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70. 吃茶去

  中评社北京4月7日电(作者汪毅夫)清人卢德嘉《凤山竹枝词》有句曰:“凤梨山下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吃茶、吃酒是闽南话,也是古语。《水浒传》里就有“这人从来不与我吃酒”的话,《论语》“沽酒市脯不食”更是饮(喝)、食(吃)通用的先例。闽南话里还有“吃烟”(吸烟)也是古语,清人赵翼《陔余丛考》记:“崇祯末,三尺童子莫不吃烟矣。”

  我最喜“茶文化”之名,说起吃茶来、或者吃茶说起来,满满当当地全是文化。譬如说茶具罢,旧时一把茶壶配四块茶杯是规制,闽南人(包括台湾的闽南人)吃茶时会这么说:四块茶杯一支茶古(茶壶),一个查甫(男人)一个某(妻子)。这对有“齐人之福”非分之想的男人自然是告诫。天天吃茶天天“教示”(闽南话,教训也),他自然想也不敢想了。他家女人便说,如此甚好!若果吃茶的客人多于或等于4,加上泡茶的主人,杯子不敷用了咋办?正规的做法是,主人斟满四杯茶,双手一伸说“请”,客人要彼此惦量,按辈份和年纪相比较,辈份最高、年纪居长的首先举杯,其余的按序而来,第一组吃完,个个夸奬茶好汤好泡得好。主人心里欢喜,滚水洗杯,滚水冲泡,再斟四杯、再伸手说“请”、再依序举杯,主人要自谦礼让客人。这是在寻常百姓家,这规矩唤做“在家论叔侄”,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宾主有礼;若在官场吃茶,另有规矩叫“在外论官职”,无理亦无礼,让人看了都烦。

  吃茶去,还是一句禅语。说的是万法如一的道理,典出《五灯会元》。

  (2018年4月6日记于北京)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