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后 记

  时光匆匆,寸阴无价。我从“知青”,到军人,再到“公仆”,搜寻一路走过的人生轨迹,坦白讲,获得诸多荣誉和鼓励鞭策,但从事对台工作和对台研究,从未自满,从不自负,从不停息。

  退休后,或许是多年的职业习惯,我脑海里“转来转去”的思绪仍然是“台湾”,兴趣点也仍然关注于大陆对台政策新的精神,关注于台湾政党政治和岛内主流民意新的变化,关注于外部势力对台湾新的动向。

  近年来,岛内极端“台独”势力极为嚣张,外部反华势力对台虎视眈眈,大陆民众“武统”声量升高前所未有。但可以发现,国务院台办发言人使用频率最多、最高的用语之一是:“我们有耐心,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这充分显示,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和总体方略没有改变,中共最高领导核心层决策:坚持“战略定力”,保持“战略耐力”,仍在尽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争取“和统”的机会。

  毫无疑问,这一重要战略决策,高瞻远瞩,实事求是,符合两岸人民期待,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大陆视台湾同胞为“一家人”,骨肉相连,血浓于水。两岸“兵戎相见”,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我一直铭记汪老所言:“两岸之道,唯和与合”。我对两岸统一,充满坚定信念,“势之所趋,事之必至”,“破镜重圆”的日子,终有一天能够实现。当然,统一之路,艰难曲折,充满挑战。坚持“一中遏独”,坚持“一中促融”,坚持“一中促统”,任重道远。

   出自《南史·隐逸传》的“澄怀观道”四个字,讲的是,要让自我的意念变得非常清澄,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杂念。我始终觉得,从事对台工作,研究台湾问题,同样要求不可人云亦云“随风倒”,不可“见风使舵”看上面脸色行事。当年,我在香港提职为副巡视员时,一位领导同志与我谈话,肯定了我的“经历、努力、能力”,指出我的不足是“比较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说“既是缺点,也是优点”。我觉得他的话算是比较客观、婉转。确实如此,我从不“唯上”、“唯书”,也从不讲“唯心”的话,一直“我行我素”。当然,我努力学习如何“三思而后行”,如果别人的意见或看法,能够说服于我,我定会虚心接受幷修正自己。

  退休后,总觉得日子过得真快,有时候赶稿子时间还不够用。我已养成习惯,每天下午打开电脑,进入香港“中评网”,观看1个多小时新闻,为撰写涉台文章、做课题研究、作台情报告、制作PPT课件,积累最新的资料。每天上午是“习字”时间,我喜欢东汉末《曹全碑》的“隶书”、唐代孙过庭的“草书”、北宋米芾的“行书”。学画粉笔画,也是业余爱好,2020年至2021年期间,我从百度里挑选了全国31个省市和港、澳、台及副省级城市的主要标志性旅游景点,用粉笔画了103幅,可谓“小粉笔、大中国”,画遍大江南北,点缀华夏千年。青山绿水之间,多数有我留下的脚印,有我怀念的美好往事,有我一生难忘的记忆。

  坚持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无论年龄多大,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从涉入对台工作那一天开始,我与“台湾”两字结缘,对台湾有了深厚的感情。对台湾的关心、关注、关爱,已经成为我的人生信念。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恩生我、养我的母亲。1970年,我不满17岁“北上”黑龙江“兵团”,用现在的眼光看,17岁还是个小孩子啊!母亲舍不得,为我操心、流泪,天天盼儿早归,可那时口号是“屯垦戌边、保卫边疆”,“扎根边疆”没有返城“时间表”。2002年9月,我“南下”去香港工作,没有告诉母亲,因为此时她身患重病,刚刚手术不久。赴港调令来了,我不能陪伴母亲身边,依依不舍含泪离开。刚到香港不到三个月,母亲走了,我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未能报答母恩,留下终身遗憾。

  在这里,我还要真诚的感谢“三位恩师”:一位是当年我下乡当知青时的人生第一“启蒙”老师范景明指导员(山东籍),他是一名解放战争入伍、参加过“抗美援朝”、开垦北大荒的离休干部。另一位是我进入上海市台办工作的老领导张志群,他任市委副秘书长、市台办主任,学识广博,记忆超人,政治领导力和政治敏锐性强,是我学习如何做好对台政治工作的榜样。再一位是原任国务院台办主任助理、研究局局长、香港中联办台务部部长邢魁山,他对台湾问题的缜密思考和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对我从事对台研究帮助很大。

  我从事对台工作和对台湾问题的研究三十多年,一直与香港“中评社”相伴而行。从1998年我撰写的《平实、求实、务实地解决台湾问题——对中共跨世纪对台工作会议的几点思考》第一篇文章开始被《中国评论》刊用后(此文收入《江泽民重要论述研究》和《党政军领导干部理论宣传工作者文选》),共刊登我20篇文章,“中评网”记者专访和刊登我演讲文稿共近百篇。每次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举办“研讨会”,“中评社”均给予了大力的配合与支持。

  郭伟峰、周建闽,香港《中国评论》集团的“灵魂”人物。1997年香港回归后,他们一行带着汪道涵会长的嘱托,怀着誓为两岸和平发展“鼓与呼”的历史使命,到香港“探路”创业。从最初的《中国评论》月刊,到成立中国评论通讯社,发展成立“中国评论新闻网”,“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慢慢做大,慢慢做强,一举成为两岸新闻界“独一无二”的、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媒体智库。正如伟峰概括:“中评社”有其“共构性、两岸性、民族性”。“中评社”汇聚两岸三地学者的智慧,包容两岸三地学者不同的声音,终极目标指向两岸统一。如今“中评网”日点击量数千万次,甚至上亿次,读者遍及世界华人区域,是当今全球海外华侨华人当之无愧的“横跨两岸”的新媒体,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发挥了极其独特而重要作用。

  衷心感谢伟峰!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此乃荣莫大焉!衷心感谢建闽、祥喜、王平兄,以及香港“中评社”高素质、高品味的编辑、记者团队。本书交付印刷之前,我的亲密战友毕克强对文稿“第一、第二部分”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深表谢意!

  本书承蒙香港“中评社”慨资印刷出版,感谢“中评社”赐资支持!最后,对于许许多多关心、帮助我的“荒友”、战友、好友、同事,谨致谢忱!  

 写于2022年5月28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