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富权:泰利化解政治危机 却坏了“压王”意图
http://www.CRNTT.com   2012-06-22 15:06:31


  中评社香港6月22日电/台风“泰利”袭台,使马英九不再坚持己见,同意延开“临时会”,让马英九、王金平,及国民党、民进党两党的党团都有一个下台阶,避免再次发生“双输”的局面。但是,却也反过来使得各方政治人物原先设定并希望能达到的政治效果,意外地无法实现。其中最明显的,是马团队希望能再次刺激民进党团在“立法院”采取暴力手段,招致社会观感欠佳,并得罪美国人,让其距离再次执政的“一里路”变成“千万里路”,及充分利用“立法院长”王金平故作中立,以图蓝绿通吃的软肋,将“美牛”案未能过关的责任全部集中在他的身上,导致其政治道德形象严重缺失,从而激发深蓝大反弹,在三年多后的“立委”提名时,撤销专为已连任多任不分区“立委”的王金平而设的特殊优惠条款,不再提名他为不分区“立委”。而由于王金平已经疏于选区经营,在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之下,他改为参与区域“立委”选举就将难以当选,从而掏空他出任“立法院长”的基础,使他消失于政治舞台的意图,流失了将之扩大效应月晕化的机会。

  新华澳报今天刊登富权的文章说,王金平的角色及自我定位,确实充满着争议。用王金平自己的话来说,他虽是国民党的副主席,但却是“全民院长”,只能客观中立地主持,不能倾向任何一方。就此,规范“立法院”运作的相关法律中也有院长无需投票,只有在两造票数相等时才能投下“关键一票”的规定。因此,他必须超越党派,不能做是“总统府”或“行政院”的“立法局长”。而且,倘若动用“国会”警察权”,下令驻院员警将其霸占主席台的民进党“立委”赶出去,他们随即又会跑回议场,继续捣乱,并将会在执法的过程中造成肢体冲突,不但损害和谐气氛,而且还将影响国际观瞻。何况,《“立法院”警务勤务规则》只是行政法规,并非法律,并不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刚性效力。

  王金平的这些观点,当然获得民进党“立委”的赞赏,这就可能会引发马英九和泛蓝民众“蓝皮绿骨”的质疑。实际上,社会上就泛起一种阴谋论,认为与其说是王金平的表现“欺骗”了马英九,不如说是马政府坚持要开“临时会”可能就是一个圈套,激起深蓝民众对王金平的反感。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在《逼王现形的临时会》一文中就指出,此举将会激怒深蓝大反弹,逼王金平表态现形。言下之意,既然你要我难看,我就看你在深蓝大反弹下,还能苟且拖延到几时!如果王继续和马敷衍了事,国民党的内爆必将表面化,王金平身为国民党不分区“立委”,能否续任“立法院长”,恐怕不无疑问。。三年多后的不分区“立委”提名的作业时,不再适用专为王金平度身定做的不受“不分区“立委”提名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

  但是,这可能正合王金平的心水。因为王金平的眼光,已不是“立法院长”,而是“更上层楼”。最初,是要与马英九争做国民党主席,在当时马英九如日中天的情况下,他的得票率也不低,吓了马英九一大跳,并从而证明他在党内的人缘不俗。紧接着,是在国民党提名“总统”候选人前夕,马英九所涉的“特支费案”风声正紧,或有罪名成立之虞。王金平则声称,倘若国民党提名了马英九,而法院又宣布马英九罪名成立并被判刑,按规定即丧失参选资格,但此时又已过了提名“总统”参选人的时限,国民党已不可能再提名候选人,就变成了国民党没有人参选登记的“真空”状态。其言下之意,是国民党应当提名他为候选人。现在马英九在党内外的满意度和支持度都那么低,似是在某一角度上验证了当时他的某些想法,并重新勾起他要藉机“再上层楼”的深层次愿景。

  文章分析,实际上,现在虽然民进党的“二零一六”前景并不乐观,但国民党的“接棒人”态势也十分低沉。企图心强烈的吴敦义难以讨好人心,朱立伦被困在新北市无法展现所长,连胜文虽然形象不错,“中枪效应”也将使他获得不少同情票或“补偿票”,但毕竟从政资历尚嫌浅短。万一民进党调整政策,将“最后一哩路”缩短,国民党到继续执政之梦就将难圆。而此时王金平再次毛遂自荐,由于他是蓝绿皆可接受之人,可将国民党候选人的吸票效益扩至最大,因而条件最佳,国民党只能是“被迫”提名他。因此,他近日在“立法院”的表现,毋宁说是这个“深水静流”计划的序曲。

  但王金平也有表现形式不同于民进党的“最后一里路”的问题,就是他与对岸的关系不如其他国民党人那么明朗化,对岸对他的“蓝皮绿骨”形象也有疑虑。为了缩小这“最后一里路”,据说王金平的幕僚正在为他筹划,希望能在明年三月大陆方面“两会”召开之前,安排他访问北京,并能晋见吴邦国委员长,以抬升自己的“身价”,当然也含有凸显两岸“国会议长”会晤之意,以消除泛绿选民对其“流失台湾主权定位”的疑虑。因此,倘是见不到吴邦国,就不如不去。这可是难倒了大陆方面,毕竟这含有“国与国关系”之意,确是难办。但倘思想再解放一点,或许将更有利于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

  其实,王金平早在马英九被陷入“特支费案”的二零零七年年初,就曾有过访问北京的计划,并曾公开表示有意在当年三月全国台商总会成立时访问北京。但问题却卡在王金平是以何种身份访问大陆之上。“立法院长”的身份当然不妥,因为“立法院”是台湾当局的“中央立法机构”,承认他的“立法院长”身份等于是承认“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而且,当时由于已与国民党“总统”初选的登记时程较为接近,王金平的访问大陆就将会很容易被“王派”人马操弄成“王马之争出奇招”。而同意及欢迎王金平来访的台办系统,就将会变成“王派”人马玩弄政治所借用的工具,不自觉地陷入“王马之争”,日后将难以坦然面对“真命天子”马英九。 

  文章指出,实际上,倘当时王金平能到大陆访问,就将能为他在党内初选中起加分作用。因为一来他是“本土派领袖”,不像马英九那样背着“外省人原罪”,他在此时访问大陆,不但不会被人质疑“卖台”,相反还能反衬马英九对访问大陆问题的前怕狼后怕虎的犹豫不决心态。二来,他是以出席全国台商总会成立仪式的名义访问大陆,必能得到主要是以本省籍人士为主的台湾财团、商人的好感,这对他能得到财团及商人的政治献金,甚至是商界党员的选票,大有裨益。 

  现在突然又传出王金平要访问北京的传闻,是否延续五年前未能完成的议题,为其在三年后的国民党“总统”党内初选积累政治资本?而马政府要“逼王金平现形”战略意图的实施,是否因为已洞悉其有此意图而实施的“阻击战”?均使人充满想像空间。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