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小说中《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但谁是击毙座山雕三姨太“花蝴蝶”就鲜为人知。击毙“花蝴蝶”就是我们永定籍的原福州军区炮兵司令员沈仲文的夫人李森。
李森是怎样击毙“花蝴蝶”的?
1947年,李森担任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第四军分区骑兵团团部政治指导员,其丈夫沈仲文是骑兵团政委。同年11月上旬,骑兵团大部队由沈仲文政委率领下,开拔去剿灭一股400余人的土匪队伍。当时因怀孕而留在原地做善后工作的李森接到了当地群众的举报,说在40公里外的一个烧锅店里发现了座山雕三姨太“花蝴蝶”。“三姨太”生性凶残,善于骑射,经常带土匪打家劫舍,残杀地方机关军政干部和群众,砍头、剖腹、挖眼,无所不用其极。23岁的李森当即就地组织了70余人的骑兵小分队。当时团里只有她一个女人,怀着3个多月的身孕。在充分摸清“花蝴蝶”的兵力部署和所隐藏的碉堡位置后,李森决定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出发前,为了防止流产,她在肚子上缠了几圈白绷带,就挎着马刀,别上手枪,带着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和仅有的3挺机关枪向“花蝴蝶”隐藏的烧锅店进发。当时正在碉堡里养病的“花蝴蝶”听到枪声,慌不择路准备逃跑。她一露头,就被赞誉为神枪手的李森抬手一枪,“花蝴蝶”当场击毙。李森走近“花蝴蝶”看了看,她30多岁年纪,长得很漂亮。这时盘踞在烧锅店的100多名土匪,看到匪首已经毙命,更是无心恋战。凌晨1点左右,李森率领的这支临时骑兵队,消灭敌人20余人,生擒80余人。李森在这次剿匪中的英勇表现,部队给她记了三等功。
李森击毙座山雕三姨太“花蝴蝶”的英雄事迹,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是她经历了许多血与火的洗礼而铸就战斗人生的结果。
李森于1925年2月出生在山西灵丘县一个叫小浪门的小山村。父亲给她取名叫玉梅。李森家庭贫寒,从小性格倔强,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那时,女孩子必须缠脚。但她总是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松开缠脚布。
由于家里穷,李森16岁那年被送到南坡村当了童养媳。但婆家对她任意大骂欺凌,使她伤透了心。最后她反抗逃回了家。父亲李永,当时已经是地下共产党员,给她寻找一条新的革命道路。1941年,正是抗日烽火燃烧中华大地的时期。那时,日本侵略军在晋北地区疯狂“扫荡”,到处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实行“三光”政策。一天,父亲听说邻村强奸杀人的消息,断然把李森送到下关镇武委会,让女儿参加了革命。
参加革命后,李森任灵丘县第二区武委会妇女部长。她参加革命不久,便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1942年10月的一天晚上,区武委会领导得知驻在城里的日寇经常出城四处抢粮,就命令李森带领10名妇女自卫队员,把距复光大桥半公里处的公路切断。当看到日本鬼子几部大卡车被她们布下的地雷炸翻并掉进壕沟时,一位女战士情不自禁地雀跃起来。鬼子发现了她们,就一边追赶,一边用乱枪扫射。李森向山坡奔跑时,一颗子弹击中了她的左脸部,她大量出血,昏迷了过去。第二天,当战友们找到她时,她已经成了血人。同志们把她抬到老百姓家里,给她喂水时,发现她的下颚漏水。原来子弹已贯穿了她的下颚和脸颊。后来,她被转移到河北省晋察冀军区野战医院,大夫为她取出了残留在脸颊内的子弹碎片,3个多月后才痊愈。经历了这场血与火的洗礼,李森破了相,成了三等残废。
1943年,在日军疯狂“扫荡”和步步“蚕食”、“封锁”的情况下,我军军需成为一大困难。上级指示,将晋察冀军区一分区被服厂的60名小战士送往延安,纺纱织布,推进大生产运动。李森也在这60名小战士之列。从河北徒步去延安要走了4个月,沿途还要穿过敌人的几十道封锁线。踏上行程后没几天,就有好几名小战士在穿越封锁线时牺牲了,但小战士们没有一人动摇。当时北边有一座高山叫“摩天岭”,如果能跨越这座山,就可以大大缩短行程,并可以少穿很多道封锁线。然而,这座山森林茂密,人迹罕至,全程100多公里,而且方向难辨。山上气候恶劣,大家双手都被冻僵,而且又陡又滑,稍不留意就有摔下山崖的危险。许多人患有疟疾,接连几名小战士行军之后倒下去了。经过艰难跋涉,他们终于翻越了摩天岭,到达革命圣地延安时,60人的小分队只剩下40人。
毛主席、周恩来亲自接见了他们。李森见了毛主席,想起沿途一些战友们牺牲的情景,不断地哽咽抽泣,憋了一肚子话要对毛主席说,却一句也说不出来。毛主席亲切地拍拍她的肩头,安慰说:“不要难过,革命就会有牺牲嘛!”
后来,农村出身的李森心灵手巧,又能吃苦,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功臣、劳动模范,18岁光荣入党。她的事迹被登在报上。有一天,有一位年轻英俊的营长沈仲文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找到了被服厂,指名道姓要见李森,并向她求婚。然而,李森的内心世界漂浮着一片阴影:因被日本鬼子子弹打伤,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疤痕,使他不敢面对婚嫁。沈仲文找到被服厂厂长说:“请你转告李森,我从报纸上知道她是山西灵丘县人,我在那里打过鬼子,也一样受过伤!我在平型关打鬼子时断了一条腿,是白求恩大夫救治的,我才没有被截肢;我脖子上还残留子弹头。”沈仲文又拿着报纸找到当时担任延安中央党校副校长彭真,说:“请你为我做主,我要娶李森为妻!”组织上批准之后,沈仲文开始准备“洞房”——挖窑洞。当时挖窑洞至少要三至四个月,沈仲文等不及了,就约了另一个也等着要结婚的战友一道挖。一两个月后,窑洞就挖好了,但只能放下两张窄床,就没有什么空间了。他们在窑洞中间挂起一道布帘,就算解决了两间婚房。这场简单的婚礼,使李森终生难忘。
1945年秋,李森的丈夫沈仲文奉命开赴东北前线,李森也随军奔赴东北战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清剿土匪、消灭伪军及其他反动残余势力。1947年,李森担任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第四军分区骑兵团团部政治指导员,她的丈夫沈仲是骑兵团政委。要打土匪,就要学会骑马。李森说:“我学会骑马是沈仲文教的。在老家,我骑过馿子,没骑过马,开始骑马上不去,就练,非常难,第一次马一穿沟,我就从马脖子上摔下来。摔下来不怕,又骑上去。沈仲文让我勒紧缰绳,腿夹住马肚子,就不掉下来了。”因此,她才有击毙“花蝴蝶”的条件和基础。
1947年12月,李森调任东北第四野战军第四纵队第36师108团部指导员。在辽沈围困长春之战,负责发动群众,封锁通往长春的所有通道,盘查进出人员,控制粮食流入市内。先后还参加了王家铺守备战、攻克锦州、攻坚铁岭、围攻沈阳等战斗。1948年12月的平津战役中,参与了堵截塘沽之敌的战斗。1949年4月,四野大军南下,李森奉命留守天津。1950年6月调任四野49军146师436团团部指导员,参加了广西剿匪战斗,平息匪患,巩固人民政权。1951年8月,调任解放军四野第49军146师协理员。1954年转业地方。先后在广东、北京、福建、江西等地工作。
李森离休后在福州定居。福建省永定县湖山乡里佳村是沈仲文的故乡,李森和丈夫一起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做了很多事情。沈仲文去世后,李森继承丈夫的遗志,继续为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余热,建言献策。
李森和沈仲文共有4个子女:女儿沈曼丽,是个出色的军医;长子沈志群,是个出色的飞行员;次子沈爱民,立志科学考察工作,策划和组织过众多国内外大型科学考察和学术活动,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三子沈沉,曾做过军报记者,足迹遍及祖国各地,后来走出国门,开始创业。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