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幸福感的界定也是不同的。幸福感在英语中有不同的表达:happiness,well-being,subjective well-being等。目前心理学家倾向于合成词subjective well-being,这个词直译就是主观好的存在,它的意思就是指健康、快乐的状态。我国学者一般将其译为“主观幸福感”,简称为“幸福感”。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对幸福感概念的理解编制了幸福感量表,我们可以从幸福感量表中归纳出各位学者对幸福感概念的研究视角:
1.情绪、情感体验视角
该种界定主要考虑人们的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的对比关系,认为如果个体较多的体验到正性情感而较少的体验到负性情感,那么他就是幸福的。其中Bradburn(1970)编制情感平衡量表(affect balance scale,ABS),该量表包含10个项目,其中5个项目测量的是积极情感,另5个项目测量的是消极情感,权衡被测者在这两个方向的得分情况,就可以对其近期的情感状态作出判断,从而推测其幸福感状况。Watson、Clark、Tellegen等编制的有关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测评量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简式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NAS),该量表共20个项目,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各有10个项目。Kammann和Flett编制的情感量表是以被试近期内体验到的积极和消极情感之间的平衡为基础,测查其主观幸福感。总之,以上这些模型对于幸福感的界定都是从情感角度来考虑的,因此也被概括为情绪情感模型。值得一提的是从情绪情感视角进行幸福感研究的过程中,还有学者提出将心理健康作为是否幸福的评价标准,如果个体更多的体验到消极情绪,那么其幸福感一定也是低的。所以他们采用抑郁量表或心理健康测查量表的得分高低来考察个体的幸福感,但也有学者提出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相互独立,即负性情感体验少的个体并不能直接下结论说该个体的正性情感就丰富,因此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反映主观幸福感可能会失去一些重要指标,结果单纯从该种界定出发研究幸福感的思路受到了质疑。
2.认知评价的视角
从认知评价的视角将幸福感界定为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Neugarten 编制“生活满意感指数”量表(LSL),该量表涉及到生活热情、毅力、所达到目标与期望目标的一致程度,身体、心理、社会方面良好的自我概念,以及愉快乐观的心理品质等维度。Cantril编制的“自我标定梯形量表”(self-anchoring scales,SAS),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现在、过去、以及预期未来的生活满意程度做出等级评价(Cantril, 1965),它们的目的都是从被试对自己生活是否满意的认知评价角度来评定其幸福感,通常也被学者们称作生活质量意义上的幸福感测量。
3.自我评定的视角
自我评定的视角认为幸福感就是“主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它和仅仅从认知评价的视角来界定主观幸福感相比,自我评定视角既包括认知评价成分,也包括情感体验成分,学者们将其界定为主观幸福感。Diener(1984)认为主观幸福感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主观性。它是指主观幸福感只针对个体的主观体验,它是以个体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衡量的,以个体主观评价来反映,不涉及任何外在社会客观的衡量标准。(2)整体性。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的整体性评价,是个体对其生活整体的主观评价,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3)稳定性。主观幸福感是一个长期而非短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尽管主观幸福感会受到个体所在的情境和一定的情绪背景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主观幸福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正是这种相对稳定性为量化研究主观幸福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4.心理发展的视角
此种研究视角以Ryff为代表,从心理发展意义上阐释主观幸福感。认为幸福不仅是获得快乐,而且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Ryff等为了区别起见,他们将其命名为“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1998年,Ryff等人提出了心理幸福感的多重测量维度并编制了多维度的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Ryff, 1989)。该量表所包含的维度涉及到人的自我实现的6个突出的方面:自主、环境驾驭、个人成长、积极的人际关、生活目的和自我接受。
而国内学者关于幸福感概念的界定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目前研究使用的概念中,主观幸福感、幸福感、幸福度、主观生活质量、心理福利等涵义基本接近,都是基于主观幸福感(SWB)的概念模式。由于Diener的阐释基本上涵盖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且他的阐释具有比较好的操作性,尤其是便于使用其概念的学者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因此,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受到了我国学者的青睐和普遍认同,郑雪、王极盛、张进辅、孔克勤、郑日昌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介绍、引用过Diener的概念,有些学者还在引用的基础上,基于自己假设,针对我国一些特殊的社会群体编制了一些很有说服力的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学者们普遍认为幸福感指标反映社会公众的心理状态,是社会心理的综合指标以及衡量社会效益的重要尺度,是反映社会心理状况的“晴雨表”,因此对它的研究在任何时代都是及其重要的。主观幸福感是以行动者自己界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的整体评价,因此可以将幸福看作是人生意义实现时积极的心理感受,它具有终极性 、动力性、意义性等特征,而且幸福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状态,更是人们对生命的理解与领悟,是自我对人生价值的直接肯定,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并不是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状态,而是基于直觉或反省所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感受。主观幸福感可以界定人们一种积极的或良好的生存状态,表明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因此它成为人们对客观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和价值。简言之,主观幸福感正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