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九节 泰溪乡的“太平清醮”

  相传始于明末清初的泰溪乡(今大溪乡)“太平清醮”,是民间历史悠久、规模盛大,参加的姓氏和人数又最多的一项宗教民俗活动,远近扬名。所以,要瞭解、研究永定民俗,特别是民间宗教活动,不可不知道泰溪泰平清醮。

  打醮,本是道教的法事活动。永定民间打醮,不论场面大小,一般都是由道士“作法”。太平清醮却特别出格,作法的乃是和尚,因此号称“佛醮”。但从所传巫宜福当太平清醮的“炉主”的故事来看,它仍然属于道教,不过由于一个特殊原因,被“偷梁换柱”,由和尚来越俎代庖罢了。那故事说,道光初年,巫宜福从翰林院弃职回乡养亲,路过江西,曾拜会张天师。叙谈间,天师对巫宜福说:“你家乡正在打醮,可你们巫姓没有参加。”宜福问何由得知,天师说:“你们泰溪乡打醮进的表,就没有巫姓人的名字。不信我拿给你看。”随即端出一个盛满清水的铜盒,让宜福近前观看。只见水面映着一张泰溪打醮的表,具名处果然没有巫姓。天师就又对宜福说:“打醮是祈求太平清吉,是好事巫姓还当参加为是。”宜福到家后三年,又逢打醮,众人仰其功名和乡望,群请他出任“炉主”(打醮地位最高的执事)。宜福想起张天师的嘱咐,欣然应允。巫姓自然随之全体参加。乡中其他姓氏闻讯,也纷纷申请加入。从此,太平清醮从泰溪游氏一姓的法事,变为全乡十多个姓氏的公共活动,醮期也由三天延长到七天,一跃而为全永定规模最盛大的宗教民俗活动了。故事中巫宜福见张天师一节,未必有稽,但可见泰溪人仍然认为这场大醮的“最高领导”是道教教主张天师,不过由佛教和尚来“具体执行”而已。

  那么,张天师们专擅的打醮,怎么在泰溪变成了“佛醮”呢?这跟泰溪人普遍十分信奉观音菩萨有密切关系。据说,占泰溪人口60%的游姓,其祖先五九郎公在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来到泰溪定居时,什么都没有,随身只带一尊观音神像。后来在泰溪兴旺起来,认为都幸亏观音护佑。于是郑重嘱咐子孙,务必世代虔诚敬奉。观音便成了游氏全族膜拜之神。每盖一座新楼,正楼中央厅堂上,必置神座奉祀观音,朝夕礼拜。受其影响,稍后陆续迁入各姓,也同样诚奉观音。至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游氏第五世景程公,更首捐巨资,邀集泰溪各姓,在泰溪中心地带土篱岗尾,梅子潭面上,兴建起一座占地二亩余的“西霖寺”。寺内正中大雄宝殿,按例供奉“三宝佛”像;左边大悲殿,便把五九郎公带来的观音迎来敬奉。同时购置一批寺田,请僧人管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在该寺举行一次庙会。除家家户户备斋蔬果品来寺礼拜外,还舞狮,表演拳术。更有一样特色的,是猜谜。每次总有几百条谜语,猜中有奬。传说翰林公巫宜福出过这样一个谜:一个密封瓦缸,外贴纸条,上写“闭门失盗”,猜缸内何物。围观人苦思冥想始终不解。最后公开谜底,原来是“熟猪脚”(意为熟悉情况的内贼)。众人恍然,大笑称妙。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泰溪人的宗教信仰,便以佛为先,以致打醮也被移花接木,变为“佛醮”。打醮时的活动中心——“法坛”,也就设在西霖寺。醮场则设在邻近的土篱岗上的一片稻田上,醮期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秋收早已完毕,这五六十亩又平又宽的地面,正好利用。

  西霖寺已废,原址改建为侨光中学。当地老人巫克昌先生却还记得寺内的两副对联。録之如下,算是给西霖寺保存一点遗迹——很可能是唯一的遗迹吧?

  大门联:两水交流归洞府,千山耸翠护禅关。

  大殿联:西天圣佛沐百姓,霖雨甘泉泽千家。

  相传,泰溪创始打“太平清醮”,缘于明末清初的一次鼠疫大流行。其间,死亡相继,哭声四起,农田歉收,人心惶惶。为了禳除灾戾,游姓人首先想到祖传的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于是请出她来施法打醮,祓灾驱邪,超度孤魂野鬼,救苦救难,护佑一方平安清吉,五谷丰登。后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一次比一次盛大、隆重,直至发展为全乡众姓共举的为期七天的全县闻名大法事。

  太平清醮的醮场大概是这样布置的。在土篱岗秋收后的乾燥稻田上,辟出四五十亩大的醮场,南面和北面各搭一座高台。北面的叫“法台”,供高僧坐禅念经布法之用。高约3.5-4米,宽约3米,正方形,台柱上贴副对联:“佛法无边超渡孤魂出苦海,僧人有道祈求合境享丰年”。南面的叫“孤台”,用采放置供品。同样为正方形,高也3.5-4米,宽却达4米,台柱上也有一副对联:“供品无多切莫相争同尚飨,纸钱不少应能随意尽花销”。两个高台之间相隔约二十余米。法台后十米左右,安放观音大士的巨大坐像,高约4米。虽然是纸扎的,却工艺精巧,“妙相庄严”。另有好几尊神像,也是纸扎。其中四尊为“四大金刚”,也叫“四大天王”,均高3.5-4米。那手抱巨大琵琶,身披白色甲胄的,叫“持国天王”;手上绕着一条巨龙,身着红色甲胄的,叫“广目天王”;执剑,披青色甲胄的是“增长天王”;“多闻天王”两手都有东西——左持银白鼠,右执雨伞,披的是緑色甲胄。他们分列观音两旁。还有一尊是观音大士前面站着的“鬼王”,高约25米,青面獠牙,吐舌,头上两只角,还顶着一尊观音像。沾了这观音像的光,也获称“大士”,叫做“巡乡大士”。随众神巡乡时,由司事者执持。它两手能活动,边走边抬起放下,好像跟大家招手。此外还有韦陀、善财童子等神像,但高仅及金刚的一半,巡乡时也拿着走。

  醮场四周,密密麻麻摆着各家各户送来的几百个“灵屋”,数以千计的“钱帛箱”,用纸钱纸花连接在一起,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简直就是纸扎工艺大展览。

  上文讲过,打醮法事中心的“法坛”,设在西霖寺佛堂上。不言而喻,这时整座寺被装扮一新。内外张灯结彩,寺前彩旗招展。法坛两边柱上,照例贴的对联是:“清醮太平南海观音慈普渡,法坛灵验西天佛祖佑众生。”西霖寺大门也要贴新的对联,文字照例是,“祈年年风调雨顺,愿岁岁国泰民安。”主宰法坛活动的是“坐台高僧”。这“高僧”一般和尚不能充任,要到名山古刹去请资历深,道行高,众所仰望的老和尚。据说有几次请的是漳州南山寺的方丈。坐台高僧大都带着七八个徒弟一起来,排场很讲究的。

  醮期七天,日程安排为:前三天三夜,僧人在法坛念经,祈祷。其间每晚都要“进表”。进表时,打醮的主要执事人员炉主、总理、协理、缘首都要跪在神像前,由僧人宣读表文,读毕将表章烧化在盛满清水的铜盒里。第四天开始,佛祖大士巡乡。这是在全乡范围内到处巡查,驱除邪魔灾魅,并召集孤魂野鬼,以便抚慰布施,勿使作祟。巡乡行进时,前面36面彩旗开路,接着是锣鼓队、八音乐队、敲木鱼的僧人,然后是神轿。神轿里安奉如来佛像及檀香炉,用四人抬轿,四人护轿。炉主坐便轿随侍。总理、协理、缘首等身穿长衫礼服,双手捧着一枝香,随行于后。巡乡的神灵,还有善财童子、韦陀,压阵的便是“鬼王”和观音大士。执持“鬼王”的司事人员,在行进中必须将神像前后摆动,那鬼王的手才会一上一下。

  这浩浩荡荡的巡乡队伍,每到一村,都受到热烈隆重的“接供”。接供的场所都选在该村中心地点,除陈设供坛外,还立拱门,结灯彩,并把村里所有的文物古玩等有观赏价值的东西,一古脑儿搬出来为接供增色。供品不仅有大量的各种斋蔬果品,还有许多精心制作的“工艺品”——用米粿为主要材料雕塑而成的飞禽走兽、花艹树木,以及演示各种故事的人物,如天女散花、七仙女下凡、木莲救母、梁祝化蝶等等。无不栩栩如生,情态可掬。村民一边接供,一边鉴赏,啧啧赞誉之声,不絶于耳。

  接供仪式开始,先由炉主从神轿里搬出佛像和香炉,让众人焚香拜祭,同时,和尚念经祈祷,乐队奏乐。吟哦之声抑扬于锣鼓喧天之中,还放铳,放鞭炮,十分热闹。祭毕,起程,再到另一个村庄,这时有不少喜赶热闹的人跟着巡乡队伍走,一村过一村,队伍便越来越浩大,情绪也越来越高涨。这样一天走几个村庄,傍晚才回到西霖寺。第二天早上再出发。经过三天,整个泰溪乡的每个自然村就都巡遍了。

  第七天,醮期的最后一日,也是打醮活动的最高潮。这一天的节目有:白天,放水灯、抢水灯;晚上,高僧坐台普度,赐孤、抢孤,大士回山,开斋欢宴。

  放水灯、抢水灯在西霖寺脚下梅子潭举行。潭深二三米,宽一百余米,长二百余米,金丰溪从东而来,经此缓缓向西流去。潭的东侧(上游)有一座离水面4米多、长百余米的高桥,叫“永泰桥”。潭的北岸屹立着巫宜福故居“太史第”(也叫“魁星阁”)。南岸一片农田,农田上搭起一座临时祭坛。到了放水灯时辰,僧人在炉主、总理、协理等人簇拥下,踏着喧天锣鼓,来到坛前,诵经拜祭。诵毕,将放在祭坛上的一红一白两盏“花灯”——置于固定在木板上的纸花中的油灯——放在备好的竹排上。接着执事人员把竹排撑到梅子潭上游中间,置灯于水面,任其漂浮,顺流而下。这时已经有十几二十位游泳能手,脱掉衣服站在岸边“严阵以待”。眼看花灯漂流到了潭中间,执事人员一声令下,说时迟,那时快,两岸的游泳能手马上一跃入水,奋力向潭中心游去。穿新衣打绑腿,威风凛凛的百余人的“连铳队”,也立刻齐刷刷举起“三把连”,把一声声震动山岳的响铳连续轰出。喇叭、锣鼓更不甘落后,一齐使劲为两岸观众的呐喊、喝彩伴奏。梅子潭从天到地,从山到水,顷刻处处火爆,处处狂欢……。

  为什么要抢灯呢?原来红白灯同是吉祥物,但白灯主添男丁,红灯却主生女。旧社会重男轻女,所以人们要抢白灯。有的渴望生男,自己又不会游泳的人,甚至出高价向抢得白灯者购买。也正因为如此,每届醮期,即使天气很冷,下水抢花灯的人仍然非常踊跃,成为醮期最热闹最刺激的一个节目。

  入夜,一个焰光腾跃的火炬世界,迎接醮期最后高潮的到来。那火炬,用易燃耐烧的老松木片作燃料,再砍一根长3米以上,胸径12公分以上的大毛竹,将2米左右的上段,裂开六到八瓣,松木片层层填塞其中,外用铁丝层层箍紧,便成了一支特大号的“松光烛”。这样的高大火炬,每家在醮期第六天以前,都要制作一二支,树立在村中的各指定地点。村间大路上,则每隔10—15米树立一支,如此村村相连通往醮场。到第七天夜幕降临,全乡火炬一齐点燃,顷刻条条火龙腾跃,光明普照。居民们也一群一队,在火炬照耀下涌向醮场。场上于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八点钟左右,身披红色袈裟的“坐台高僧”双手合十,口念佛经,炉主则手捧檀香炉,一起领着十余位穿黄色僧衣的和尚,手上拿着佛帚、金钟、木鱼、铜钹,从西霖寺出发,一路敲敲打打,徐徐来到醮场。走近法台,高僧如精通武艺,则一跃而上,若无武艺,则攀木梯上台。与此同时,炉主恭恭敬敬地把檀香炉放在大士神像前的神台上。坐台僧登台后,先盘膝坐着念经、布法,其他众僧站在台下两边,配合台上僧人念经,并敲打木鱼、金钟、铜钹。大士像前,七对大烛台上,红烛高烧。每家的家长及善男信女们,纷纷烧香、礼拜、祷告。大香炉里,周围地板上,插满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香,彻夜烟雾缭绕,香气远溢。

  和尚把追荐孤魂野鬼,遣发邪魔魅祟的经文念了一阵,便开始在观音大士的监督下,向他们发放供品,包括灵屋、钱帛、食品,谓之“赐孤”。这时,和尚一边念经,执事人员一边将堆放在醮场上的大小灵屋和所有的纸帛、钱箱,一齐焚烧,霎时火光冲天,纸灰飞扬,而“抢孤”也就开场了。

  所谓“抢孤”,就是抢拿孤台上的供品。这些供品大多是米粄米粿之类,由各户送来,像小山一样堆放在孤台上。抢孤之令一下,早已摩拳擦掌的抢孤手们,立刻或攀缘台柱,或利用竹竿,或甩出钩索,或叠起人梯,以最快的速度登上孤台,扑到供品堆前,“大抢出手”,乃至为“抢”而大挤、大推,混乱中被推挤而跌下台来的,也不少见。“胜利”者则个个扛着鼓鼓一大袋供品奏凯而归。这群“抢孤手”都是外乡入,本乡人照例不参加。抢孤的人会那么多,一是旧社会普遍贫困,抢到一袋米粿,可供一家子吃上几天,何乐不为?二是认为吃了打醮的供品吉利,可消灾纳福。

  “抢孤”结束,随即大士回山。先将观音大士像,从面朝醮场南方,转向到面朝北,表示大士启程回山。接着,把所有纸扎神像一齐焚烧,醮场上再次火光冲天,纸灰飞扬,这也叫“大士转脸”。至此,整个打醮活动宣告结束,时间也已到了午夜。场上乡民各自散去,回家降天灯,开斋。原来,七天醮期内,全乡斋戒。居民和涌来观光的亲友宾客,每日下饭的不过黄瓜、豆腐、荳芽、蔬菜。如今打醮功德圆满,为了好好款待一下亲友,也为了犒劳一下自己,便“开斋”杀牲,开宴飨客,给太平清醮续上一个温馨、欢乐的尾声,也给来年生活开一个利市。

  泰溪太平清醮的内容、过程大略如此。下面,再补叙一点打醮之前的筹备工作。不言而喻,历时这么长,规模这么大,参加姓氏和人数这么众多的盛举,事务是非常繁杂的,所费亦自在不赀。因此,筹备工作的时间不能不长,对“领导班子”的要求不能不高。上届醮期行将结束之际,总理、协理和各村“缘首”就在西霖寺集会,推举下届的总理候选人。经充分酝酿,协商,推出候选人3~5名,都是素有名望的各姓氏中的头面人物。然后择定时辰,到佛祖坛前焚香祷告,公开拈阄,从候选人中确定一名总理。未中阄的,就当协理。总理、协理名单向乡民公告后,他们便立即开始下届打醮的筹备工作。先是组织各村村民选举“缘首”,作为基层的总领导。接着筹集经费。来源有二:一是全乡各户平均负担的“灶金”和各户按人口数缴交的“丁钱”;二是向工商富户、华侨募捐。灶金、丁钱由缘首负责收集,募捐由总、协理经办。全部收支统一归总理及其属下协理掌管,账目在当届醮期结束后向全乡公布。至于众多的具体执事人员,也都由总、协理指派,按他们的筹划办事。只有“炉主”,他是唯一有权搬动“圣物”——佛前檀香炉的人物,是最高执事,非同小可,必须由总、协理在较大范围内协商,公推全乡德高望重、富贵双全、三代同堂的人担任。打醮期间,炉主必须住在西霖寺。所用被褥帏帐全新,内外衣服全新,起居专人侍候。每日沐浴斋戒,随僧礼拜。大士巡乡时,坐轿随行(总、协理等均步行)。

  到了临近醮期,那不仅领导班子和执事人员越来越紧张忙碌,就是全乡百姓,也都紧张忙碌起来。家家户户必须彻底大扫除。楼屋内外,包括所有沟坑,以及大小家具,打扫清洗得干乾净净。村内主要道路,全都修理平整。同时准备好形形色色的供品,以及醮期斋戒自用和待客的素食,开斋宴客的禽畜菜蔬……更有一样,那就是“树天灯”。先上山选伐一株胸径12公分以上、高八九米的毛竹,修剪去下部少量枝叶,整株扛回,埋立在家门前。醮期一到,用新白带子将长明灯升挂在竹梢上,一连燃点七天七夜。一时间,户户门前緑竹葱茏,明灯辉映,别有一番景观。天灯竹下还要放一张香案,朝夕烧香,祈求添丁发财,岁岁平安。

  可想而知,如许规模,如许排场,如许费用,所耗财力、物力、人力,自然难以计数。富裕人家可以应付,广大贫民实不堪重负。但在宗教迷信思想主导下,人们仍然三年一次照做不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众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思想日新,加上政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之功,“太平清醮”自然消失,成为历史陈迹,送进历史民俗博物馆。而笔者这篇记述,也就算是伴随它进入博物馆的一份提供参观者参考的说明书吧。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