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节 大陆同胞情感和认知对幸福感影响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有许多探究大陆同胞情感和认知对幸福感影响的研究,具体如下:

  有研究探究工作反刍及其“双刃剑”效应,工作反刍指在没有要求其出现的情境下,有意识的、重复发生的工作方面的相关想法,分为工作相关情感反刍与工作相关问题解决沉思两个维度。工作反刍对个体健康、工作及幸福感的影响有“双刃剑”效应。持续性认知理论、压力认知激活模型与认知资源视角理论,可以解释该效应的内在机制。作者认为这一结果验证了压力认知激活理论的观点,即情感反刍产生的消极结果期待会导致心理生理激活的延长,进而损害幸福感;而问题解决沉思产生的积极结果预期不会延长心理生理激活,进而对幸福感无显著作用。

  有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究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影响机制及支持路径。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文化交互的过程也是其心理和行为上的文化适应过程。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提供社会支持,增强适应动力;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适应水平;积极的人格特质提供中介作用,影响适应程度。为此,本研究认为应构建工具支持系统、情感支持系统、自我心理支持系统,以保障整体资源平衡,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幸福感和主观能动性。

  具体来说,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对个体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其建立足够的自尊,增加情感安慰和自信心水平,激发社会交往的需要,建立社会同伴关系,减少疏离感,以及建立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心理支持路径从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出发,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动态体系,除系统内部的关联性之外,更多的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自身等各种力量的联系。通过政府部门的宏观协调、社会机构的协力合作、媒体、社区的信息传播构建工具支持系统,从宏观上保障整体资源均衡;通过父母的情感依恋、教师的积极关注、同伴的友善接纳构建情感支持系统,以提高其生活的幸福感;通过积极的自我认知方式、积极的自我评价、积极的心理品质,从内在提高个体主观能动性。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主体社会活动的动因。李素梅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情感层面存在城市认同感不强,身份模糊;社会情感密度较低,同伴群体缺乏;情感互动不足,情感互助能力欠缺三方面的困境。以往研究发现,父母、教师、同伴的情感支持对随迁子女的成就动机、自我价值、学习兴趣、人际交往、自尊、自我效能感等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构筑一个全方位的情感支持系统,提高随迁子女的生活幸福感。

  有研究根据普通心理学原理和相关的实证研究,提出幸福感与职业成功的生成模型。该模型认为,幸福感与职业成功受个体能力与人格的直接影响,能力与人格受习惯的直接影响,而习惯源于行为的重复,行为受当下的“认知—情感—意志”互动过程的直接影响,“认知—情感—意志”的互动过程受个体的动力系统与自我调控系统的直接影响。因此模型提出个体需有明确的价值观和生命意义,使目标系统与价值观和生命意义一致起来;还要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以积极的“知—情—意”互动模式应对外部困难与挫折;通过持续不断的有意训练,将积极的适应行为内化为良好习惯,沉淀为性格优势、美德以及更为专业化的能力,才能提升其幸福感与职业成功水平。

  有研究对自然关联性:概念、测量、功能及干预进行探究。自然关联性是指人们主观上感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程度, 包括对自然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自然关联性的测量主要采用自陈式量表和内隐联系测验从外显和内隐两个层面进行。已有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与自然接触能够帮助恢复心理疲劳、改善认知表现、缓解身心症状、提升幸福感、促进亲社会行为。研究者采用了多种干预方式提升自然关联性。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究自然关联性的概念、研究方法、积极效应的条件、以及文化的影响等。

  有研究基于社会认知双视角模型和人类适应机制,探讨能动性和表达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社会认知基本维度形容词词库、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全国21个省市居民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071份,其中男性1714人(42.1%),女性2342人(57.5%)。结果表明:(1)能动性、表达性显着正向预测主观幸福,且能动性的预测效力大于表达性;未来时间洞察力显着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2)能动性、表达性能通过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个人主观幸福感。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揭示能动性、表达性如何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体验,以及能动性、表达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对于提升个人主观幸福感有一定启示意义。

  有研究探究情绪调节策略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和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以639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自尊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认知重评既直接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又能通过自尊和心理弹性及自尊→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2)表达抑制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直接预测不显着,但通过负向预测自尊和心理弹性及自尊→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有研究探索心理痛苦的内涵种类、心理机制与调节干预策略——认知重评视角下个体主观幸福感提升新路径。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增强生活幸福感,是健康中国、幸福中国的题中之意。促进国民心理健康,建设幸福中国,提出有效可操作性的心理痛苦情绪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次基于人的生命意志和心理需要视角,将心理痛苦划分为“需要受阻型、价值丧失型、意志侵害型和需要匮乏型”四种类型,并依据情绪认知理论,探究了心理痛苦生成的“非理性信念、负面思维和悲观解释风格”三种认知误导心理机制,提出了四种可操作的“认知重评”策略,即“性质重评、正性重评、乐观重评、理性信念重评”来对心理痛苦情绪进行有效调节和干预,最终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获得幸福。

  最后有研究利用CGSS2013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文化支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文化支出增加有利于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但这一影响存在显着的人群异质性;财政文化支出主要通过居民认知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两个渠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提升作用;不同的文化要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经济地位、社会态度、生活方式、阶级认同和道德素养五个要素的作用效果依次递减。具体而言,财政文化支出通过构建社会共同文化体系,培育主流价值观念,对个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长期影响,改变了个体认知和个体行为,促进了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协调一致,强化了个体生命的意义,提升了居民主观幸福感。陈前恒、赵常恒的实证检验表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机会不平等认知降低了其幸福感水平,说明认知对幸福感具有调节作用。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