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抚市永豪楼的修造故事

  黄永豪主持建大楼

  抚市黄氏十三世祖黄宠斋一生务农为业,生有5个儿子,依次取名为永赓、永豪、永桂、永聚和永歧。黄永赓成年之时,正赶上永定条丝烟风靡大江南北的大好时机。为了发家致富,他和老二黄永豪商量后决定,由他自己前往湖南、云南和广西等地开拓市场,销售条丝烟,家中诸事则由老二黄永豪统管:一是和几个弟弟一起负责烟叶的收购、加工和营运;二是照料年迈的父母。兄弟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加上年轻人肯动脑筋,经营有方并创办了“长茂”商号(这也是当地人称永豪楼为长茂厂的原因),不几年,家道便渐渐殷实起来。客家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富裕起来之后,当务之急便是买田、建房、添置“恒产”。黄氏兄弟决定盖大楼。

  由于黄永豪成年累月在家搞经营,几个弟弟又少不更事,因此建楼的重担便理所当然地落在了他的肩上。兄弟约定,凡是与建楼有关的事一概由黄永豪全权处理。

  黄永豪人如其名,豪气十足。他觉得,手头上宽裕了,大楼要建得宏伟、典雅、壮观些。这样,一方面可以光宗耀祖,另一方面也可以显示出自己家族的雄厚财力。再说,将来五兄弟分家之后就是五大房,所建之楼既要有足够的“单元房”(此为该楼的一大特色,在当时就有这样超前的意识,实属不易),又要有供收购烟叶的大厅以及加工条丝烟的手工作坊,同时还要有专供子弟读书习武的学堂、武馆等。于是他选择了抚溪河边的一块十五六亩的土地作为楼址,然后又分期分批购进了可供建造10个单元、36个厅、270个房间的所有用料。这样,自然耗资巨大,开销不菲。

  就在大楼施工进入紧张阶段的时候,一天,老大黄永赓居然千里迢迢回家来了。他虽然常年漂泊在外,但魂牵梦绕的是建楼,寝食难安的仍是建楼——建楼毕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啊!还有,他对老二能否胜任建楼一事也心存疑虑,因此趁到外地跑生意之便顺路回家看看。老二黄永豪乍听到大哥到家的消息,着实吃了一惊,担心大哥会责备他花钱太多,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不敢贸然前去会见大哥。

  黄永赓一到家,行装甫卸,就心急火燎地朝建筑工地走去。他立刻就被眼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深深地吸引住了:夯墙的挥汗如雨,运土的健步如飞,木匠师傅又是刨又是锯,石匠师傅又是凿又是敲……200多个施工人员各司各职,井然有序。他不禁心花怒放,手舞足蹈起来,让人立刻把老二找来。黄永豪急切地问来人:“我哥哥都说了些什么?”来人如实地把他哥哥的话说了一遍。这时,黄永豪才把悬到喉咙里的那颗心放回到了原处,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当他把建楼的设想及工程的进展情况一五一十地向大哥汇报后,老大不由自主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连声夸奬道:“二弟这几年真是大有长进。有胆识、会办事,好!楼就该这样建,花多少钱也值得,这下我就放心了!”

  永豪楼楼名来历

  永豪楼正式的名称叫“五福楼”,位于抚市镇新民村的大洋塅,面临抚溪河,占地10367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奇怪的是,在该楼建成之后的160多年间,五福楼的名称鲜为人知,永豪楼的名称却无人不晓,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建造该楼施工的时间很长,从道光十一年(1831年)动工兴建到迁入居住历时共7年,从迁入居住到全楼装修完毕又经过了11年。建楼期间,各种工匠、小工的延请、安排及工资的发放,各种建材的购买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等,一概由黄永豪亲手操办。在大楼落成之前,该楼并没有一个正式的楼名。其间,有人问过工匠:“你在哪里做工?”工匠回答:“在黄永豪家里。”“在他家做什么?”“建新楼”。问这个问题的人多了,有工匠脱口而出:“在永豪楼。”永豪楼,意思是黄永豪主持所建的楼。一传十、十传百,永豪楼就这样传开了。尽管在该楼全面竣工之后,楼主曾专门请人取了个很有内涵的名称叫“五福楼”,寓意为五兄弟一齐幸福,但是所有工匠及村中老少都先入为主,或者认为五福楼的名称在音韵上没有永豪楼这一名称响亮,因此仍习惯地称之为永豪楼,并口口相传,以至于家喻户晓,远近皆知。相反,其正式的楼名却很少有人提起。

  大楼造价高昂

  永豪楼占地面积16亩(约10600平方米),为府第式土楼(仿皇宫式“五凤楼”)。主楼(正楼)高五层,20米,每一层一厅八间。主楼前面,中间是一个长方形天井,天井两旁各有一列3间厨房。厨房往前又有一条连通左右走廊的过道,过道前面是大厅,设两个小门相通。

  大厅被中间的天井分为两部分,后面的称为上厅,前面的称为下厅,天井两旁的侧厅把上下厅连接起来。上厅前向左右各开一个小门通“两落”。上厅两层,面阔三间,底层厅高8米。下厅一层,前面正中是中大门。

  出中大门,是一块占地约2.5亩的大院坪,鹅卵石铺地。院坪左右各有一座4间1厅的2层楼房,分别是供子弟读书习武的文馆和武馆。院坪的前方是正大门。中大门的两边各有一个门,分别对着左右“两落”楼房前的天井。

  左右横楼,各有四个单元,前两单元三层,后两单元四层,每层一厅八间(最末一单元是每层一厅四间)。左侧还有一所巨大的供收购烟叶的大厅以及加工条丝烟的烟棚。

  全楼共计31个厅、270余间房,设有外大门、内大门。外大门口还建有关刀坝及码头。

  全楼用青色花岗石铺沿塍、天井,以及镶大门与大小厅堂的门框、门槛,做金鱼池等,共计用去4500多块青色花岗石,而且雕琢工艺精湛,是永定土楼中罕见的。这座集奇特设计、实用价值、观赏艺术于一体的大型土楼,耗资巨大,花费约35万两白银,是全国造价最高的民房古楼。

  该楼落成时,正值黄扬亭老人71岁生日,族中翰林黄钟音邀宗亲100余人赠屏风致贺。寿文由榜眼江国霖撰写,书法是黄钟音翰林手书。屏风共12块,每块高3.8米、宽0.7米,工艺精湛,书画俱佳,展示了祖宗的荣耀,是难得的艺术精品。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