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清晰把握1949-1985年台湾“经济奇迹”的发展脉络,需要对这近40年的发展过程进行再分段。按照导论中提出的主要因素与非主要因素、经济结构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等阶段划分依据的综合考虑,可以大致将这一发展过程划分为相互衔接的4个小阶段:经济恢复阶段(1949-1952);经济初步发展阶段(1953-1960);经济高速发展阶段(1961-1972);经济波动调整阶段(1973-1985)。
第一节 经济恢复阶段(1949-1952)
一、社会经济背景
这个时期台湾经济处于极端困难与混乱之中。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时,台湾刚刚光复4年,社会经济尚未从战争创伤中复元,困难重重,而随国民党政权迁台,大量大陆军民涌入这个弹丸之地,再加上庞大军事开支的压力,原已十分困难的台湾经济更是陷入一片混乱,濒临全面崩溃的边缘。
(一)生产萧条,物资匮乏
1945年台湾光复,结束了长达50年之久的日本殖民统治,但是日本留给台湾人民的却是遭受战争严重创伤的经济。光复初期,台湾虽然努力从事经济重建恢复工作,但因国民党政权忙于大陆内战,无暇顾及台湾经济的恢复,而日本撤离台湾又带走了技术人员、资金及关键性机器设备,台湾经济重建与恢复工作进展缓慢。直到1948年底止,台湾的工业生产水平只有光复前最高水平1941年的59%;主要农作物与牲畜生产只有光复前最高水平1939年的77%。1949年,台湾主要农工产品产值,除了纱和布两项外,都还未达到日据时期的最高水平,其中,糖、纸及一般机械等产量还不及日据时期的一半。与此同时,由于丧失了日本和中国大陆市场,台湾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基本上陷于中断。整个社会物资匮乏,供需失衡的状况极其严重。
(二)人口骤增,混乱加剧
光复初期台湾的人口约610万人(1946年),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走向崩溃,大批军民逃避到台湾,到1952年台湾人口猛增至810万人,短短6、7年间人口增长了200万,其中1949年一年人口增加数即达72万多人。人口的骤增给原已物资奇缺、人民生活穷困的台湾经济再增加了巨大的压力,社会经济混乱的局面进一步加剧。
(三)通货膨胀恶性发展
这是这时期台湾经济最严重、最要害的问题。由于生产萧条、物资匮乏、人口激增以及货币超额发行等因素的相互激荡,台湾物价飞涨。据统计,从1947年到1949年底3年时间里,台湾省物价涨了1056倍。而1949年一年内,台北市的零售物价上涨率竟高达3405.7%。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使民众对台币完全失去信心,工农业生产难以恢复正常,而生产停滞,市场物资短缺,又使通货膨胀更趋恶化,台湾经济因此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二、促使经济走向稳定的因素
由上述可见,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迁到台湾后,不仅政治上奄奄一息,其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亦极其严峻。为了站稳脚跟,维持生存,唯一的出路在于尽快挽救恶化中的台湾经济。为此台湾当局实行了若干重大经济改革措施。与此同时,及时到来的美援,在相当程度上解救了台湾经济的燃眉之急。台湾经济终于1952年前后摆脱了混乱动荡的困境,逐步走上正常稳定的发展道路。
(一)重要经济政策与措施
1.实行币制改革
为了建立台币信誉,控制恶性通货膨胀,稳定经济体系,台湾当局于1949年6月颁布“台湾省币制改革方案”及“新台币改造办法”,规定:新台币指定由台湾银行发行;新台币发行总额以2亿元为限;新台币对美元汇率订定为5:1;新台币与旧台币兑换率为1:4万,并限定在1949年12月31日前兑换完毕;新台币以黄金、白银及外汇为实足准备发行。台湾当局想通过币制改革,控制货币的供应量,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从短期来看,其效果并不明显,新台币最高发行限额很快就被突破,币制改革后最初几年里货币流通速度没有明显降低。但从长期来看,币制改革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旧台币恶性通货膨胀的危害,为其它经济措施的推行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环境。除了改革币制外,台湾当局还开办优利储蓄存款制度与黄金储蓄存款业务,以高利率及黄金储蓄政策吸收社会游资,这对抑制通货膨胀、稳定金融形势发挥了较明显的作用。
2.实施外汇贸易管制
为了应对外汇严重短缺问题,台湾当局在实行币制改革的同时,实施了新的结汇证签订办法,规定新台币5元兑换1美元,采取单一汇率制。同时,颁布《进出口贸易及汇兑金银管理办法》,将进口的商品分为准许、暂停、管制和禁止4类加以处理;对出口的商品则分为准许、管制和禁止3类;规定出口所得的外汇中,20%按官定汇率结售于台湾银行,80%发给结汇证明书,证明书可以自由转让;进口商品所需外汇采取自由申请制度,即以结汇证向台湾银行换取同等价值的外汇。对外汇的使用实行严格的审核管理。但因官定汇率的订定不尽合理,结汇证制度的实施并未起到鼓励出口、调剂外汇的作用。从1951年4月起,台湾当局对结汇证价格采取差别价格即复式汇率制,新结汇证的中心汇率为1美元比15.9元新台币;官价汇率为1美元比10.35 元新台币,规定生产器材、原料、日用必需品及美援进口按官价结汇,一般进口按结汇证价格结汇。民营企业出口所得外汇的20%按官价结汇,80%按结汇证结汇,而公营事业出口则全部按官价结汇。这样,复式汇率逐步成为调节物资进口数量与构成的杠杆,对稳定物价、节约外汇和促进岛内必需品工业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3.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
1949年6月台湾当局成立台湾区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担负各项工业的策划、配合和督导,并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确定恢复发展工业的方向和重点。防务用品及生活必需品、外销商品、进口货的代用品等的生产为当时工业的发展方向;而以电力、肥料及纺织3项工业为优先重点发展的工业,以带动整个工业生产的恢复。
(二)进行土地改革
国民党到台时,日据时期遗留下来的封建土地关系和租佃关系在农村仍占统治地位,占农村总户数将近90%的61万多农户,只拥有全部耕地的22.42%,其中近半数的佃农、雇农则完全没有土地。广大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不得不承受高额地租的剥削,而且没有佃权的保障。这种不合理的财富分配状况,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粮食供应难以解决,同时亦潜伏着爆发动乱的可能。基于维护自身利益,台湾当局在1949年至1953年间进行了比较认真彻底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三七五”减租。从1949年4月开始限定地租额不能超过土地全年产量的37.5%。第二阶段,公地放领,即台湾当局把一部分光复时接管的日本殖民当局和日本私人占有的耕地放给农民承领,共出卖公地7万公顷,其中水田3.4万公顷、旱田3.7万公顷。地价是土地年产量的2.5倍,以实物计算,10年内还清。第三阶段,征购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规定地主占有耕地水田不能超过3甲(1甲=0.97公顷)、旱田不能超过6甲。地主把超过规定的土地(共14万公顷)卖给台湾当局,地价与公地放领的地价相同。当局付给地主一部分公营企业股票,一部分实物债券,债券年息4%;然后台湾当局再以相同价格把土地卖给佃农,佃农以实物偿付地价。后两个阶段卖给佃农的土地共计21万公顷,约占全部耕地的25%。土地改革较彻底地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原有不合理的分配格局,从而大大刺激了农民改良土地增加生产的积极性。这对台湾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进而对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美国对台的经济援助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鉴于台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恢复对国民党的经济援助,这给濒于崩溃的台湾经济注入了一支极其重要的“强心剂”。
1950年下半年美援物资就到达2.05亿美元,1951年美援增加为5.66亿美元,1952年进一步增加到8.91亿美元。如前所述,50年代之初,台湾物资奇缺,通货膨胀恶性发展,大笔美援的及时到来,为台湾经济走出混乱的困境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首先,大量美援物资弥补了台湾物资供需的巨大缺口,有助于遏制住恶性的通货膨胀;其次,大量美援物资特别是化肥和农工原料的无偿输入对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极其有利;再者,巨额美援物资的出售,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台湾当局的财政赤字,并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资金。
三、经济的稳定与恢复
上述各种内外因素相结合的结果是,在1952年左右台湾经济由混乱走向基本稳定与恢复正常发展。
(一)物价涨幅渐趋缓和
自1950年起台湾物价上涨率呈连年下降趋势,1950年为89%,1951年降至53%,1952年再降为23%。台湾物价由光复以来的激烈动荡时期转入相对稳定时期。
(二)农业生产的恢复
到1952年台湾大部分的农业重建及恢复工作已相继完成,以1935-1937年三年平均为基期,1952年台湾农畜生产指数由1945年的48增加到113,并已超过1939年日据时期最高生产指数的107。台湾最重要的农作物稻米产量在1950年恢复到142.2万吨,超过战前最高产量,1952年进一步增加到157.0万吨。同期,甘薯产量也远远超过战前最高水平。但经济作物甘蔗、茶、香蕉等在1952年还未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
(三)工业生产的恢复
台湾当局重点发展的电力、肥料及纺织三个部门,恢复发展较快。1952年台湾的发电装机容量已达33.15万千瓦,较战前水平略有提高。化肥产量亦由1949年的8531吨增加到1952年28131吨。纺织业生产方面,到1952年时,台湾已拥有棉纺纱锭143000锭,毛纱、毛线及呢绒等纺织产品已基本能满足岛内需要。
(四)对外贸易的恢复
1949年至1952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美援的到来,台湾的对外贸易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1952年外贸总额恢复到3.2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0亿美元,进口额为2.07亿美元。
第二节 经济初步发展阶段(1953-1960)
随着台湾经济大致恢复稳定,从1953年起台湾经济政策由追求稳定转而强调追求发展。但是当时整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仍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生产水平低,特别是工业生产落后,制造业比重仅为11.2%,物资供应和就业压力极大,失业率高达10%左右。另一方面,出口商品仅有少数农产品,外汇严重不足,进口生产生活所需物资十分困难。与此同时,由于军事支出庞大,当局财政呈现巨大赤字,不仅筹措经建资金困难,而且威胁物价的稳定。在此背景下,台湾当局开始制定并实施经建计划,采取“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策略,而工业发展重点则确定为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并鼓励民间投资兴办工业。这个时期,台湾先后实施了两个四年经建计划(1953年-1956年;1957年-1960年),并得到美援的大力扶植,经济较快摆脱了困境,获得初步发展。
一、大力发展农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可靠基础
这时期,农业是台湾经济的主要支柱,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随着1953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台湾农业生产力逐步摆脱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并在“农复会”的协助下,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在另一方面,台湾当局重视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使这时期农业固定资本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年平均达20%以上,从1953年到1962年台湾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4.82%,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一般只在1%-3%。大力发展农业的结果,不但保障了城乡的粮食供应,而且提供大量农产品及农产加工品出口创汇,创汇额每年约1亿美元,大约可支付每年工业原料和设备进口费用的50%(其余50%为美援物资),使台湾工业发展具有较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发展进口替代工业
为了满足消费,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发展也十分迫切。鉴于当时外汇严重不足的情况,台湾当局采取了重点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策略,以减少进口,节约外汇。进口替代工业以劳动密集型生活日用品工业,如纺织、化肥、食品、水泥、玻璃、合板、自行车、药物、人造纤维、塑胶原料制品等为主要内容。这时期台湾工业产品以内销为主,外销为辅,外销目的主要在赚取进口工业原料和设备所需的外汇。为扶植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一)关税保护政策
在经济恢复时期,台湾当局曾进行税制改革,调整税率,主要目的在增加税收,改善财政收支。而在1955年修正进口税则时,大部分重要原料及生产器材的税率都未变动,但对加工及制造品的税率则提高许多,使平均实质税率由修正前的20%以下,大幅提高至30%以上,其目的除增加税收外,更重要的是对已能自行大量生产的产品给予高关税率的保护,使之免受进口同类商品的冲击。
(二)进口管制与外汇管制
台湾从1949年就开始实行进口管制了,当时主要着眼于节省外汇,但进口管制实施的结果也间接发挥了保护进口替代工业的功能。1960年,台湾公布“货品管制进口条例”,则将进口管制正式列为保护台湾工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与此同时,由于外汇短缺,即使准许进口的货品中,也须申请核准以获得进口外汇的分配,这种外汇管制的办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台湾工业提供了数量管制的保护作用。在另一方面,自50年代初起台湾采取复式汇率制度,使其有利出口,不利进口;有利生产设备原料及民生必需品的进口,不利非必需品及奢侈品的进口,这对台湾发展进口替代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如1957年7月当局规定,民营企业进口汇率为32.28:1,出口汇率为26.35:1。这使进口汇率高于出口汇率,其所显现的进口额外汇负担等于额外进口税,对本岛进口替代工业有一种保护作用。
(三)设厂限制措施
为避免保护措施下所产生高额利润吸引少数工业过度投资,造成生产过剩,台湾当局陆续对某些已满足内需,而一时又无法出口的工业,限制新厂设立及旧厂扩充。这使原有工厂不必担心新竞争者加入,获得另一层保护。
除了上述各种政策措施外,这时期台湾当局还采取低粮价政策,使农工贸易条件对工业产品有利,并通过田赋征实、随赋收购、肥料换谷、复式汇率、出口差价等制度,将农业剩余有效地转移给工业,达成“以农业培养工业”的目的。
由于选择了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并加以大力推动,再加上美国的大量经济援助(1951年到1965年,台湾获得的美援共计14.82亿美元,平均每年1亿美元左右),台湾经济较顺利地发展起来。在第一个四年经建计划的1953年-1956年,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8.1%,第二个四年计划1957年-1960年内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为7.0%;而物价上涨率在第一个四年计划里为9.5%,第二个四年计划时降为8.3%。虽然物价上涨水平还较高,但比40年代末50年代初已有较大改善。随着经济的初步发展,台湾经济结构也获得逐步改善。1952年农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0%,工业仅占18.0%;至1960年,农业比重降为32.9%,工业比重则上升至24.9%。这时期台湾经济的逐渐稳定与初步发展,为以后10多年的高速稳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表1-1 1952-1960年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
表格略
表1-2 1952-1960年产业结构变动(占GDP%)
表格略
第三节 经济高速发展阶段(1961-1972)
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农业与进口替代工业发展较快,并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但作为海岛经济,台湾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局限性很大,到50年代末期时,整体经济发展已面临不少困难和新问题,主要有:(1)台湾本身市场狭小,进口替代工业的市场已饱和,导致工业增长减缓。(2)在市场有限的情况下进口替代工业无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以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3)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虽然减少消费品进口,但所需资本设备及原料的进口却随之大幅增加,而依靠农产品出口创汇增长有限,因此,巨额贸易逆差仍然存在。鉴于这些情况,并考虑当时内外经济环境,台湾当局决定放弃强调进口替代工业发展的政策,而代之以发展出口工业的政策,以扩张出口带动经济发展。
一、经济改革措施
从50年代末期起台湾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开放特点的经济改革,先后公布与实施《改进外汇贸易方案》、《十九点财经改革措施》、《奬励投资条例》等,这些改革措施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采取各种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
第一,简化汇率并将新台币大幅贬值,以刺激出口。把原来多元复式汇率逐步简化为单一汇率,同时将新台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由24.78:1陆续贬值至40:1。
第二,放宽进口限制、降低关税,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健全外销退税制度。在扩大出口退税范围的同时,简化退税手续,至1968年,建立了保税工厂14家,保税仓库19个。
第四,实行外销低利贷款办法。企业在生产与销售出口商品的各个阶段,均可以向银行申请利率低于一般贷款的优惠贷款。
(二)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投资活动
在50年代台湾当局曾先后公布实行《外国人投资条例》及《华侨回台投资条例》等,吸引侨、外资本来台投资。60年代初期,为了扩张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制定《奬励投资条例》及《技术合作条例》等,加速改善投资环境。其中,《奬励投资条例》的公布实施最具影响力。该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将有关奬励投资的各种规定汇集成一体,一方面以税收减免为主要手段,奬励储蓄、投资与出口;另一方面则简化行政手续,方便工业用地的取得。
(三)建立加工出口区,大力发展加工出口工业
1965年台湾设立瞭高雄加工出口区,随后又相继设立了楠梓、台中两个加工出口区。在加工区内,一方面提供厂商比《奬励投资条例》更优惠的税收减免待遇,如免征原料、机器设备的进口税捐等;另一方面以各种便利设施及服务机构,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经济高速发展
上述一系列重要经济改革措施的实施,促使台湾走上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道路,而这时期国际经济景气持续繁荣以及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又为台湾发展出口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此背景下,台湾出口工业快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往存在的失业问题、物价上涨、财政赤字、国际收支逆差等问题,都获得较好的解决。台湾经济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基本上达到了兼顾增长与稳定的双重目标。
(一)经济高速增长
进入60年代以后,台湾经济增长迅速,1964年经济增长率首次达到两位数(12.3%),1964年-1973年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1%,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9.7%,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19.4%。
(二)经济结构显着变化
由于出口带动工业增长,这时期台湾经济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1963年台湾工业净产值为新台币197.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为28.1%,首次超过农业(26.8%),台湾产业结构从此发生根本性的转折。到1972年时,在台湾生产总值中,农业的比重下降至14.2%,工业的比重上升至40.3%,服务业比重为45.5%。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1960年台湾进出口贸易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才29.9%,1968年外贸总额所占比重第一次超过一半而达51.1%,1972年进一步升至83.0%。值得一提的是,从1971年开始,台湾外贸扭转了长达18年的逆差局面,而进入长期顺差时期。
(三)物价平稳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由于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国际收支状况好转,加上国际市场物价比较稳定等原因,这一时期是台湾光复以来物价最平稳的时期。1961年-1972年,台湾批发物价平均每年上涨率为2.0%;零售物价平均每年上涨率为2.9%。
表1-3 1961-1972年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
表格略
表1-4 1961-1972年产业结构变动(占GDP%)
表格略
第四节 经济波动调整阶段(1973-1985)
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
进入20世纪70年代初期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迫使台湾再次调整经济发展方针策略。
首先,在国际经济环境方面,由于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与通货膨胀,这对已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台湾,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严重影响与冲击,1974年台湾经济增长率跌至1.2%,而物价上涨率则超过40%,台湾经济的增长与稳定面临严峻的挑战。70年代末第二次能源危机发生,世界经济持续不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日趋加强,台湾经济发展不能再以耗费能源的重化工业为重点了,台湾的出口增长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受到美国要求开放岛内市场的压力与日俱增。此外,较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凭藉廉价劳力及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力密集出口工业,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对台湾形成很大压力。
其次,在内部经济环境方面,随着前一时期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新矛盾日益突出。一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赶不上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二是,轻纺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轻工业与重工业、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比例失调。由于工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为主,不仅工业基础薄弱,对外依赖严重,易受国际经济波动冲击,而且由于劳力密集产业的快速扩充,劳力不足现象已开始出现。进入80年代后劳力短缺、工资上涨的问题更加明显。三是,由于农工贸易条件长期不利农业,加上受自然环境限制大,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农业生产已出现停滞甚至萎缩的现象。
面对内外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台湾当局在致力稳定经济的同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采取发展重化工业,推动第二阶段进口替代的政策,并重视解决农业问题。进入80年代后台湾则强调发展附加价值高、能源密集度低及污染小的技术密集型工业,促进产业升级。台湾经济因此在波动中向前发展。
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
(一)运用财政金融手段稳定经济
台湾经济在平稳而迅速地发展十几年之后,这个时期又受到通货膨胀的严重冲击,经济的稳定再次成为台湾经济的首要问题。1974年1月台湾当局公布实施《稳定当前经济措施方案》,主要内容为:(1)采取控制物价的紧急对策。在国际油价剧涨之际,冻结原油进口关税和油制品货物税,并实施黄荳、小麦平价补贴,以缓和进口成本上升对岛内物价的冲击。同时,为反映原油价格上涨,迅速调高岛内有关物价,采取一次涨足办法,消除预期涨价心理。(2)降低关税、放宽进口管制。在1973年前后一年多时间内,台湾当局调整关税税率17次,降低生活必需品及原料的税率,同时取消2000多种进口物资管制。这些措施有利于相关物资的进口,发挥稳定物价的作用。(3)采用高利率政策控制信用。一方面,多次提高各种存款的利率,以吸引储蓄;另一方面则调高银行业各类放款利率,以抑制需求。
(二)实行第二阶段进口替代及出口扩张政策
为了改变出口工业所需原材料、零件及机械设备等严重依赖进口的状况,促进工业升级,台湾当局决定发展重化工业,以自行生产的化纤、塑胶及钢铁原料等,供应中、下游出口工业,这就是所谓“第二阶段进口替代”。为此台湾从1974年开始实施规模庞大的“十大建设”,其中建立一贯作业的钢铁厂、造船厂及石油化学工业体系便是发展重化工业的重大项目。作为配合措施,在70年代初期,台湾还修正《奬励投资条例》,增列加速折旧及重要生产事业纳税限额降低3个百分点等规定,以奬励重化工业发展。
(三)加强社会基础公共设施建设
“十大建设”中,属于交通、电力等公共建设的项目有七项,即中山南北高速公路、西线铁路电气化、北回铁路、台中港、苏澳港、桃园国际机场及核能发电厂,通过大规模的投资,重点解决交通及电力供应方面的瓶颈。
70年代后期,作为“十大建设”的延伸与扩大,台湾当局又推出“十二项建设计划”,包括交通建设5项;工业建设2项;农业建设3项;社会和文化建设各1项。1984年9月台湾当局再推出“十四项建设”,其内容除了重化工业、能源工业、运输通信、水利开发等外,还有生态保护、垃圾处理、医疗保健等有关民众生活环境的建设项目。
(四)加速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别
主要措施有:(1)从1973年起实施“加速农村建设措施”,拨发专款新台币20亿元用于农村公共投资,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健全农产品运销制度,改善农村生活环境。(2)降低田赋征收标准,废止肥料换谷制度,减轻农业部门税捐负担。(3)1974年3月设立“粮食平准基金”,金额新台币30亿元,以预定价格收购稻谷,保护农民利益。
(五)推动策略性工业发展,促进工业升级
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机发生后,台湾不再以耗费能源的重化工业为重点,而是开始促进附加价值高、能源密集度低及污染小的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在1980年开始的《经济建设十年计划》中,特别把机械工业(包括整套设备、电机、精密与自动化机械及运输工具等)、电子与资讯工业(包括电脑及周边设备、消费电子、电子零组件及材料、通信电子、工业电子等)技术密集较高的工业确定为策略性发展工业。为了促进这类工业的发展,台湾当局采取了相关配套措施。
1.提供优惠贷款。拨出专款由指定银行办理“发展策略性工业及重要工业中长期低利贷款”和“中小企业开发性低利贷款”,这些贷款期限长,利率则较低。
2.进行技术管理辅导。由工业技术研究院各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对厂商提供生产技术方面的辅导;由“中国生产力研究中心”协助厂商改善经营管理。
3.采取税收减免优惠措施。修正《奬励投资条例》,除原有奬励措施外,将策略性工业的保留盈余额度由实收资本的100%提高为200%,另外,对技术密集工业及主要出口工业的生产设备投资给予5%至20%年投资税额扺减。
4.设置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这是台湾发展科技及策略性工业,加速工业升级的一项重要措施。1980年12月,台湾在新竹地区正式设立科学工业园区,期望通过这一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基地,“引进高级技术工业及科学技术人才,以激励岛内工业技术之研究创新,并促进高级技术工业之发展”。为此,对获准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了比出口加工区更为优惠的奬励投资待遇及便利措施。
三、经济在调整中持续发展
由于台湾当局较及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应对这时期岛内外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尽管成效不尽人意,但总体而言,此阶段台湾经济还能在调整中不断发展。
(一)经济增长速度高低不定
在两次石油危机期间,台湾经济增长明显衰退,1974年和1975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2%和4.9%;1980年增长率为7.3%,到1982年降到3.6%。而经济增长率在1976、1977、1978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总体而言,这个阶段台湾经济仍维持平均7.7%的较高增长水平。
(二)经济结构调整改善
1973年到1985年,台湾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从43.8%升至46.3%,而农业的比重则从14.1%续降至5.8%。在制造业生产结构中,重化工业的比重自49.4%升至52.6%,轻工业比重则由50.6%降到47.4%。
(三)物价起伏波动大
在两次石油危机前后,台湾物价均大幅上涨。以消费者物价来看,1974年上涨率高达47.5%,1980年亦大涨19.0%。而在其它时间里物价水平则相对较平稳。
表1-5 1973-1985年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
表格略
表1-6 1973-1985年产业结构变动(占GDP%)
表格略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