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吴会”已经开启两岸交流协商的新契机与新方式。 |
中评社香港5月31日电(评论员 李华球)众所瞩目的“胡吴会”5月28日在北京揭开序幕,开启了两岸近六十年来第一次执政党主席会晤。此次会晤两岸都提出了许多关键的议题,双方亦以高度关切四川大灾为起点,道出两岸同悲与共的心情和态度。其中显露出许多值得期待的机会与新意,确实值得密切观察。
首先来看,有关对两会复谈、周末包机与大陆居民来台三项措施。吴伯雄会后表示,“万事具备”。这确实是值得期待与令人兴奋的讯息,未来六、七月,已有促成的机会。
此外,吴伯雄当面提出邀请,希望在适当时候邀请海协会长访问台湾。胡锦涛也回应说,在双方方便时候,进行两会领导人互访。这对于以上三项措施的兑现应该已经有谱了,相关的细节如果进行顺利,马英九“总统”的第一张“两岸政见”,应该不会落空了。
其次,在会谈中,胡锦涛强调,两岸首先要建立互信,这对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至关重要。此外,胡锦涛说,“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是国共努力的目标,“反对台独和坚持“九二共识”,是双方建立互信的基础;只要在这个核心问题立场一致,其他事情都好商量。”
胡锦涛话中有话的意涵,不难显露他“反独”的决心坚强与急切,并代表中共有意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意志。这可能是中共“反独促和”的对台交流新方式,亦是国共之间,应该各自思考的两岸协商路径。
必须注意的是,这会否因此引动民进党的“本土反击”攻势,再度提供独派势力可资操作的杠杆,重新启动“以独再起”的声浪。这是两岸促和方面,必须避免与防范的关键,不容忽略其负面影响的反作用力。
再来,会谈中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空间,吴伯雄表示,台湾朝野一致希望要有安全、尊严、合理的国际空间。胡锦涛回应表示,国共三年前在新闻公报揭示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明确提及“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讨论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包括优先讨论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问题”。
胡回应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与吴提的“参与国际空间”,其实台湾内部有人会解读“活动”可能是指一些体育、文化、艺术等不能诠释台湾尊严的意涵;但“空间”指的应该是,参与国际某些组织、协议、合作方式等不涉主权,但能代表台湾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和精神。
这中间的落差,恐怕两岸双方必须谨慎、务实的来评估协商。亦即如何使“活动”与“空间”能够在双方可容许的范围内,找到弹性、实惠、包容的通权顺变的“均衡各需”方式。在这条灵活可调的两岸“外交共荣”价值炼上共创双赢之道。
而胡锦涛所说的:“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通过两岸协商,这些问题一定会找到解决办法。”这应该是两岸参与国际事务的“巧门”所在,似已铺陈其高度与回旋的协商空间,此一“创造条件”的新构思,有无点出未来两岸似有就外交方面,协商谈判之机,殊值正视。
“胡吴会”已经开启两岸交流协商的新契机与新方式。如果能够让“两岸天平”上的法码,发挥均衡的钟摆效应。根除“争议”的症结所在,创造“搁置”的宽容格局。让两岸“独统魔咒”在人民的意向中自然不再记忆,相信操盘两岸的“投手”,自然不会“暴投”!而这场“两岸赛局”的胜利,将属于全体中华民族的荣耀。(作者:李华球 现为中评社驻台时事评论员、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国安组特约研究员) |