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43. 念唱“嘉庆君游台湾”

  中评社北京8月2日电(作者汪毅夫)台湾学者宋光宇《台湾民间信仰的发展趋势》(1983)一文报告:“自从中华电视台播出电视连续剧《嘉庆君游台湾》后,剧中的英雄李勇顿成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嘉义竹山乡(原先已有)的李勇庙,顺势成为香火鼎盛的观光胜地。这是电视剧影响民间信仰的最佳例证。事实上,有清一代从来没有一位皇子身份的贵族来过台湾,‘嘉庆君游台湾’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李勇’只是一个借借无名的小神”。李勇在台湾是“一个神的存在”、一个“传说中的哥”,人称“随驾公”或“随驾王爷”。在“嘉庆君游台湾”的传说里,李勇随“皇子身份”的“嘉庆君”游历台湾。李勇庙则因“嘉庆君游台湾”的传说而得名(庙建于1900年,庙名保安宫,俗称王爷庙。多年后始有当地耆老称庙祀主神名李勇),又因电视剧热播“嘉庆游台湾”的传说而香火鼎盛。 

  在台湾,以“嘉庆君游台湾”为题目或题材的作品有传说、小说、电影和电视剧,还有“念唱”即教科书上说的“讲唱文学”。这些作品留给我们的不仅有“电视剧影响民间信仰的最佳例证”,还有更多的好材料。 

  兹就念唱(讲唱文学)举例而言之。记得在母校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我们用的古代文学教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初版,1979年第6次印刷)。这部教科书式的、三卷本的巨著,是由余冠英、钱钟书、范宁等18位名家编写的。书之最后,有专节描述和论述讲唱文学,谓讲唱文学有只唱不说、只说不唱和有说有唱三类。实际上,讲唱文学的说、唱都有艺术表演的成分,都有艺术欣赏的价值。将讲唱文学缩限为案头之作,只看唱本不及其余,便错失了讲唱文学的艺术成分和艺术价值。端赖旧时灌制唱片和现今复制音像的技术,也依靠专业人士的收集和收藏,我们才有机会收听和收看台湾民间艺人(如刘福助、黄秋田)念唱的“嘉庆君游台湾”,欣赏其念白、吟唱和伴乐之美,欣见其表情、动作、服饰、布景和灯光。另外,台湾民间艺人念唱的“嘉庆君游台湾”有关于台湾古今地名对照的一段念唱:“清朝皇帝嘉庆君,过来台湾做(坐)柴(木)船。古早屏东是阿猴,高雄又名是打狗,台南古都赤崁楼,永康叫做埔姜头,白河旧时是店仔口,北斗土名是宝斗,人说台西是海口,清水叫做牛骂头,新竹以前是竹堑,嘉义旧名是诸罗山,隆田叫做番仔田,阿公店是叫做冈山,竹山番薯上介赞,鹿港珠螺是名产,麻豆好吃是文旦,人讲宝岛是台湾”(黄秋田念唱。刘福助念唱的内容更为丰富)。这是台湾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好材料。 

  附带言之,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看,宋光宇所谓“嘉义竹山乡”亦宜有说焉。竹山今属南投,称南投竹山镇。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诸罗、凤山、台湾),竹山属台湾府诸罗县。清亁隆五十二年(1787),诸罗县改名嘉义县。竹山曾属诸罗,而传说中“嘉庆君游台湾”的干隆末年,正是诸罗改名嘉义的时间。大致而言之,“嘉义竹山乡”之说是其来有自、言之有理的。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