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社会学学会2019年度工作总结和2020年度工作计划

  2019年度,广东社会学学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遶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在理论探索中淬炼学者风骨,在调查研究中培育为民情怀,在服务社会中体现人文意藴,在队伍建设中彰显义工精神。本会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出版5部著作、组织召开1次研讨会和1次读书会;承接并组织落实政府委托项目,积极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全年共承接省直厅局课题6项、地市课题2项、基层镇街课题6项;积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开展科普宣传、学术交流、专题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对全省21个地市开展“医学伦理与诚信建设培训”活动,全省各地市医务人员共4500人参加了培训;各专委会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出版著作、举办和参与学术活动、召开专委会工作会议,加强队伍建设;学会日常工作有序进行,严格按照主管部门和备案单位的要求,完成年审年检和各项材料报送工作。在第八次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代表大会上,本会终身名誉会长范英当选为顾问,会长董玉整当选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2020年度,本会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里,进一步做好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工作,切实提高执行力和实效力,积极争取主管单位的支持和骨干会员的广泛参与,努力为学术提升和服务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一、2019年度主要工作总结

  2019年度,在坚持大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下,本会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和骨干积极作用,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取得一批富有创新价值的理论成果;注重研究方向和成果在政策层面和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公共服务、卫生健康、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调研工作,为社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积极与社会互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讲座、专题培训等活动;各专委会围遶本会总体工作安排,立足自身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和社会活动,取得丰富研究成果和积极社会影响,进一步锤炼了队伍,提升了素质,夯实了能力。

  (一)在理论探索中,淬炼学者风骨

  2019年度,本会通过出版5部著作、召开2次学术会议等形式,在理论探索中取得积极成效,彰显了本会较深的理论功力,展现了本会学者的铮铮风骨。

  1. 《范仲淹家风百首謡》,范英着。3.5万字。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之第90部。广东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本书以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优秀家风文化的思想与观点为主旨,以104首五言歌謡的形式,通过20个分题凸显出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这104首五言歌謡言简意赅、警语惊心、易读易记、朗朗上口、老少皆宜,对于新时代优秀家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独特的借鉴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范仲淹家风百首謡》虽然是一部歌謡集,但同样显示出其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有了理论创新,才形成了这部前后流畅、有内在逻辑可循的《范仲淹家风百首謡》。104首歌謡,涵盖了家风的诸多方面,可以说构成了家风的内容框架,体现了歌謡背后的理论创新。(1)从自我的生活修炼来看,惜物、报谷、勤读、坚守、戒骄、修身,都是安身立命的家风根基,没有这些修养,很难为家庭争光,很难为家风张扬。(2)从自我与家庭成员相处来看,孝道、兄弟、敬怀,都是家庭和睦、家庭幸福的保证,没有这些修养,家庭不和、纷争不断,家就会分解,以至于分家,分道扬镳,正所谓“家和万事兴”是也。(3)从家庭成员与邻里和社会关系来看,睦邻、处世、怜恤、慈悲、尊师、礼义、种根,都是家庭站得稳、立得住、能长久的基本元素,失去了这些元素,家庭就会被孤立,就很难融入社会,就会被社会所拒絶、抛弃。(4)从家庭成员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来看,忠勇、天理、博爱、谦廉,都是家国情怀的必然要求,都是自觉将家作为国的一部分,将自家的小家自觉地融入到国家的大家中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5)从家作为一个社会历史中的存在,更加要注重家风的代际传承、社会影响、历史积淀。“序语”中说:“吾祖文正公,忧乐与民同;后人年年祭,民间代代拥”;“余记”中说:“吾祖近完人,民留百字铭;自幼随身读,百感震心灵。”

  可见,《范仲淹家风百首謡》不仅是一部文艺作品,还是一部文化作品,一部具有重要创新价值的理论作品。

  2. 《文明与社会漫思(2015-2016)》,范英着。42万字。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之第91部。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本书是范英文选之七。全书共选了33篇文献。所收入的文献大都是为广东社会学界与广东精神文明学界持续推进的新兴学科海洋社会学和精神文明学的深入发展服务的,尤其是对“大社会观”30多年的先行实验、“大文明观”30多年的文化探索、“大世界观”30多年的不断运用,均作了回顾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研究,进一步凸显了广东社会学学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全体同仁在范英会长带领下锲而不舍的学术追求和学术精神,是不可多得的、重要的两会学术发展史史料专辑。

  3. 《文明与社会漫想 2017-2018》,范英着。40万字。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之第92部。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本书是范英文选之八。全书共选了66篇文献。较集中地收録了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和广东社会学学会同仁在范英会长带领下探索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文献。特别是关于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文化,这些文献从理论上论述了中国家风文化一般的共性与古近代、现当代和新时代的特性个性,以及从中提炼出、展示出对具有中国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范仲淹家风文化的精髓,并以长篇歌謡形式(104首)加以传承,具有内在的学术价值。值得指出的是,范英会长主创的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期望社会个体精神文明素质的普遍提高,所以,需要加强社会文明建设的理论引导,需要向现当代、新时代的先进个体楷模认真学习,同时也要向古近代的优秀个体典范学习,如学习范仲淹,弘扬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等等。这部文选,同样是不可多得的、重要的两会学术发展史史料专辑。

  4. 《中国家风文化论略》,范英、董玉整、刘小敏主编。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之第89部。39.9万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对中国家风文化的一般概念、内涵与特征,中国古近代家风文化个案和中国古近代家风文化内容、特点与影响,中国现当代家风文化个案和中国现当代家风文化构成、价值与追求,中国新时代家风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和论述。本书的重要理论创新意义就在于,这些研究与论述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特别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高度,把历来对中国“家风”问题的探讨上升到“家风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在全景式研究中国古近代和现当代家风文化相关理论与个案范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家风文化”的科学概念,本着“弘扬中创新 创新中弘扬”的学术情怀,提出了中国新时代家风文化理论建设与实践推进的基本思路与逻辑框架,认为中国家风文化建设是一个有待全力研究的急迫、重大而又紧缺的课题。可以说,本书为进一步开展中国家风文化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点。

  5.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清远市人民医院服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范英、董玉整、周海波主编。60万字。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之第88部。羊城晚报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全书由正文18章和2个附録组成。全书逻辑结构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1到3章,从总体上解析服务管理创新模式的理论逻辑、价值定位和实践意义。4到15章为第二板块,在理论运用和实践创新的层面上展示服务管理创新模式的多方面内容和具体含义。第三板块则面向未来,探索服务管理创新模式的未来走向和未来价值趋势。在广东社会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多年来探索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轨迹中,又实现了一次新的创新,可喜可贺。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金小桃博士热情写序。他认为,这是一部宣传倡导健康中国理念、探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好服务人民健康的力作。通过对清远市人民医院这个先进典型的剖析,彰显了时代精神,凸显了基层创新,体现了群众意愿,为健康中国建设鼓与呼,体现了作者们强烈的为人民做学问的价值追求。他指出这部著作有四个“突出”:一是突出了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时代理念,二是突出了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的价值理念,三是突出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典型的实践探索,四是突出了为人民做学问的理论研究导向。他指出,这部著作为全国卫生健康战线如何研究、总结和宣传好先进典型提供了借鉴。这部著作的理论创新价值就在于,通过对清远市人民医院实践的深入研究,从理论逻辑上全方位概括分析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管理创新的模式建构,试图揭示服务管理创新模式的内在结构和实践运演图景。

  6. 举办“首届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坛”。为响应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号召,本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联合申报的“首届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坛”获得省社科联立项,作为2019年岭南学术论坛的5个论坛之一。经过精心筹备,“首届岭南优秀家风的传承与创新论坛”于2019年12月26日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成功举办,两会共86名专家学者与会。论坛由董玉整会长主持。本会终身名誉会长范英作题为《对岭南家风文化与范仲淹家风文化的若干认识》的专题学术报告。魏伟新、严考亮、李开文、吕志、陈木朝、陈芳芳、宋其蕤、郭海鹰、梁振权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专题演讲。论坛突出家风文化的主题,共论岭南古近代、现当代优秀家风的学术理论思想与典型个体代表,理论联系实际,围遶推进家风文化传承与创新、谱写文化强国岭南新篇章这一重大现实课题开展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受到多方好评。

  7. 开展《范仲淹家风百首謡》笔谈活动。围遶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研究和《范仲淹家风百首謡》的宣传推广,本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联合组织开展《范仲淹家风百首謡》笔谈活动,该活动共收到学会内外作者撰写的评论与诗话近70篇。其中一批优秀成果在“两会”会刊《文明与社会》上连续刊载。挑选了21篇优秀评论和诗话在2019年11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上以《国之本在家 家之根在善——广东推出新著〈范仲淹家风百首謡〉助力中国优秀家风的传承与创新》为题整版发表。挑选了20篇优秀评论和诗话在《忧乐天下》杂志3期连载发表。在《探求》杂志上发表了1篇。以上评论和诗话在省内外多家报刊及网络媒体刊载转发,充分肯定范英先生的学术创新精神和《范仲淹家风百首謡》的文化创新价值,产生了积极社会影响,为新时代中国优秀家风文化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以上5部著作、1次研讨会和1次读书会,都是本会终身名誉会长范英和本会集体的重要成果和重要活动。5部著作共约185万字。这些著作的及时出版以及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都进一步强化了本会学术理论创新,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现实、服务民众需求的价值旨向,社会反响强烈。

  (二)在调查研究中,培育为民情怀

  2019年度,本会主动积极与党委政府部门联系,承接党委政府委托或招投标开展的专题调查研究项目。全年共承接省直厅局课题6项、地市课题2项、基层镇街课题6项。

  1. 承接省直厅局委托课题6项。主要包括: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及实施机制研究、“十四五”广东省公共服务规划研究、广东省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办法、粤正风清——广东省反邪教宣传优秀作品集(上、下)、广东省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研究、广东省卫生健康(中医药)技能人员职业现状及对策研究等。

  2. 承接地市委托课题2项。包括“十四五”清远市公共服务规划研究、“十四五”清远市卫生健康规划前期研究。

  3. 承接镇街委托课题6项。包括东莞市、佛山市一些镇街委托的有关社区诊断、健康素养提升、中医发展等专题调查研究。

  2019年,本会承接的各类课题数量多、要求高,且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每个课题组都能认真实施,期间多次开展课题讨论、实地调研等,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课题。例如,《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与实施机制研究》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会议、职能部门调研等现场集中讨论就达30余次,与委托方沟通、课题组成员之间的电话、信息沟通交流等不下100次,交流讨论的文本,先后印制了近10个版本。每个课题组,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多达20余位有关专家参与课题研究,积极联络和邀请到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参与课题研究。令人欣慰的是,这些课题研究都达到了委托方的要求,调研成果有的直接成为政府文件,有的成为党委政府制定政策文件的重要理论基础,产生了十分积极的社会影响,提升了本会服务党委政府、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执行力和影响力。

  这些课题,大多是与人民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课题。通过实施这些课题,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大大拓展了本会理事和会员的视野,让他们更加深入认识社会、理解基层,准确把握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方向,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客观分析现状,理性提出有关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很好地培育了本会理事和会员的为民情怀,让他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科研理念。

  (三)在服务社会中,体现人文意藴

  2019年,本会以参加科普展览、开展培训和讲座来服务社会和基层,受到广泛好评,充分体现了本会饱满的人文意藴。

  1. 积极利用会刊、网站、微信群等服务社会。2019年,本会的阵地建设持续加强,会刊、网站、微信群等多种方式的宣传工作继续正常开展且富有成效。其中,本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合办的会刊《文明与社会》,密切配合本会工作进展共编发了19期约20万字,除了网络发布外,每期印刷的纸质版寄送省内外关心支持本会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同时,为了加强会内联系,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创建运营了本会的会长群、秘书长群,以及各专委会群。各个微信群都按照宣传管理的要求合规运作。本会网站的重建和完善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2. 积极开展医学伦理与诚信建设培训活动。2019年11-12月,本会受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委托,组织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一批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并到全省21个地市开展“医学伦理与诚信建设培训”活动,全省21个地市医务人员共4500人参加培训,获得培训证书。2019年12月,本会还举办了一期主题为“医学伦理发展与诚信建设”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活动。全省45名从事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参加培训,获得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3分。

  这些培训活动客观上为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积极应对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产生积极社会影响。

  3. 积极参加省社科联组织的重点科普活动。根据省社科联《关于组织部分社科类社会组织参加2019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主题日活动的通知》,本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联袂参与2019年11月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的“2019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主题日活动”,向社会各界人士赠送《范仲淹家风百首謡》《海洋社会学》等本会科普著作200余册。董玉整会长作为社团代表上台,与省委宣传部等领导一起推杆,启动主题活动。

  4. 深入基层开展“有为讲坛”学术讲座活动。2019年6月开始,本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合作,承接了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有为讲坛”学术讲座活动,在两个学会会员中征集近30个学术讲座主题,经审议向佛山市南海图书馆推荐,获批9个。本会戢斗勇、冯颖红、虞建强、严考亮、王兴旺等专家已顺利完成“有为讲坛”学术讲座任务。

  5. 深入学校开展“优秀家风文化进学校”活动。2019年下半年,本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举行了多场“优秀家风文化进学校”活动,向多所中小学赠送《范仲淹家风百首謡》共计3000余本以及其他著作多本。

  6. 深入社区开展服刑人员文化教育活动。本会常务副会长严书翔等多位骨干成员,参与完成广州市天河区社区服刑人员国学系列教育学习项目,为天河区社区矫正服刑人员集中授课,从文化道德等方面开展教育活动,引导社区矫正服刑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积极奉献社会。

  (四)在队伍建设中,彰显义工精神

  2019年度,本会各专委会根据总会的工作安排,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包括开展专项调研活动、组织多场次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写作出版有分量的专著,努力推进社会学最新成果进社区、进乡村、进课堂、进单位,更加广泛深入地扩大本会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更加严肃地开展换届登记工作、会员入会审查工作、优秀作品先进人物推荐选拔工作等,更加广泛深入地锤炼了本会成员的综合素养。在此过程中,本会各专委会成员都不忘初心,无私奉献,进一步彰显了本会一贯倡导实践的义工精神。

  以下对各专委会工作做个简要介绍,排名不分先后。(详见各专委会2019年度工作报告,《文明与社会》429-430及489-490期)。

  “三农”研究专委会:围遶乡村振兴组织3次研讨会,把会议办在基层,真正帮农业、农村和农民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开创了一种助农新模式。组织专家全年深入到广东70多个乡村进行调查研究,瞭解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受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委托,组织专家对粤东粤西部分县市的乡村振兴情况进行评估。组织专家分别到韶关、清远、揭阳、佛山等及周边省份的各级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开展培训16场次,为4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班”共800人宣讲三农政策12场次。

  低碳生活研究专委会:2019年6月底完成换届选举,产生以周永章教授为主任委员的第二届委员会。全年共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讨论会16、论坛8场次,宣讲活动11次,专题培训8期。开发了低碳生活DAPP,已得到40多万群众的积极响应。周永章教授等的著作《中国生态哲学》在2019年正式出版,为緑色经济与社会转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学理论思维方式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志愿服务研究专委会:立足主业,有序推进志愿服务的课题研究和交流工作。涂敏霞教授的大数据驱动下的志愿服务优化模式研究项目、吴冬华的广州青年参与发展研究项目等顺利完成,组织专委会专家完成《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参与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精品教案(第二辑)》课题等。联合深圳市宝安区义工联举办“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讨会”,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灾害治理研究专委会:深入调查开展气象软科学项目研究工作,组织专家申报气象软科学项目,获批3项;与广东省气象防灾减灾协会、广东普天防雷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立防雷安全研究室共建基地。召开2次工作会议,讨论加强专委会的组织建设工作。积极组织专家参与学会承接的“有为论坛”、首届岭南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坛等活动,并为学会筹措专项活动经费。

  海洋社会学专委会:积极响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海洋强国的战略,有序开展相关教学、科研、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骨干委员2019年获批2个立项,参与编写的著作1本,各类获奬4项。7月,举办“韧性理论视野下的台风灾害的应对机制”小型学术研讨会。组织部分委员参加中国社会学会2019学术年会“第十届海洋社会学论坛”、海南“智渔”可持续发展中心主办的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重塑海南热带渔村研讨会等活动。

  健康研究专委会:关注基层,持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课题研究,举办义诊活动。完成佛山市三水区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试点工作课题、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社区居民预期寿命测算、东莞市道滘镇中医馆建设方案、东莞市望牛墩镇、洪梅镇社区卫生诊断及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等。组织专委会专家到东莞市道滘镇、望牛墩镇义诊共计5次,受益群众5000多人次,当地电视台与相关媒体进行了全程报导,社会影响良好。

  潜能开发研究专委会:立足本职,一批骨干成员在自己的研究和工作领域推出新成果,如谭昆智继续将推进“潜能开发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与科研结合;刘少廷团结一批社会人士,创建自行车骑行队巡查社区;张缦莉创建心理潜能开发研究所等。先后与中和教育机构和红房子公益组织签约,建立“国学研究推广中心”和“生命关怀中心”实验基地,举办第二届广东生命教育及安宁疗护高峰论坛。组织开展多次参观调研活动,推动潜能开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委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

  姓氏文化研究专委会:会持续进行专题研究活动,委员分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风家训文化宣传,进行新时代祠堂文化主题论坛征文和论坛筹备工作。配合和积极参与学会的各项工作,包括《中国家风文化论略》出版、《范仲淹家风百首謡》笔谈活动、社区矫正人员国学主题教育项目、“有为论坛”讲座等。继续加强专委组织建设与团队建设,遴选考察并新增常务委员1人,委员2人。

  体育社会学专委会:坚持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2019年度主要工作是协助广州体育学院举办2019年(广州)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学术论坛,专委会20余位委员出席论坛。

  总的来说,本会2019年度在总会层面以及各专委会,都立足现实,紧扣时代主题,主动服务大局,运用大社会学理论思维,自觉深化理论研究,推进社会学学术和学科发展;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加强调查研究,有效服务党委政府;努力发挥各自特长,深入基层,直面现实,广泛服务社会大众,取得一批积极成果,产生积极社会影响。

  但从发展的要求来看,本会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是理论深化不足。

  本会终身名誉会长范英带领大家创建了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海洋社会学等新兴学科,还需进一步拓展深化。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围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不断推出有思想含量、有理论分量、有话语质量的研究成果。本会同仁们应该继续努力,在既有的基础上深化研究,多出成果,多出精品,进一步夯实本会的学术和学科特色。

  二是实践推进不足。

  本会会长层级、秘书长层级的骨干作用还没有很好发挥出来,各自发挥应有作用的力度、深度还有待加强。各专委会之间发展不平衡,义工精神需要进一步张扬。当然从各自的特色来看,有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较多,有的调研活动较多,有的社会推广活动较多,各显神通,各自贡献,都为本会发展增色添彩。但从本会整体发展上看,各专委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相互之间的团结合作还不够,各自为政。总会开展面上课题研究组织各专委会成员参加,还有少数同志同时参加几个专委会活动,但各专委会与专委会之间的合作很少见,1+1、1+N的合作模式还没有很好推广开来。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专委会与有关社会组织的合作已经开始了,并取得积极成效,值得肯定。

  今后我们要多创造一些机会,加强专委会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而推进和保证团结合作成功的重要基础,就是大家都要弘扬并实践义工精神,为了推进社会学事业发展、为了推进广东社会学学会事业发展,更多地讲奉献、讲落实、讲成效,以义工精神带动实现学术精神、创新精神和诚信精神。

  有几个信息向大家通报一下。2020年1月开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接着肆虐全世界。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领导抗击疫情,产生世界性影响。本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同仁在范英会长领导下共同攻关,在2016年出版了专著《钟南山精神研究》。现在,钟南山院士在84岁高龄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奔赴一线,指挥战斗,更加丰富拓展了钟南山精神,我们深受感动。本会做了两项重要工作。一是以《钟南山精神研究》原作者为主体成员,组织编写《有一种精神叫钟南山》著作,正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二是本会终身名誉会长范英和本会现任会长董玉整以广东社会学学会名义郑重提出加强钟南山精神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建议,建议稿刊登在《南方智库专报》(3月19日,212期),得到省领导批转。

  同时还要通报的是,在抗击疫情期间,有的专委会以及不少学会成员,自觉主动围遶抗击疫情积极思考并撰写文稿,部分文稿已公开发表,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值得充分肯定。

  二、2020年度主要工作计划

  2020年度,本会工作的重点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遶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在省社科联领导下,充分调动各专委会和本会会员积极性,持续开展社会学学术研究,以项目落实推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实现新的发展。

  (一)组织落实好省社科联立项课题

  在本会多年奠定的科研、人才、合作精神等良好基础上,用社会学大视野积极开展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重点是要认真组织实施省社科联立项的社团发展项目。经过认真申报和组织审批,省社科联确定10个社团获得2020年省社科联扶持省社科类基础学科学术性社团发展项目,本会是10个社团之一,获批的社团发展项目有2个,一是“重大疫情防控的社会学研究研讨会并出版著作”项目,二是“弘扬钟南山精神研讨会”项目。项目经费已经落实。

  根据省社科联要求,每一个研讨会都要认真组织征文,入选参加会议的论文都不少于40篇。本会的申报方案,将2个研讨会的时间分别拟定在10月、11月,地点分别拟定在深圳和清远。除了2个研讨会,本会还要组织写作并出版《重大疫情防控的社会学研究》专著,这也是省社科联立项的重要内容,必须高质量完成。实际上是3项任务了。

  时间紧、任务重。接下来我们就要抓紧拟定征文通知,广泛开展征文活动,注重征文质量,成立会务小组,具体落实会议组织事宜。各位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和会员,监事长监事,各专委会,都要集中精力,充分发动、认真组织、积极参加,大家一起努力,保证高质量、高水平完成省社科联的立项项目,推进社会学学科建设和社会学实践运用,推进中国精神(如钟南山精神)的发掘、深化、弘扬和发展,充分实现社会学和社会学学会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功能。

  (二)加强组织建设

  1. 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按上级有关规定精神,10月前,原先成立的临时党支部要转换为成立正式党支部或功能型党支部,并做好在册党员的管理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 建设好理事会监事会。注重发挥理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规范有序开展本会各项工作,鼓励有能力、有时间、有热情的理事会员积极参与学会组织开展的重点科研项目和举办的各类学术活动。注重加强理事会各项制度管理,严肃理事会纪律,规范理事会活动。按照《广东社会学学会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好有关人员的辞职、补选等手续。

  3. 建设好专委会。按照新时期社团管理相关规定,加强学会所属专委会的管理,修订和完善专委会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专委会设立和退出机制、主任委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有的专委会在2020要开展换届选举工作。

  4. 建设好评优评先制度。在本会历年评优评先工作的经验基础上,修订完善评优评先工作制度。通过每年度对先进人物、优秀成果、重大活动等评选工作,提高本会同仁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本会大家庭的集体凝聚力。

  (三)加强日常管理

  秘书处要焦聚“办文、办会、办事”中心任务,做好本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好学会会刊《文明与社会》,积极组稿、编辑、印发。按照主管部门和备案单位的要求,及时认真做好年审年检和各种材料上报工作。理顺和完善财务报销、审批等制度,严格执行最新财务管理规定。规范档案管理,修订和执行符合本会实际的档案管理办法,及时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电子档案管理和备份等工作。以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以及电话等信息化手段为主,日常办公、会议等力争减少乃至取消纸质材料的印发和使用,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緑色文明工作方式好习惯。

  (报告者董玉整,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二级研究员,发表在《文明与社会》2020年6月28日总第432-433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