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经典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传颂百世,更有《范文正公文集》留芳于后,他的思想光芒就像星空北斗,照耀新时代,指引好家风。
2019年5月,在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换届大会期间,有幸拜读范英先生的新著《范仲淹家风百首謡》;同年7月,谭坤智教授在广东社会学学会潜能开发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国学推广中心”的揭牌仪式的重要讲话中,提到此书在国学推广与家风家训的重要作用,引领我再次深入学习范氏家族的优秀家风文化。
《范仲淹家风百首謡》指出,范文正公非常重视家风建设,认为孝道是家风的首要根本。所谓“百善孝为先”,最大的善心是孝心,最大的善事是在家中力行孝道。再琅琅诵读忠勇、兄弟、慈悲、勤读、尊师、礼义、睦邻、敬怀、怜恤、谦廉、戒骄、惜物、报谷、天理、博爱、处世、修身、坚守、种根……可知范文正公的君子之道,从为人处世到情志修身,涉及各个方面,正气凛然。从歌謡中体会到作者对祖训的恭敬,感受到作者对范公的“品性方”“德行高”和“近完人”的追求。一部精致典雅的五言歌謡,唱出了中国独有的文化气质和普世价值。
读此书,令我想起我的家族对我的影响。我的祖父童年读私塾,晚年儿孙满堂,在家带孙识字读诗吟謡,一如家庭学堂,乐趣之至;我的父亲青年时曾是教师,后从事电影工作和音像文化出版工作,时有听父亲闲谈祖父生平和家中训导,孝悌是父亲谈论最多的话题。受家风潜移默化,我对人文教育有着天然的喜爱,小学高年级开始关注和探索自我的心理成长。成年后,随着第二届全国经典文化使者研讨会成功举办,我跟随广州市中和教育深入研习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历经13年的沉淀,与时俱进地、认真地传承中华文化,并研究和实践其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把好的留下,不好的去掉,致力于新时代的因材施教。中和教育的家庭能量改造、易经应用心理学、潜意识情景对话三大技术体系帮助了很多家庭做到亲子同读圣贤书,因此获得社会好口碑。2012年至2013年,因为非常认同《中华文化经典读本》的理念,我参与了这套书简体拼音版的编辑工作和粤语版的録音监听校对。中华文化之博大包容也体现在丰富的民系文化和语言交融,我是广府民系人,祖辈流传粤语,在我学习《大学》《中庸》《论语》《老子》以及传统童蒙经典时,也希望这些经典能有粤语版的録音,在我的同辈和后代中传承祖辈音韵,同时熟知经典,跟上时代的步伐,传承有家族特色的好家风,以行己之“孝”。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仍需要精进,仍需要“勤读圣贤书 身历多门黉 慧智均评衡 博学警自封……”,才有可能“儿孙谨随踪”。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国家都非常重视家庭建设、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家国天下”是永恒的旋律。范仲淹家族经历千年,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可见优秀家风影响之深远。新时代的女性同样要担当,“重教为根,家风好则个人强”,我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要言传身教,“孝悌”是我们的家风第一课。
每年寒暑假,我们必定带领孩子与老人同住,老者享天伦,幼者学习承担与付出,要求孩子必学必会必做家务。2019年暑假遇上老人生病,我与丈夫主动承担,情感上团结兄弟,事务上互相理解和支持,以“孝悌”为始,和孩子一起修身齐家。
通过学习《范仲淹家风百首謡》,今后在力行“孝悌”方面会得到更好的指引和鼓舞,也会进一步理解习总书记关于家风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在家庭教育事业上更有信心!
(作者谢昊,广州市中和教育谘询有限责任公司谘询部负责人,发表在《文明与社会》2019年8-9月16日总第417—421期)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