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考棚及贡院(资料来源:《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图録》)
中评社北京6月19日电(作者汪毅夫)经清廷批准,福建乡试另编字号、指定名额,专用于録取台湾举人,即特地设置台湾举人的保障名额。这是老牌的惠台政策。
话说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四月二十八日,清廷“准福建台湾府乡试另编字号,额中1名。从陆路提督张云翼请也”。当年举办的福建乡试丁卯科(1687)就有台湾凤山县学附生苏峩胜出为举人。以“诗文兼优”得康熙帝赏识的名士王士祯,特地写了《台湾开科》记其事。此后的几科福建乡试接连有台湾举人胜出: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1690)邑星灿(凤山县学附生)、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1693)王璋(台湾府学附生)、康熙三十五年丙子科(1696)王际慧(凤山县学附生)。
然而,康熙三十六年(1697),闽浙总督郭世隆奏准“撤去另号,通省一体匀中”。清人朱仕玠《额定乡试中式》谓:失去保障名额后,“31年,乡试12科,台地无获隽者”。惠台政策、政策惠台,失去了更觉可贵。
雍正七年(1729)十二月二十一日,闽浙总督刘世明奏准恢复台湾举人的保障名额。雍正十三年(1735),福建巡抚卢绰“奏增其一”,将台湾举人的保障名额增至2名。
嘉庆十一年(1806),闽浙总督阿林保“复奏增其一”,又将台湾举人的保障名额增至3名。此后,道光八年(1828)增其一、咸丰五年(1855)增其一、咸丰八年(1858)增其二,成7名之谱。这个7名的规模维持到了台湾建省(1885)以后、福建乡试光绪二十年甲午科(1894)为止。其间,己丑恩科和甲午科録取的台湾举人各是8名,突破了保障名额的规模。光绪己丑恩科録取的8名台湾举人是:黄宗鼎、萧云镛、陈元音、萧逢源、刘汶澄、江呈辉、李清琦、李向荣;甲午科録取的8名台湾举人是:林以佃、戴仲林、叶仁山、郑家珍、黄希尧、施耀南、欧道行、许献琛。还应该说明的是,台湾建省以后并未单独举办乡试,而是归并于福建乡试,援安徽归并于江南乡试例也。从1687年到1894年时长207年,台湾举人的保障名额确实是老牌的惠台政策。
附带言之,1895年台湾沦于日人之手,朝廷和福建地方官员都虑及台湾“内渡诸生,入籍考试”的问题。据《清实録》,1896年十月二十九日,“闽浙总督边宝泉等奏,台湾内渡诸生,入籍考试,拟定办法,俾安生业而图上进。下部议”。老牌的惠台政策在1895年后得以部分和短期的延伸:福建乡试丁酉科(1897)有台湾嘉义生员黄鸿藻“入籍考试”并胜出为举人;福建乡试壬寅补行庚子辛丑恩正科(1902)又有王人骥、黄鸿翔、高选峰等台湾诸生3人“入籍考试”并胜出为举人,当年“入籍考试”的“台湾诸生”还有连横、郑鹏云、郑养斋等多人。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