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百謡中难忘的故事

  范英先生的新作——《范仲淹家风百首謡》的出版,让我爱不释手,百读不厌。在他全书104首謡中所内含的许多故事,更让我受到启发更让我终生难忘。

  如其中的“慈悲”一目,他是这么写的:“吾祖文正公  佛性与本共  慈悲无过境  善行不言终”“吾祖文正公  随购家宅垄  后知风水地  旋筑讲学宫”,这里面就有个真实的故事是:

  苏州文庙府学为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佑二年(1035年)创建,迄今已有980多年历史。当年范仲淹让出南园私宅创办苏州府学,开地方办学之先河,为苏州文运昌盛奠定了基础。范仲淹,在南园买了一块地。范夫人特意请来风水先生,准备卜筑安家。风水先生说:东靠大街聚人气,北端龙尾北寺塔,南首龙头绕紫气,建宅择居龙头上,金榜题名好福气。这可是块风水宝地,谁得了它,必定世代公卿,富贵荣华啊!听瞭风水先生的话,范仲淹却陷入了沉思。他想,国家之忧患,莫大于缺乏人才。如我在此安家,只我一家富贵。还不如在此建个学舍,让吴中弟子都来受教育,大家都富贵荣华,岂不更好?他毅然决定将已购拟作私宅的钱氏南园之地献出建府学,幷且首先把自己所得南园之地建为“义学”,希望“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理想抱负,也是他的人生信条。在唐以前,苏州没有学校,学生主要请私塾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他要创立的苏州府学不仅在苏州地区为最早的一所官办学校,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属第一所州府级学校。利于百姓,功在千秋。这个真实的故事突现了范仲淹“慈悲”的家风文化,范英先生仅用了前面两首五言歌謡便把这种“慈悲”的家风文化勾勒了出来,可谓恰当生动,给人深刻的思考。

  又如其中的《怜恤》一目,作者写道:“吾祖文正公  家资扶贫庸  买田又置庄  孤寡解心忡”“吾祖文正公  怜恤获乡喁  生老与病故  必依规约送”。这两首五言歌謡中也有如下的真实故事:

  “范氏义庄”堪称古代的“基金会”。从范仲淹创立开始,存在了八百余年,到民国时期,由于历代子孙的捐赠,其田地已多达五千余亩。历经改朝换代、无数战乱,这个“基金会”越发兴旺,因为是负有范仲淹仁善精神的组织。生于此、长于此的范氏子孙,一代又一代地将范仲淹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宋代钱公辅的《义田记》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范文正公,苏人也……置负郭长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中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出纳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

  意思是说,范仲淹花费巨资购置良田,不是用来圈地致富,而是拿佃租接济贫寒不能自立的老百姓。生平喜欢以财物助人,选择那些亲近而贫穷、疏远而贤良的人,都给以救济。当他显贵的时候,买了靠近城市而且常年丰收的田约千亩,叫做义田,用来供养、救济全族的人。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娶丧葬,都有供养、补贴。选择同族中年长而又贤明的人管理这件事,按一定时间共同结算收支账目。每天供给吃的,每人一升米;每年供给穿的,每人一匹绢绸。嫁女的给五十千钱;再嫁的给三十千钱;娶妻的给三十千钱,再娶的给十五千钱。葬的跟再嫁的补贴数目一样,葬小孩的给十千钱。族人聚居在一起接受供给的共九十人,从每年的收入中,供给稻谷八百斛。用千亩田的收入,供给聚居的族人,绰绰有余,幷且没有穷尽的时候。退职回家的等待缺额的人,可以享受供给;出去做官的,便停止供给。这就是他举办义田的大概情况。起初,范文正公尚未显贵的时候,就曾有志举办义田,由于力量达不到,躭搁了20年。后来,他做了陕西路的大帅,接着参与了国家的大政,于是才有俸禄赏赐的收入,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死了以后,后世的子孙继续他办义田的事业,继承他好施舍的遗志,就像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他虽然官位高俸禄厚,但是贫穷一生;他死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子女没有钱给他办理丧事;他只是把布施穷人和养活族人的义举,传给子孙罢了。而这只是一个发端,一直到清雍正年间,范氏一族的后人,还在不断注入资产,形成了一条横跨了数百年的伟大的慈善事业。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但是范氏家族八百年兴盛不衰。仅从以上《范仲淹家风百首謡》中的几首五言歌謡中所包含的真实故事,便可理解其中的原因之一。我们今天无疑要向先贤范仲淹学习,学习他的优良家风,学习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念。

  (作者黄海涛,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发表在《文明与社会》2019年8-9月16日总第417—421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