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节 民间吉语

  吉语,或称吉言,民间通常叫口彩,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表达形式。它表达人们美好的心愿,饱含着真挚的情谊,恳诚的劝勉,热烈的祝福,殷切的期盼;因而在社会上人际间被广泛运用,世代流传。永定及其周边客家地区则尤为盛行。他们遇事都喜欢“作彩”——创设吉兆,以求慰借和鼓励,祈使事情顺利地得到如愿以偿的圆满结果。

  吉语从表达方式看,不外两类: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的,姑且称之为语义吉语,如仪式歌、祝贺辞、酒令歌、对联等;通过描绘各种物象表达吉利寓意的,姑且叫做寓意吉语,如年画、剪纸、工艺品、民系服饰、菜谱、吉祥物及其组合而成的各种以吉语为主题的图案。

  众所周知,客家人好客,并常以家酿酒招待客人。旧时,即使一般贫苦人家,每年新粮入仓,都要酿造几缸浓香四溢的糯米黄酒备用,逢上交朋结友、岁时节日、求婚得偶、生子满月、父母寿庆、族亲远行,或者创业有成、学优登第、谋职如愿、进身出仕、赛事夺魁……他们都习惯用最高的礼遇——杀鸡摆酒相请。酒桌上,无论蒸整鸡或者白斩鸡,鸡头定朝尊位(客位),暗含口彩是“丹凤朝阳”——祝愿贤才遇明时,对普通百姓来说,也就是祝愿行好运的意思。喝酒必尽兴,免不了要划拳。所划多为“顶戴拳”,其出指规矩:“上不出三,下不出四。”——出三个指头时,不能大拇指、食指、中指一起出;出四个指头时,不能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一起出,而且很少出“四”,因为“四”与“死”谐音,不吉利。至于猜喊的数字,都带吉语:“一品高,两相好,三星照,四逢喜,五魁首,六六顺,七个巧,八仙人,九快到,满堂红。”

  春节在客家人的心目中是个无与伦比的隆重的传统节日。民间都用“百鸟归巢”这句俗语来形容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回家团聚。为了迎接它,家家买红桔,门挂大蒜:祈愿新年伊始,家庭吉祥如意,事事听算。除夕前,人们张灯结彩,贴吉祥物的年画,土楼大门、大厅木柱上,家家户户的厨房、膳间、卧室的门框以及门扇,都贴上醒目的春联,以表达对生机勃发的春日的渴望和无限憧憬。联语如:

    春有笑颜春不老;岁无忧虑岁常新。
    梅苞点枝浮香海;柳浪飘翠浴春阳。
    芳草满庭吐秀;杏花遍地生香。
    东风入春化雨;汗水落地生金。

  鸡窝、兔缸、猪舍则分别贴上“金鸡报晓”、“玉兔成群”、“血财兴旺”等红纸片,连每株果木也都贴上写有“春”字的小方块红纸,以祈春满人间。大年初一是个红火日子。子时,各土楼都预先安排人员按测定时辰“开大门”,门一打开,众人便高呼:“开门大吉,万事顺遂,脚踏四方,方方得益。”接着搬出香案,朝着吉利方向,点烛燃香,大放鞭炮。清早,人们一见面便相互躬身贺年:“恭喜恭喜,过了新年万事顺遂,赚得多多哩来!”下辈忙着给长辈拜年,祝语多为“添福添寿”、“三多九如”、“健康长寿”等。房大人多的家族,还要举行团拜。在永定农村,就规模和仪式而言,高陂镇田段村向日公家族的团拜很具有代表性。对此,向日公后裔廖永茂老师曾有记述:这一天上午10点,向日公传下的兄弟叔侄男女老幼几百人聚会在日三堂大厅。三声大铳响过,团拜礼开始,妇女都集中在下厅,男丁在挂有大红灯笼的上厅左右两侧站立着,中间是一位尊长主持人。他烧过大香,拜过天地,敬过祖宗,便在摆五牲果品的神桌前朝厅外细声祷告:“向日公房,子孙满堂。大年初一,祈求吉祥。相聚团拜,长盛永康。”接着他念一句,众人跟着说一句,幷且两侧男丁相互作揖:“祝年高者——多福多寿;祝年幼者——快高快大;祝读书者——聪明智慧;祝耕田者——五谷丰登;祝工匠者——心灵手巧;祝从政者——步步高升;祝教育者——桃李天下;祝经商者——财源广进。”然后尊长主持人面向全体丁众:“祝向日公子孙安居乐业,合家幸福,万事如意。”最后大家同声相互祝福:“恭喜发财!”团拜毕大家喝茶、吃年糕和糖果。处在岁时节日,客家人都喜欢吃最具吉语寓意的食品,菜肴如羊(羊是吉祥物,所以汉字“美”是由羊和大两字组成,古人常把吉祥写成吉羊),鱼(年年有余),藕莲子(连生贵子);果品如桔子(吉利),柿(利市),枣子(早生贵子),石榴(多子),蔗(生活节节高升,节节甜)。

  迎新辞旧,人们要换穿新装。过去,男服平实,读书人多为长袍马褂交裤,平民百姓穿对襟“唐装”,后改为中山装。妇女和儿童衣着华美。妇女穿大襟上衣,下配褶裙,都镶有各种图案的彩边,或流云,或盘长,或夔龙,或回文,或缠枝,或花鸟,或卍字。这些都含吉语寓意。童服也很讲究。比如童帽,就有八仙帽、孔明帽、猫头帽……上镶银质图像:八仙帽配过海八仙,孔明帽、猫头帽配孔明、罗汉、和合仙等等。童饰如颈钳、项链、手镯、脚镯,均银制,并配有微型铃铛。项链垂一块小银牌,铸有吉祥物麒麟图案或“长命富贵”、“福禄寿全”等多种吉语。据说这些物事能起到避邪护身作用。有些儿童还佩有一种特殊饰物——吉语钱。吉语钱是厌胜钱,也叫压胜钱的一种,没有币值,面上铸有诸多吉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物阜民安”、“合家清吉”、“去殃除凶”、“出入通泰”、“大吉上上”;背面则铸星斗、双鱼、龙凤、斗剑、龟蛇。吉语钱以压服邪魅,达到避凶趋吉而故名。它也供玩赏。

  元宵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个民俗活动的高潮。为了营造更为热烈的吉祥氛围、各地都以姓氏祖祠为中心大闹花灯。“灯”与“丁”谐音,“闹花灯”在客家人意味着“闹丁闹财”。通过灯,人们把吉语物化了。各种灯都含一句吉语。龙灯、凤灯:龙凤呈祥;马灯:马到成功;鲤鱼灯:鲤跳龙门,名登金榜;狮灯:雄狮献瑞;麒麟灯:吉祥如意;蝙蝠灯:五福临门;大鼓凉伞灯:荣华富贵。晚上,金丰各乡村都请坎市焰火师傅搭架烧烟花,许多烟花景观多暗含吉语,如:“天女散花”、“鲤鱼吐珠”、“金猴撒尿”、“观音送子”、“雪花盖顶”。元宵节要吃元宵即汤圆,客家人叫“锡圆”,音谐“惜圆”——要珍惜团圆的意思。家家还兴蒸发糕粄,如果发酵得好,蒸熟后糕粄面鼓起而裂开,客家人用一个“笑”字形容它,认为“笑糕粄”是一种发财的征兆。

  结婚是终身大事。婚礼自然是人生大礼。客家人的婚俗多循古礼,都要隆重举行。因此,吉语不仅应运而生,而且源源不断。“请期”是婚俗的“六礼”之一。到时男家要另送一对大“龙凤饼”,女家回礼时,只收下“龙饼”,把“凤饼”退回给男家,寓意“带得金龙来,引得彩凤归”。男家迎娶时,楼里布置一新,厅堂两边挂满亲朋送来的喜幛,幛上写着许多喜庆、祝福的吉语:“天作之合”、“花好月圆”、“鸾凤和鸣”、“百年好合”、“珠联璧合”、“竹苞松茂”、“永结同心”等。厅堂正面、楼门和洞房门两边则贴喜联:

    文鸾对舞珍珠树;紫燕双栖玳瑁梁。
    良辰喜逢三合日;典礼正遇吉庆时。
    绣阁团栾同望月;香闺静好对弹琴。

  娶亲前一天,主家须把双方事先商定好的肉类和菜蔬装篸送到女家治席。这些菜肴,每一样上面都放一张内容与该食品有关的红色团花剪纸(红色表示吉利,团花象征团圆、圆满)并各隐含一句吉语。如盘装熟公鸡,那么放的团花,或是“公鸡报晓”,祝愿勤劳致富;或是“鸡捉五毒”,表示守法祛邪。如盘上装的一条大草鱼或鱿鱼,上面便放一张金鱼配莲花或孩童逗戏满缸金鱼的团花,寓意“金玉年华”、“金玉满堂”。如一盘豆腐,“豆腐”谐音“头富”,“腐”又与“福”谐音,于是上面放一张人物团花剪纸:两个着官服戴官帽、正襟危坐的人物形象,一为财神(也叫增福财神),一为天官,暗含吉语是“招财进宝”和“天官赐福”;还可以放一张有五只蝙蝠相连的团花剪纸,暗含“五福临门”的口彩。如盘上装的是枣子,上面便放一张牡丹与石榴组合的或者两个胖婴抱元宝的团花剪纸,所含吉语分别为“富贵多子”和“早生贵子”。其他如牛肉、猪肉,则各放一张“金牛奋蹄”、“肥猪拱门”的团花剪纸。除了肉菜,还要给女家备一份“来回礼”,样数不限,但其中有四项必不可少:两包喜糕、一只雄鸡、一对鲤鱼、一块双刀肉(带两根肋骨的肉)。女家接到“来回礼”后,留下双刀肉和喜糕,俗说“收下双刀肉,冷肉换烧肉”;把雄鸡和鲤鱼还给男家,叫做“雄鸡两头走,供(生)子必封侯”,“鲤鱼跳龙门,供子状元身”。

  客家旧俗,新娘上花轿时,得请族长念吉语,祝新娘过了家门,“茶香饭香,子孙满堂;百年好合,五世其昌”。到了主家门口,则由男方“好命婆”牵出轿门,边走边念:“喜接新人,五福临门,百年偕老,多子多孙。”入楼门时,地上铺着布袋,以“袋”隐“代”,新娘从一条条布袋上踩过,寓意“代代相传”;并把随身携带的一袋枣子、花生、桂圆、糖果等撒在门厅上,让孩童拾取,祈愿进门后“早生贵子”和生活“甜甜蜜蜜”。新娘到厅堂拜堂后旋入洞房。中午设宴招待亲朋好友的酒席上,不少菜肴也含吉语。如猪肚炖鸡囡叫“凤凰投胎”;鸡囡炖蛇叫“龙凤呈祥”;发菜焖猪脚叫“发则到手”;冬菇配青菜叫“金钱满地”;嫩笋炒排骨叫“步步高升”;文火焖芋卵和牛肉叫“乱石堆花”;红萝卜丝凉拌海蜇皮叫“金声玉振”。席间最后上的是一道八宝甜汤,意含生活甜蜜、富贵、吉祥。婚宴后,新郎新娘由长辈主持在洞房里喝“交杯酒”并点燃花烛,口念:“双手点火,百年偕老。”或唱贺歌《点花烛》:“花烛一点满房光,新郎新娘结鸳鸯,今晡食过交杯酒,明年姜酒又来尝。”接着又边挂新帐边说好话:“蚊帐挂得四四方,夫妻偕老百年长,蚊帐挂得正齐齐,子孙满堂成大器。”女方带来嫁妆的装饰也都以吉语为主题。如牡丹,由于花色艳丽,花姿雍容典雅,历来被推选为群芳之首,花中之王,是富贵的象征。因此,被褥上都绣有或牡丹与石榴,或牡丹与金鱼,或牡丹与凤组合而成的图案,分别表意“富贵多子”、“富贵双全”、“夫妻和谐”。其他如龙凤绣枕、龙凤手帕、喜鹊登枝披肩、蝴蝶饰边的头巾,无不氤氲着对美好温馨生活的渴求氛围。

  客家是一支多难的民系,先祖为避战乱和饥荒,才从中原辗转迁徙到这里。由于人口流失,他们期盼繁衍更多的人丁,重建新的家园。但受传统习俗的熏染,一般都重男轻女。生下女孩,常被戏称“弄瓦”(瓦,原始纺锤)。明末散文家张岱曾记述一则时事——无锡邹光大连生几个女孩,叫翟永龄喝酒,翟竟作诗嘲讽他:“去岁相召云弄瓦,今岁弄瓦又相召。寄诗上覆邹光大,验证原来是瓦窑。”女孩自然没有做满月“开斋”的福分了。如果生下男孩,礼遇大大不同,被称为“弄璋之喜”(《诗经·大雅》有“如圭如璋”之句),满月时摆酒请客,举行隆重“开斋”仪式。席间吉语连珠,热闹极了。开斋人由正桌坐大位的外公或母舅担任,当新生儿由祖父抱到跟前时,他起立一边相互作揖,一边接过新生儿,说:“一手过一手,寿高九十九。”便径直走到厅口朝天鞠躬:“手抱新贵人,天上玉麒麟”(据《陈书》载,徐凌早慧,宝志上人曾摸他头,称是“天上石麒麟”,后便以“麒麟”为幼子美称)。接着回原席就座,一边入座,一边又念:“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寿,必得其福。”坐定后便让新生儿饮酒吃肉。所谓饮酒吃肉,都是象征性的。当开斋的菜肴特地用大木盘端到正席桌面时,开斋人便左手把新生儿托在怀里,右手举筷触一下食物,再沾一下新生儿的嘴唇,就算“吃”了。每“吃”一物,就念一句吉语:酒——“禄享千钟、斗酒百篇”;鸡——“金鸡独立、雄飞帝冠”;肉——“爵到五侯、钟鸣鼎食”;鱼——“鲤跳龙门、位列九卿”;豆腐——“大富大贵、多福多寿”……最后把葱束放到新生儿胸前:“聪明富贵、米斗量金。”话毕,新生儿交还祖父,说一声:“衣锦还乡。”于是开斋人带头,亲朋纷纷跟着向前把预先准备好的“红包”放到新生儿胸前,并说:“财丁两旺哇!”然后,祖父抱着新生儿象征“满载而归”,亲朋也便正式开始觞来觥去了。

  给长辈做寿,不用说,也是吉语频频。俗话说:“人满花甲为上寿”,过了60岁,才能做寿。最常见的贺寿礼物是鸡(“鸡”与“吉”谐音)。此外,则稍带象征长寿的寿桃、寿面、寿烛、寿幛、寿联、寿画等。寿幛多题:“南极星辉”、“天赐纯嘏”、“三多九如”、“积善有征”、“华封三祝”。寿联不外写些类型化的吉利祝福之辞: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男女寿联有别:

  椿树千年碧;蟠桃几度红。        ——男寿联

  萱草凝碧辉南极;梅花舒芳绕北堂。    ——女寿联

  有的根据不同寿龄写不同寿联:

  二回甲子春初度;举国笙歌醉太平。    ——60寿联

  从古称稀尊上寿;自今以始乐遐龄。    ——70寿联

  至于寿画,多取材于自然界寿命绵长的生物或借名称的字音来谐意提取吉语:松鹤组图,题为“鹤寿松龄”或“松鹤同春”;五只蝙蝠围遶一个“寿”字,题为“五福捧寿”;菊花和枸杞组图,题为“杞菊延年”;灵芝(传说有长生不老、起死回生功效)、水仙、竹和寿石组图,题为“芝仙祝寿”。古以“耄耋”泛指八九十岁高寿,“耄耋”与“猫蝶”谐音,于是猫和蝶便成了长寿象征,画上一幅相映的山石花艹,配上几只彩蝶,一只蹲在下面瞅着彩蝶的大花猫,题上“寿登耄耋”或“猫蝶图”,便可以用来祝寿了。给尊长做寿还制作红色米糕,糕上面常用糕模印出龟形花纹,寓意“龟寿万年”。

  客家人把夯造土楼叫“世业”。因此,从动工到竣工,每个环节几乎都要举行隆重的作彩仪式,以祈工程顺利进展。破土动工前,要请地理先生择定日期时辰“施杨公”,木匠祭拜墨斗、曲尺,泥水匠祭拜五尺。燃放鞭炮、宰鸡发彩后,地理先生高唱:“美日良时大吉昌,起工做楼正相当。手捉金鸡凤凰鸟,头髻(鸡冠)高高尾羽长。前有朱雀重重起,后有龙虎坐山冈……”挖基沟在唱赞声中开始了。挖好基沟,泥水匠便在中轴线后端的沟底选了象征金、木、水、火、土不同形状或颜色的五样石头,按五行相生的次序和方位排放下,即所谓放“五星石”,并念四句吉语:“五行相生,生生不息。万代基业,世传勿替”(《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意为子孙后代当不废而引长也)。接着砌石基和夯土墙。墙夯到一层楼高,要立柱架梁,俗称“献架”。梁柱上贴满红纸对联以示庆祝。联语如“竖千年柱;架万代梁”、“金梁光耀日;玉柱力擎天”、“吉日架梁添百福;紫微当户纳千祥”。等到架设大楼顶层栋梁时,主家更为隆重举行祭梁仪式:地理先生要给梁身上所画的趋吉镇邪的八卦“开光”、“点睛”;木匠则一手捉鸡,一手提斧敲击大梁高唱:“日吉时良大吉昌,今日祭梁正相当。”接着挂红割鸡,把鸡血滴在梁上,再唱:“一点红,祭梁头,子孙代代出公侯;二点红,祭梁尾,子孙代代都富贵;三点红,祭梁中,子孙代代在朝中。”上梁告成,主家又设酒宴请建筑师傅并分发红包表示酬谢。求吉和镇邪总是相铺相成的,镇邪为求吉,求吉必须镇邪。所以,大楼落成以后准备入住前,还要举行最后一次“出煞”仪式——把所有凶煞厉鬼赶走。这习俗据说源于鲁班。传说鲁班曾建万花楼,只见重檐翘角、巍峨多姿,八方鬼魔都赶来观赏,看着看着,这些魔鬼竟赖着不走,住下来了。鲁班见不是事体,便请道士烧符念咒驱赶他们。于是相沿成俗,传续至今。“出煞”在天刚黑就开始,主家在新楼天井设烛台香案,木匠摆曲尺等工具,泥水匠摆五尺,地理先生放罗盘。这时,持桃木镇妖剑的道士,烧起符纸,喷洒法水,念着咒语驱鬼。接着木匠拿起曲尺边敲边喊:“日吉时良天地开张,鲁班弟子新建法堂,双手把尺四周丈量,妖魔鬼怪快走他方”。泥水匠也持着五尺大声喊:“五尺头顶一个钱,畀你邪鬼做盘缠。五尺头顶三张纸,畀你邪鬼做茶钱。逢山山要过,逢石石闪边,逢水水开路,唔使撑渡船。”然后木匠、泥水匠合喊:“妖魔鬼怪不准回头,若要回头先斩后奏。”于是长长的鸣炮声中刺杀生猪,让壮汉拖动着血猪在各层楼都走一圈,仪式便结束了。

  吉语在客家人搬住新楼时的表达形式也很独特而多样。主家择定吉日良辰,届时全家人按辈分高低、年龄长幼接踵而行,象征“代代承传”、“瓜瓞绵绵”(《诗经·大雅·绵》诗句);每人手上都要拿一件东西如船灯、火把、笊篱、锅铲、火钳,意味着“应有尽有”。妇女们有的挑两只装有五谷种子的新竹箩,寓意“五谷丰登”,有的挑一担盛满水的新桶,桶底放一把钱币,寓意“财源广进”;挑两畚箕柴火,扁担两端挂两只小灯笼,寓意“财(柴)丁两旺”;挑两只鸡笼,一笼装一只会啼的公鸡,一笼装带着一群小鸡的母鸡,寓意“金鸡报晓”、“吉利多多”。有些地方甚至还要赶一头上了轭的大牯牛来,与公鸡组合成一句吉语:“勤劳致富”。鞭炮声中,队伍浩浩荡荡进楼以后,先在厨房安下新铁锅,点燃新灶爆米花,以取“银树开花”征象。中午治席待客。楼内挂满贺幛,幛上吉语琳琅满目:“莺迁福祉”、“鸣凤栖梧”、“庆肇鸿图”、“户纳祯祥”、“华堂昼永”、“福临吉第”……

  还有一种奇异的吉语,它是通过建筑的布局体现的,如高北村五云楼。五云楼内局以八卦中的阴阳化曜、四时八节为主体,套用五行,并加配楼主“流年”进行设计的。因此,进了大门,设门厅,它在全楼中轴线南端,北端为后向正厅,两厅之间天井中央建一“口”字形中厅,其南北向各开一门以通向门厅和正厅。从门外到正厅共五进,称“五进动宅”。楼内每层40间,四周对称布置,底层四角设四个小厅;中厅除南北门外,东西还各开一旁门,东西旁门各通一砖墙巷道,把天井分隔为四个小院,自成单元,均影射春夏秋冬四时(也称“四象”)。东西巷道各在中间相对着开两个门,分别通各小院内曲径,共八条,这八条曲径寓意八节。而中厅四门加四个巷门共八个门则象征金锁迷宫阵图中的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等八门。楼内还挖两井,以喻日月,象征阴阳化曜。以上布局设计,总起来暗含一句吉语:“动宅五进,日月照临,四时八节,人财兴盛”。再如洪坑村奎聚楼,楼的地基面,顺应前低后高地势整治成三级,每级建一厅,从大门门厅至后向正厅纵横南北的中轴不仅高出东西两边,而且一级比一级高,暗含“节节高升”的吉语,以征大吉大利,兴旺发达。中川村富紫楼的建筑更加奇妙,整个布局形成反映楼主祈愿的一个“富”字的吉语。至于客家土楼的取名,也多以吉语为主题。如没有石基的高东村华封楼,典出《庄子·天地》:“华封人祝帝尧长寿、富贵和多男,世称华封三祝。”原本祝颂辞,并非吉语,但时间长了,被当吉语使用。六联村松竹楼,源于《诗经·小雅·斯干》:“竹苞松茂。”以松竹繁茂喻家庭兴旺。洪坑村小圆楼日升楼,也源于《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同月亮初上弦,太阳刚刚升起一般),原意并不像人们所调侃那样,说它“像米升大的楼”。又如新南村衍香楼,其楼名含义正如楼联所揭示那样:“积德多蕃衍,藏书发古香。”即期望家族兴旺,培养出众多的知识分子。

  吉语凝聚了人们的智慧,满足了人们自身和人际间交往的心理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流传运用,已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到人们过去所追求的理想,分辨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群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差异。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过去吉语的内容总离不开福禄寿考、荣华富贵的范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意识的不断改变,人们自然也会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容。这,毋庸置疑。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