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49. 封赠制度与官太太的编序

  中评社香港2月22日电(作者汪毅夫)清沿明制。清代也有同职官制度配套的封赠制度。清代职官分为九品,各品又分正、从两级,故清代职官有九品十八级。封赠制度规定,官员任职两年即可向朝廷请求封赠。就文官而言,各品级文官的封号是:正一品光禄大夫,从一品荣禄大夫、正二品资政大夫、从二品通奉大夫、正三品通议大夫、从三品中议大夫,正四品中宪大夫,从四品朝议大夫,正五品奉政大夫,从五品奉直大夫,正六品承德郎,从六品儒林郎,正七品文林郎,从七品征仕郎,正八品修职郎,从八品修职佐郎,正九品登仕郎,从九品登仕佐郎。一品封赠可以推恩到曾祖父母,二品、三品封赠可以推恩到祖父母,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封赠可以推恩到父母;八品、九品官也可以请求将本身封赠“貤封父母”;七至四品官可以辞本身封赠而给其祖父母;若本身进级加官,可以按规定将新得封赠推恩于长辈。

  各品级封赠都可以推恩及于妻室。一品至九品官的太太编序是:一品夫人、夫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八品孺人、九品孺人。我想,一定会有当事人愿意将八品孺人、九品孺人简称为孺人,但应该不会有当事人乐意将一品夫人简称为夫人。是不是酱紫呢?嗯吶。

  现在来看台湾举人黄宗鼎中举时(1889)刻印的《齿録》。该《齿録》记:“父玉柱,号笏山,咸丰乙卯科举人,己未以知县拣发广西补授思恩县知县,调补兴业县、贺县知县,历署宜山、武缘、贵县、苍梧、宣化、临桂、桂平等县知县。光绪丙子广西乡试同考官。钦加同知衔尽先补用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又记:“曾祖嘉荣,诰封奉政大夫,晋封朝议大夫同知衔广西思恩县知县;曾祖妣氏叶,诰封宜人,晋封恭人;祖惠,号培轩,诰封奉政大夫同知衔广西恩县知县;祖妣氏刘,诰封宜人,晋封恭人”;又记:“母氏陈,诰封宜人,晋封恭人”。显然,黄宗鼎的父亲黄玉柱在广西多地历练,从同知衔县官当到州官,从正五品晋为从四品。黄玉柱辞本身所得封赠推恩及于其祖父母(即黄宗鼎的曾祖父母),又因其本身进级加官,其祖父母、父母和妻室的封道也是“诰封奉政大夫,晋封朝议大夫”、“诰封宜人,晋封恭人”也。

  20余年前,吾友杨彦杰教授在其《台湾历史与文化》(1995)一书里说:“两岸长期处于同一个行政体系,政治制度相同,官方提倡的意识形态一致。”信哉斯言也!从制度史研究的角度,我们看到了两岸在制度层面上的密切关联。

  (2018年2月16日记于北京)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