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张亚中:“台北会谈”主办单位的话

  中评社台北12月17日电/两岸注目的“台北会谈”已圆满落幕。主办单位、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在此对会议的来龙去脉作了详尽的说明与交代,全文如下: 

  背对背奔跑的认同  

  今年(2012年)10月中旬,一个约七时左右的晚上,一份专门为马英九做的民意调查送到了他的手上。  

  这份民意调查报告的第一个问卷题目是:“有人说:‘原住民以外,大多数台湾人民来自中国大陆,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也有人说,‘虽然很多台湾人民来自中国的移民,但一两百年来已经发展出独立的血统和文化,是台湾民族,而不是中华民族’。请问您比较赞成哪一种说法”?  

  在三个不同的年龄层中,一群受过完整同心圆史观教育,年纪在19-29岁的年青人,他们之中有27.78%赞同第一种说法,有66.67%赞同第二种说法。  

  这个答案应该足以触目惊心,在大多数青年人眼中,他们直觉地认为两岸不仅已是“一边一国”,而且已有过半数认同两岸为“一边一族”(一个中华民族、一个台湾民族)了。  

  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台湾的青年,已经从曾经参加青年反共救国团时主张“一族一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坚持统一”(完成国家统一)的信念者,变成了到了李登辉鼓吹的“一族两国”(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支持者,现在朝“两族两国”(两个民族、两个国家)在走。  

  年青人凭着大人教他们的东西思考,透过电视去认识他们所处的台湾,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他们不能了解政治的复杂,“一族两国”或“两族两国”会为他们带来什么样害处。丧失对整个中华民族与整个中国的认同,不仅可能会让他们自我设限在大陆的参与及机会,更可能让他们在台湾的生活有着不安的阴影。原因很简单,当与他们年龄相近的对岸年青人是在“一族一国”的教育下长大,当核心信仰发生冲突时,会让他们彼此之间的情谊产生芥蒂,也有可能让他们彼此否定。  

  我不知道马英九“总统”看到这项民调当天晚上是否能够安眠?他应该知道,这样的民调趋势是对他长期信仰的国族认同极大的否定。他现在是“总统”,他如果不做,那么要找谁来做?但是他的耳边可能又出现另一个声音:“没有政权什么都是假的”,面对一个媚俗的社会,要扭转乾坤谈何容易,即使他可以不在乎选举了,国民党其它人还是要选。怎么办呢?  

  或许也有人认为,台湾的民意如流水,民意调查不可信,但是他们应该不会否认,现在台湾民众对于两岸民族的认同、未来方向的认同与二十年前有了极大的不同了吧。
 
  不愿辨识的平安符式互信  

  今年是“九二共识”二十周年的纪念。这个当时在1992年所达成的“共识”,实质上是一个“互信”的建立。在两岸隔离四十年以后、在两岸长期进行“仇匪”、“反蒋”四十年政治教育后的第一次互信。这个“互信”包括三个内涵:第一、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第二、两岸均谋求国家统一。第三、有关“一个中国”的意涵,两岸有不同看法;台北主张“一中各表”,北京认为由于是事务性协商,所以不涉及一个中国意涵,即“一中不表”。  

  这个互信基础在1994年既开始受到破坏。李登辉“总统”在其任内将“一中各表”异化为“一族两国”(一个民族、两个国家)。陈水扁“总统”八年任内,两岸彻底抛弃“九二共识”,致使两岸之间完全没有互信。  

  马英九在2008年以后,虽然口头上重拾“九二共识”,但是在表述上已经不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也绝口不提“谋求国家统一”,而是改以“不统、不独”的说法。马英九也没有恢复遭陈水扁所冻结,事实上废除的国家统一委员会以及国统纲领。简单地说,1992年两岸基本互信所凭藉的一个机构“国统会”已经不在了,“九二共识”的内涵也变有些变质了。  

  失去了巩固基石,沙上所建的塔看似华丽却充满危机。塔是塔,基石是基石,塔再华丽也不能变成基石。在脆弱的“九二共识”下,两会所签署的十多项事务协议,帮助了两岸的企业与人民获利,增加了两岸人民的交流,但是却没有累积两岸人民与政府的互信。这也是即使马政府开启了两岸的大交流、大发展,但是台湾民众与大陆民众的认同并不能拉近距离。  

  有人说,2012年大选是台湾民众对“九二共识”支持度的全面检验。这个看法是对的,但是也有不足。台湾民众能够真正认识“九二共识”内涵的大概不多,国民党将其操作成为一个“平安符”,只要挂在家里就可以保证平安,至于“平安符”内那些茅山道士所划的文字是什么已经不重要。所以,真正帮助国民党赢得选举的并不是有1992年内涵的“九二共识”,而是一个象征可以给台湾带来安全与发展的“平安符”。这样的“平安符”是能满足对利益的需求,而没有办法增进两岸彼此的互信。所以我们在台湾看到,“九二共识”帮国民党赢了选举,但是国民党仍然不愿意还原“九二共识”的真正内涵,他们担心,如果把“九二共识的内涵说清楚,就会失去选民的支持。在这样的思维下,两岸怎么可能会有互信? 

  不是我们,是谁?不是现在,何时?  

  我们并不是在今天才发现两岸认同与互信的分歧。我们都是在台湾长大、生活、工作,再不敏锐,也会感受到认同与互信变化的趋势。怎么办?我们一群人经常这样问自己,期望政党?期待政治人物?期盼人民觉醒?  

  终于有了答案,如果不是我们,是谁?如果不是现在,何时?  

  首先我们想与大陆的菁英分享,认同与互信是两岸关系是能否和平发展的核心问题,我们也想与他们讨论两岸的认同与互信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除了在台湾内部举办多次的座谈会与研讨会外,2009年起,两岸统合学会安排两岸的学者专家展开对话。在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振民院长与中美研究中心孙哲主任的安排下,2009年6月与清华大学法学院、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合办“两岸高级论坛:两岸和平协议”研讨会。在余克礼所长的支持下,当年9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合办“两岸和平发展路径”研讨会。2010年4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在佛光山日本本栖寺合办《本栖会谈》。2011年1 月在澳大利亚雪梨的南天寺再举办《南天会谈》,以“史观、论述、政策与认同”为讨论的主题。每一次的对话均愈来愈接近问题的答案,也让我们培养了彼此的认同与互信。即使见解仍有歧异,但是共识愈来愈多,希望能够找到答案的意图与信心也愈来愈强。  

  《南天会谈》尚未结束,我们就开始《百年中国:迷悟之间》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工作。我们希望在辛亥百年的时候,透过纪录片帮助两岸青年学子思考,从百年共和的历程,我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两岸从1949年以后双方所建构的史观,有的并不真实,有的甚而伤害了对方。我们应该站在两岸都是命运共同体,现有的歧异不应该是民族认同或是否要独立建国的歧异,而是相互为中华民族找到一条最好发展道路之争。两岸应该从彼此同为“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上找到核心的认同。
 
  充满崎岖的会面  

  两岸之间有一道海峡,但是有时,两岸互信与认同的距离却比台湾海峡还要宽。  

  《台北会谈》能够召开的过程是曲折的。今年3月底与马英九一次餐叙时,亲自报告此案并获得支持。4月初特别邀请当时的“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女士在福华饭店一起午餐,并当面再告知此一会议事。在得到支持以后,即积极推动《台北会谈》事。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与以往曾经参与过会议的朋友协助下,我们顺利地邀请到大陆知名重量级学者专家总共约五十人,准备在6月底举行会议。  

  5月底,政府决策单位以6月底的会议与当时预订举行的两会“江陈会”时间冲突,为了担心可能会影响到“江陈会”的进行,要求《台北会谈》延期举行。  

  我们希望为两岸做事,当然愿意配合政府的考量,因此在与相关单位协调后,决定改为7月中旬举行。令我们感动的是,大陆方面的学者专家几乎都愿意调整已经安排的行程,继续给予支持。  

  很不幸的,当我们将大陆方面参与者的名单资料送到移民署申请入境证时,“陆委会”方面有意见了。“陆委会”的高层与我通过几次电话,表达两项要求。第一、会议名称不要出现“认同”与“互信”等文字;第二、请主动撤除凡是具有官方背景的与会者名单。  

  在本会反覆向“陆委会”表示,请“陆委会”自行告知哪些人不适合。后来“陆委会”明确告知有王在希、辛旗等十一人。隔日,移民署官员正式行文本会,要求重新调整会议名称;拒绝有关人士共十一人的入境。  

  我们对于“陆委会”的决定感到遗憾。“陆委会”所否决的大陆参与者,其实均在近年内来过台湾。为何以前可以,现在不可以,这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地方。但是真正让我们不能接受的是,“陆委会”要求更改会议的名称。这是一个民主社会不应该有的要求。为何不能以“认同”与“互信”做为会议的主题?“陆委会”的做法其实正反应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与需要深入讨论。  

  有些事情是可以妥协,但是有些原则是不能退让的。我们告诉“陆委会”,决定暂停入境申请,也就是说,暂时停止会议的召开。我们深信,《台北会谈》必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启动。  

  经过持续的努力,《台北会谈》终于在今年底前举行。不过,令我们很遗憾的是,“陆委会”仍然不容许有官方背景的人士来台。秉持“一个都不愿意少”的原则,我在11月间再亲自拜会“陆委会”新任主委王郁琦先生,希望能够同意有关人士等参与会议,可是事后“陆委会”仍未同意。在此,容许我们向有关人士表达最深的歉意。  

  另一件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原本参与规划,也担任《台北会谈》某一场会议主持人的巨克毅教授在今年8月底往生,从此,他无法再参加推动任何两岸和平发展的会议了。克毅兄是台中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的所长,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忠实信徒。他致力推动两岸和平,中兴大学为此已经连续多年举办两岸和平论坛,为两岸和平发展理论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为了表达对克毅兄的感谢与怀念,我们特别将两岸统合学会所支持的某一家出版社的名称定为“克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以出版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书籍。 

  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念转  

  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绝非一帆风顺。在百余年的历史上,有长达五十年(1895-1945)的时间里,两岸人民在不同的国族认同教育下成长,从1949年迄今,两岸又有长达逾六十年生活在同样是中华民族,但不同的治权下生活。有太多大山横挡在我们的面前。  

  经历1950年代与1960年代的军事对峙,两岸从1970年代起选择了其它的道路。国共斗争所遗留的心结、谁是正统代表的争执依然存在,外国势力仍然左右着两岸的互动,这些大山仍然无法移除,但是他们愿意选择不同的解决道路。“武力解放”变成了“和平解放”,“反攻大陆”变成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1987年开放探亲,两岸交流的时代来临,1992年的“九二共识”为两岸关系开了一线曙光。台北与北京的道路似乎有了接近的倾向。无奈,蒋经国的后任继承者不但不愿意跟着转,反而是往相反的方向转,北京看到台北转而向反方向跑,也急了,1996年丢个飞弹,台北方面却已经铁了心往另一个方向跑,而且陈水扁是拼命跑。不过,两岸交流的道路已经开了,就像河水的水闸已经打开,任何领导人都无法再封闭原有的道路。  

  2008 年两岸开启了大交流时代,路也宽了,人也转了,但是那一个经过数十年累积的“念头”却没有转变的迹象。嘴里都说要和平发展,但是北京想的是如何“套”住台湾,最后走向“一国两制”,国民党想的是如何闪“避”以求“维持现状”,民进党想的如何“逃”离中国大陆,变成“一边一国”。无论他们心里怎么想,也都需要和平发展。  

  “套”、“逃”、“避”构成了目前两岸关系的“念”。这三种念头都没有想到对方。没有为对方考虑的方案是不可能为双方所接受的。如果两岸目前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案,只会让两岸的“认同”与“互信”持续的断裂,受害的是我们的下一代。  

  与会者大多数已经是中年以后,我们期许所有与会者,不为我们自己,要站在为下一代着想的基础上找寻可能的方案。这也是一种转念。  

  两岸学者专家共聚一堂,讨论的是如何强化认同、深化互信。简单地说,就是在探讨一个如何“转念”的问题,从“套”、“逃”、“避”,如何转变为“合”的念;从只想到“一”、盲目于“离”、满足于“分”,如何转化为“合”的念。只有“合”的念头出现,我们才可发展出强化两岸认同的政策、形成深化两岸互信的方案。 
 
张亚中在“主办单位的话”这样介绍:“做为主办单位,我们也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即“礼运大同环保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智慧与理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仅是国强民富,更多的是社会能否像“礼运大同”所主张的“祥和社会”与“天下为公”。 将“礼运大同”的文字放在环保袋上,是希望这个概念能够生生不息。与会者能够将此一环保袋随身携带,也可以提醒自己与身边的朋友,两岸和平发展应该以此为最终目标”。
  
  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  

  两岸和平发展是“十方之事”,非“一方”所能完成,需要“十方”的参与。两岸统合学会是一群关心两岸和平发展的学者与朋友所组成,我们只有知识与热情,但是并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因此,我们总是透过朋友的支持才能邀请天下英豪共聚一堂。  

  以往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举行的会议,都得到星云大师的协助,才能让会议得以顺利召开。这一次的《台北会谈》也是得到多方的协助。张麟征老师个人捐了十万元,台湾民主基金会也补助了四十万元,台湾大学的社会科学院与政治学系也总共支持了十万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余克礼所长慷慨地出面邀请与会者共进晚宴,中国评论通讯社郭伟峰社长除了要求中评社详尽报道会议以外,更提供与会者两天的午餐与中场休息时间的茶点费用,又提供大陆与会者台湾高山茶。郭社长原本要致送全部台湾与会者大陆的普洱茶,不过,在我们考虑到难以全面评估参与者数目的考量下,建议郭社长致送与会的主持人、引言人和与谈人即可。  

  做为主办单位,我们秉持着中国人“以客为尊”的原则。这次会议总共有10位主持人,20位引言人,20位与谈人。在人员的分配上,两岸学者专家各一半,大陆方面由何人参与,尊重协办单位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的推荐。台湾方面的一半名额由亚太和平基金会负责安排,其它一半依次由台湾政治学会、二十一世纪基金会与两岸统合学会自行负责决定。做为主办单位的两岸统合学会虽然在两岸政治安排上早有“一中三宪、两岸统合”的主张,对于如何增进互信与认同已有构想并实际在推动,但是在这么样一个多元参与的场合,我们愿意将所有的发言机会均多由其它单位来贡献。我们为大家搭一个台、让大家尽情的呈现。  

  两岸需要共识,共识需要对话。在各方的支持下,不同色彩与观点者能够共聚一堂、交换看法,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也愿意藉着这个机会感谢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余克礼所长、亚太和平基金会的赵春山董事长、台湾政治学会郭承天会长、二十一世纪基金会的高育仁董事长,由于他们所推荐参与的学者专家,使得《台北会谈》得以深度与多元。  

  当然,我们也要感谢“陆委会”王郁琦主委的支持,处理了一些可能不利于会议进行的杂音,让这一场会议可以顺利的进行。  

  做为主办单位,我们也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即“礼运大同环保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智慧与理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仅是国强民富,更多的是社会能否像“礼运大同”所主张的“祥和社会”与“天下为公”。 将“礼运大同”的文字放在环保袋上,是希望这个概念能够生生不息。与会者能够将此一环保袋随身携带,也可以提醒自己与身边的朋友,两岸和平发展应该以此为最终目标。
 
张亚中在“主办单位的话”这样介绍:“做为主办单位,我们也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即“礼运大同环保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智慧与理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仅是国强民富,更多的是社会能否像“礼运大同”所主张的“祥和社会”与“天下为公”。 将“礼运大同”的文字放在环保袋上,是希望这个概念能够生生不息。与会者能够将此一环保袋随身携带,也可以提醒自己与身边的朋友,两岸和平发展应该以此为最终目标”。
  
  万人施、万人舍、共结万人缘  

  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上,是需要大家施己的智慧与舍己的努力。透过相互的施舍,我们大家结了一个善缘。不同与以往两岸敌对时是思考如何丑化与打击对方,现在我们共聚一堂,探讨如何了解对方,如何一起前行。  

  “因果”已经融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智慧。“因”与“果”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媒介,那就是“缘”。只有因缘俱足,才可能产生果。《台北会谈》与所有在大陆、台湾、港澳,以及世界各地所举办的两岸会议一样,透过一场又一场的会议,来自各地的中华儿女,我们共同结了一个善缘。我们相信,这个善缘一定可以为两岸结出善果。  

  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给人希望、给人信心  

  如果我们今天是与外国人在一起讨论问题,决定对错的往往是权力的大小。在两岸问题的讨论上,参与者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彼此应该是讲道理,说感情,而不是比权力,这也是我们自己处理自己问题应有的态度。  

  说情要设身处地,论理要将心比心。说情要顾及对方的感受,论理要论大是大非的理。星云大师经常开示信徒,要“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给人希望、给人信心”。没有情,不可能给人欢喜与方便,没有理,无法给人希望与信心。  

  两岸同文同种,我们之间哪有什么仇恨,两岸在互动时难免都有自己的私心,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如果没有公益,私心就是自我,有了公益,私心才叫立场。自我难以规劝,但是立场却可以讨论。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是立场辩证的最好方法,把原本要给自己的欢喜也给一点别人,不要处处以为难他人来显示自己的权威,让所达成的协议成为大家对未来的希望。也只有让对方有信心,我们彼此之间才能建立真正的互信。  

  各位先进大德,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大家共同与会。感谢是我们唯一能够表达的心境。我们心大力小,招待不周、作业疏忽的地方请多多海涵。预祝会议成功,并祝各位身体健康、平安吉祥。  

  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代表主协办单位 敬谢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