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节 大陆同胞需要与目标对幸福感影响的研究现状

  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可以分为生理上的不平衡和心理上的不平衡。例如,天气炎热身体缺水,会使个体感到口渴,产生喝水补充水分的需要,这是生理层面上的不平衡状态;在社会秩序不良时,人们会产生安全的需要,这是心理不平衡产生的需要。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的不平衡状态暂时达到平衡,但是随后由于时间的延续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又会产生新的不平衡。因此,需要也表现为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追求。幸福感(well-being)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的主观经验和评价,个体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体验到的幸福感就会越高(吴才智 等, 2018)。对于需要的满足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而言,当个体从不平衡状态发展到暂时的平衡状态,幸福感就得以提升。

  个体的需要多种多样,按照起源可以分成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又称生物学需要,是和个体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如个体对食物、水和睡眠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个人类的需要,包括关系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等;按照需要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指向物质产品,如对衣食住行的需要。精神需要指向精神产品,如对欣赏美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划分需要的五个层次。各种各样的需要都与人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陈勇杰和姚梅林(2012)认为,物质主义不利于人们幸福感的提升,物质主义影响幸福感的心理机制实质就是需要的满足与否。物质主义负向预测自主性、能力感和归属感,因此物质主义通过需要满足负向预测幸福感。

  需要是有机体行动的基本动力,动机就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需要是自我决定的一个分支,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心理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潜能,该潜能涉及到人类的经验选择,有机体在充分认识心理需要和整合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对行动做出最终决策。

  基本心理需要这一概念由Deci和Ryan(1987)提出。他们认为,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就像是心理上的营养物一样,对个体心理的健康成长、整合和幸福感必不可少、至关重要;基本心理需要来源于Deci和Ryan所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 SDT),研究者们从促进内在动机和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入手,鉴别出了三种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需要、能力需要(胜任需要)和归属需要(关系需要)。基本心理需要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和幸福感的关系(刘海燕 等, 2003)。许多的研究表明,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和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个体的心理需要满足程度越高,个体获得的幸福感越强。

  以往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幸福感之间的紧密相关,对中学生学校幸福感的干预研究发现,对中学生关系需要满足的干预、自主需要满足的干预、以及对关系需要、自主需要和能力需要三种需要满足的联合干预都能显着提高中学生的学校幸福感。促进学生在学校心理需要的满足,无疑是可以作为提高幸福感的一种有效的积极干预手段(刘旺, 2018)。从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学生作为处于青春期发展中的个体,其自我意识增强,更加追求自主需要的满足;在校期间的同伴关系和友谊的发展利于中学生关系需要的满足;此外,中学生学习成绩作为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学习成绩优异则利于其能力需要的满足。在学校对中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进行干预,满足中学生基本心理需要,那么中学生的学校幸福感将得到提升。环境是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中学生而言,如果教师能提供一种支持的氛围,提供学生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那么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就越高,能体验到更高的学校幸福感,进而促进更好的表现。

  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对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都十分重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正向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白诚志等(白诚智 等, 2020)就对护士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工作中的护士而言,基本心理需要是护士提升幸福感水平的重要途径,即其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状况越好,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一方面,护士在工作中,与同事、患者间的人际关系可以满足其归属需要,护士对患者的救助和支持可以满足其胜任需要,护士工作的能力也是其自主需要的满足。另一方面,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将会有更好的行为表现,这将进一步带来个体认知层面与情感层面的积极变化,以及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升。

  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积极结果就是促进幸福感的提升;反之,基本心理需要受阻,则会引发抑郁、自杀、问题行为等不良影响。自主需要的满足可以让个体体验到代理感,并缓解个体的紧张、压力及被控制等负面感受;胜任需要的满足能够增强个体的成就感,削弱挫败感;关系需要的满足能够让个体感知到被关心、被需要,降低员工的孤独感。积极情绪的强化和消极情绪的弱化提升了个体对生活、工作状态的评价进而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李董平等 (李董平 等, 2016)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发现,基本心理需要不被满足是导致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归属感、胜任感和自主性没有得到满足,例如与父母关系不好,没有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就会感到孤独,就容易转向网络寻求关系,最后导致网络成瘾。

  目标(goal)是个体努力要达到的标准,指欲望内在形态的表现形式,目标内容是指个体追求的对象,包括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内在目标(intrinsic goal)是指个体的内在成长趋向,同时可以促使个人内部潜力实现,如自我接纳、归属、团队合作、身体健康等。追求内在目标的个体可能从事更多促进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行为,进而提升幸福感水平。外在目标(extrinsic goal)是指个体属于外部导向或拥有导向,个体更加关注有价值的外部表现而不是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如经济成功、社会认可、外表吸引等。追求外在目标的个体难以满足基本心理需要,反而会产生更多的外在欲望,进而降低幸福感。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还研究了有机体目标定向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认为个体的目标定向对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有很重要的作用(刘海燕 等, 2003)。目标内容对幸福感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是公认的一个重要机制。已有的研究通常将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作为个体目标影响幸福感的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

  陈勇杰 (2019)对中学生的一项调查发现,对于集体主义的中国人,内在目标促进幸福感,而外在目标负向预测幸福感,自主与归属感是正相关的,其满足对幸福感有独立的正向预测作用。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在“生活目标——幸福感”间起到中介作用。这些结果为自我决定理论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推广验证、为澄清“自主”与“独立”、“个体主义”间的差异提供了实证支持。在生活目标上,内在目标即追求自我成长、社会归属、社会贡献比外在目标即追求金钱、社会名声、身体形象更能直接满足基本心理需要,进而有利于幸福感。

  雷泽宇等(雷泽宇 等, 2021)对中学生内在生活目标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发现,基本心理需求在中学生内在生活目标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内在生活目标通过影响中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余金聪等(2022)对武汉市高校大学生生活目标、基本心理需要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大学生内在目标追求与幸福感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大学生追求内在生活目标是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满足基本心理需要,个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幸福感得以提升。而当大学生追求外在生活目标时,例如个体注重金钱和物质,物质主义对幸福感的影响是负面的,此时基本心理需要受到阻碍,会使个体体验到更少的幸福感。

  成就目标指具体的目的,根据能力的定义(絶对标准、自我标准以及规范标准)和效价(趋向——逥避)可以区分为掌握趋向目标,掌握逥避目标,表现趋向目标以及表现逥避目标。陈萍和陈陈(2015)对兰州大学生的成就目标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心理需要在成就目标和幸福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如果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个体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基本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个体将朝着消极方向发展或产生功能性障碍。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