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届立法会选举后建制派的三喜二忧

  2012年9月10日,随着立法会超级议席点票工作的结束,香港第五届立法会选举落下帷幕。此次立法会选举是适用新规则的一次选举,不仅议席数由上届的60席增加为70席,而且功能界别新增区议会(二)由所有在其他功能界别没有投票权的选民选出,选民基数扩大为320万,相当于直选。这极大激起各党派的参选热情。从7月18日开放提名起,到8月份名单确定正式开跑,再到9月9日选举日的拉票和最后催票,各党派可谓“使劲浑身解数”,能跑赢这场选举是实力的体现,也是智慧的体现。
  
  建制派在此次选举中共获得43席,超过全部议席的2/3,仍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地区直选获得17席,成绩不俗。然而,具体分析选举结果,建制派面对的也并非“全是好消息”,至少在目前看来是存在三喜二忧。
  
  “一喜”建制派仍在立法会处于主导地位。此次直选议席加上功能界别议席占立法会议席总数的61.4%,其中直选17席,功能界别26席;如果与上届立法会中建制派37席,反对派23席,建制派议席占61.7%相比,基本持平。在立法会分组点票制度下,应能保证政府大部分议案的通过。理论上讲,比例代表制下,议席数的增加,有利较小党派的出线,客观上会摊薄大党派的议席,但此次建制派由于组织得力,配票精准,得票普遍较上届多,如民建联由上届的10席增加为13席,工联会由上届的4席增加为6席,自由党由3席增加为5席,新民党由1席增加为2席等,相当于立法会新增的10个议席中,建制派获得大半。
  
  “二喜”此次选举打破两个“魔咒”,一是投票率较高有利于反对派选情,二是直选议席中,建制派与反对派的“四六”得票比。今次选举由于超级议席相当于直选,令直选议席比例超过议席总数一半,极大激发了选民投票热情,加之选举前夕国民教育科议题被炒热,选民对选举的关注度增加,340多万地方选区选民中有183万参加了投票,投票率为53%,高于2008年的45.2%,且5个地方选区的投票率均超过50%;其中新增区议会(二)功能界别共有167万选民投票,投票率为51.9%;其余功能界别有15万人投票,较2008年多2.3万人,投票率为69.6%,较上届高出9.84个百分点。但从选举结果看,较高投票率对提振反对派选情的“魔咒”在逐渐消融,“告急”得来的票不一定流向反对派的多,建制派“告急”也一样“告”出不少游离选票。实际上,这一“魔咒”在去年11月区议会选举中就已出现松动,只不过区议会无论是在所享权力还是在对政府的影响程度上都无法与立法会相提并论,所以,这一“魔咒”的破除还需在此次立法会选举中得以检验。
  
  与前一个“魔咒”比起来,“四六比”的魔咒更是让建制派闹心。这或许也是中央一直对香港实施普选的一个说不出口的顾虑。怎样提升建制派在直选中的得票比率?除了加强地区工作,切实服务基层市民外,在这一次立法会选举,已经过多次历练的建制派终于悟到了西式选举的“门道”:选举,夸张一点说,就是一场华美、热闹的“秀”,真才实学很重要,秀外慧中也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有选举的整体策划与组织,以及候选人在选战过程中表现出的机敏与智慧。实际上,这一点在今年3月的特首选举中已经有所体现,特首候选人的政治智慧、危机处理能力等成为赢取民意并最终赢得选举的重要因素。选举就是选举,最后能取得议席才是王道,这也是此次民建联喊出“不求票王,只求议席”的原因。如果说以前建制派有“票王”、“票后”的情结,那么这一次,建制派己走在了踏踏实实“搞”选举的正确道路上。无论是民建联的拆分名单,还是工联会的“风车战术”都是想充分利用比例代表制的最大余额法计算方式,力求通过尽可能精确地配票,获得更多议席,而不是以往的一个名单排名首位的高票当选,但余下的票也浪费了。民建联此次配票成功,尤其是在香港岛和新界西,拆分出的名单全部当选,对建制派今后更好地研究、利用选举规则无疑是个极大的鼓舞。此次选举,在五区直选中,建制派与反对派的得票比率约为41: 55,建制派由上届的11席增加为17席,反对派由19席减为18席。在具有指标意义的超级议席选举中,如果不计算排名最末的白韵琴得到的6.1万多张票,建制派3人和反对派3人合共取得153万多张选票,分别是72.3万和80.7万张,比率进一步接近为47: 53。
  
  “三喜”新人上马,老将护航。今届立法会共有13名新人借地区直选登场,其中建制派有7人,包括民建联的蒋丽芸、葛佩帆、钟树根、梁志祥、陈恒镔,工联会的麦美娟,以及自由党田北辰。总体上看,此次建制派当选议员新老搭配,资深者中有两任或三任议员,新晋者中有人刚过而立之年,形成一定的年龄梯队,不仅为立法会注入新鲜血液,而且有利于政党内部新陈代谢。香港正走在普选的路上,迫切需要大量政治人才,而培养政治人才的途径除了学校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历练,进入政府部门或立法会无疑是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
  
  然而,喜悦之余也有忧虑。未来建制派内部能否在重要议题上较为团结,建制派与反对派之间能否形成一定的合作,香港社会能否像上届立法会主席曾钰成此次在港岛区竞选时提出的口号那样“超越矛盾,一起前进,落实普选,推动优质民主”还都存在不确定性。纵观立法会内党派格局,建制派有理由忧虑:
  
  “一忧”立法会内激进势力的增长。立法会内有反对派议员很正常,如果是有建设性的反对派并不让人忧虑,让人忧虑的是反对派中有言行激进的立法会议员,他们利用立法会议事大堂兴风作浪,引起的危害远大于一般的反对派人士。此次选举,反对派共获得27席,其中走温和路线的民主党龢民协共占7席,路线趋于激进的公民党获得6席,人民力量派出的3张年轻人名单势头凌厉,其中一人当选,令人民力量议席增至3席,社民连虽只获得1席,但当选人梁国雄在新界东选区得票最多,此次人民力量和社民连合计得票26万张,占反对派总体得票的1/4强。社民连与人民力量惯于在立法会激进行事的风格令人担忧此届立法会内的议事氛围;未来激进反对派议员是否会频繁使用“总辞”、“拉布”等手段来干扰立法会的正常议事秩序也让人充满忧虑。
  
   “二忧”行政与立法关系走向。第四届立法会内务委员会主席刘健仪形容第四届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有史以来最差”,第五届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将趋于缓和还是走向更差?建制派面对立法会内的形势,难免忧心忡忡:一则建制派在此次选举中虽然与反对派的直选得票数及议席数在拉近,但反对派获得27席,仍占据“关键少数席位”。未来在处理涉及香港政制发展等需要立法会三分之二通过的重大议案时,反对派若协调一致,捆绑投票,则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反对派议员能否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与建制派议员一起支持特区政府的议案?各派别立法会议员能否在监察政府的同时,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特区政府形成良性互动?这些都打上问号。二则这一届特区政府肩负着重振香港经济,消解诸多社会民生怨气的责任,也肩负着制定2016年立法会选举办法和2017年行政长官选举办法的重任,它与立法会的密切合作无疑能加快整个政府的运作效率,更好地为香港市民服务,然而,从目前立法会议员构成来看,一些激进人士的矛头直接对准特区政府,未来行政与立法的关系难言一帆风顺。
  
  2012年9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