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关系化“危”转“机”的思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望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国民党退居台湾。72年来,两岸从隔绝到开放,有过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热络时期;也有过台海危机、两岸僵持和现在两岸对立、交流萎缩和部分暂停或关门。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既有危机,也有转机”。

  一、如何看待两岸关系的危机与转机?

  就转机而言:1987年两岸隔绝长达38年之久的大门打开,两岸人员开始往来,经贸、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与合作,方兴未艾。这是两岸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性转变,人民不在“为敌”,当局不再“称匪”。两岸民间从“单向、间接”往来,变“双向、直接(海空运直航)”,台商大胆西进,贸易增幅,经济依存度不断加深。两岸官方及“海协与海基”两会建立接触管道,协商、签订多项协议,达成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当局领导人历史性的“胡连会”“习马会”先后分别在北京、新加坡举行。著名的“汪辜会谈”“汪辜会晤”先后在新加坡、上海举行。值得庆幸,两岸关系冲破重重障碍,得以和平向前发展。

  分析两岸关系转机,主要因素与中共对台决策顺应民意有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五代中共领导人“以人民为中心”,对台方针从“一纲四目”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体现了中共坚定的原则立场和准确的把脉民意;发挥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灵活的包容策略;胸怀高度的民族情怀和博大的政治胸襟。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提出“叶九条”;1983年邓小平会见美籍华人杨力宇教授提出“邓六条”。三大动作分别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中共领导人身份,代表着十多亿大陆人民的心声,科学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史无前例,呼吁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签订两岸和平协议”,让蒋经国看到了两岸大势所趋,在岛内民意和老兵的强大压力之下,最终放弃“三不政策”,于1987年11月开放台湾老兵赴大陆“探亲、奔丧”。

  就危机而言:最严重的是1995年李登辉访美,到康乃尔大学演讲兜售“台独”,引发当年7月和1996年3月我军两次导弹试射警告。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2002年陈水扁狂吹“一边一国论”,两岸危机一度升高,最终“台独”分裂言论未达目的而破产。2016年以来蔡英文当政,台海危机更趋复杂、严峻,因为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敌视大陆,狂妄挑战“一中”原则,勾连美国,“倚美谋独”,将两岸关系推向“高风险、高危机”的境地。我军机、军舰巡演常态化,规模、频次前所未有,越过海峡“中线”,直言针对“台独”。国际舆论预言,台湾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美国智库外交协会(CFR)2021报告,将台海危机列为“全球潜在冲突中最高级别”。

  分析两岸关系危机,主要因素与美国介入台湾有很大关连。以1995年台海危机为例,是美国政府破坏“一中原则”,邀请李登辉访美,引发我导弹试射警告。如今台海局势紧崩,同样是因美国强打“台湾牌”,频向“台独”发出错误信号,利用台湾民进党当局,实施“以台制华”战略。拜登新政府视“中国是美国最严重的竞争者”,甚至以重建“联盟体系”“拉帮结伙”,围堵、牵制、遏制中国。美国新遏制策略是按照《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将“以台制华”战略与“印太战略”捆绑。目前看,民进党拒绝“九二共识”,“倚美谋独”,不撞“南墙”,不会回头。美国为遏制中国,也难改“以台制华”战略。所以,不排除未来两岸关系可能出现新的“高风险、高危机”严峻挑战。

  二、未来两岸关系危机与转机的节点在哪?

  必须看透,民进党、国民党本质上均采取“亲美远陆”、“抗拒统一”的政策,以谋取“台独”或“独台”。随着台湾政局急剧变化及美、日等外部势力变本加厉介入台湾,两岸关系“不确定,不稳定”状况,随时可能爆发新的危机和挑战。大陆己做好充分准备,精准把握时局,沉着应对,运筹帷幄,保持战略定力与战略耐力,相信能够化“危机”为“转机”。可以基本判断,未来两岸关系的“危与机”将同时存在:

  一是,民进党暗推“法理台独”铤而走险。但“台独”走上极端,大陆必然用军事手段高压、威慑、打击。“台独”引发战争,台湾人民觉醒不愿“陪葬”,此时“危机”恐会变“转机”。

  民进党前后执政已有13年,政治体系(绿强)、教育体系(去中)、舆论体系(绿化),正从“全面绿化”,渐进走向“法理台独”道路。蔡英文的“台独”口头新表述为:“中华民国台湾”,嘴巴上已把“国号”改了。行动上于去年9月成立了“修宪委员会”,“绿委”提案“修宪”改“国家统一”为“国家发展”;“固有疆域”改“宪法效力所及地区”;“国旗、国歌、国徽、参联”要公投。民进党另有“宪改小组”,召集人姚嘉文主张一步到位修改“中华民国”为“台湾共和国”。下一步不排除民进党将利用“立院”占优势的“绿委”,推进降低“修宪门槛”为:2\3出席、2\3同意、1\2公投、1\2同意。可以预判,2024“总统”大选和“立委”选举,如果民进党继续执政和“立院”过半即“全面执政”,此“修宪门槛”通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最近邱义仁说,要宣布“独立”不是台湾人民自己可以决定。去年曾说“除非疯了”。但同时也说“理想要留着,现实做不到”。显然,民进党的“台独”理念、纲领、目标仍然不会放弃。

  二是,岛内政党恶斗,“庶民政治”崛起,经济恶化,民意爆裂,引发社会动乱,将“倒逼”当局。如此时出现执政党政权危机,台湾人民无法忍受,不再沉默,或许是一个转机。

  2006年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发起的“红衫军百万人倒扁”政治诉求运动,要求陈水扁主动下台,被视为台湾“中产阶级起义”的代表作。虽然运动最后无疾而终,但高度激化了台湾社会传统道德价值与政党现实利益之间的严重对立。2013年“白衫军”运动,没有政党组织动员,没有社运团体插旗,也看不到传统的政治布条或标语,竟然也能催化出25万人上街,表达对“洪仲丘冤死”的愤怒而警告执政当局,充分说明民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此两场运动先后发生在民进党和国民党执政时期,也说明不论蓝或绿执政,当局腐败,人民受压,必然造反。依目前台湾政党政治发展乱象,及民进党实施“绿色恐怖”,类似的“戏码”,不排除日后重演。同时,未来历届“总统”大选是重要观察节点,一旦爆发诸如韩国瑜引入的“庶民运动”,或是郭台铭、柯文哲非传统政治精英的出现,可能会引发台湾社会动乱。

  三是,美国“以台制华”战略正试图将台湾问题推向“国际化”。如果美国彻底改变“一中政策”引发台海危机,大陆别无选择,只能不惜一切代价,作出强烈的反应。

  美国参议院通过的“战略竞争法案”,对华遏制新策略正从三方面布局:(1)重拾“台湾地位未定”,拉拢西方国家视台湾为“世界民主联盟成员”,将台湾问题推向“国际化”;(2)强化“美日安保”和美、日、澳、印四国联盟,幷与“印太战略”结合,试图“同盟保台”;(3)构建“联盟体系”与策划“印太战略”,搞所谓“价值观联盟”和“军事联盟”,对付中国。美国前助理国务卿丹尼尔罗素和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史文认为,现在出现了一种危险,就是美国会越来越多的把台湾不是看作一个民主社会,而是一个“战略资产”,要把它从大陆手中拿过去。想拿走台湾,一旦美“以台制华”、台“倚美谋独”、美联盟围堵、逼我“摊牌”,或者美对台弃“战略模糊”为保台“战略清晰”,势必造成新的台海危机。如此,触犯我《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中国大陆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然出手。

  三、美国“弃台”的可能性有没有?

  历史上曾有过美国“弃台”先例。上世纪四十年代,美从“扶蒋反共”转变为“弃蒋政权”,原因是:蒋政权已到末日,无可救药,对美已没有可利用价值。上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访华,中美“握手言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台湾再次被美抛弃,原因是:美、苏大国争霸,美国需要“联华制苏”。最近苏起撰文认为,目前针对“东升西降”新世局,美国集体心理似已跨出“震惊与否认”的第一阶段,正在“愤怒”的第二阶段,幷滑向“讨价还价”的第三阶段。何时进入“沮丧”与“接受”的第四、五阶段,只有时间能证明。未来美国是否选择“弃台”,有四种可能性值得观察:

  一是,中美战略博弈,实力差距拉近,美国无力应对台湾。如今中国今非昔比,国际地位举足轻重。如果中国稳步发展,“东升西降”态势持续,届时无论美国、台湾,只能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美国退役海军上将、航母作战群司令埃利斯坦言:我现在根本无法在不受惩罚的情况下,再像24年前(1996)那样指挥两个航母战斗群,代价太大。今天的美国,通胀严重,如遇经济频危,冲击民生,动摇政权,走投无路,可否拿台湾与我交易呢?     

  二是,中、俄联合“反霸权”,中国强硬出手实施“逼统”。6月28日“习普”视频会联合声明向世界发出重大信号,中俄加强全面战略协作关系。卡特任内的国安助理布热津斯基24年前著书:《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的必要性》,曾预言“中俄伊联盟”。中美俄大国战略博弈,美担心中俄合作。中国“武统”台湾,俄国“默认”,美是否要考虑知难而退呢?  

  三是,台湾经济衰弱、社会内乱不堪,成为美国战略负担。台湾属“海岛型”经济,资源不足,市场有限,内需乏力,对外依赖性强;经济发展既受政治恶化影响,也容易受国际性经济衰退冲击。上世纪90年代小布什担忧“台独”拖美下水,批扁是“麻烦制造者”。如“台独”冲破大陆“底线”不可收拾,台湾“棋子”价值不大或无利用价值,美国是否要选择“弃台”呢?

  四是,台湾民意转向,“倒逼”台湾当局,影响美国决策。台湾政党、政客玩弄政治,操控民意,使得多数民意希望“维持现状”,对统一无“动力感、紧迫感”;多数民众对大陆有盲点、误判、偏见,“亲美疏陆”,幻想美“保台”。但如果民众认知了大陆“武统”实力与能力及“武统”的意志和决心,不排除民意爆发“倒逼”当局,届时美国是否也要思考台湾的主流民意呢?

  四、若干思考

  一是,中美关系阶位高于两岸关系,暂无须因台湾与美国“摊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破冰”建交以来,美国出于全球霸权需要,50年来从未放弃“以台制华”战略。当下拜登延续历届政府对华对台政策,利用 “台湾牌”牵制、遏制中的发展,甚至变本加厉。这充分说明中美战略博弈,美国已感到焦虑,突显力不从心。为此建议:

  (1)“斗而不破”,保持中美关系大局稳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在进入新一轮中美战略博弈的过程中,我对美干涉台湾问题,理当针锋相对。但须审慎处理中美关系,切不可因台湾问题,影响我实现战略机遇期总目标。为此,要学会在中美博弈中如何接触,不畏惧竞争,更不畏惧对抗。

  (2)对美开展国会及议员工作,刻不容缓。美国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政府决策很大程度上因政党与政客利益驱使而受到国会反对党议员的掣肘。无论民主党或共和党政客及国会议员,长期与岛内民进党、国民党政客保持密切勾连。为此,要敢于、善于同美国“反共亲台”议员打破隔阂,渐进交往。

  (3)加强中俄、中欧及亚太周边国家工作。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和推行单边主义路线,导致对外关系窘境,选边站的真朋友不多。在中美、中俄战略竞争中,美国还要直面伊核、朝核等问题。但在美布局“印太战略”和建构“联盟体系”中,我应防止“美日同盟”插手台湾,以维护国际上一个中国大格局。  
 
  二是,保持战略耐力,维护台海稳定大格局,创造条件“逼统”。“时与势”在大陆一边,台湾在我掌控之下。两岸民间交流不“断流”,两岸各领域融合度逐步加深,两岸经贸依存度不断提升,台湾主流民意幷不支持“台独”,民进党在台湾幷不能一手遮天,勾结美国,幻想“倚美谋独”,也不现实。为此建议:

  (1)力促台湾民意“遏独”,“倒逼”台湾当局不可铤而走险。当下台湾主流民意是“不统、不独”,民众最关心的是民生,最希望的是两岸和平。不少20至39岁的台湾青年不认同中国,原因复杂,但幷非是“天然独”。我应区分台湾民众与台湾当局及政党与政客,争取更多民众支持两岸“和平”,反对“台独”。

  (2)分化、瓦解绿营,精准、严打极端“台独”分子嚣张气势。民进党内部不同派系,曾呼吁“务实检讨两岸政策”,直言修改“台独党纲”。要明察、区别不同“台独”组织和行为,精准打击核心极端“台独”分子。摸排泛绿阵营“务实派”及相关代表性人物,争取转变。

  (3)防控民进党误判形势,逆行“狂奔”,挑战“一中”底线。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警告民进党当局和美国当局不要“玩火”过头。但策略上讲,长久“避绿”不是办法。建议区别民间与官方不同交往规则,恢复“两会”接触,以利争取台湾民意,稳住两岸关系大局。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我进一步掌控两岸关系“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有利于我慎密、周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总而言之,当两岸关系危机出现之前,大陆必须要做好“预判”,从而防范、遏阻危机的“加剧、扩散、蔓延”。同时,要做好“预案”,尽最大努力化“危机”为“转机”,向着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而两岸关系化“危”转“机”的关键是,大陆具备无可抵挡的坚强综合实力,台湾问题将随之而终结。
   
  (2021年7月,广西南宁:“海研中心”研讨会论文)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