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几点星火

  读庄子书,善其言:“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解者曰:“新新不住,念念迁流,昨日之我,于今已尽,今日之我,更生于后。”此为养生顺生之意。人生老暮,回首已往,我这一把生命之火,不过是穷于添薪,顺火势燃烧而已。总体虽不足称道,却亦有若干星火可资记叙。

  一、少年时光

  童年印象最美的,是洛阳铁一小背后的邙山。司马懿坟、吕祖庵,出学校后门一二里山路就是。路旁密密匝匝的酸枣、苍耳高可齐肩,当然是我们这些八九岁的小学生的肩。下得山来,衣服上不是挂满苍耳,就是被酸枣刺划出一道道口子。吕祖庵前有道吕祖庵河,是瀍河上游一条支流,河宽丈余,水深没膝,清澈可爱。虽是小河,却鱼虾成群。那时学校搞教育改革(大跃进时的教育改革),自办食堂、养猪、种菜,我们低年级的校外活动,就是上山打猪草。在小河里涮一涮打猪草的篮子,提上来,篮底一层活蹦乱跳的小虾。大约就是这些美好的景物,培养了我此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吧。

  初入小学,正逢大跃进年代,那种疯狂的热闹,也给我很深的印象,但负面为多。炼铁炉通天的火光、赶麻雀彻夜的锣鼓、院子里日日的宣传演出,我不知道这辈子厌恶人多嘈杂,不看文艺节目的坏毛病是不是那时落下的。还有一个很深刻的记忆,小学阶段,家里没有炒菜锅。大跃进号角吹响,钢铁元帅升帐,家家砸锅献铁,寸铁不留啊!我家只剩下砂锅瓦罐木筷子。大炼钢铁的结果是全社会钢铁紧张,好多年市上没有铁锅卖。好在后来闹饥荒,做饭不过是煮菜糊,也用不着炒菜锅。

  少年时还有一事,使我此生大部分时间都畏惧政治、远离政治。那时我已经到了郑州铁八小。4年级要写毛笔字作业,我信笔写下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万岁,大字本每12字一页,糟糕的是,“清朝政府”4个字留在了前一页,“理万岁”则顺在了后一页,中间的12个字没有标点(练大字也要标点吗)。当此作业本被拆散之后,只看中间一页,那是什么后果,诸君可想而知。如果论起入狱的资格,俺可是10多岁就入了文字狱的!

  二、珞珈山上

  如果没有高考,我现在大概就是个下岗工人。只读了两年初中的我,当知青、当工人,最好的年华,最应该学知识的年龄,12年啊!就那么虚掷了。如果没有来珞珈山补救,我絶对是白丁一个,一生在底层挣扎。

  我在珞珈山前后7年,可说的太多,挑两件以见一斑。

  武大中文系摆起历史,必称“五老八中”,以见其学术阵容强大。但我们进校,五老仅存黄耀老(黄焯),八中也已折其半。我有幸的很,既聆听过耀老的教诲,又亲炙于周大老(周大璞),这份殊遇,同学中大约只有我吧。

  聆听耀老的教诲是79年春天。第一个寒假过后开学不久,我打听到耀老的住处,登门拜访。那时知识分子政策尚未一一落实,耀老住在一区的一排破旧平房子中间的一间,有十来个平方吧。没有卫生设备,没有厨房。耀老病卧于床,他一个已是老年的侄女在照顾他。显然平时客稀,我的到访,使耀老十分兴奋,他挣扎着坐起来,靠着床头,竟然和我聊了两个小时。后来政策落实了,耀老搬了家,带了博士生,事情多起来,本科生就难得接近他了。我能够造访耀老,是那年寒假我去郑州大学看望父亲的老同学李法白教授,李先生是耀老的学生,他叮嘱我代他看望耀老。我就是从李先生那里才知道有个章黄学派。耀老当然记得李法白,再三夸奬他的这个老学生。夸完了李法白就夸起了我,说我北人南相,如何如何。接着就指导我如何读书学习,说治学要四个条件:天资、家学、师承、学力。论天资,我们都不过是中才之人,无法过目不忘,博闻强记;家学和师承要看造化和缘分,唯一自己可以把握的就是学力。努几分力就有几分进步。但学习要有方法,首要的是要有看家本领,没有看家本领不足以应敌。练就看家本领最简便的办法是通一部经典。如何是通?要把经典的每一字都透彻明白,不光是每一字都解得透,还要领悟为何用这个字,而别的字替换不得。初学通哪一部经典呢?耀老建议读《孟子》。读经之外,要通史,不通历史,经典也通不了。耀老推荐的史书是《通鉴辑览》,说《资治通鉴》部头大,读完不易。耀老还告我,他校订了《经典释文》,如果不能出版,就准备把它油印出来。我那时完全不懂耀老这项工作的学术贡献和意义,但那唯一一次的聆教却使我终生难忘。

  研究生我师从周大璞先生、宗福邦先生,学习古典文献学。二位先生治学严谨,为人却宽厚仁慈,即使批评也从不说重话,然能震动内心,催人自责自警。86年国庆节,我陪亲属游玩了三天,节后去见周先生,先生告我他节日看完了最近出版的章太炎自定年谱并写了指谬该书标点的文章。未等先生讲完,我已羞愧得一身大汗!

  三、教书生涯

  82年大学毕业分配填报志愿,我的志愿是教书,好像全年级志愿教书的只有两人。30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呆在大学校园。教书虽苦,我却能从这苦中品出淡淡的甘。否则,我早就跳槽了。

  教书的苦,首先是物质生活差,比社会一般人等都差。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十多年的光景,人文学科的大学教师或许是社会上收入最低的,连摆地摊的都不如。我的同事中有好几位教书之余去摆地摊,说比教书挣得多多了。我们的收入有多低呢?学年末发放课酬,最低的一次,是每课时1.75元!我记得那年我讲课最多,春节前拿回家了500多元过年,给老婆买件像样的衣服都不够!收入低,福利也差。青年教师都住在年久失修的筒子楼,一条漆黑黑的走道,两边是一个个单间,没有厨房,厕所公用,包括洗漱洗菜刷碗吃水,都在公用厕所解决。下水道堵死不通,污水溢出到走道,流出门洞,干脆厕所墙上砸出个洞,排放到楼外。厕所地面摆有砖头,可以踩着进出。如果你从外面进入筒子楼,进去之后,千万不要移步,且站立两分钟,让瞳孔放大,适应了黑闇,纔可迈步。否则,你不是撞翻了人家的锅,就是被杂物绊住腿,摔个跟头。那时候还不敢生病,学校医院基本没有治病的药,当然可以到公立医院看,但医药费报销可就麻烦了,有女教师生孩子的住院费,孩子已经上学了,还没能报销呢!

  大学教书虽苦,但是自由。社会各职业,少有那么自由的。这一条不说也罢。大学教师各有专业,专攻久了,总有几分感情,至少也有点感觉,和婚姻差不多。感情深感觉好的,完全可以把人生寄托进去,物质生活的差,也就淡淡的不是什么事了。同事中有此境界的人物都令我钦敬不已,一生总有这样的人物相伴,谁说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呢!

  我这辈子很得上天眷顾,上珞珈山,与同学才俊订下三生之交;行走在大学校园,总有楷模映照着我去正身修己。人物扶持我之外,还给了我机会游历韩国、香港,拓我眼界,启我愚罔。我何人斯,蒙此天恩!现在,已是残火余烬,薪柴,已所剩无多。愿这簇残火,在轻风的吹拂下,再漾出几点星火吧。


  2015年元旦于深圳

  段书伟简历 (学号787014)

  男,汉族,1951年10月3日出生。籍贯:河南渑池。文学硕士,高校教师,教授。

  1978年至1982年夏,武汉大学中文系学生。河南(郑州)考生。

  1982年毕业分配至郑州大学中文系汉语教研室。

  自1982年起,一直在高校任教,所历学校有:郑州大学、深圳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香港树仁大学。主要讲授古代汉语、训诂学、目録学、古典文献学等课程。多次获教学优秀奬。学术研究方向主要为:古典文献学、训诂学、文选学。自撰及参与编撰学术专著多部,其中《榕村语録》(点校)为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儒藏》子项目,《通俗文辑校》获1993—1994年全国古籍图书优秀奬,《通假大字典》获河南省社科二等奬。所发表学术论文有影响者如《关于文选李善注》、《文选李善注引用通俗文评述》、《清代〈文选〉通假字研究》等曾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华书局编撰的论文集全文转载。曾被国家教育部聘为“跨世纪优秀人才”和“国家社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1999年被评为郑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曾任“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理事。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