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政治层面的认同对基本心理需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同胞的幸福感。2008年到2014年这七年之间,台湾同胞认同台湾人的比例增加了12.2%,而双重认同的比率在这七年里则减少了10.6%,与大陆地区开展了全面的交流合作,这种交流合作却导致了那么多台湾同胞的认同,从双重认同转向了台湾人。为了真正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态,有学者从心理需要的角度来解释台湾同胞的台湾人认同,认为台湾同胞“台湾人认同"的才是来源于台湾同胞提升自尊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自尊需求,随着两岸交流的增加而上升也就不足为奇,因为台湾青年的自尊需求就是通过与大陆人的社会比较而实现。有关心理需要,有研究者曾经针对台湾同胞进行过实证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台湾同胞的心理需要可以分为 人际安全、 生活安定和自我实现三个维度,台湾青年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迫切需要大量的社会交往,因而台湾同胞对于人际安全的需要落实到台湾青年上,就应该扩展到对于社会交往的需要。青年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于台湾青年来说,追求生活安定是为了给自己的自我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而自我实现是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具有的目标,台湾青年也不例外,另外,台湾青年出生并生长在一个由汉字为主要文字的社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文化归属的需要。台湾地区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较深,现代化进程比大陆地区快。民主化和现代化是台湾社会环境的特色,虽然也会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但是台湾社会环境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其更加注重对个人的努力肯定。由此,台湾同胞多数认为幸福感主要是靠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基本心理需要的内容也有差异。在基本心理需要的三个维度上,两岸同胞的侧重点也有不同。台湾同胞更注重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台湾人的幸福快乐与家庭和谐、婚姻、学历、收入、健康有显着性,宗教与性别则无显着性。大陆同胞更加追求关系需要和胜任需要,胜任的需要,指的是在最适宜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上取得成功并能得到期望的结果,而关系的需要,指的是建立一种与别人相互尊重和依赖的感觉。
在两岸同胞目标对幸福感影响的对比中,相比于外部目标,大陆同胞被试更加看重内部目标;女性相比于男性,更加重视内部目标;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与已工作人员相比更加看重成名;内部目标与幸福感显着正相关,与不幸福感相关不显着,外部目标与幸福感和不幸福感都显着正相关;内部目标能够正向预测幸福感,负向预测不幸福感,外部目标能够正向预测不幸福感,但对幸福感没有预测作用。首先,在目标上,相比于外部目标,大陆同胞更加看重内部目标。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的假设,内部目标是与我们的基本心理需求相一致的,因而在任何文化中都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在性别差异上,研究发现女性相比于男性更加看重内部目标。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化过程和性别角色期待所致。一般来说,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是对人温柔体贴,富有感情和同情心,注重家庭和人际关系。这些内容与内部目标比较一致。但研究也发现,在外部目标的外表吸引力上,女性也高于男性。这显然是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关,并可能具有进化上的意义。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