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16. 婢女救济绩效研究

  中评社北京6月22日电(作者汪毅夫)福建社会科学院是一方学术重镇,有一批很好的学者和学术成果。从1987年到1997年,我有幸在福建社会科学院、在师友指导下度过10年潜心研究的学者生活。

  近日,院里刘小新教授来电嘱提交代表作以供40周年院庆纪念刊选用。我提交的是《清至民国时期福建的婢女救济及其绩效》。在这篇论文里,我依据史料(包括稀见史料如1944——1948年福建各县县长问卷调查式的简短报告)描述了清至民国时期官、绅及基督教会(包括其专设的“中国婢女救拔团”)的婢女救济及其绩效,认为其绩效可以用“略有小补,于事无济”一语予以评估。在文章临未引述中国婢女救拔团同工许牧世的话:“我们认为天地间只有基督的爱会叫我们不避一切困难,不惜任何牺性地来肩负这种救拔的工作,我们相信,不是空言提倡民权的国民党员所能做,也不是专门晓得煽动阶级斗争的共产党晓得干”,并谓:“许牧世当年旳断言并不完全准确。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福建的婢女问题乃是在1949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得到解决的”。

  《清至民国时期福建的婢女救济及其绩效》写于2008年7月,当时困扰、困难很多,是在伤病里咬着牙完成的,因而最为自珍。谨以本文、谨以婢女救济绩效研究的成果,献给福建社会科学院40周年院庆。

  (2018年6月19日记于北京)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