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60. “结”之“第一义”

  中评社北京3月27日电(作者汪毅夫)一年前的今天,我在中评新闻网发表《千字文代年及其他》。一年前恍若昨天,而今天则尚觉书不尽言。

  按照“千字文代年”之法,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记为“结”。历史似乎早有安排:两岸关系在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打了一个“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中国式的问题,是“中国结”。一个中国的原则确保台湾问题不会成为死结,毕竟“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这是“结”之“第一义”。

  我今天要说的是,当前我们首要怒怼和制止岛内“台独”势力同外国敌对势力放大勾结尺度,推行“台独”分裂活动的恶劣伎俩和恶劣倾向。须知,“中华民族对于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高度敏感”!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流淌着誓言般的颂歌和颂歌般的誓言:“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用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追求“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说:“1949以来,虽然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也不能改变。两岸复归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认为,这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他还说:“我们追求的国家统一不是形式上的统一,而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在丁福保编于1919年的《佛学大辞典》里,“结”为“结集之义、系缚之义,烦恼之异名”;“第一义”的解释是,“以名究竟之真理,是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云义。圣智之自觉也”。借用丁福保、或者说借用佛家的话来说:关于“结”、关于台湾问题,两岸关系是问题结集、系缚的关系。然而,莫要烦恼,“两岸同胞没有彼此打不开的心结”,两岸间存在的问题,“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对于“结”、对于台湾问题,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最上”、“深有理由”的“究竟之真理”,应当成为两岸同胞“圣智之自觉”。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解决台湾问题之“第一义”也。

  (2018年3月26日记于北京)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