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附録六:关于申请成立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的报告(2017年9月)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实现重大变革的时代,也将是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前所未有的倚重。江泽民同志于世纪初的2001年8月发表的“北戴河讲话”,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观点,并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提升到“四个同等重要”的高度。

  2004年中共中央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又进一步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缺一不可、同等重要,要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中“两个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指出要使哲学社会科学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的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两个重要文件明确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界(包括社会科学院)的任务,就是要建成“思想库”和“智囊团”,这是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承担“思想库”、“智囊团”功能的社会科学院的殷切希望和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8.19讲话”中强调,“党校、干部学校、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明确将社会科学院列入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之一。

  200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23号文《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决定》指出,广东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当好排头兵,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推动我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快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社会的共识。地方社科院承担着带动一个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艰巨任务,为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有所作为。湛江要实现“五年崛起”,亟待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和创新团队,建立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智库”、“智囊团”,使其成为政府决策的强有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这正是地方社科院的职能所在。为繁荣发展湛江的哲学社会科学,幷发挥有效的“智库”作用,特请建“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

  成立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的必要性:

  第一,成立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是繁荣发展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大局的需要。

  自2004年中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至2013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向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思想生产、理论发展、制度创新和文明传承的核心力量与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圆梦的神圣使命。为实现这一使命,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是要积极探索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构建、实现从“思想输入”到“思想生产”的角色转换、涵养和催生具有时代使命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广东作为近代以来先进思想文化的诞生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理应为实现“中国梦”探索可借鉴的路径,这也是繁荣发展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取向。实现“中国梦”背景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新智库”的强大功能。而现今的地方社科联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机构等都不足以形成这一智库作用。成立、健全和完善可以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的地方社科院,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在广东,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东莞率先成立独立的地方社科院,其后,珠海、中山、江门、潮州、梅州、韶关、清远等市亦分别成立广东省社科院分院,并各自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设想和建设规划,得到省社科院和地方党政的有力支持。成立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是大势所趋,是广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布局的需要,湛江必须迎头赶上。

  第二,成立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是湛江后发崛起的需要。

  2011年,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在中国共产党湛江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实现湛江五年崛起而努力奋斗》中,提出“着力打造工业湛江、开放湛江、生态湛江、文化湛江、和谐湛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五个崛起”,即经济崛起、城市崛起、生态崛起、文化崛起、民生崛起。“五个崛起”的产生并提出,主要仰赖于湛江地方的决策谘询系统,而决策谘询系统又主要由政策研究部门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组成。党政部门政策研究机构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策谘询系统的两个重要构成,既互为联系,又各呈优势,彼此不可替代。湛江实现“五年崛起”的宏伟目标既已明确,接下来是要探索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以及如何解决在迈向这一目标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对地方决策谘询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充分调动和整合湛江全社会的研究力量,针对湛江经济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文化强市建设问题、民生改善问题,形成强力的研究团队,展开富有针对性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更为高效的智力支持。目前,湛江虽设有不少社科研究机构,但几乎都挂靠在驻湛高校或为驻湛高校所设,其主要职能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科建设服务,为湛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彰显,而且多存在研究力量分散、研究方向单一狭窄、彼此合作联系不够等问题。在湛江实现后发崛起目标的背景下,亟待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整合起来,充分发挥社科研究人员的积极作用,建立一个整体的决策谘询系统中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即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

  第三,成立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是湛江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需要。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落实到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创新和应用对策研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上。缺乏高端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用性研究,便无所谓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局面的形成。从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角度看,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协同发展;从研究层次上看,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紧密结合,而重在应用性研究;从研究的范围看,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全局性研究和局部性研究的紧密结合,并突出局部性研究;从社会科学总体的历史演进角度看,其发展趋势表现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必然顺应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统筹好几个发展趋势内在质素之间的关系,使其走上科学合理的良性发展轨道。从以往的情况看,湛江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研究、全局性研究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并无优势,而应用性研究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基础性研究的发展,基础性研究的相对薄弱制约了应用性研究的开展。从事基础性研究者疏于应用性研究,从事应用性研究者又缺乏基础性研究的根底。虽然湛江亦拥有足够的社科研究人才资源,因缺乏学科建构意义上的整合,对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湛江问题研究,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全局性研究和局部性研究,更多的是由湛江以外的社科研究机构和人员承担的,湛江社科工作者的科研话语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开掘和发挥。为改变这一现状,充分突显湛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迫切需要建立湛江社科分院,以适应属于湛江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需要。

  第四,成立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是建设湛江“智库”的需要。

  “智库”,就是思想库、智囊团,它是由多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为政府等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决策谘询建议和发展策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智库作为决策者科学决策的重要依靠力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湛江要想实现五年崛起的宏伟目标,亟须建设一个贴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新智库。以往智库建设的经验表明:各级党委和政府均加大对智库的重视程度,并深刻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智库的发展体现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智库发展的独立性得到进一步增强,从而真正成为政府决策部门的“外脑”;智库的职能定位逐步明确,传统的科研理念得到转变;重视智库的品牌建设,提升智库的整体水平。这些智库建设理念及效能的发挥,主要基于地方社科院的建设而起的,没有地方社科院的存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这一地方党政决策谘询系统的作用便无从谈起。湛江未来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智库支持,而湛江智库的建设和健康发展又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平台的建立。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的成立,是湛江智库的建设和完善的要求。

  成立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的可行性:

  第一,广东省内地方社科分院可资借鉴的先导作用。

  开展地方分院建设,是广东省社科院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一个实践探索。自2010年成立广东省第一家分院——江门分院起,至今已发展到7家分院,分别是江门分院、韶关分院、梅州分院、珠海分院、中山分院、潮州分院和清远分院。这些分院作为省社科院为地方经济社会及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的平台,作为省社科院深入地方基层科研调研的落脚点,为社科院进一步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加快战略型智库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已建立的各分院在四个方面可为湛江分院的成立提供借鉴:其一,各分院建设基本现状的启发。虽然各分院起步基础和办院条件各有不同,却都有着共同的指向,即加强基本建设,逐步向良性运转升级,组织课题研究,发挥智库作用。其二,各分院发展设想和建设规划的启发。各分院均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智库功能出发,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分院建设规划。其三,各分院建设中存在主要困难的启发。各分院在成立之后的建设发展中,都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湛江分院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做到预先思考和解决。其四,各分院一些建设性建议的启发。各分院从自身的发展出发,向省社科院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意见许多是具有普遍性的,当然也是湛江分院建设所面临的。

  第二,湛江社会各界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是湛江分院建立的基础。

  湛江一直有着重视本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传统,关注社会科学发展、投入社会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在2001年广东实施建设文化大省战略和2009年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大背景下,湛江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应对、全面规划、明确目标,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更加自觉化、科学化、制度化,哲学社会科学系统相关方面转变观念、主动担当、鋭意创新,共同营造了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首先,湛江地方党政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早在2010年,时任市委书记陈耀光在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上作了题为《建设文化强市,为科学发展争当龙头提供强力支撑》的讲话,讲话从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意义、增强建设文化强市的信心和使命感、明确目标和突出重点、健全机制和落实措施四个方面勾画了湛江文化强市建设的蓝图。众所周知,文化强市建设需要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前提,文化强市建设间接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2012年王中丙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要让湛江的文化繁荣,不要湛江的文化贫穷”的口号,其意亦折射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迫切性。湛江市委宣传部和湛江市政协主要领导身体力行,一方面支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的建立,另一方面投身社会科学研究实践,极大推动了湛江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其次,湛江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层对社科工作的重视和全方位推进。湛江市社科联密切联系、整合驻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开展调研、凝练课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学术研究和社科普及活动,真正成为联系地方和高校社科工作的纽带,为未来一体化的湛江社科分院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驻湛高校及其他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社科工作者对湛江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所投入的极大热情和积极参与。地处湛江的几所高校,其专业设置和学科布局几乎覆盖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分支学科,广大科研工作者从自身专业特长出发,结合湛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科研立项,开展学术研究,在诸如湛江地方特色文化、湛江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诸多成绩,湛江分院的学科整合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

  第三,湛江社科系统的人才优势。

  地方社科院,首先是一个社科研究机构,然后才是一个决策谘询系统,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决策谘询系统便无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成立一个社科研究机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就是社科研究人才的储备。湛江市是广东省除广州之外拥有高校最多的城市,其高校人才储备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湛江师范学院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是其传统的优势学科,人才汇聚,底藴深厚,其学科设置特别贴近湛江本土实际需要,其人文学院、法政学院、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都分布着一定数量的、长期从事湛江地方社科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是一支颇可发挥作用的科研力量。广东海洋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虽然起步较湛江师范学院为晚,但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建立起比较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在湛江未来发展的“工业”、“海洋”、“生态”三个关键词中,拥有着与发展方向完全合拍的人才体系建构。在工业布局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海洋经济与战略研究、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海洋法与海洋政治研究、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才队伍建设已定型化。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的建立,可以做到校际之间人才的优势互补,以建立湛江新智库、繁荣发展湛江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旨归进行各学科人才的宏观整合,补强优势学科,重建亟待发展的应用性学科。

  第四,湛江社科平台的支持。

  目前,湛江的社科研究平台可分为两类,一是高校社科研究平台,二是湛江地方社科研究机构和团体。各高校都设有若干层级不同的社科研究院所或研究中心(基地),如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首批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设湛江师范学院)等省级社科研究平台,由国家海洋局和广东海洋大学共建的“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已经获批并正处筹建中。湛江师范学院成立的地方文化研究院,下设十个研究所,几乎囊括湛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所有重要领域,是特别贴近湛江社科发展实际的机构设置和学科分野,对于湛江问题研究可谓具体而微。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和湛江师范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完全是立足于湛江问题的科研机构设置,将对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建立的支持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力的。这些本已是成熟的社科研究平台,成立湛江分院只需本着地方社科院的社会职能对其人员进行为我所用式的整合而已,而并不影响其原机构的运作。几所高校中的市级或校级科研平台就更多了。除高校科研平台外,湛江仍有40多个地方社科研究机构和团体,他们是湛江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支不可小视的社会力量。湛江有如此众多基础扎实、力量雄厚、学科分布广泛的社科研究平台,成立立足于湛江整体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智库建设的地方社科院,是水到渠成之事。

  第五,湛江社科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转化。

  近年来,湛江的哲学社会科学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自纵向比较而言,局面亦可谓是繁荣的。伴随着众多不同层级科研机构的建立和社科团体的涌现,越来越多的社科研究人才被吸纳进来,广大社科工作者对湛江地方社科研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和热情。在一些传统的学科领域,湛江拥有了自己科研创新团队,推出了湛江本地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一些更带有地方性、局部性的社科问题研究上,从无到有,从探索到成熟,研究成果贴近湛江实际、贴近湛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具有湛江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路径,使湛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在广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布局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棋子。依靠省厅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的支持和各研究机构科研规划的引领,在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海洋经济管理研究、海洋文化产业研究等领域,均有众多研究成果问世,幷且体现了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结合,既促进了学科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湛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实现了社科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初步实现了社科研究的决策谘询功能。较好的社科研究基础和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支持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成立并开展工作的充分条件。

  分院的性质定位、社会责任和发展目标:

  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是由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领导,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主管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湛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应用性研究为主体,开展决策谘询、社科普及、成果转化和社科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是市委市政府的“智库”。

  主要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注学术前沿、关注社会发展,突出湛江特色,突出应用对策研究,突出成果转化,努力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步伐,为湛江“经济崛起、城市崛起、生态崛起、文化崛起、民生崛起”,实现人民生活富裕安康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发展目标:立足湛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把握湛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塑造一批高素质的应用研究与决策谘询的专家。追踪学术前沿,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设,为湛江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思想保证与智力支持,把分院打造成有活力、有创造力的思想库。以湛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现有人才为基础,以学科凝练为方向,打造一个能够支撑湛江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人才队伍,为湛江实现五年崛起宏伟目标服务。

  机构设置:

  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是市属正处级事业单位,与湛江市社科联合署办公。市社科联调整设置办公室、学术研究部、社会服务部三个内设科室。分院办公室、学术研究部、社会服务部由市社科联相应科室兼管。广东省社科院湛江分院拟设4个研究所和2个研究中心,即经济发展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海洋战略研究所、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环北部湾区域合作发展研究中心。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