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对岭南家风文化与范仲淹家风文化的若干认识

  以“首届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2019年岭南学术论坛”,经省社科联批准并于今日在省社科联召开。主办单位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要我就这一主题先讲点学术理论性与现实针对性相结合的开场白。现就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几个主要学术理论性和现实针对性的问题,讲讲如下观点仅供各位参考。

  一、关于“岭南文化”最为基本的三个问题

  多年来,我们经常讲要重视“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是很有必要的。在这方面,广东做了许多努力,无疑也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我觉得还有不少问题要进一步从学术理论上加以研究。只有强化这一研究,才能更好地使“岭南文化”的现实针对性问题得到进一步化解。我们过去比较重视这方面的现实针对性的探讨,而对这一问题的学术理论性的提升却相对薄弱。这种状态应当引起人们的关切。

  首先,关于“岭南”这一概念有很多种含义。但总的是种地域性概念,即指我国五岭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五岭包括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和都庞岭,是岭南地区最主要的山脉,也是广东最高的山脉,海拔1902米,古时候爬上这么高的山脉谈何容易;也因为这么高的山脉相阻,几乎与中原地区隔世。但岭南地区境内则有山地、丘陵、平原和台地等;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是岭南地区的平原所在;而广东南部还有长达8400多公里的海岸线,旧时的海上交通和内河运输是十分便利的。按照传统说法,岭南地区就是泛指广东、港澳、海南和广西大部分地区,是山水相因比美的圣地。

  其次,关于“文化”这一概念也有很多不同的讲法。但我们今天讲的“文化”,必须是指以经济、政治并列的那个“文化”。这是创新性的“文化”概念。这种创新性的“文化”概念是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十六大以来重要文件反复使用的。我国要发展的“先进文化”、建设的“文化强国”,我省要发展的“先进文化”、建设的“文化强省”,就是指这种“文化”。因此,我们的经济建设要出物质成果、政治建设要出政治成果、文化建设自然要出文化成果。我认为,今后强调要认真重视传承和创新的“岭南文化”,毫无疑问,应该十分清楚地认识到,是指与岭南经济、岭南政治等相对应的“岭南文化”,而不是指岭南经济、岭南政治等在内的那个无所不包的“岭南文化”。

  再次,关于“岭南文化”这一概念,也有不少争议。但确切地讲,是对“岭南”二字的共识与对“文化”二字的共识有机地连结起来。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这样来厘定和表述“岭南文化”的新概念及其新内涵——她是指我国五岭以南即广东、港澳、海南和广西大部分地区历来积累起来的,相对于岭南经济、岭南政治而言的,又具浓重岭南地方特色的文化。这个新概念及其新内涵,突出了“岭南文化”的地域方位;突出了“岭南文化”是相对于“岭南经济”“岭南政治”而言的;突出了“岭南文化”是该地域方位上形成与积累而来的;突出了“岭南文化”是有浓重地方特色的文化。我认为,只有这样来看“岭南文化”,才能与发展我国、我省的文化建设相互衔接。特别是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主要代表者,在使用“岭南文化”这一概念时,必须谨记文化的相对内涵和自身的带头作用。

  二、关于“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相对界说

  在探讨了什么是“岭南文化”的三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还应从学术理论方面入手,对相关的“家风”“家风文化”和“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基本概念作些研究,才能为现实针对性方面提供大致的参考思路。

  首先是关于“家风”的界定。在我国的历代文献中,对家风的界定是相当多样的。这里不再一一举论。综观这些界定,尽管有区别,但有几点是共同的:一、家风是家庭产生之后的产物,也是文字产生之前的产物;二、家风是以家训、家教、家规等为基础的家庭风气或风尚;三、家风是个中性的东西,有好的家风也有不好的家风;四、家风的产生、存在和延续,对宗族、社会和国家有着根本的作用等。以上的家风界定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应当有机地继承。但从新时代的角度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我个人认为,应当进行新的界定。这一新的界定是:家风是家庭成员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家庭中的映写。

  其次是关于“家风文化”的界定。根据“家风”界定的新概念,我们可以这样来界定“家风文化”的新概念,即:“家风文化”是家风中展示出来的社会文化的根本文化。一个社会之中,大致可分为社会经济、社会政治和社会文化等三大互通的领域。仅从社会文化而言,没有家风文化这一根基和细胞的组成,便是空中楼阁。但社会文化又是家风文化的导引者和促成者。社会文化提倡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家风文化的引导与促成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新时代的家风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来促进适应社会文化中的家风文化,也即在国家层面上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上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大背景中,更好地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体的家风和家风文化。

  再次是关于“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界定。这要从中国家风文化、地域家风文化所及的质性讲起。中国家风文化的纵向方面,可以有古近代家风文化、现当代家风文化和新时代家风文化的区别;横向方面则有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主导者的区别。上述纵横方面的家风文化还有正能量家风文化、负能量家风文化和其他类型的家风文化等。近些年来,我们的课题组曾经对中国家风文化的一般、中国古近代、现当代及新时代家风文化的分类以及相关的质性问题,均作过初步的研究。这里不再重述。但涉及中国家风横向方面的地域性家风文化即岭南家风文化需要多说一下。所谓岭南家风文化,是指中国家风文化中岭南这一区域性的家风文化。它无疑具有中国家风文化的一般,但其鲜明的地方特色不可取代。从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来看,粗略具有原居者家风文化和迁入者家风文化。仅就岭南家风文化中的广东来说,便有原居人家风文化、广府人家风文化、客家人家风文化、潮汕人家风文化和海外广东人家风文化等。而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但不管中国家风文化的一般还是其中的地域家风文化的特殊,都有个质性的问题。在新时代,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审视中国家风文化的一般或其中的地域家风文化的特殊及它们的质性,在讲它们的正能量、负能量等等时,才会有较为合理的标准。因此,所谓“岭南优秀家风文化”,是指岭南家风文化中具有正能量的那些家风文化。我们今天召开的“首届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坛”,就是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探讨中国家风文化和岭南家风文化的相关理论问题并从现实出发,为寻求新时代传承和创新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路子提供参考。

  三、关于范仲淹与岭南家风文化的思考

  前面分别讲了“岭南文化”最基本的三个问题和“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三个基本概念,现就关于范仲淹与岭南家风文化相关问题作些探讨,主要讲讲范仲淹文化对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影响、岭南优秀家风文化对范仲淹文化和范仲淹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三个方面。

  首先讲讲影响方面。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范仲淹文化的相对内涵和相对特色。可以说,范仲淹文化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百花丛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朵。研究范仲淹文化对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影响,必先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家风文化对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影响入手。中国优秀家风文化对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敬老爱幼的家风伦理、忠心报国的家风节操、廉洁奉公的家风准则、诚实守信的家风信条、助人为乐的家风品性和勤奋好学的家风追求等6个层次。藉助于这6个层次,从中可以窥见到范仲淹文化特别是他的家风文化对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影响。此外,范仲淹文化特别是他的家风文化,近千年来对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影响又多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为标识,润物无声地为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完善与发展作出过潜在的、广泛的、深入的影响,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来的岭南贤达人士及其优秀家风文化,均可在范仲淹文化尤其是家风文化的影响上找到烙印。

  其次讲讲传承方面。有了影响才会有传承。岭南优秀家风文化对范仲淹家风文化的传承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为了传承得多些好些完善些和更有益于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对浓缩了中国优秀家风文化的范仲淹家风文化这一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这一重要问题,近千年来,民间有识之士曾经把范仲淹散见于各处的家风文化观点加以整理,写成一首叫做《范仲淹家训百字铭》共20句、一百字的诗话而在海内外当然也包括岭南各地广泛流传至今。作为当代的岭南人之一,也作为范仲淹的后人之一,本人便有双重的责任把以《范仲淹家训百字铭》为基础的范仲淹家风文化思想进一步系统性、立体性、形象性和实用性的改造制作,使之更能凸现范仲淹家风文化的真谛所在,为促进新时代全国和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建设尽些微力。因此,在范仲淹诞辰1029周年之际写作了《范仲淹家风百首謡》并正式出版。这本书以104首五言歌謡的形式,通过20个分题凸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力求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范仲淹文化、范仲淹文化与范仲淹家风文化融于一炉,以展示岭南文化的兼收并蓄、重视传承和在传承中创新的学风与文风。

  藉助于《范仲淹家风百首謡》的写作、出版和推广活动,范仲淹家风文化在岭南的影响与传承当可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一是范仲淹家风文化始自“孝道”,把“百善孝为先”的思想作为优秀家风文化的首要;二是把“忠勇”作为仅次于“孝道”的第二位要求并强调“献与家国隆”才是正道;三是强调“兄弟”“慈悲”“勤读”“尊师”“礼义”“睦邻”“敬怀”“怜恤”“谦廉”“戒骄”“惜物”“报谷”“天理”“博爱”“处世”“修身”“坚守”等立品和养德的重要要素是达到“孝道”和“忠勇”的利器;四是将“种根”即“成家种善根”作为终点是范仲淹家风文化的鲜明归结。从上简要分析可知,范仲淹家风文化之所以自成系统的、立体的体系,不仅以儒学中孟子所提出的“国以家为本”的观点作主线,同时也兼融了道家和佛家的相关因素,因而凸显了“家为国本,孝为家始、修为家利、善为家根”的总体思想。这些思想的集成,正能量是主要的。我们岭南优秀家风文化传承其正能量无疑是必须的。

  最后讲讲创新方面。近千年来,岭南优秀家风文化在范仲淹文化及其家风文化的影响和传承进程中,并不乏对范仲淹文化和范仲淹家风文化的创新因素。一、表现为岭南优秀家风文化与范仲淹文化、范仲淹家风文化的有机结合。任何正能量为主的东西,如果受到排斥,不为另一方理解、接受和践行,便很难有机的结合。范仲淹文化和范仲淹家风文化之所以能在岭南优秀家风文化中产生影响和不断传承,证明这二者之间能够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本身存在着岭南优秀家风文化具有的创新要求和创新能力。二、表现为岭南优秀家风文化对范仲淹文化、范仲淹家风文化自身某些方面的完善或创新,实际上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或优秀家风文化的某些完善与创新。例如岭南优秀家风文化中的海洋特性、开放特性等,对范仲淹文化和范仲淹家风文化的补充便具创新因素。

  而对于以具体形态的《范仲淹家风百首謡》的作者、出版者和大批评论者来说,他们几乎都属岭南优秀家风文化氛围中工作和生活着的人,他们在解读、感读和评读中所揭示的,对范仲淹文化和范仲淹家风文化的创新因素是值得重视的。这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但毕竟不能离开范仲淹文化和范仲淹家风文化本身的主旨或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另造出一套创新时代的范仲淹文化与范仲淹家风文化,只能吸纳、借鉴其优秀的传统成分来传承、创新我们岭南优秀的家风文化。而且岭南优秀家风文化本身也有个如何研究、如何传承、如何创新和如何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要靠我们新老岭南人共同的努力。

  (讲演者范英,广东省社科联顾问,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社会学学会终身名誉会长,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编委会主任兼总编、《范仲淹家风百首謡》作者,发表在《文明与社会》2020年1月22日总第425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