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32. 从简略语说起

  中评社北京2月15日电(作者汪毅夫)有朋友告诉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第二条说:“本法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如果将“国家通用语言”简略为“国语”,我们便得到“国语是普通话”的判断句。“国家通用语言”简略为“国语”,当否?暂且不论;“国语是普通话”,有毛病吗?没毛病。 

  讲一段概念史吧,“国语”和“普通话”两个概念的历史。1906年,《江苏新字母》的制定者朱文熊提出了“普通话”之名,以指称各省通行之语。与“普通话”同时或稍后,另有“国语”之称流行。如,1910年底,议员江谦向资政院提出一个说帖,就学部奏报的《分年筹备立宪事宜清单》中所列“国语教育事项”,提出八点质问,其中包括“是否主张用合声字母拼合国语以收统一之效”。在清代末年,“国语”和“普通话”,称名虽异、所指则一,所以都被广泛使用。民国时期,“国语统一运动”呼声大倡(光复初期,台湾的国语运动也推展得有声有色),学界著作有《国语学草创》《国语学讲义》等,官方机构则有国语统一筹备会、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等。与“国语”的使用率相近或稍逊,“普通话”也被广泛使用。兹举例说明和证明:1.鲁迅《两地书》:“校旁只有一店,店中人能说几句‘普通话’,但我懂不到一半”;2.鲁迅《两地书》:“今天本人来了,叫春来,也能说几句普通话”;3.鲁迅《我的种痘》:“她用了很流畅的普通话,劝我们乡下逃出来的人们,应该赶快种牛痘”;4.陈万里《泉州第一次游记》:“护路军队多山东人、河南人,跟他们说普通话,居然称老乡”;5.张星烺《泉州访古记》:“有江西僧某,能普通语”;6.张星烺《泉州访古记》:“适有晋江人陈育才者,能普通语,来周旋吾辈”;7.张星烺《泉州访古记》:“郑先生能普通话,问其先人之事,慷慨而谈,有其先人豪爽之风”;8.李时霖《台湾考察报告书》:“辜氏为日本贵族院议员,现年71岁,原籍福建同安,先世移居台湾,迄今已百余年。辜氏操普通话甚纯熟”;9.李时霖《台湾考察报告书》:“杜氏为台湾医专教授,现任中央研究所技师,曾旅华多年,操普通话甚纯熟”;10.台湾义勇队《台湾先锋》:“叶同志是台湾屏东人回到祖国来只三、四年,而普通话却说的很好”;11.台湾义勇队《台湾先锋》:“本队每星期六均有一次讲演比赛会,主要目的在使同志们练习普通话和增强对某问题之认识”。1949年迄于今日的情况是,大陆于1955年起以“普通话”作为全国共同语(全国通用语言)之名,台湾地区则仍然使用“国语”之称。然而,究其实,“国语”就是“普通话”也,确实没毛病。 

  现在谈关于“台湾话”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七种,闽南话是其中之一。闽南话里又有漳州腔闽南话、泉州腔闽南话、厦门腔闽南话和潮州腔闽南话之分,它们的简略语分别是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和潮州话,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腔调的不同。我们听漳州人、泉州人、厦门人和潮州人讲闽南话,可以清晰地分辨其腔调的不同。台湾也是闽南话复盖的地区,我们听台湾人讲闽南话,也可以清淅地分辨其漳州腔、泉州腔、厦门腔和潮州腔的不同。然而,台湾人讲的闽南话,完全不存在“台湾腔”,完全称不上“台湾腔闽南话”。因而,“台湾话”根本不是“台湾腔闽南话”的简略语,“台湾腔闽南语”并不存在。所以,台湾学者李敖大师说:“台湾话”根本不存在;台湾地区另一位大师级学者戴国煇则认为,“台湾话”不仅包括闽南话,还包括客家话和高山族的语言。“台语流行歌”流行于大陆,往往被改称为“闽南话流行歌”。对此,有台湾朋友感到不解和不满,甚至有人提问:“台语就是台语,把台语流行歌改称为闽南话流行歌,有必要吗?”我们可以用李敖的话,也可以用戴国煇教授的说法来回应:“把台语流行歌改称为闽南话流行歌”,有必要,没毛病。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