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三节 锣鼓

  田段日三堂的五色锣鼓

  廖永茂

  田段日三堂流传久远的五色锣鼓,是客家民间传统鼓乐精华之一。

  五色锣鼓使用扁鼓、中鼓、大锣、小锣、大钹、砂磬(小钹)六种乐器演奏,前五种乐器为主,小钹只起打节拍的作用。演奏时,先是大锣“夸—夸—夸—”洪亮三响,接着由扁鼓开场,其他乐器依次切入,由慢到快,由简到繁,逐渐推向高潮。扁鼓高音清澈,中鼓鼓声低沉,大锣声音粗犷响亮,小锣锣声清脆明亮,大钹声音洪亮悠长,小钹音色清亮柔和。在演奏过程中,有时突出大钹,有时突出大锣,有时又突出小锣,而小钹总是以清亮的声音,不紧不慢的节奏,协调好其它乐器的快慢。节奏奔快时,称为紧板。节奏缓慢时,称为慢板。在厅堂演奏时,称为堂鼓,打法比较多变。在行进中演奏时,称为路鼓,打法比较单一。在慢板与紧板之间,一个乐章与另一个乐章之间,还用“转板”、“过门”衔接,前后协调,富于变化。有时,其它乐器突然处于休眠状态,此时小锣“当—当—、当—当—”的清脆的声音就显得特别突出,引人注意。虽然打法复杂,变化多端,却不会引起听者产生听觉疲劳。而到了人家处拜年时,全部乐器齐鸣,冬冬锵锵,乐声响亮,欢快热闹,演奏进入高潮,乐队与主人都欢欣鼓舞,其乐融融。

  五色锣鼓是客家文化中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惜,二十多年来,时势变化,青年人对五色锣鼓失去了兴趣,如今只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尚能演奏,五色锣鼓面临失传的现实危险,有待远见卓识之士及相关部门紧急抢救。

  附:五色锣鼓打法

  五色锣鼓(五种颜色),由5人组成,主要在正月十三闹花灯、大型迎神活动及逢国家喜庆游行活动时表演。五色锣鼓的敲打,主要是由鼓手先起鼓,配乐手根据要求有节奏地配以不同的音色,高亢激昂,和谐动听,一般表演时也是边走边敲打。

  大溪大鼓

  大溪乡的大鼓闻名于闽西各县。全乡各村落的100多只大鼓聚集在一起围成一排或几排,统一由一只指挥鼓发出号令。每逢春节、元宵节或其他大型喜庆的日子,便聚集在一起表演,观众成千上万,场面十分壮观。除配以锣、钹、钟等敲打乐之外,还有演奏班演奏乐曲,大溪东片演奏的乐曲主要是《太平年景万万年》,大溪西片主要是《太平年景》,两个片配合默契,各领风骚。

  锣鼓吹

  锣鼓吹又称大锣鼓吹。锣鼓吹乐队约由30人组成,穿古代服装,头系红布条。每逢大型庆典、“迎神”、“作福”、过大年都出场演奏。就地演奏时,由击鼓人击出的鼓声作指挥,指挥敲锣的轻重快慢,指挥喇叭、二胡、笛子的吹奏。锣鼓敲打一阵,各种乐器接着吹奏一阵。乐曲不断变换,节奏感强。乐队外出吹奏时,队员统一穿戴,由两面大旗引路,敲大锣者在前,击大鼓者在后,紧跟后面的是打小锣、打小吹、打大钹、打铜钟、吹喇叭、拉二胡、吹笛子、弹二弦的。行进时,边走边吹,步调一致,整齐有序。

  仙师瑶上的“锣鼓吹”

  王寿仁

  仙师瑶上的“锣鼓吹”,是一支历史悠久,独具风格的民间乐队。相传清朝中叶,瑶上村有“桂椿楼”、“第四房”和“寿岂堂”三支锣鼓吹乐队,每逢迎神、作福及过年时出场演奏,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每一个锣鼓吹乐队,都有一套乐器,含大鼓1面、钹4~6副,铜锣16~32面,铜钟1面,唢呐4~6把,笛子4把,二胡、三弦各6把,还有小锣鼓。“锣鼓吹”是民间乐器的大合奏。乐队阵容庞大,一个乐队有三四十人,有时多至五六十人,人员着装统一,演奏起来格外壮观。

  “锣鼓吹”演奏的乐曲,大都挑选轻松、欢快的乐曲,有古代乐曲,也有现代乐曲,营造盛大、隆重、欢乐的气氛,节奏和畅,音韵悠扬,让人百听不厌。“锣鼓吹”可上舞台演奏,亦可在行进中演奏。舞台演奏,司鼓指挥,鼓声一停,唢呐、笛子、二胡、三弦吹弹一阵,主次分明,节奏感强。行进中演奏,由彩旗引路,依次为大鼓、唢呐、笛子、二胡、三弦、大钹、铜钟和铜锣,边走边吹打,步调一致,整齐有序,场面壮观。

  新中国成立之初,每逢春节,村里组织“锣鼓吹”乐队向烈、军属拜年。1968年,瑶上“锣鼓吹”应邀参加“永定县革命委员会”和“仙师公社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并在踩街游行中作过精彩演奏,轰动县城。在以后的十余年里,因一些艺人年老及乐器残缺不全,乐队曾一度衰落。1983年,村里发动外出干部及离退休人员捐资数千元,重新购置了锣、钹、二胡等乐器,组织老艺人培训年轻人,使这支乐队重新焕发青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老艺人相继辞世,这支乐队再度面临厄运,至今无人问津。眼看这朵民间艺术之花日渐凋谢,本文意在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使之得以再生。

  现将“锣鼓吹”的吹打节奏记録如下:

  吹打乐

  永定县民间有许多吹打乐队,吹打乐曲艺,吹唢呐,配合锣鼓相互配打击乐。吹打乐队一般由10余人组成,清一色的黄衣、黄裤、红帽子。一般在民间大型庆典活动和红白事、祭祖圆坟时表演,一般演奏《过江龙》、《百家春》、《出水莲》、《闹花堂》、《南进宫》、《卷珠帘》等汉剧名曲,音调优美动听,深受人们欢迎。

  吹打乐组合絶技

  一人同时吹打二三种乐器的艺术,在永定古已有之。但是一人同时使用6种乐器,即身背4件打击乐器、口吹唢呐、脚弹扬琴的组合演奏的絶活,是2000年9月以后的事。演奏者李福渊,湖山乡人,常年在土楼景区为游客演奏,并在中央电视台和七八个省级电视台卫星频道频频亮相,风采传遍全球。他多次在电视台举办的全国或地区才艺絶活比赛中夺魁。2005年10月,在国家文化部举办的“2005中国南北民间表演絶艺王擂台赛”中,他演奏《苏武牧羊》、《梁祝》获得“絶艺王”称号和水晶奬杯。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