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如何持续创新钟南山精神的理论研究

  认真细品两会在2020年分别于10月、11月、12月举办的“重大疫情防控的社会学研讨会”“岭南首届中国抗疫精神论坛”和“弘扬钟南山精神研讨会”三大学术会议的综述——《关切疫情防控  回答时代之问》《高扬伟大抗疫精神 助推全国文明建设》和《持续理论创新  助力见贤思齐》都很有水准。这与起草者和会长的通力合作密不可分。就最近这几期所发的专刊来讲即《持续理论创新  助力见贤思齐》,起草者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董会长作了反复的修改后,达到了精品文献的水准。这是一般学会较难如此认真、如此负责、如此高效的。看来,关键在于自觉服务、自觉担当。诚为可贵也。希望各位同仁花点时间看看,当会对做自己的学问,对做集体的学问,均会有所启迪?

  要写好一篇会议综述并非易事。

  首先,起草者应在现场,瞭解会议过程的具体环节与情况,关注会议过程中各位致辞、报告、发言人及相关事项的主要内容,应如何凸出会议应有的主题;哪些观点应充分展示;哪些创新观点应如何安排;哪些会议文献上没有但由上述人员临场发挥的精彩意见应如何处理;整个会议综述是否反映了全局的水准与主题的要求;会议的标题是否既准确、实在,又具有厚重的意藴……这些,应是起草者必须注意的起码要求。这些要求基本达到了,便为会长的最后统审提供较好的基础。

  其次,会长必须认真地对起草者的文件进行逐一地审看。审看的过程就是肯定其写得好的一面,发现写得薄弱的一面,并进行修改润色的过程。好的会议综述,就是在起草者与会长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反复修改后的结果。只有经过这些环节,才有可能写出该次会议综述的水准。两会数十年来,就是这样认真撰写各种会议综述的。积累起来就是两会会史的重要资讯,马虎不得的。只有环环严格要求,写好每次会议综述,才能为两会的会史留下鲜明的印记,反映两会发展的足迹。这些优良传统,通过2020年三大会议综述,我们看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弘扬。尤其是《持续理论创新  助力见贤思齐》这一会议综述,把两会多年来在研究钟南山精神这一开拓、创新性的重要学术理论探索专题的总体,作了一次很有特色的回顾与展示,是很值得看的。

  特别有意义的是,这场弘扬钟南山精神研讨会,是在世界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战略性重大成果后,进入常态化的现实中,经省社科联批准立项、批准召开的。这个事实证明,两会的学术理论研究,历来秉持的路向,即与现实需要紧密结合,传承岭南经世致用的优良学风,敢于和善于创新探索密不可分。同时也证明瞭,两会近十多年来,从零碎认识出自广医、广州和广东并逐渐拓展到国内外的钟南山精神,到2015年开始,对钟南山精神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学术理论研究,写出了省内、国内首部48万字的《钟南山精神研究》的专著,以及持续向基层单位进行专题科普宣传、赠送该研究成果等活动,再到这次筹备、召开的弘扬钟南山精神研讨会,均系广东社会学界、广东精神文明学界等,对社会热点、重点和难点开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尝试。如果再客观地讲,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以两会为主创的中国精神文明学这一国内外空缺的特色学科,以及本世纪初以两会为主创的中国海洋社会学这一国内外空缺的特色学科,早就是对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先声性尝试。若无这些先声性尝试,取得先行探索的经验,也许难于对钟南山精神的界定要旨、构成要素与价值要质等系列学术理论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理论阐析,作出我们两会一家之言的奉献?我们认为,董会长在本次研讨总结中点化的六个第一,事实依据充分,概括别出心裁,没有长期的参与和体验,没有客观的气度和学力,断难对两会长期以来集结在钟南山精神研究之中所凸显出来的真正底藴,作出如此的表达与弘扬啊。

  古今中外的优秀精神多如牛毛,很难一一罗列。但钟南山本人的优秀精神,只是古今中外多如牛毛中之很少部分。这部分又是与之重复的一部分。我们从钟南山身上具有的诸多优秀精神中精选出来的十二个主要构成的背后,无疑是古今中外多如牛毛的优秀精神中之十二个要点。这十二个要点既是钟南山精神的源头,又是钟南山精神的凸显。因此,概括抽象钟南山精神的同时,无疑也对古今中外多如牛毛的优秀精神中,那十二个点均作出了概括与抽象、描写与展示。而历来,并无任何人把古今中外多如牛毛的其中这十二点有机地排列在一起,来作系统地阐述。但借着钟南山精神十二个主要要素之源头追踪,则很顺理成章地得到了首次的、系列性的共识。也因此,讲钟南山精神,就是弘扬古今中外优秀精神中的这十二个点;讲古今中外优秀精神中的十二个点,也就是对钟南山精神的弘扬。一箭双鵰的立意和设计,起码表明瞭,两会对钟南山精神与古今中外优秀精神的内在关联是相当重视的。如果不作上述学术理论思考,不作历史人文的多方位考察,随便说钟南山精神,随便说它有什么什么,幷且随便排列其顺序,杂乱无章地说东道西,怎么也称不上学术理论研究,怎么也称不上深入的学术理论研究。更何况,要深入地研究钟南山精神,至少也得初步地、全面地、如实地回顾两会许多年来,在这一专题上的汗水与心力,并提出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真正对如何深化的、经世致用的、可以称道的对策思路?这既是作为两会的共同希望,也如本次综述标题所强调的,有助对钟南山精神的持续理论创新,以助力见贤思齐也?

  要对钟南山精神的学术理论进行持续创新,我认为有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必须取得共识:

  一是持续破除对活着的国家顶尖级英模代表人物的优秀品质不能用其姓名并以精神命题的陈腐陋习,认真体会毛泽东主席早就强调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名言。他这句名言所指的人,不仅仅是已逝的张思德、白求恩等英模人物或千万为民族为国家英勇牺牲的所有人及其优秀的精神,也同样包括了活着的那些为民族为国家的英模人物和千万活着的各个个人的优秀精神在内。即是说,这些人无论活着与否,都各有其优秀精神,只是多少的问题,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我们既要学习与弘扬这些已逝之人的优秀精神,也要学习与弘扬这些活着之人的优秀精神。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了就较好办。这主要不是对已经参与研究钟南山精神的先行者而言,而主要是回应对研究活着的前述英模代表人物至今还停留在似是而非的旧观念上,不敢越雷池半步者而言的。不然,那些先行研究钟南山精神的尝试者,在持续探索中所受之无形与有形的挤力似难减弱,其持续研究应有的氛围可能趋于澹薄。

  二是必须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当代当今的那些英模代表人物,同样应看主流与本质,看其凸出的贡献与重要影响,只要不是非主流、非本质的个人缺点或毛病,应当由其自我完善,而不宜用放大镜、显微镜加倍扩大、无限上纲,甚至在背后使黑手、捅刀子,造成似是而非、浑水摸鱼的态势,而把应该果断支持、及时弘扬的前述顶尖英模人物的代表置于表面受热、内中受凉的情状,于名正言顺地、大张旗鼓地宣传与弘扬其优秀精神极为有害,也于持续推进研究工作极为不利。

  三是说到底,在对待前述一二三各方面若有综合性与科学性,持续钟南山精神的研究与创新肯定会大有进展。这种进展一定会到来。因此,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要持续创新,必须持续扩大与强化研究队伍,两会为主之外,还需团结省内各方精英合作推进。这方面困难不少,但应逐步化解。再就是没有专项持续的一定研究经费,全靠研究队伍及专家自力更生,较难应付无米之炊的时日。因此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这一专项研究方面拨出相应的科研经费。特事特办,合同互信,定有效应。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有点草,是常理所在也。当然,就两会长期以来而论,多在不计报酬者,但有点经费总比没有好些的。在没有经费或经费很少的境况下,能持续跨世纪写出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近百部、数千万字,其中包括《钟南山精神研究》48万字的专著以及系列宣传推广活动,还有后续的几部著述,都主要是自力更生顶过来的。所以,在希望上级有点专项经费基础上,主要靠自力更生才有志气,才是持续之根。

  四是怎么持续研究是个大问题。学术理论研究,在公则之下各施其法是百花齐放之路。两会多年以来在研究钟南山精神这一专项课题中,所显示的模式与路子是很具个性特色的。它试为钟南山精神这一总体概念进行首次的、全新的界定之后,即分别将其主要内涵的十二大要素进行有序论述,并以其时代价值与人类价值的论述为结。在这些论述中,分别用相应的古今中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为论据,以钟南山毕生业绩的言行尤其是抗非抗疫等重大斗争中的事例为实据,逐序开展理论与事实紧密融和的阐析,幷力求眉目清秀、简明易看。这种文风是两会长期形成的文风之影。这些著述特别是《钟南山精神研究》专著于2016年出版以来,已多年了吧,但至今不见省内国内的第二本问世。也许有些学术团体或个人在用功之中,可能会有比两会这一著作写得更好?其模式与路子会比两会的更合理、更科学?若此,两会应向他们或他虚心学习,于我们持续理论创新必有重要借鉴。不过,要想超越两会这部专著的水准,那些有心的学术团队或个人恐难做到吧?几年内恐难做到吧?何况,两会不能等待这些超越,务实之法就是在既有理论控架下自我完善、自我持续。否定自我,好高骛远,断难有所作为。这就需要实事求是,从现有研究状况出发,实实在在地分类分题进行持续探讨方有所进所新所果也。当然,快餐文化一直很吃香。弄个政府喜欢的模子,标语口号式的宣传用器,或四平八稳的所谓创新货色,于某些行家是甚易之举。但两会不宜向他们看齐。我们有我们的学术理念。随大流易得好处不是我们的品性,对否?

  (作者范英于2021年02月02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