各有“但愿船多什物贱,不需牛粪做柴烧”和“辛苦耕海朝暮偕,饥来薯米爨牛柴”句。

  比陈廷宪等人更早数百年,汪大渊《岛夷记略》(1350)已记録澎湖民众“爇牛粪以炊爨”的生活情况。作为名著,《岛夷记略》的另一条记録更加引人注意:“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三十五两。别无科差”,详记了澎湖的行政隶属、官署设置和税种税额,是“台澎自古属于中国”的证言。这里有两个学术问题。其一,元代“至元”有“前至元”(1264-1294)和“后至元”(1335-1340)之分,汪大渊所记“至元间”指的是“前至元”还是“后至元”呢?据《元史》之《世祖本纪》和《食货志》的记载,“前至元”二十五年(1288)正月,毁中统钞板,停止发放中统钞、改用至元钞;“前至元”二十六年(1289),“令天下盐课以中统、至元钞相半输官”以加快中统钞的回收并进而停止使用中统钞的进度。据此可以推知,汪大渊所记澎湖巡检司没立的“至元间”为“前至元”间;其二,据《宋史》之《汪大猷列传》、宋人楼钥《汪大猷行状》及明人黄仲呢《八闽通志》的相关记载,宋干道七年(1171),泉州太守汪大猷已在澎湖“作屋二百区,遣将留屯”。实际上,另据明人何乔远《闽书》,汪大猷的前任王十朋在宋干道四年(1168)已有文呈“请添屯宁寨水师守御”澎湖。泉州官府在澎湖设官、驻兵的时间当始于或早于宋代干道年间。

  从王十朋、汪大猷、汪大渊,从宋、元迄于今日,泉州官府在澎湖设官、驻兵的历史已是800余年。

  我曾有澎湖访学访古之游,深深爱恋美丽的澎湖列岛。

   (2018年2月3日记于北京)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