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台北12月15日电(评论员 刘性仁)在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极力奔走下,在诸多单位之主办、协办及补助支持下,台北会谈圆满成功。
两岸学者、专家及全体关心两岸和平发展人士共襄盛举下,围绕着两岸关系发展的机会与挑战、认同互信与两岸关系发展、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发展、巩固现有的和平机遇等主题进行论谈,由两岸重量级人士进行论文引言探讨,这又是一次成功的二轨沟通,加强彼此的共识;虽然两岸彼此的观点不见得一致,但有交集、有矛盾,激出思想的火花,在精要的文字及幽默的语言中,使我们上了一堂有现实价值意义之两岸关系课程,学习到不少的经验,透过多思维、多面向来进行论辩,大家的目的无非是想共维发展、强化互信、深化交流、扩大共识基础,在美中台大三角中,深化国民党、民进党及共产党等小三角的互动及稳定,以确保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两岸民众谋幸福求繁荣图发展的愿望。
任何一个沟通平台都不是天上无故掉下来的,都是经过相关人士及团体的奔走、协调、安排,不忮不求的无悔付出,凭藉着是坚定的信念与无限的热诚,在此,要为此次台北会谈所有的付出者及参与者,致上最深的敬意。
无论是主办单位致词及敦请贵宾致词,都深具启发意义。其中光是主办单位的话便是寓意深长,满是期许及一股兼具理想性的使命感;张亚中教授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寻思对于政治安排提出“一、分、离、合”四种论述,透过主权重迭及治权分治的状态,寻找两岸一中三宪的定位目标,藉此强化互信,以统合做为两岸和平发展期的定位。
张教授有系统的概括及分析,一中三宪的制度安排及以统合做为两岸发展的努力目标,有和平发展的阶段期,循序渐进,创造两岸重迭式的认同,以对后代子孙交代;无论其政治立场为何,都无法否认张教授的理论性创造,确实可以强化互信与两岸深化和平发展的目标,张教授的民族观、“宪法”观确实是从现实出发,而非沦于各自表述,既不失台湾立场,也能使大陆当局考量,这正是两岸目前急需的共识基础扩大,而非突显歧见。
身为来自大陆的贵客孙亚夫主任,抱着善意来台北,带着期许来参加此次研讨会。他提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岸双方要把握关于“一个中国主张”的共同点和连结点,包括从各自现行规定出发,确认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这一客观事实,通过求同存异,求一个中国之同、存对一个中国政治涵义认知之异,两岸关系就有往前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当然是对十八大政治报告的阐述,与来自大陆四十多名学者专家从不同角度剖析十八大政治报告内涵,而不只于对台部分;所谓大陆对政治关系寻求“合情合理安排”,这“合情合理安排”究竟透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又该如何安排?从孙主任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大陆当局瞭解两岸现实。一个中国在台确实敏感,一国两制确实不被台湾多数民众所接受,但孙主任也认为,目前治权分裂,但主权却未分裂,都在整个中国之内;这与台湾的“中华民国宪法”,其内涵大抵相同,所差异者只是国号的不同与制度、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差别。
一场会谈下来,大陆学者对于政治沟通与对话基本上是肯定的,积极推动两岸政治对话,为政治谈判创造条件。当然政治对话与政治谈判,如张五岳教授所言是两码事,政治谈判时机尚未来到,但政治对话的必要性与价值性却不容否认。政治对话也如苏起教授所说可以加快进行,许多非官方管道的对话自然有助于双方互信建立,这对台湾是有利的;多沟通总是好事;当然倘若能如高育仁董事长所言,两岸能够早日研议成立“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商议两岸签署“和平协议”的步骤与内容,建立制度化的两岸和平机制,那么两岸和平发展的态势,相信任何挑战都无须畏惧。
大陆学者或是透过贵宾致词,或是论文发表,来表达对于强化认同互信的方法,深化和平发展的方式,认同互信与和平发展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相互影响、互相作用;诚如刘国深院长所言,和平发展的理论与知识基础,必须要在包容对方、加强交流与对话的过程中拉近彼此的距离。两岸关系或许现在的新鲜度及精彩度,亦如黄嘉树教授所言,没有前几年的热闹,且目前确实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到了深化阶段,靠的是扎扎实实的硬打底功夫。
无论两岸学者,无论任何立场,都提供我们充分思考的空间;除了余克礼所长所提到的诚意外,赵春山教授提到本质性的问题“不回避认同,观念最重要,两岸在民族认同上,不能产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这样双方就没有互信基础”;的确,我们应多从对方的角度来理解及思考问题,以谋对话空间。
周志怀秘书长的论述完整,他提出构建一个两岸新共识、关于三个失真的关注与正视,以及确立两个支撑点。构建一个两岸新共识,一个中国框架的共识进而扩充为共识群;关于三个失真的关注与正视,一是先经后政的误区,一是维持现状的描述,一是认同异化包括政党认同影响国家民族认同、感性认同优于理性认同,台湾地域性认同特征突出;确立两个支撑点,一是现实的以民为本,一是未来的中国发展梦。
周秘书长更直指台湾对于大陆的认同与重大事件相互联系,认同是动态的,是可以被改变的。周秘书长系统性的理解台湾,从台湾岛外看岛内,其论点固然绿营人士无法接受,蓝营也是有某些观点上的差异,但周秘书长诚实地说出大陆的看法,一个中国框架的无法撼动,大陆不解台湾为何有三个失真,提出两个支撑点,既兼顾现实又提出未来远景,这足以彰显台北会谈的最大价值,达成苏起教授一再强调的沟通重要性。
不论何种立场,两岸不怕冲突,就怕逃避冲突;两岸不怕意见不同,就怕不知意见不同;俞新天及徐博东教授指的文化认同为根本,严安林副院长、朱卫东副所长、倪永杰副所长、严峻主任等大陆学者专家提的是术;台湾诸位专家学者所提出的各项精辟见解,诚如邵宗海教授论及先发展政治关系,才能建立政治互信,最后走上政治议题谈判的优先次序,确实使我们未来朝向这样的目标努力迈进,指明政治关系、政治互信与政治谈判的方向。
特别值得令人敬佩的是,中国评论月刊总编辑周建闽,建议两岸尽快举行高层经济战略对话,就台湾经济转型面临的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问题展开高层次对话、分析与对策探讨,提出切实可行、双赢的合作方案,帮助台湾建立和发展起新的支柱产业。周总编这种替台湾想的心,正是深化两岸互信的具体实践。他并论述两岸官方应该将自己工作的主要任务,由维持两岸和平向缔造和平发展方向转变,也显示这个过程中,发挥两岸融合的效果,释放出相当的善意。
笔者认为,两岸当局及民间都应该为和平发展继续努力,就各式各样两岸交流议题进行探讨,并且抛出自己的看法,倾听对方的想法,再寻求双方最大共识。此次台北会谈,对于蓝绿最大的价值,在于朝向“中华民国”趋同化;对于蓝红最大的价值在于求同存异;对于绿红最大的价值,虽在许多看法上仍是两条平行线,但包容与尊重却展现出双方高度的智慧。值得注意的是,民共论战的主轴变成“中华民国”,是否显示蓝营在“中华民国”与中华民族论述的不足?受到低民调的影响而不敢大声喊出自己的主张?
马英九日前对于两岸和平协议发表看法,认为大陆应先提出两岸和平协议的实质内容,说明和平协议应扮演何种角色,可否让两岸关系比现在做得更好。马英九说“1990-1991年“修宪”时,终止动员勘乱时期,废止临时条款,即不再将大陆视为叛乱集团,台湾对大陆早已作“合情合理的安排”。这段谈话,或许除了希望大陆应先提出和平协议的构想及版本,以便使两岸能有一个政治对话的焦点;更期待大陆能够早日找出对台湾“合情合理的安排”。
总之,台北会谈的价值性与功能性不言可喻,如果参加者能够更多元,各种障碍能够有效排除,更能突显两岸对话与交流的必要性。认同确实是从观念形成开始,互信的建立是一种双向和多次博弈的过程,决定互信是否达成的根本要素,在于合作各方对于利益的预期和利益实现程度之间的差距。
两岸缺乏政治互信,是因为双方心理秩序的失衡,安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也造成了一种困境。两岸政治互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现实,倘若两岸社会在各项价值及思想上趋同,那么政治互信自然才有发展的可能。
我们必须很清楚的知道,两岸当局尽管对于双方的表现及制度无法完全的认同,但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是很清楚的,同根同源的历史经验需要彼此分享与包容,目前,无论是海峡哪一边,对于对岸的制度及生活型态,都缺乏认同。台湾方面或许认为大陆不够民主、自由、人权、法制、道德及生活习惯不佳、食品安全及公共道德缺乏;大陆方面或许认为台湾是假民主真民粹、自由而无秩序、做事无效率、海岛夜郎心态、缺乏国家民族观、不够大器等,这些看法未必如此,但也就造成两岸民间,对于对方当局缺乏制度及认同的基础。
台湾民众的情绪是很微妙的,民众安全感受到威胁、尊荣感受到伤害、台湾认同感日渐深化、挫折感与日俱增、焦虑感台湾各处皆有、恐惧感持续存在、失望感伴随而生、两岸有形及无形的距离感并未消除等,都促使两岸认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两岸间的政治互信是发展两岸关系最重要的前提,互信必须全面建立,更需要时间来培养互信,双方都应该尽量创造有利条件,唯有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才能持续与深化两岸和平发展,开启政治对话空间,创造政治谈判的氛围,但目前两岸互信仍脆弱,其原因当然是两岸民众,尚无法全面了解两岸究竟有哪些方面无法“求同存异”、“搁置争议”之处,以致无法消除破坏两岸政治互信的障碍。
另外,制度的差异及媒体的宣传;再加上对于对岸当局的治理方式,缺乏信任,对于现行生活模式担心受到破坏,因此缺乏信任是必然的;唯有透过正确充分的瞭解,彼此换位思考方能改善此情况。
因此,台北会谈后,正等待彼此验证,两岸须共维发展,深化互信;两岸互信基础的建立非一朝一夕,对话与交流自然是增进互信的不二法门;当然改善互信不足,必须区别分开对待;只要有心,只要存有希望,增进互信仍大有可为;当然必须消除为反对而反对及偏见歧视心态,为下一代而负责。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