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三个务必”是辩证的逻辑体系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瞭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作为社会科学学术团体,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好发挥学术团体积极作用,就一定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深入研究广东实际,为繁荣岭南文化、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1+1+9”战略部署、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此,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在学会秘书处编印的《文明与社会》上开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专栏,刊发学会同仁撰写的学习心得体会。本期刊登的是学会领导和骨干撰写的文稿。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向全党发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号召,为“进京赶考”提供了思想引领。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了“三个务必”的新要求。“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让我们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三个务必”的新要求,彰显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高度警醒和战略自觉,是全党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把握“三个务必”的辩证逻辑,牢记“三个务必”思想,对于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面对辉煌的100年历史,坚持“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一定要保持历史清醒和历史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违背初心和使命,就会动摇党的根基。我们一定要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二、面临当下的严峻现实,坚持“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正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但是,世界形势瞬息万变,如果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很快就会失去发展优势,陷入历史被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只有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刻洞察面临的风险挑战,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定力,才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三、面向未来的伟大目标,坚持“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是党和人民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回望百年奋斗历程,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都是鲜血与汗水的凝结。我们党始终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全面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幷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只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才能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作者董玉整,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二级研究员,发表在《文明与社会》2022年11月8日总第455-456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