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读为本,崇文重教”是客家土楼文化最为显着的特征。耕读是永定客家人实现人生理想的必要手段。读是为了“学而优则仕”,是客家人的一贯追求;耕表现了客家人的农本意识,是客家历代实现物质上追求的手段。没有耕田,生计难以为继,生命难以延续。永定客家人眼中,一般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偏见,耕与读并行不悖。
永定客家人早就认识到教育是摆脱贫困乃至出人头地的重要途径。明代中叶(公元16世纪)以前,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土楼人只能在规模较大的土楼厅堂或村里的祠堂内设私塾,数量也不多。
清代初期,得益于条丝烟业的迅猛发展,土楼人家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乐于送子女读书的人家渐渐多了起来。清代中叶(公元18世纪),办校兴学进入鼎盛时期,出现较大型土楼办私塾、人烟较稠密的村庄建学堂的现象。有的在楼外择地建校,如湖坑镇南江村的经训堂,高2层,深3进,至今仍完好无损;有的建在主楼内,如高头乡高北村的承启楼等,在楼内辟一两个较宽敞的厅堂或居室作校舍;有的建在主楼一侧,如湖坑镇洪坑村的奎聚楼、高陂镇上洋村的遗经楼等。根据文献记载,从明成化十四年(1478)建县至民国元年(1912),永定客家人兴办的各类学校的数量和科举制度废除前考取功名的人数,一直稳居当时闽西八县之首。
在永定民间有三种人被人尊重,即当官者、教书者、行医者。这三类人都是有文化的人。这种理念可谓家喻户晓,根深蒂固。基于这样的传统认识,客家人希望后代出类拔萃,光宗耀祖。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中,崇文重教逐渐成为永定客家精神的巨大支柱,成为历代先贤留给后昆的宝贵“财富”。
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成了土楼人的社会风气。土楼人聚族而居,为了家族的兴旺与繁荣,倾力创办族学,培养族中子弟。明清两朝,永定每一座土楼几乎都有私塾或学堂。很多土楼都把学堂当作楼的一部分。一旦有子弟取得功名,就成了全宗族的荣耀。但凡中了进士、举人,就要在客家宗祠前立石桅杆,既表彰族中取得功名的子弟,也夸示这个家族是人人称羡的书香家族。这些直刺青天的石桅杆,成为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重要标志。
土楼人不仅崇文,而且尚武。如衍香楼、遗经楼内学堂不仅有文观,也有武馆。清代科举考试中,永定县考中武进士5人,武举人更多,尚武之风可见一斑。他们勤于习武,是爱乡之需,保国之需。节庆中舞狮、舞龙等活动,实际上就是武术的演变。
山多田少、粮食不足,男子必须外出谋生。而学习谋生技能,必须先知书识字。因此,读书成为外出谋生的前提。永定民谚也“传递”了崇文尚学的观念,如“养子不读书,不如养大猪”等劝学内容流传至今,反映了崇尚教育的传统风尚。
清末废科举后,土楼人又继续兴办“新学”。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永定不断加大办学力度,完善教学设施,教学质量迅速提高,近十多年来每年从土楼里走出的大学生数以千计。
崇文重教使永定人才辈出。古有“四代五翰林”、“兄弟双进士”,今有“一楼十博士”、“一镇三院士”。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