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56. 北京作家的《台湾姑娘》

  中评社北京3月21日电(作者汪毅夫)1957年初,北京作家林斤澜在《人民文学》第1期发表小说《台湾姑娘》。

  林斤澜(1923-2009),又名林杰,浙江温州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9月赴台,以中学和职校教员身份从事地下工作。据我所知,林斤澜当时隶属中共闽西南白区党组织的“台湾工委”,该“台湾工委”建有台北、台东、台南、新营、高雄、南鲲鯓小学等6个支部,林斤澜属于台南支部。1947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中共闽西南白区党组织及其“台湾工委”受到破坏,林斤澜于1947年底被捕入狱,后经营救获释出狱,返回大陆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50年到京后任职于北京人艺、北京文联文学创作组,在北京文学创作领域成为与汪曾祺齐名的杰出作家,2007年获北京作家协会“终生成就奬”。

  林斤澜《台湾姑娘》介绍给读者的是一个柔顺弱小、善良诚实的台湾姑娘,她平常对所有问题都说“娃莫栽”(闽南话,意为我不知道),新年里对所有人都说“新年好”。和所有姑娘一样,她也爱笑爱玩,但“笑不畅快,玩不起来”。她有幽默感,却近于“黑色幽默”:“我的大哥被捉去当了兵,有了饭吃,我的二哥被捉去坐了牢,也有了饭吃。他们有了饭吃,也使得我亲爱的母亲用不看吃饭了”。她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当外省籍的老师处于被“小官僚”出身的校长“偷偷听课”的危险时及时提醒老师。台湾二二八事件发生后,她成为革命斗争的骨干并承担了危险的联络工作。在狱中,她为难友传递日常用品和情报,为此被关进监狱里的“黑牢”。临死的几天里,她还交代把一小块牛肉乾传递给患病的难友,并特地交代不要说出牛肉乾的来由(某难友的妹妹“出卖肉体”换得的)。她关心着大陆的解放战争“由哪里打到哪里”,盼望着“到北京去”。小说的末尾是叙事者的一声轻喟:“什么样的性格呀”。这一声轻喟也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今年4月11日是林斤澜逝世9周年纪念日。谨以本文纪念这位功在两岸、情系两岸的革命家和革命作家。

  (2018年3月20日记于北京)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