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助力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谱写岭南家风文化的时代新篇章

  2019年12月26日,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岭南优秀家风的传承与创新论坛”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三楼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是经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立项批准的2019年度“岭南学术论坛”五大分论坛之一。论坛举办恰逢毛泽东同志126周年诞辰纪念日,来自广东省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会议。论坛由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董玉整主持并作会议总结。

  广东省社科联社团联络部副主任李锦钦同志受广东省社科联领导之托到会讲话。他指出:岭南优秀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挖掘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丰富内涵、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研究其现状特征及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李主任指出: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在范英老会长的带领下,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了具有开创性的重要贡献,由他主编的“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已经出版了90多部。不久前出版的《范仲淹家风百首謡》以及《中国家风文化论略》,产生积极反响。今天,由两会举办“首届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坛”,恰逢其时,充分彰显了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同仁们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担当。

  广东省社科联顾问、两会终身名誉会长范英研究员作了题为《对岭南家风文化与范仲淹家风文化的若干认识》的专题学术报告,《城市观察》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伟新研究员、广东警官学院严考亮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开文副教授、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会长吕志教授、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陈木朝高级工程师、珠影集团原党委副书记陈芳芳、广州大学宋其蕤副教授、中山大学郭海鹰博士、江门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梁振权等9名专家学者做论坛专题发言。本次论坛顺应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呼唤,突出家风文化主题,共论岭南古近代、现当代优秀家风文化的典型特征,理论联系实际,围遶助力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谱写岭南家风文化的时代新篇章这一重大现实课题开展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现将专题学术报告和专家发言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一、对岭南家风文化与范仲淹家风文化的若干认识

  广东省社科联顾问、两会终身名誉会长范英研究员在题为《对岭南家风文化与范仲淹家风文化的若干认识》的专题学术报告中指出:

  关于“岭南文化”,有三个最为基本的问题:一是“岭南”这一概念有多种含义,但总的是种地域性概念,即指我国五岭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二是“文化”这一概念也有很多不同的讲法,但应该是指与经济、政治等相对应的“文化”;三是“岭南文化”这一概念也有不少争议,但应该是指我国五岭以南,即广东、港澳、海南和广西大部分地区历来积累起来的,相对于岭南经济、岭南政治而言的,又具浓重的岭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在此基础上,范英研究员又对“岭南优秀家风文化”进行了理论界说,提出:家风,是家庭成员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家庭中的映写;岭南家风文化,是指中国家风文化中岭南这一区域性的家风文化;岭南优秀家风文化,是指岭南家风文化中具有正能量的那些家风文化。

  关于范仲淹与岭南家风文化,范英研究员认为:范仲淹文化特别是他的家风文化,对近千年来对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影响多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为标识,润物无声地为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完善与发展作出过潜在的、广泛的、深入的影响。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来的岭南贤达人士及其优秀家风文化,均可在范仲淹文化尤其是家风文化的影响上找到烙印,而岭南优秀家风文化对范仲淹家风文化的传承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为了传承得多些好些完善些和更有益于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对浓缩了中国优秀家风文化的范仲淹家风文化这一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藉助于《范仲淹家风百首謡》(范英着)的写作、出版和推广活动,范仲淹家风文化在岭南的影响与传承当可得到进一步的扩展。近千年来,岭南优秀家风文化在范仲淹文化及其家风文化的影响和传承进程中,并不乏有对范仲淹文化和范仲淹家风文化的创新因素。一是表现为岭南优秀家风文化与范仲淹文化、范仲淹家风文化的有机结合。二是表现为岭南优秀家风文化对范仲淹文化、范仲淹家风文化自身某些方面的完善或创新,实际上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或优秀家风文化的某些完善与创新(详见本期专文)。

  二、关于岭南家风文化的历史回顾与现实陈述

  《城市观察》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伟新研究员在专题发言中着重研究和总结了“岭南古近代家风的主要特征”,认为岭南古近代家风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浸润,秉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之魂、之本,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共识,传承着精神基因和伦理品质。同时深受冼夫人、六祖慧能、张九龄、陈白沙等本地圣贤以及韩愈、包拯、妈祖、文天祥等外来圣贤的精神熏陶和影响,藴含着向上、向善、向尚的丰富内涵,十分强调言传身教性、榜样示范性、吸纳传承性、认同约束性。

  广东警官学院严考亮教授在专题发言中着重论述了“岭南现当代家风文化的传承”,认为岭南现当代家风文化既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中国近代家风文化的传承。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要通过岭南优秀家风文化传承,来体现对中国传统优秀家风文化的继承。二是要思考怎样来发掘出岭南家风文化的现代价值,传承岭南家风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三是要通过彰显岭南家风文化的时代性来培育家庭文明新风尚。当前,面对社会经济与政治改革、文化多样性、科技发展等对岭南家风文化的冲击,当代岭南家风文化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三、关于红色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开文副教授在“毛泽东的家风榜样”专题发言中重点阐述了毛泽东家风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当代价值及其与岭南文化的关联,认为湖湘文化、毛氏家族家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对于毛泽东家风的培育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时代学习毛泽东家风,就是要学习毛泽东家风中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慈父严师、爱而不溺、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等思想精髓,并以此指导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新家风,引导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促进党风、政风的优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家风建设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风建设理论的发展,巧妙地把学习毛泽东家风与岭南文化的地域文化特质结合起来。

  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会长吕志教授重点围遶“周恩来的家风韵律”进行了专题发言,认为作为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十分注重家风建设。他对家属和亲人明确提出“十条家规”,其核心要义是杜絶享受任何特权、严格自律、做好表率和严守规矩,体现了周恩来的公仆意识和家国情怀。周恩来的家风家规体现了周家优秀家风的传承光大,体现了优秀共产党人的高度道德自觉,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深远的学习意义和示范价值。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陈木朝高级工程师(由严考亮教授代为发言)在专题发言中重点阐述了“甘祖昌的家风正气”,认为甘祖昌将军不当将军当农民,与其夫人龚全珍数十年来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悉心培养和始终践行“老实做人、勤恳做事,信念坚定、爱党爱国,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律己修身、廉洁奉公”的家风正气,这个革命家庭敬终如始、善作善成,真正树立起了党的优良作风和崇高形象。

  中共广东省委原常委、省委宣传部原部长陈越平之女陈芳芳在专题发言中,以“父亲陈越平的言传身教”为题阐述了陈越平的家风熏陶,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阐述了陈越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所拥有的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学到老,干到老”等优良家风及其深远影响。

  四、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岭南家风文化代表研究与阐述

  广州大学宋其蕤副教授在题为“冼夫人家风开启高凉文明新纪元”的专题发言中,重点分析探讨了冼夫人的家风格调,认为从梁陈到隋的冯冼联姻为高凉文明开启了新纪元,表现为高凉地区原住民与官府矛盾缓和、俚人语言、习俗及心理意识的改变。冼夫人为政一贯以维护中央朝廷统治、维护岭南安定团结避免分裂为纲,而且以此为家庭教育原则,形成家风,传诸后代儿孙。

  中山大学郭海鹰博士以“湛若水家风的当代价值”为题重点阐述了湛若水的家风接力,认为湛若水家风具有“与天地万物一体”,以“德”维系家的整体性;以“推爱”编织“家”的情感纽带;以“明礼”营造礼仪之家风;以“节戒”与“勤励”营造勤俭之家风;以“恤孤”与“助贫”成就乐善之家风等鲜明特征,对于岭南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江门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梁振权则以“梁启超家风建设四结合”为题探讨了梁启超的家风传递问题,认为梁启超“一门三院士、九子皆英才”的良好家风受到社会的广泛赞扬,成为文明家庭的学习楷模。一是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二是坚持动情与晓理相融合,三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相一致,四是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梁启超的良好家风成就了中西合璧、和谐幸福的好家庭。

  五、本次论坛的四个主要特征

  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董玉整研究员在论坛专家发言结束后进行了总结,认为本次论坛具有以下四个方面重要特征:

  第一,顺应时代的呼唤。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先后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强调要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要履行新使命,要落实“四个走在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要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举全省之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要推进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同时,广东还是“一国两制”的最前沿和“一带一路”的重要阵地。在这样的背景里探讨加强家风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

  第二,突出家风文化的主题。本次论坛凸显了对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经过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在对现状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新时代家风文化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第三,努力构建家风文化的理论框架。此前“两会”出版的由范英研究员主编的《中国家风文化论略》《家风文化与家训文化研究》和范英研究员独着的《范仲淹家风百首謡》,以及今天范英研究员所做的家风文化专题学术报告,以及大家的精彩发言,这些研究成果都在家风文化的理论框架建构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具有积极价值。

  第四,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创新的好传统。直面现实、分析研究问题、敢于提出思路与对策,是“两会”的好传统,体现了为人民做学问、为时代做学问的理论勇气与思想担当。“两会”的众多理事和会员们,长期关注家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次论坛针对岭南优秀家风文化传承与创新展开专题探讨,正是“两会”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创新好传统的现实体现。

  论坛现场还分发了“两会”于2019年11月21日以“国之本在家,家之根在善——广东推出新著《范仲淹家风百首謡》助力中国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的近20篇报导专版,同时也分发了刚刚出版的《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清远市人民医院服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的新著。该著作列为“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之第88部,60万字,由范英、董玉整、周海波主编,羊城晚报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发行。  

  (作者张居永,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秘书长、副教授,发表在《文明与社会》2020年1月22日总第425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